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年代女配 > 第267章 六零资本家女儿下乡(17)

快穿年代女配 第267章 六零资本家女儿下乡(17)

    冯饴每天忙着学做菜,沈婉清教过她好几次,厨艺比以前进步很多,做出来的饭菜还不错。

    墨轩有时候看到冯饴,心里内疚不敢面对她,一切都是孔雪凝的错,就是娶冯饴也很幸福,不像现在过得没滋味。

    “对不起,冯饴。”墨轩闭上眼睛小声的道歉。

    刚好被回来的孔雪凝听到,她没有生气反而转身离开,因为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她只想离开小渔村去城里,孔家没好人全都是吸血鬼。

    孔雪凝想快点离开这里,想要去沪市那里好赚钱,这个渔村她不想再回来,这里太穷连饭都吃不饱。

    村里,每次渔船回来都很热闹,还有剩下的鱼能拿回家,这天村里到处都是香味,一家人聚在一起喝两杯。

    没办法,这里的人都爱喝酒,女人比男人都能喝,家里穷也有这原因。

    海边退潮,很多人早已等在那里,人多都凑在一起聊天,还有婶子在谈论知青。

    “宝贝,这边人太多,我们去那边。”陈珩拉着沈婉清离得远些。

    “好,这边人少还很安静。”沈婉清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而且,她还不喜欢跟人打交道,比较宅喜欢一个人呆着,陈珩陪着她不爱说话,沈婉清习惯了他的陪伴。

    上辈子没有嫁给军人,徐清风陪伴她一辈子,他们的感情一直很好,没有分离过得很幸福。

    这辈子,陈珩应该会做生意,他们不缺钱还下乡,起码等到改革开放,要在这里过十来年,他们还会结婚生子。

    生孩子沈婉清不排斥,没有孩子家里不热闹,而且陈家不能没子嗣,男女不限总要生一个。

    “走吧,潮水退了。”陈珩拉着她去捡海鲜。

    “好多海鸟,它们都在下蛋吃海鲜。”沈婉清还看到有人逮住几只海鸟。

    数量太多,不少村民都想逮海鸟,有的甚至还用箩筐扣,抓住就是肉没人嫌弃。

    沈婉清正在捡海鲜,陈珩跟她离得不远,她偷偷的收些海鲜,否则很快就能爆桶。

    沈婉清还捡到墨鱼,还有活着的大海蛰,回去只要处理干净,可以凉拌能吃几顿。

    不要钱的海鲜拼命收,沈婉清累了喝灵泉水,然后继续时间很有限,每次退潮都在抢时间。

    退潮十二个小时一次,时间相差四十八分钟,白天晚上都可以赶海。

    不过晚上赶海的人少,白天孩子相对要多些,夜里他们睡的都很香。

    涨潮后两人去换土豆,会计连夜赶牛车离开,应该是送去国营饭店,当然也可能送去黑市,沈婉清对此并不好奇。

    “我们明天去砍柴,囤的柴火不够多,顺便去找野山参,找到你寄给爷爷。”沈婉清还是想去山里,海鲜她空间里多的是。

    “好,明天我们早点出发,早晨凉快没那么热。”陈珩说完,他们已经回到了家里。

    一夜无梦!

    次日一早,太阳才刚升起,沈婉清煮了粥,还煎了鸡蛋饼,配上酱菜真香。

    朝阳很美,海鸟歇息在海边,有的肚子饿找食,有的正在产鸟蛋,还有的靠在一起,依偎着正在小憩。

    “在海边养老倒是挺好的,每天还有吃不完的海鲜。”沈婉清感慨的说道。

    “海边风景很美,还有很多大自然的馈赠。”陈珩也挺喜欢这个小渔村。

    他们会在这里生活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事情都必须要适应,赶海也要常去不能太过异类。

    之前他们一天就去一次,老知青有人倒是去两次,不过很累有人爬不起来,他们白天还要去敲牡蛎。

    男知青倒是不觉得累,他们胃口大吃的多些,所以每次赶海都会去。

    女知青吃的没那么多,后半夜赶海都起不来,不去正常夜里还危险。

    乡下也不一定是安全的,陈珩一直都跟着沈婉清,男人每次出门都叮嘱她,待在家里不要出去赶海。

    他们很快就进入山里,这次沈婉清要进深山,回来的路上再砍柴火。

    “小心点,不要靠近树也会有毒蛇。”沈婉清对陈珩说道。

    “好的,宝贝。”陈珩跟在她的身边,不停的观察着四周。

    沈婉清释放出精神力,半个小时找到野山参,拿出红绳绑住让他挖,自己在周围寻找一圈,又找到三株收进空间。

    还摘了一些野果放背篓,等陈珩挖完两人就下山,回去的路上拖一棵枯树,回到家把枯树放在门口。

    休息一会儿,沈婉清煮了海鲜面,吃完后她炮制人参,陈珩把枯树都劈好。

    三天后,陈珩骑自行车去邮局,给陈三爷寄去野山参,还有干海鲜都是好的,比如干海参和干鲍鱼。

    寄完包裹,他又去买五花肉和大西瓜,买了几个挂在自行车后座。

    回去的路上,遇到村长赶着牛车,后面坐着他的闺女,小姑娘看上了陈珩。

    “村长叔,你家还有老母鸡吗?我想给对象补身体。”陈珩笑着问道。

    “有的,沈知青感冒还没好吗?”村长知道沈婉清前两天感冒了不舒服。

    “快好了,就是有些体虚。”

    “那就好好补补,让她休息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