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天雄军 > 第184章 丹东抢滩

大明天雄军 第184章 丹东抢滩

    多尔衮听说阿齐格全军覆没,也是大为震惊。

    而听到阿敏已经投降天雄军,朝鲜已经全部沦陷。

    不但如此,阿敏还带着正蓝旗营,围攻了阿齐格。

    当阿巴阿巴说起阿齐格的临终遗言时,多尔衮不是不想这样做,实际上经过张鼓峰一战,多尔衮也知道,如今大清已经无力与天雄军对抗。

    但自己虽然是摄政王,但大清自建立了政权,就已经是个利益共同体。

    就算自己愿意回赫图阿拉,恐怕满朝文武,没有几个人愿意放弃这泼天的富贵。

    但这都是往后担心的事,如今面对的是,朝鲜已经被天雄军占领,大清继续与天雄军在张鼓峰对战,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在还没有找到克制天雄军的办法之前,继续与其对战,只是消耗大清的国力。

    多尔衮当机立断,当晚就率军撤退,为此还抛弃了大量的火炮等辎重。

    当天雄军发现清军退走之后,大多数人都是一片欢呼。

    也就丁鸣吾与宋鸭蛋这些将领觉得郁闷。

    不明白钟公子为何不趁机吃掉这几万清军。

    钟君义给的解释就是,如今天雄军还不是涉足关外的时候。

    不是天雄军没有这个实力,如果单纯以军事实力来看,天雄军完全可以碾压关外的满蒙。

    但如今,天雄军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行政管理人才。

    要统治一个新疆域,完全靠武力压制是不行的。这样只能让那些地域的民族,在表面上臣服。

    最主要的是,要想满蒙完全归顺大明,就不能再有什么大汗、台吉这些部落领主贵族存在。

    但草原上的很多牧民,完全没有接受过教育,在自身缺少与草原牧民沟通的官员的情况下,需要统治草原部落,只能依靠这些部落领主。

    以往中原王朝,在打败草原游牧民族后,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无法长期有效的统治关外。

    钟君义自然不想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大清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整合了北方的游牧民族。

    大清能够统治中原两百多年,几乎和很多正统的汉家王朝相当,这离不开努尔哈赤家族,虽然不是汉人,但子孙多是汉文化的崇拜者。

    与其相同的,还有北魏的拓跋家。

    拓跋家族本来是鲜卑族,但自从入主中原后,就一直致力实行汉化,以此来维护鲜卑人的统治。

    但拓跋家虽然致力推广汉化,却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很多阻扰,以至于北魏一直动荡不定。

    动荡的游牧民族,连大明朝廷的那些腐儒,都知道对中原王朝不是好事。

    游牧民族一动荡,就特别的好武,一旦让某个部落整合完成,势必对中原王朝的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既然无力管理偌大的草原,还不如继续让满清对草原各部压制。

    钟君义把这些道理,说给丁鸣吾与宋鸭蛋等将领后,这些将领也不由佩服钟公子的高瞻远瞩。

    至于丁鸣吾,钟君义给他新下的军令,就是尽快抢占丹东出海口,以配合郑成功在丹东登陆。

    丁鸣吾率领特战队,顺着鸭绿江,只用一天时间,就滑行到鸭绿江口,飞速奔向丹东。

    丹东的海岸线上,郑成功的船队正准备抢滩。海风呼啸,旌旗飘扬,战鼓声声激荡着人心。丁鸣吾的到来,如同一股清风,为郑成功的队伍注入了新的力量。

    郑成功的船队,早已经在鸭绿江附近等待。

    双方用旗语联系后,立即对丹东布防的清军展开进攻。

    布防丹东的是豪格的镶黄旗,豪格虽然听说了多尔衮的告诫,要他防备天雄军在冰雪中快速行动的队伍。

    但豪格自视甚高,对多尔衮的告诫视若无睹。

    在激烈的战斗中,丁鸣吾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船队火炮的助力之下,镶黄旗又防备不周,天雄军很顺利就抢占了镶黄旗在丹东布防的阵地。

    等到三天后,多尔衮带领大军回到沈阳时路过丹东时,丁鸣吾已经在丹东,又挖出了一条条壕沟。

    多尔衮对于豪格没有听自己的劝告,自己又是新败,也不好指责。

    再说对于天雄军的这种战术,多尔衮目前的确没有太好的办法。

    清军若想与天雄军一战,唯一的办法,只有打天雄军一个立足不稳。

    可如今天雄军又祭出张鼓峰那一套,多尔衮也是束手无策。只好要求豪格严防天雄军,他自己回到沈阳,与三大摄政王商议对策。

    多尔衮与三大摄政王围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面色凝重。他们面对着无敌的天雄军,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

    多尔衮紧锁眉头,双手抱胸,陷入沉思。

    他深知天雄军的强大,以往的战术似乎都无法奏效。

    济尔哈朗与代善也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显然也是束手无策。

    在沉寂中,多尔衮提出答应与钟君义的换俘。

    这个提议如同一线曙光,给了他们一丝希望。尽管心中仍有疑虑,但在当下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先答应这个策略。

    大殿内的气氛依旧沉重,多尔衮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虽然大清曾经答应过换俘,但原本的计划是想在换俘之间,打天雄军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决定派出使者与钟君义进行谈判,希望能够以换俘为契机,与那些俘虏沟通,让他们里应外合,寻找破敌的转机。

    这个决定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们别无选择。

    但天雄军的恐怖战力,让三大摄政王心里又直打鼓。

    正蓝旗刚刚被天雄军打败,就忠心耿耿的做起了天雄军的狗,何况那些俘虏,羁留在大明长达一年多时间,说不定这些俘虏,早就成了钟二的铁杆。

    大清连续两次败仗,已经让大清再也输不起了。

    如果这次不能通过换俘,打败天雄军,大清极有可能万劫不复,不但要面对强大的天雄军,就是草原上但那些部落台吉,都够大清喝一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