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从1958开始 > 第61章 房子的事儿

四合院:从1958开始 第61章 房子的事儿

    陈建国看母亲有点激动,急忙解释道:“妈,你也别急,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那你说,我听着。”

    陈母没好气的说道。

    “我听说那个拐了何叔儿跑路的寡妇,自己可是生了三个孩子,对吧?”

    陈建国依稀记得,是听一大爷还是三大爷提过这么一嘴。

    “好像是,这和何大清跑宝城有什么关系?傻柱子又从来没有反对过他父亲续弦,直接带回家来多好,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多热闹。”

    陈母依旧是自己的观点。

    “可何叔儿家里就那两间屋子,你说这屋子是谁家的?若是那寡妇也住进院子里来,等寡妇的孩子长大了,这屋子怎么分?”

    陈建国夹一筷子菜放在嘴边,等说完话后才放入嘴里,细细咀嚼起来,不过双眼却是盯着陈母。

    “你意思,何大清怕白寡妇的孩子分走他老何家的房子,所以才跟着白寡妇跑的?”

    陈建国说的这么直白,陈母当然也听明白了,不过说话语气却是半信半疑的。

    “要不怎么说还是妈聪明,一点就透。”

    陈建国拍了记小马屁,“人去了宝城,住的就是那什么白寡妇的房子,他家的孩子也就只能分到自己的屋子,主意可打不到这四九城来。”

    “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何大清那屋子,是解放那会儿从娄董事手里买过来的,才花了三百万,还白送个耳房。”

    对于陈母说买房子的钱,陈建国倒是不惊讶,那会儿钞票面额都大,后来发第二版纸币的时候才按照1:1万降下来的。

    三百万听着吓人,可实际上就是三百块钱。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大黑拾,或者说这一版的钞票在后世流传不多的原因。

    家家户户都不容易,有点钱都用了,自然变成了第三版纸币,哪里还会有留下的,特别是在特殊时期。

    不过陈建国有后世的见识,知道正因为这点,所以现在兜里的钞票那都是被炒到天上去了的。

    不管怎么说,都要留下一点品相好的,将来卖高价。

    至于换成房产,呵呵,现在可不准房屋交易。

    卖,可以,直接卖给国家,和街道交易。

    至于那些私房,其实有点见识的都知道,在特殊时期,所有的私房都“主动”写了捐赠协议,私房全部捐赠国家,房契地契全部上缴。

    若不是后来政策变化,允许私人可以收回原先捐赠的房产,哪儿来的私房。

    陈建国都听母亲说过,他们家这间屋子,厂里开价就是一百块钱。

    其实,按照他听说的后世,那会儿没买也是对的。

    不过也正常,何家占的正屋是院子里最好的,也因为是被何家买下来,所以之后街道从厂里,或者说娄家接管厂子以后,这附近的院子都被国家出钱进行改造,可何家的屋子却一直保留原貌。

    他们院子里大格局没怎么变,因为院子里住的大多都是轧钢厂里干活的,以前就租住厂里的房子,而这个院子就是娄董事的资产,也就这么过来的。

    那会儿,像娄董事这样的资本家,都在慌不迭抛售手中的资产,所以房价才会被压得这么低。

    可周围的许多院子,除了厂里的,那些被打倒的旧阶级的院子是直接被没收,原来的东西厢房都被像这样隔成三间屋,正房也是如此被隔成三间,这也是为了保证让更多人有房子可住。

    何大清的房子,可没少被人惦记,实在是太好了。

    现在何雨柱住的正屋,大小相当于三个陈家的屋子,能不让人眼红吗?

    所以,陈母这时候倒是觉得儿子的说法貌似也在理。

    若那个白寡妇真住进了大院,他买的这屋子,何雨柱怕是也只能要到一间,正屋肯定是要被分割开的,不然还真不够住的。

    这样的话,这正屋怕是有大半要变成白家的了。

    自己跑宝城去拉帮套,他将来跑回来养老的时候,正屋还是现在的样子,住着那叫一个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