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 第425章 衡王的大礼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 第425章 衡王的大礼

    不到地方上就藩,全部挤在京城里,当猪养着。

    各有利弊吧!

    朱厚照装模作样的想了半天,才道:“首辅的建议还不错,只是皇城的地方好像不够,皇家现在的人口好像还不少,这有些住不下。”

    “要不,在往外扩建个外城?然后把他们都迁入京城来居住,这样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谅他们也不敢乱来。”

    杨廷和有些傻眼,跟不上皇帝的节奏,刚刚不是说亲王的事情吗?怎么一下子就跳到了去建外城了?

    建外城,这个倒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现在京城内的人数大几十万,人满为患,扩建的声音也偶尔出现过,只是国库空虚,这建城肯定耗资巨大又不是三两天就能建好的,谁也不敢提。

    “陛下,这建城还是找工部的人来商议商议吧。”

    杨廷和一贯的主张就是打太极,能推就推,不往自己身上揽事情。建城,那是工部的事情,肯定要他们来提,专业的事情专人做。

    说到工部,朱厚照就想到了尚书李鐩,这老大爷70多了,时不时的生个小病,应该退休去享福了。

    “工部李鐩李老大人他病好了没有?”

    杨廷和随口一答:“时好时坏!”

    “那就让他好好养病吧,陶琰这几年总督漕运,功不可没,在江浙一带名声斐然,就让他来任工部尚书,过2年,等朕物色到合适人选,就让他退休回老家带孩子。这老头总是请辞,朕都不好意思总是压榨他,他也70出头了。”

    杨廷和过了半晌才消化皇帝的话,这不经意间就给换了一位尚书。

    看皇帝随意的语气,应该是早就有过考虑。

    隐晦的偷瞄了一眼皇帝,这位爷现在的手段已经是越来越娴熟了,顾左言他,声东击西。轻轻松松的就把工部尚书给换了,还让人提不出反对的意见。

    心中想了一圈,也实在想不出有谁能和陶琰相比的人来。

    “遵旨!陶琰正直爱民,勤俭律己,很不错的。”既然圣意如此,当然不能做这个不懂道理的人。

    “陛下,衡王伏诛,江彬还关着呢,是不是也.....?”

    “江彬,他有朕赐的五不杀,这可让人有些不好下手,明天在朝堂上议一下此事吧。”

    杨廷和瞪眼,有些无奈的摇头苦笑:“五不杀?汉高祖赐韩信的那个五不杀?”

    朱厚照讪讪干笑了几声,点点头。

    杨廷和只想说,陛下你真牛皮,连这个都做了赏赐。

    江彬难道不知道‘五不杀’ 典故。也是了。他是个武将,想必应该不知道!

    杨廷和走了之后,张永递给了朱厚照一个密函。

    看了上面的印鉴,

    这是东厂和锦衣卫联合出具的。

    仔细看完,朱厚照怎么也掩饰不住自己的笑意。

    衡王啊,朕的好皇叔,你真是个好人啊,帮朕把这些年发出去的俸禄给收回来了一些。

    密函上说在衡王府里,查抄各类奇珍异宝,文玩古物字画,银两不计其数,其价值大约在四千五百万两上下。

    东厂在皇帝回京就接到了去查抄衡王府的命令。丘聚后来请旨,要锦衣卫也一起去查办此事,说彼此有个照应。

    朱厚照也就同意了,也明白丘聚的意思,他不想一个人揽功,搭上夏义卫要锦衣卫一起就是起个互相监督的作用。

    特么的有钱啊,这些藩王,历代累积起来的财富,真的是富可敌国。

    衡王当了辛勤的小蜜蜂,把这些财富都扒拉到自己家中,现在嗯,算是物归原主吧。

    押送衡王家眷的队伍已经先出发回京城,这些财富随后也会快速的运回京城,皇帝只需要等上一些时日就能收入内帑之中。

    等几日有什么关系,有了这一大笔钱,什么问题都好说。

    “这密函是通过信鸽传递的?”

    “万岁爷,是的!夏国舅让人在豹房边上,建了一个信鸽饲养点。暂时有宣府镇国府,山东青州,大名府3个地方能和京城快速的联系。”

    “给夏义卫去个口信,大力发展这个,南京,宁波,杭州,广州这些地方一定要有信鸽联系。”

    “遵旨!”

    朱厚照拿着密函忍不住再次看了看,有钱的感觉真好,皇帝也不例外。

    “让那宝泉司的陈文过来一趟。”

    “是!”

    陈文正翘着二郎腿在宝泉司的办公室里悠闲的喝着茶,看着报纸,小日子过的惬意舒服。

    听了小太监的传话,丢了报纸,二话不说拿着小账本在门口上了人力车,就往豹房赶。

    朱厚照回了京城之后,就在各部门组织了人力车,作为公务用车,方便各衙门之间的人员往来,公务送信等事情,加快效率!

    他甚至还想重新建一个政务大厅,把各个衙门都弄到一起来,让他们在一起办公。

    陈文有些忐忑的叩见了皇帝。

    “给朕说说这这一年来宝泉局的情况!”

    对于宝泉局陈文成竹在胸,淡定回复:“陛下,宝泉局发展良好,这一年来是收入,支出都在这账本里。”

    仔细的翻看了一炷香时间,后面总结出来的数字还是令人满意的。“大明银行那边兑换的旧铜钱越来越多?”

    “是的,陛下,新铜钱经过长时间的流行,已经慢慢的被老百姓们接受,主要还有很多外地的员外富贾之人,把家里藏的铜钱都拉过来兑换。”

    外地员外,朱厚照心中嘿嘿冷笑几声,这些人肯定就是那些私底下铸铜钱的人,铸好了再来朕这里换,他们能翻倍的赚,朕能好几倍的赚,就由着他们去弄吧。

    “银子的兑换好像还差了点!”

    “这个没有办法,比例还是差了点,使用的主要还是皇家便利店那边的结算。”

    朱厚照合上账本,银子的事情可以缓缓,只要铜钱能大行其道,自己就能赚个好几倍,全天下的铜钱都够花几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