重生九零年代末:从初中毕业开始 第128章 进展神速,FMG的开门红
鲁省到处都在搞建设,简直成了个大工地。
省长马国安,这段时间忙坏了,不但要四处巡视,现场解决问题,还要时刻关注旧企业的改制问题。
岛城钢铁集团,岛城市曾经的明星企业,纳税大户,如今因为连年亏损,已经到了行将破产的边缘。
作为岛城市市属重点企业,市政府每年都要补贴近亿元进去,才能维持住岛城钢铁集团的局面。
即便国家推出了2万亿的基建计划,全省各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搞建设,依然无法扭转岛城钢铁集团的亏损境况。
无它,公司包袱太重了。
全公司上下一万三千人,真正在一线工作的只有六七千人,剩下的不是脱产干部,就是后勤人员,还有很多走门路进来吃空饷的关系户。
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是岛城钢铁集团的现实写照。
岛城市领导也曾想对该企业进行改革,但努力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马国安巡视调研了两个多月,发现同样的问题,在鲁省各钢铁企业间普遍存在,甚至有些企业的情况比岛城钢铁集团更严重,更让人触目惊心。
全省钢铁企业已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这是一位鲁省国资委的领导,在向他汇报时说的一句话,至今让他印象深刻。
可是,改革哪有那么容易。全省钢铁企业大大小小百余家,绝大多数归地方政府所有,涉及的职工近百万,牵扯到的利益攸关方更是数不胜数。
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是说说而已。
听完马国安的报告,鲁省的领导们头皮发麻,大家没想到问题会严重到这个地步。
做为传统重工业大省,鲁省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
鲁省的地理位置,正好夹在南北方之间,这也决定了它在某些行业内,并不具备优势,典型的就是钢铁行业。
北面是传统钢铁强省冀省。
冀省仅资源优势,就甩鲁省几条街。冀省的煤矿和铁矿的生产地相对集中,而且储量十分丰富,又靠近京津市场,销售也方便。
南面是生产技术先进的宝钢。仅就生产成本而言,全鲁省钢铁企业有一家算一家,在宝钢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目前鲁省生产效率最高的莱钢集团,生产成本核算下来,依然是宝钢的一倍以上,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何况宝钢又靠近长三角市场,市场支撑度高,这里是华夏经济最富庶,最活跃的地区。
宝钢拥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
鲁省的钢铁企业要想活下去,就得另寻出路,若头铁的同它们硬刚,绝对死路一条。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鲁省领导都陷入了沉思,气氛有些压抑。
马国安敲了敲桌子,鼓动道:“也不全是坏消息,还是有亮点的”
见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这里,马国安清清嗓子说道:“有一家企业就做的很好,去年不但全负荷生产了一整年,还实现了净盈利8700万元的业绩,解决了三四千人的就业问题”
“老马,你就别卖关子了,是哪家企业?直说吧”
“日东钢铁,一家民营控股的钢铁企业”
话一出口,便引得众人惊呼,竟然是一家民营企业。
“老马,你确定没有弄错?我记得日东钢铁规模不大吧?以前只是日东市下属县的一个小钢铁厂”
“对,书记说的没错。以前确实是一个县属小厂,不过现在人家可不得了”
马国安这么一说,大家都来了兴致,纷纷出言让他详细介绍下该厂的情况。
马国安看看了自己的笔记,简单介绍道:“日东钢铁公司,以前叫蓝山县钢铁厂,成立之初只有四五百职工,年产量不到两万吨”
“成立二十年都变化不大,直到92年,厂子因为外债太多,而宣布破产,被本厂职工杜华承包”
“承包当年,钢厂就实现了收支平衡,此后更是年年盈利。硬是把一个四五百人的小铁厂,发展成了职工四五千人,年产量上百万吨的地方骨干集团”
“其实他采取的措施也很平常,无非是减少冗员,变更奖罚制度,加强一线生产力量”
“而恰恰就是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措施,却实现了咱们很多大型国企改革都没有取得的效果,不得不说,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马国安讲完,会议室里静可闻针落。
大家以前也会下去搞调研,但是很少见到在某个领域里,民企超过国企的情况。
即便有一些,也多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或者消费品领域,在重工业领域,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见。
重工业不是光有钱或有人就可以玩转的,这里面涉及的管理之复杂,技术门槛之高,资金压力之大,收益之慢,远非普通轻工企业可比肩的。
在全省钢铁企业一片惨淡经营之际,忽然间蹦出个亮点来,关键还是家民营企业,这就让人不得不让人惊讶了。
一没有政府扶持,二没有地方财政补贴,全靠自己打拼。
人家不光活了下来,还活的很滋润,这是为什么呢?值得众人去探究。
散会后,生昌云书记思考了两天,还是决定亲自去看下日东钢铁的情况。
让秘书简单安排了一下,第二天一早就动身出发。
与此同时,远在日东市的杜华接到了县委的通知,说鲁省省委书记生昌云将带队前来考察调研。
杜华一看调研时间,瞬间觉得脑仁疼。
调研活动和自己的工作计划有冲突,因为正赶上袋鼠国FmG公司来洽谈铁矿石买卖业务。
对于一家钢铁企业来说,原料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未来。
原先日东钢铁集团的铁矿石大部分来源于国内,其中又以马鞍山铁矿最多。
不过现在国内铁矿石开采成本越来越高,而品位却连年降低,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不得已,日东钢铁集团只能寻找其他铁矿石来源,以保证自己的日常生产供应和企业效益。
恰逢袋鼠国FmG集团第一个开采区投产,正好也来华夏寻找销售市场。
双方一碰面,便如干柴遇烈火,很快达成了试用协议。
FmG集团紧急运送了3000吨矿石过来,供日东钢铁生茶试用。
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日东钢铁直接被FmG集团的铁矿石给征服了。
不光价格比国内铁矿石便宜一半,每吨到岸价只要40美元,矿石的平均品位更是达到了60%的水平,比国内矿石品位足足高了一倍。
这样的结果,让杜华喜出望外。立刻决定同FmG集团签订一份协议期长三年,每年一千万吨铁矿石的购销合同。
实际上,日东钢铁集团,每年铁矿石需求量,最多四百万吨。
之所以敢签一千万吨的购销合同,就因为FmG的价格太便宜,而品位极高。
趁国内钢铁厂没有反应过来,多囤点货。即便自己用不了,转手卖给别的钢铁厂照样能赚不少。
更何况,它家铁矿石品位远超国内的铁矿石,将来肯定不愁卖。
不得不说,杜华打的一手好算盘。
省长马国安,这段时间忙坏了,不但要四处巡视,现场解决问题,还要时刻关注旧企业的改制问题。
岛城钢铁集团,岛城市曾经的明星企业,纳税大户,如今因为连年亏损,已经到了行将破产的边缘。
作为岛城市市属重点企业,市政府每年都要补贴近亿元进去,才能维持住岛城钢铁集团的局面。
即便国家推出了2万亿的基建计划,全省各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搞建设,依然无法扭转岛城钢铁集团的亏损境况。
无它,公司包袱太重了。
全公司上下一万三千人,真正在一线工作的只有六七千人,剩下的不是脱产干部,就是后勤人员,还有很多走门路进来吃空饷的关系户。
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是岛城钢铁集团的现实写照。
岛城市领导也曾想对该企业进行改革,但努力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马国安巡视调研了两个多月,发现同样的问题,在鲁省各钢铁企业间普遍存在,甚至有些企业的情况比岛城钢铁集团更严重,更让人触目惊心。
全省钢铁企业已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这是一位鲁省国资委的领导,在向他汇报时说的一句话,至今让他印象深刻。
可是,改革哪有那么容易。全省钢铁企业大大小小百余家,绝大多数归地方政府所有,涉及的职工近百万,牵扯到的利益攸关方更是数不胜数。
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是说说而已。
听完马国安的报告,鲁省的领导们头皮发麻,大家没想到问题会严重到这个地步。
做为传统重工业大省,鲁省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
鲁省的地理位置,正好夹在南北方之间,这也决定了它在某些行业内,并不具备优势,典型的就是钢铁行业。
北面是传统钢铁强省冀省。
冀省仅资源优势,就甩鲁省几条街。冀省的煤矿和铁矿的生产地相对集中,而且储量十分丰富,又靠近京津市场,销售也方便。
南面是生产技术先进的宝钢。仅就生产成本而言,全鲁省钢铁企业有一家算一家,在宝钢面前,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目前鲁省生产效率最高的莱钢集团,生产成本核算下来,依然是宝钢的一倍以上,简直让人无法直视。
何况宝钢又靠近长三角市场,市场支撑度高,这里是华夏经济最富庶,最活跃的地区。
宝钢拥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
鲁省的钢铁企业要想活下去,就得另寻出路,若头铁的同它们硬刚,绝对死路一条。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鲁省领导都陷入了沉思,气氛有些压抑。
马国安敲了敲桌子,鼓动道:“也不全是坏消息,还是有亮点的”
见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这里,马国安清清嗓子说道:“有一家企业就做的很好,去年不但全负荷生产了一整年,还实现了净盈利8700万元的业绩,解决了三四千人的就业问题”
“老马,你就别卖关子了,是哪家企业?直说吧”
“日东钢铁,一家民营控股的钢铁企业”
话一出口,便引得众人惊呼,竟然是一家民营企业。
“老马,你确定没有弄错?我记得日东钢铁规模不大吧?以前只是日东市下属县的一个小钢铁厂”
“对,书记说的没错。以前确实是一个县属小厂,不过现在人家可不得了”
马国安这么一说,大家都来了兴致,纷纷出言让他详细介绍下该厂的情况。
马国安看看了自己的笔记,简单介绍道:“日东钢铁公司,以前叫蓝山县钢铁厂,成立之初只有四五百职工,年产量不到两万吨”
“成立二十年都变化不大,直到92年,厂子因为外债太多,而宣布破产,被本厂职工杜华承包”
“承包当年,钢厂就实现了收支平衡,此后更是年年盈利。硬是把一个四五百人的小铁厂,发展成了职工四五千人,年产量上百万吨的地方骨干集团”
“其实他采取的措施也很平常,无非是减少冗员,变更奖罚制度,加强一线生产力量”
“而恰恰就是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措施,却实现了咱们很多大型国企改革都没有取得的效果,不得不说,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马国安讲完,会议室里静可闻针落。
大家以前也会下去搞调研,但是很少见到在某个领域里,民企超过国企的情况。
即便有一些,也多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或者消费品领域,在重工业领域,这种事情还是第一次见。
重工业不是光有钱或有人就可以玩转的,这里面涉及的管理之复杂,技术门槛之高,资金压力之大,收益之慢,远非普通轻工企业可比肩的。
在全省钢铁企业一片惨淡经营之际,忽然间蹦出个亮点来,关键还是家民营企业,这就让人不得不让人惊讶了。
一没有政府扶持,二没有地方财政补贴,全靠自己打拼。
人家不光活了下来,还活的很滋润,这是为什么呢?值得众人去探究。
散会后,生昌云书记思考了两天,还是决定亲自去看下日东钢铁的情况。
让秘书简单安排了一下,第二天一早就动身出发。
与此同时,远在日东市的杜华接到了县委的通知,说鲁省省委书记生昌云将带队前来考察调研。
杜华一看调研时间,瞬间觉得脑仁疼。
调研活动和自己的工作计划有冲突,因为正赶上袋鼠国FmG公司来洽谈铁矿石买卖业务。
对于一家钢铁企业来说,原料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未来。
原先日东钢铁集团的铁矿石大部分来源于国内,其中又以马鞍山铁矿最多。
不过现在国内铁矿石开采成本越来越高,而品位却连年降低,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不得已,日东钢铁集团只能寻找其他铁矿石来源,以保证自己的日常生产供应和企业效益。
恰逢袋鼠国FmG集团第一个开采区投产,正好也来华夏寻找销售市场。
双方一碰面,便如干柴遇烈火,很快达成了试用协议。
FmG集团紧急运送了3000吨矿石过来,供日东钢铁生茶试用。
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日东钢铁直接被FmG集团的铁矿石给征服了。
不光价格比国内铁矿石便宜一半,每吨到岸价只要40美元,矿石的平均品位更是达到了60%的水平,比国内矿石品位足足高了一倍。
这样的结果,让杜华喜出望外。立刻决定同FmG集团签订一份协议期长三年,每年一千万吨铁矿石的购销合同。
实际上,日东钢铁集团,每年铁矿石需求量,最多四百万吨。
之所以敢签一千万吨的购销合同,就因为FmG的价格太便宜,而品位极高。
趁国内钢铁厂没有反应过来,多囤点货。即便自己用不了,转手卖给别的钢铁厂照样能赚不少。
更何况,它家铁矿石品位远超国内的铁矿石,将来肯定不愁卖。
不得不说,杜华打的一手好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