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镇山河 第182章 妥协与包拯的软肋
热门推荐:
重回七零,与病娇老公举案齐眉
七零,最野军官被外科大佬拿捏了
极度深寒:我在末世建基地
急!病娇师妹她【馋】我身子!!
吞天墓
海外风云之枭雄路途
重生,与君再相识!
花喜鹊
我一太监,绑定多子多福系统?
第182章 妥协与包拯的软肋
包拯一句话就把赵旭给堵没了,他知道,他虽然和父亲赵舍他们说过,婚事由他自己做主,但面对包拯这样的人物,他们百分之百会食言。
自己反抗?怎么反抗?绝食?离家出走?别闹了,那样的话,不仅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还很可能陷入另外一个绝境。
他现在还是一个孩子,而且没有一点势力的孩子,所有人能来拿捏的孩子,而且还有一个这些大员们随时拿捏的软肋,那就是家人。
也许你会说,那么有能力,不能离家出走么?
那你把家人置于何地?他们失去赵旭,不再被这些大员们庇护,会被吃人不吐骨头的差役们吃干抹净。
父亲最轻流放到牢城,作为苦役。母亲,姐姐妹妹们被卖到教坊司,有点姿色的作为妓女,而姿色差点的,发配到军中作为洗衣妇,洗衣妇那是好听的,有个难听的名字叫随军军妓!
带着家人跑?没有完全的准备,跑哪里去,在国家机器全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知道它的恐怖。
所以只能利用自己成年之前,尽量的壮大自己的实力,等实力大到可以对整个大正朝说不,就对这些人,包括那个皇帝说,我不愿意。
赵旭选择了妥协,沉默一下说道:“那答应我一个要求!”
包拯笑道:“你说!”
赵旭说道:“明天开始,让我的准媳妇到我家读书!”
包董氏:“这怎可以?订婚后不方便见面的!”
包拯却笑道:“只是些繁文缛节,不必太在意,再说,他家的蒙学可以是大正朝数一数二的。”
胡瑷:“不可太抬举他了!”
包董氏:“这样说来,他家学这样深厚,那我怎么听说他父母不识字?”
包拯打断包董氏的话:“传闻终是信不得的!”
赵旭微微笑道:“传言是真的,我父母不仅不识字,还只是一个佃户,出身低微!”
包拯说道:“好了不说闲事,现在说正事,你对那些人入股船队有什么想法么?”
赵旭想想说道:“入股?不可以!这样会影响我的指挥权,这是我万万不能容忍的。
他们可以派商队上我的船,我收运费,回程后,总货值的4成。不过,他们遵守我的规则,否则,严惩不贷!”
包拯想想点点头说道:“那舰队的护卫呢?500人,相应的长枪,弓箭,100套甲胄就够了吗?”
赵旭:“我会另外做一些武器!”
包拯凝重的说道:“火器?”
赵旭点头说道:“是的!”
包拯说道:“这事情,还是和枢密院商量一下!”
赵旭点头说道:“此事还是有赖学士的周旋。”
包拯笑道:“还学士,你得改口了!”
赵旭想蒙混过去,毕竟他不想和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结婚。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可能,现在他希望自己能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接受那个素未谋面,一样身不由己的女孩子。现在自己被逼改口,真不知道怎么办!
包董氏看到赵旭的模样,知道赵旭不好受,于是解围道:“哪有现在就改口的?人家是孩子,面子薄!”
赵旭感激的看了包董氏一眼。
包拯说道:“我们总结一下,你的舰队欢迎各家族的商队,要求就是服从你的规定,收费是到大正的货值的4成!是这样么?”
赵旭点头说道:“最好限定商队2—3支,每支商队人员最多不能超过200人,带的货物现在不知道多少,但最好统一统筹,省得恶性竞争。
包拯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对哟,只是2—3支商队是不是太少了点?“
赵旭:“那多少支为好!”
包拯:“50支上下,每支的人数在10人左右。这样商队多点,东京城的人都受你的恩惠,毕竟升米恩斗米仇的,给两三人实在太多了。另外商队多,也好管理点。”
赵旭想想也是,于是点头:“是!”
包董氏说道:“夫君家里开销大,能不能派个商队去!”
包董氏明是和包拯说,实际上是和赵旭说。
包拯脸色沉了下来,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夫人,这时候就开口,他想驳斥,谁知道,赵旭已经答应:“夫人说笑了,这是必须的,还有老师家也派人参与!”
胡瑷说道:“我家境一般,可是没有成本!”
赵旭笑道:“不需要多少成本,这样说吧,老师就是上街买几百把柴刀,都能换回几千两黄金!”
胡瑷:“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赵旭点头说道:“因为那个岛上没有铁器,或者说,造不出铁器!”
包董氏:“那我卖点什么?”
赵旭:“手刀之类的兵器最好!”
包拯恼羞成怒:“够了!我包家绝不派商队!”
赵旭明白包拯刚正不阿倔脾气上来,他对别人没有办法,但对包拯却有的是办法。
他笑道:“别人派商队,为的是一家之利,而学士却不是。我知道学士一直用薪俸在资助庐州学子。
但学士你的薪俸才多少?庐州的学子有多少?再说能读书的,家里都不会太差,那些像我,想读书,家里却穷的叮当响的孩子又该如何?你不帮他们一把?
我舰队赚来的钱,被那些富豪赚去,骄奢淫逸的挥霍,不如交给学士办个学校,教育几代孩子,改变一群人的命运,这多好。”
包董氏喜滋滋的看着赵旭数落包拯,给她狠狠的挣了一把面子:“当了几十年的官,还不如你女婿看的透彻!”
转脸对赵旭说道:“明天来我府上接月儿读书!”
包拯被赵旭一阵抢白,想了很多,他还有几个节点没有想明白,问道:“学校?说说你的想法!”
赵旭还没有应包董氏的邀请,就听到包拯的询问,笑道:“就像太学一样,不过分年级,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三年级学什么,层层递进,我想5年应该能学到绝大部分要学的文章和本事!
5年级后就毕业,让他们出去。而一年级进,5年级出,年年轮替。孩子入学该在8岁上下。”
包拯一句话就把赵旭给堵没了,他知道,他虽然和父亲赵舍他们说过,婚事由他自己做主,但面对包拯这样的人物,他们百分之百会食言。
自己反抗?怎么反抗?绝食?离家出走?别闹了,那样的话,不仅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还很可能陷入另外一个绝境。
他现在还是一个孩子,而且没有一点势力的孩子,所有人能来拿捏的孩子,而且还有一个这些大员们随时拿捏的软肋,那就是家人。
也许你会说,那么有能力,不能离家出走么?
那你把家人置于何地?他们失去赵旭,不再被这些大员们庇护,会被吃人不吐骨头的差役们吃干抹净。
父亲最轻流放到牢城,作为苦役。母亲,姐姐妹妹们被卖到教坊司,有点姿色的作为妓女,而姿色差点的,发配到军中作为洗衣妇,洗衣妇那是好听的,有个难听的名字叫随军军妓!
带着家人跑?没有完全的准备,跑哪里去,在国家机器全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知道它的恐怖。
所以只能利用自己成年之前,尽量的壮大自己的实力,等实力大到可以对整个大正朝说不,就对这些人,包括那个皇帝说,我不愿意。
赵旭选择了妥协,沉默一下说道:“那答应我一个要求!”
包拯笑道:“你说!”
赵旭说道:“明天开始,让我的准媳妇到我家读书!”
包董氏:“这怎可以?订婚后不方便见面的!”
包拯却笑道:“只是些繁文缛节,不必太在意,再说,他家的蒙学可以是大正朝数一数二的。”
胡瑷:“不可太抬举他了!”
包董氏:“这样说来,他家学这样深厚,那我怎么听说他父母不识字?”
包拯打断包董氏的话:“传闻终是信不得的!”
赵旭微微笑道:“传言是真的,我父母不仅不识字,还只是一个佃户,出身低微!”
包拯说道:“好了不说闲事,现在说正事,你对那些人入股船队有什么想法么?”
赵旭想想说道:“入股?不可以!这样会影响我的指挥权,这是我万万不能容忍的。
他们可以派商队上我的船,我收运费,回程后,总货值的4成。不过,他们遵守我的规则,否则,严惩不贷!”
包拯想想点点头说道:“那舰队的护卫呢?500人,相应的长枪,弓箭,100套甲胄就够了吗?”
赵旭:“我会另外做一些武器!”
包拯凝重的说道:“火器?”
赵旭点头说道:“是的!”
包拯说道:“这事情,还是和枢密院商量一下!”
赵旭点头说道:“此事还是有赖学士的周旋。”
包拯笑道:“还学士,你得改口了!”
赵旭想蒙混过去,毕竟他不想和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结婚。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可能,现在他希望自己能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接受那个素未谋面,一样身不由己的女孩子。现在自己被逼改口,真不知道怎么办!
包董氏看到赵旭的模样,知道赵旭不好受,于是解围道:“哪有现在就改口的?人家是孩子,面子薄!”
赵旭感激的看了包董氏一眼。
包拯说道:“我们总结一下,你的舰队欢迎各家族的商队,要求就是服从你的规定,收费是到大正的货值的4成!是这样么?”
赵旭点头说道:“最好限定商队2—3支,每支商队人员最多不能超过200人,带的货物现在不知道多少,但最好统一统筹,省得恶性竞争。
包拯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对哟,只是2—3支商队是不是太少了点?“
赵旭:“那多少支为好!”
包拯:“50支上下,每支的人数在10人左右。这样商队多点,东京城的人都受你的恩惠,毕竟升米恩斗米仇的,给两三人实在太多了。另外商队多,也好管理点。”
赵旭想想也是,于是点头:“是!”
包董氏说道:“夫君家里开销大,能不能派个商队去!”
包董氏明是和包拯说,实际上是和赵旭说。
包拯脸色沉了下来,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夫人,这时候就开口,他想驳斥,谁知道,赵旭已经答应:“夫人说笑了,这是必须的,还有老师家也派人参与!”
胡瑷说道:“我家境一般,可是没有成本!”
赵旭笑道:“不需要多少成本,这样说吧,老师就是上街买几百把柴刀,都能换回几千两黄金!”
胡瑷:“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赵旭点头说道:“因为那个岛上没有铁器,或者说,造不出铁器!”
包董氏:“那我卖点什么?”
赵旭:“手刀之类的兵器最好!”
包拯恼羞成怒:“够了!我包家绝不派商队!”
赵旭明白包拯刚正不阿倔脾气上来,他对别人没有办法,但对包拯却有的是办法。
他笑道:“别人派商队,为的是一家之利,而学士却不是。我知道学士一直用薪俸在资助庐州学子。
但学士你的薪俸才多少?庐州的学子有多少?再说能读书的,家里都不会太差,那些像我,想读书,家里却穷的叮当响的孩子又该如何?你不帮他们一把?
我舰队赚来的钱,被那些富豪赚去,骄奢淫逸的挥霍,不如交给学士办个学校,教育几代孩子,改变一群人的命运,这多好。”
包董氏喜滋滋的看着赵旭数落包拯,给她狠狠的挣了一把面子:“当了几十年的官,还不如你女婿看的透彻!”
转脸对赵旭说道:“明天来我府上接月儿读书!”
包拯被赵旭一阵抢白,想了很多,他还有几个节点没有想明白,问道:“学校?说说你的想法!”
赵旭还没有应包董氏的邀请,就听到包拯的询问,笑道:“就像太学一样,不过分年级,一年级学什么,二年级学什么,三年级学什么,层层递进,我想5年应该能学到绝大部分要学的文章和本事!
5年级后就毕业,让他们出去。而一年级进,5年级出,年年轮替。孩子入学该在8岁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