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开局:我媳妇188会太极 > 第1071章 金鹰一号-空中三蹦子

四合院开局:我媳妇188会太极 第1071章 金鹰一号-空中三蹦子

    第1071章 金鹰一号-空中三蹦子

    从严复荣刚才的讲述,男人和女人确认了严复荣可能不是啥大人物的事实,聊天的兴趣,没有那么大了,即使他的腿可能非常值钱。

    女人接过小姑娘手里的眼镜和戒指,递给了严复荣。

    “谢谢,这丫头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热度。”

    那边的男人也已经躺下了,再没有说话的意思。

    严复荣虽然在社会上走的少,但是也懂人情世故。

    他没有多说什么,接住眼镜,然后戴上,客气道。

    “没什么,小姑娘很可爱。”

    也许是看够了稀罕,或者被严复荣家的山路给吓到了。

    小姑娘,也没了什么兴致,她向严复荣摆摆手。

    “叔叔你睡吧,我也要睡了。”

    说着还打了一个哈欠。

    严复荣给了她一个微笑然后把眼镜的盖板放下,打开了一个催眠视频。

    很快他就进入梦乡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

    当眼镜按照定时将他唤醒的时候,女人和男人的位置上已经换了人。

    严复荣起身将自己的东西收拾了一下,然后背上行李,向门口走去。

    等到他走到门口没多久高铁已经开始减速。

    没几分钟,严复荣就第一个下了高铁。

    走到打车区,严复荣报了一个地址。

    很快他就到了市装备部。

    他过来是来开他的座驾的,不是新能源汽车,也不是传统汽车。

    而是一架旋翼机,人称空中三蹦子。

    能够在五六千米的高空飞行,最大航程一千公里左右。

    一个驾驶舱,一个可以做货舱也可以作为客舱的后舱。

    外置有行李悬架。

    最高载重1000公斤。

    普通的高标号98汽油就行,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

    价格70万。

    这是一款半军用装备。

    随着空中经济的开放,这款便宜实用的飞行器,开始对民间开放。

    严复荣是第一个客户。

    是属于军方淘汰下来的第一批进入民用的装备。

    当然其中杨家也在里面起了很重大的作用。

    不然即使再差的军用装备,也不会直接流入市场。

    严复荣使用一段时间后,要给出合理建议,杨家会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装,让其顺利民用化。

    严复荣的接收很顺利。

    将随身行李和托运的行李,搬到这款被称为金雕一号的三蹦子上,固定好后。

    严复荣和对方打了一个招呼,然后坐上飞机,申请航道。

    在智能航站,通过审批后。

    他按下启动键,金雕一号缓缓升空。

    随后越飞越高,最终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看着严复荣精湛的飞行能力,不管是杨家公司的人还是装备部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夸奖道。

    “潜龙出来的,能力果然很强。”

    这次的合作算是顺利完成了,就看严复荣能不能真正的通过山地考验,顺利到达他家了。

    如果一切顺利,三蹦子的合作,就会很顺利。

    琼州现在对飞行器的态度很开放。

    三蹦子这样的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飞行器,很可潜力成为一款家用飞行器。

    在琼州运行多年的智能航站技术,现在已经几乎成熟。

    也就是说琼州的空中经济经验也将推广到全国。

    未来航空飞行器会成为热点。

    三蹦子就是一种合作。

    严复荣是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想法,来这里接手的。

    背上的伞包是他随时准备跳伞的保障。

    结果进山了,这三蹦子还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在山势开始变得复杂的地方降落下来,然后将油桶里的油,加入油箱。

    让三蹦子恢复满状态。

    他重新起飞,按照航线,向自己家飞去。

    刚开始的时候,顺风顺水。

    随着山势越来越高,空中的气流变化,越来越复杂。

    三蹦子上的智能和他腿上的智能,不断的模拟气流变化。

    提出了各种建议。

    严复荣一个没听,他全靠自己的经验在飞行。

    几次遇到诡异气流,都通过他的高超经验渡了过去。

    两个多个小时后,他终于看到了自己家的平台。

    云梦泽的水流出平台,在悬崖上造出来一条如同披练一般的瀑布。

    瀑布上挂着七彩霞光,加上瀑布冲击在岩石上的水汽生成的薄雾,若隐若现宛若仙境。

    严复荣激动异常,操纵飞机,慢慢向平台飞去。

    接近悬崖的时候,又遇到了一股气流。

    三蹦子稍微晃动了一下,然后稳稳的飞过瀑布,向平台内飞去。

    因为有五座大山,所以平台内的气流很稳定。

    三蹦子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

    三蹦子的声音,很快就惊动了那几户留在这里的住户。

    他们看向天空,看到了三蹦子。

    “飞机,飞机。”

    他们很稀罕,从来只是听过,从来没有见过。

    今天算是见到了。

    他们怎么知道的?

    那是从以前出去过的人,带回来的图册上看到的。

    那是一个叫什么科技的书,里面都是高科技。

    严复荣慢慢将三蹦子停在了打谷场上。

    这时候,几个老人已经在向这里跑来。

    严复荣跳下飞机,将行李背在身上,走到半路,终于迎上了他们。

    “二狗子!”

    这名字一听就很亲切,严复荣听的也很舒心。

    “二大爷,钱奶奶,七婶,山哥,嫂子。”

    别看称呼变化多样,但是这几个人年龄差不多,只是辈分不同。

    落在后面的人,这时候,也赶到了。

    老头拄着拐杖,一路跑,一路颤颤巍巍的。

    “我当谁,原来是你,二狗叔。”

    严复荣唉了一声。

    “大侄子,你别跑了,走走走,咱们回去。”

    “我给你们带了好东西。”

    大侄子摆着脸。

    “买什么东西,有吃有喝的。”

    “净花钱。”

    其他几个人,也是埋怨。

    “你这得有十来没回来了吧,我们当你们不回来了。”

    “我们几个老帮菜,都自己把坑挖好了。”

    严复荣陪着笑。

    “我这不是出国了吗?回来一趟也不容易。”

    “现在忙完了,这不是回来了。”

    “其他人那?”

    几个老头老太太,阴着脸。

    “别说他们了,能走的都走了。”

    “咱们仙台村,快没了。”

    “二狗子,你什么时候走?”

    “走之前,帮我一把,把我们也送走。”

    “省得我们中最后的入不了土。”

    “那太悲惨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