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513章 尘夏
第513章 尘夏
法国剧作家塞巴斯蒂安梅西耶在1770年曾经说过:粮食能供养人也能杀人。
在他发出这个感慨之后19年,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如果不是看了张涛的这份报告,波莫娜根本就不会将火山爆发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
地球上每天都有火山喷发,并不是所有火山喷发都是会影响人类历史, 1783年7月冰岛的拉基火山爆发,火山灰遍布整个北半球,在英国历史上将这一段历史称为“尘夏”。
因为历史原因,罗马天主教会是法国最大的地主,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气候情况尚好,然而到了1739年至1742年气候忽然惊人地变冷,粮食开始间歇性地欠收,到了1770年也就是路易十六即位的四年前,天气变化日益剧烈,歉收年成频繁出现。
天气变化削弱了市场的稳定性,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这导致了土地租金上涨,而农业利润下降。
法国是天主教国家,英美则是基督新教,在大革命之前,法国贵族们云集在凡尔赛宫,竞相沉迷在奢华迷乱的生活当中。
洛可可时代的每个贵族年轻女性都渴望一场沙龙,整个欧洲的女性都盛行“法国风”,几乎所有欧洲宫廷的人们都看同样的书、以同样的方式进餐、穿同样的服装、说同样的法语。那时的法国不仅向欧洲传输了时尚,还传输了一种法式的“生活方式”。
轻快、刻意、华丽、轻松、讲究细节,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带着假发,看起来都很精致纤细。
他们悠闲地游山玩水,聪明的男女们聚集在沙龙里一起谈论政治、理性思想和时事热点。沙龙中的女性打扮华丽精致,举止仪态优雅,嘴角一直带着甜蜜的微笑。
女性是沙龙文化的核心,波莫娜想象不出西弗勒斯穿上一身彩色丝绸,头上戴着假发套是个什么样子,那估计比他现在浑身黑漆漆的模样更像是个噩梦。
为了维持巴黎奢华的生活,贵族要典当自己的土地,丧失了自己领地直接产权,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不过法律中规定了,丧失所有权之后,贵族还是可以从以后的土地交易中收税,也就是说从波旁中后期开始,巴黎的贵族阶级已经从整体上同领地割裂,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寄生阶级。
他们既不能对国家带来多少益处,他们的诗歌、绘画不能改善穷人的生活,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既得利益,在“七年战争”期间法国失去了很多海外殖民地,当穷人吃不起面包了,玛丽反而问“为什么他们不吃蛋糕”,这些法国贵族阶级和南朝的士族差不多。
贵族典当的土地是被资产阶级收走的,除了在土地买卖中抽税的特权外,贵族还享有领主狩猎特权、免税特权和豁免权等,最重要的是参政特权,富裕的资产阶级被鄙视为三等人,只有通过买卖官职才能参政。
战争和王室奢侈的生活导致通货膨胀,土地欠收地主进一步加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徒征收此税,法兰克国王在推翻了默罗温王室后在法典中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军民的义务。
这种收税方式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的身上。
对每天都在饿肚子的人来说,谁有钱来交税,1788年7月13日,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造成大量土地绝收,同年冬天法国处于严寒状态,患病和死亡率上涨,大规模的饥荒爆发,而政府缺乏足够的运力将食物运往灾区。
路易十六曾经多次试图改革,向贵族、神职人员代表的富人阶级征税,弥补路易十五留下的财政赤字。
路易十五是法国最不得人心的皇帝,当他和他的情妇们的风流快活的时候,因为七年战争的失利,法国签订了巴黎条约,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西岸的殖民地,那些女人们是真的太能花钱了。丝绸做的衣服、丝绸做的鞋,还有各种各样富丽堂皇的豪宅、仆人以及昂贵材料绘制的画像,无底洞一样侵吞着国库。
路易十六很软弱,不过他没和其他法国国王一样有情妇,他品行端正、生活简朴、人们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也能体察民情给予满足,但是他要面对的是贵族阶级,和连年天灾的欠收的人们,以及一个什么都不懂又很会花钱的皇后,他是个心软的好男人,尽管他知道棋子放纵,也知道国库的贫穷,他还是让她随心所所欲地花钱。
如果有的君王因拒绝改革而遭到毁灭,那么路易十六是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的。
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
作为国王路易十六缺乏刚毅的性格,作为非常时期的法国君主这样的性格害人害己。
当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一个农民激愤地喊着“穷人交税,而丰衣足食、成天花天酒地的贵族却免税,这是什么道理?”
这种税收制度同样也是唐帝国毁灭的原因,太平公主有很多田产,但作为贵族阶级,她不需要交“租调佣”,空虚的国库需要杨国忠这种擅长搜刮民脂民膏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安史之乱爆发后百姓并不期望唐王朝继续执政的原因。
对穷人阶级的压榨形成了暴力的温床,从1783年7月到1784年2月火山爆发这段时间,西欧的夏季气温都很低,干草极度短缺,牛羊被廉价宰杀。
一开始是没有肉吃了,然后是没有粮食,长期粮食短缺让法国社会失序,又恰在此时,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打响了,西班牙、法国陆续参战。
殖民地的稻米是法国粮食来源之一,美国独立后就再也买不到原本低廉价格的稻米了。
士兵的数量一般是民众的十分之到十五分之一左右,一旦民众揭竿而起,镇压是完全不可能的,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起义。
普通平民的组织能力有限,但是遇到了有知识、财富和政治才能的资产阶级后就不一样了。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就像是生活本身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它既鼓舞人心,又让人难移接受,希望和恐怖交织,暴力和博爱杂陈。
这是一场恐怖循环上升的结果,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催动下激进派才越来越得势。
艳后玛丽很有教养,而且很可爱,不过她太不了解民间的疾苦了。
贵族阶级过度追求生活的品质,导致中产阶级和普通平民跟风,这种典型的消费主义能带来一时繁荣,却最终会灭亡。
隋末杨玄感起义的时候中国遇到了旱灾,在隋文帝杨坚的时候曾经推行过义仓税,意思就是把丰年的收成收起来,灾年的时候放出来赈灾。
然而他的儿子要远征高句丽,从中原到东北路途遥远,如果通过陆路运输会造成很大消耗,于是杨广开凿大运河。
在修完了大运河之后,洛阳的地理位置比大兴城更优越,于是杨广又修建东都洛阳。
修完了洛阳他又让其他商旅过来参观,展现天朝上国的购买力,希望商人们都到中国来经商,但是那个时候到普通平民已经没有能力购买从丝绸之路运来的奢侈品了,那些昂贵的香料主要还是给贵族阶级使用。
商业能增加税收,有了军费之后他又征兵百万打高句丽,但是这场战争他输了,十万隋军的头颅被高句丽人做成了“京观”,他前后发兵征讨高句丽三次,都以失败告终,那些本来用作赈灾的义仓粮食被当成了军粮,当百姓要求开仓放粮的时候官员却不开仓,杨玄感起兵后全国到处烽烟四起,饿极了的人杀了官兵,开了粮仓,但是毫无管控的情况下是大量粮食被浪费,因为粮食太重了。
隋朝留下的粮食够唐帝国吃五十年,杨广是在粮食满仓的情况下被推翻的。
常平仓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为了调节粮价以供应官民所需而设置的,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粮价波动完全交给了价值规律,美国人在大萧条时期借鉴了中国的常平仓制度,保证了粮价稳定。
一战前农民大量投资农业,农产品产量增加,战后失去了海外市场,农产品过剩。
农业在美国经济结构中基础地位薄弱,造成农业长期萧条,当时农业产量和天气的关系很大。
改良土壤、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美国以不到300万农业人口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中国有十二亿人口,一旦失去了美国的粮食出口,还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养活全世界那么多人。
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的顽疾,法国大革命后土地私有制被承认,只是农民的土地不允许随意买卖,必须通过一个专门的公司,这是借鉴的唐朝均田制瓦解的经验,只要有一个缺口,地主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兼并土地。
农民想要的仅仅是土地和产权,土地改革后农民就从革命激进的力量变成了保守力量。
都是法式风格,巴黎和乡下女性穿着差距很大,乡下女人不追求时尚,简单、自然,一如拿破仑时期的帝国高腰裙,没有洛可可风格的华丽,只是一条孕妇装一样的白裙子。
农民想要的不多,资产阶级却想打破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要他们购买自己商品,因此当拿破仑复辟帝制时他们选择了支持拿破仑,把革命党人给推翻了。
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小农土地所有制,虽然把封建贵族连根拔掉了,但是这一项土地措施直接造成了法国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落后于其他国家。
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之后,1830年7月法国人又复辟了波旁王朝。
一开始法国大革命期间平民是不打算杀了路易十六的,而是建立一个和英国一样君主立宪国家。
然而法国不是英国和美国这种岛国,要随时防备着外敌入侵,不可能优雅从容地进行改革。
教会作为最大的地主是被革命党重点“照顾”的对象,法国全境实行去基督化,就跟利奥三世的毁圣象运动差不多。
只是革命对教会的迫害并没有完全让天主教从法兰西离开,虽然相当部分的人口已经停止了日常宗教活动,但是还是有人在秘密进行洗礼。
教会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就算是民族主义也没有彻底取代它。
“他是正确的。”波莫娜放下了手中的书本“火山真的能改变人类历史。”
“小心那帮中国人。”西弗勒斯一边看文件一边说“他不会无缘无故把研究资料给你看的。”
“他知道这些资料不可能在任何杂志上刊载,所以希望我能去传播。”她笑着不断摇头“他以为我是那种爱八卦的女人吗?”
“你不是吗?”他头也不抬地问道。
“不,我当然不是。”她夸张地大笑着说,然后起身离开他的办公桌,一边哼歌一边准备泡茶去了。
法国剧作家塞巴斯蒂安梅西耶在1770年曾经说过:粮食能供养人也能杀人。
在他发出这个感慨之后19年,巴黎民众攻占了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如果不是看了张涛的这份报告,波莫娜根本就不会将火山爆发和法国大革命联系起来。
地球上每天都有火山喷发,并不是所有火山喷发都是会影响人类历史, 1783年7月冰岛的拉基火山爆发,火山灰遍布整个北半球,在英国历史上将这一段历史称为“尘夏”。
因为历史原因,罗马天主教会是法国最大的地主,在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气候情况尚好,然而到了1739年至1742年气候忽然惊人地变冷,粮食开始间歇性地欠收,到了1770年也就是路易十六即位的四年前,天气变化日益剧烈,歉收年成频繁出现。
天气变化削弱了市场的稳定性,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这导致了土地租金上涨,而农业利润下降。
法国是天主教国家,英美则是基督新教,在大革命之前,法国贵族们云集在凡尔赛宫,竞相沉迷在奢华迷乱的生活当中。
洛可可时代的每个贵族年轻女性都渴望一场沙龙,整个欧洲的女性都盛行“法国风”,几乎所有欧洲宫廷的人们都看同样的书、以同样的方式进餐、穿同样的服装、说同样的法语。那时的法国不仅向欧洲传输了时尚,还传输了一种法式的“生活方式”。
轻快、刻意、华丽、轻松、讲究细节,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带着假发,看起来都很精致纤细。
他们悠闲地游山玩水,聪明的男女们聚集在沙龙里一起谈论政治、理性思想和时事热点。沙龙中的女性打扮华丽精致,举止仪态优雅,嘴角一直带着甜蜜的微笑。
女性是沙龙文化的核心,波莫娜想象不出西弗勒斯穿上一身彩色丝绸,头上戴着假发套是个什么样子,那估计比他现在浑身黑漆漆的模样更像是个噩梦。
为了维持巴黎奢华的生活,贵族要典当自己的土地,丧失了自己领地直接产权,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不过法律中规定了,丧失所有权之后,贵族还是可以从以后的土地交易中收税,也就是说从波旁中后期开始,巴黎的贵族阶级已经从整体上同领地割裂,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寄生阶级。
他们既不能对国家带来多少益处,他们的诗歌、绘画不能改善穷人的生活,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既得利益,在“七年战争”期间法国失去了很多海外殖民地,当穷人吃不起面包了,玛丽反而问“为什么他们不吃蛋糕”,这些法国贵族阶级和南朝的士族差不多。
贵族典当的土地是被资产阶级收走的,除了在土地买卖中抽税的特权外,贵族还享有领主狩猎特权、免税特权和豁免权等,最重要的是参政特权,富裕的资产阶级被鄙视为三等人,只有通过买卖官职才能参政。
战争和王室奢侈的生活导致通货膨胀,土地欠收地主进一步加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公元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徒征收此税,法兰克国王在推翻了默罗温王室后在法典中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军民的义务。
这种收税方式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的身上。
对每天都在饿肚子的人来说,谁有钱来交税,1788年7月13日,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造成大量土地绝收,同年冬天法国处于严寒状态,患病和死亡率上涨,大规模的饥荒爆发,而政府缺乏足够的运力将食物运往灾区。
路易十六曾经多次试图改革,向贵族、神职人员代表的富人阶级征税,弥补路易十五留下的财政赤字。
路易十五是法国最不得人心的皇帝,当他和他的情妇们的风流快活的时候,因为七年战争的失利,法国签订了巴黎条约,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西岸的殖民地,那些女人们是真的太能花钱了。丝绸做的衣服、丝绸做的鞋,还有各种各样富丽堂皇的豪宅、仆人以及昂贵材料绘制的画像,无底洞一样侵吞着国库。
路易十六很软弱,不过他没和其他法国国王一样有情妇,他品行端正、生活简朴、人们要求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时也能体察民情给予满足,但是他要面对的是贵族阶级,和连年天灾的欠收的人们,以及一个什么都不懂又很会花钱的皇后,他是个心软的好男人,尽管他知道棋子放纵,也知道国库的贫穷,他还是让她随心所所欲地花钱。
如果有的君王因拒绝改革而遭到毁灭,那么路易十六是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的。
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善良的愿望铺成的。
作为国王路易十六缺乏刚毅的性格,作为非常时期的法国君主这样的性格害人害己。
当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一个农民激愤地喊着“穷人交税,而丰衣足食、成天花天酒地的贵族却免税,这是什么道理?”
这种税收制度同样也是唐帝国毁灭的原因,太平公主有很多田产,但作为贵族阶级,她不需要交“租调佣”,空虚的国库需要杨国忠这种擅长搜刮民脂民膏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安史之乱爆发后百姓并不期望唐王朝继续执政的原因。
对穷人阶级的压榨形成了暴力的温床,从1783年7月到1784年2月火山爆发这段时间,西欧的夏季气温都很低,干草极度短缺,牛羊被廉价宰杀。
一开始是没有肉吃了,然后是没有粮食,长期粮食短缺让法国社会失序,又恰在此时,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打响了,西班牙、法国陆续参战。
殖民地的稻米是法国粮食来源之一,美国独立后就再也买不到原本低廉价格的稻米了。
士兵的数量一般是民众的十分之到十五分之一左右,一旦民众揭竿而起,镇压是完全不可能的,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起义。
普通平民的组织能力有限,但是遇到了有知识、财富和政治才能的资产阶级后就不一样了。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就像是生活本身一样,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它既鼓舞人心,又让人难移接受,希望和恐怖交织,暴力和博爱杂陈。
这是一场恐怖循环上升的结果,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催动下激进派才越来越得势。
艳后玛丽很有教养,而且很可爱,不过她太不了解民间的疾苦了。
贵族阶级过度追求生活的品质,导致中产阶级和普通平民跟风,这种典型的消费主义能带来一时繁荣,却最终会灭亡。
隋末杨玄感起义的时候中国遇到了旱灾,在隋文帝杨坚的时候曾经推行过义仓税,意思就是把丰年的收成收起来,灾年的时候放出来赈灾。
然而他的儿子要远征高句丽,从中原到东北路途遥远,如果通过陆路运输会造成很大消耗,于是杨广开凿大运河。
在修完了大运河之后,洛阳的地理位置比大兴城更优越,于是杨广又修建东都洛阳。
修完了洛阳他又让其他商旅过来参观,展现天朝上国的购买力,希望商人们都到中国来经商,但是那个时候到普通平民已经没有能力购买从丝绸之路运来的奢侈品了,那些昂贵的香料主要还是给贵族阶级使用。
商业能增加税收,有了军费之后他又征兵百万打高句丽,但是这场战争他输了,十万隋军的头颅被高句丽人做成了“京观”,他前后发兵征讨高句丽三次,都以失败告终,那些本来用作赈灾的义仓粮食被当成了军粮,当百姓要求开仓放粮的时候官员却不开仓,杨玄感起兵后全国到处烽烟四起,饿极了的人杀了官兵,开了粮仓,但是毫无管控的情况下是大量粮食被浪费,因为粮食太重了。
隋朝留下的粮食够唐帝国吃五十年,杨广是在粮食满仓的情况下被推翻的。
常平仓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为了调节粮价以供应官民所需而设置的,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粮价波动完全交给了价值规律,美国人在大萧条时期借鉴了中国的常平仓制度,保证了粮价稳定。
一战前农民大量投资农业,农产品产量增加,战后失去了海外市场,农产品过剩。
农业在美国经济结构中基础地位薄弱,造成农业长期萧条,当时农业产量和天气的关系很大。
改良土壤、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美国以不到300万农业人口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中国有十二亿人口,一旦失去了美国的粮食出口,还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养活全世界那么多人。
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的顽疾,法国大革命后土地私有制被承认,只是农民的土地不允许随意买卖,必须通过一个专门的公司,这是借鉴的唐朝均田制瓦解的经验,只要有一个缺口,地主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兼并土地。
农民想要的仅仅是土地和产权,土地改革后农民就从革命激进的力量变成了保守力量。
都是法式风格,巴黎和乡下女性穿着差距很大,乡下女人不追求时尚,简单、自然,一如拿破仑时期的帝国高腰裙,没有洛可可风格的华丽,只是一条孕妇装一样的白裙子。
农民想要的不多,资产阶级却想打破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要他们购买自己商品,因此当拿破仑复辟帝制时他们选择了支持拿破仑,把革命党人给推翻了。
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小农土地所有制,虽然把封建贵族连根拔掉了,但是这一项土地措施直接造成了法国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落后于其他国家。
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之后,1830年7月法国人又复辟了波旁王朝。
一开始法国大革命期间平民是不打算杀了路易十六的,而是建立一个和英国一样君主立宪国家。
然而法国不是英国和美国这种岛国,要随时防备着外敌入侵,不可能优雅从容地进行改革。
教会作为最大的地主是被革命党重点“照顾”的对象,法国全境实行去基督化,就跟利奥三世的毁圣象运动差不多。
只是革命对教会的迫害并没有完全让天主教从法兰西离开,虽然相当部分的人口已经停止了日常宗教活动,但是还是有人在秘密进行洗礼。
教会强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就算是民族主义也没有彻底取代它。
“他是正确的。”波莫娜放下了手中的书本“火山真的能改变人类历史。”
“小心那帮中国人。”西弗勒斯一边看文件一边说“他不会无缘无故把研究资料给你看的。”
“他知道这些资料不可能在任何杂志上刊载,所以希望我能去传播。”她笑着不断摇头“他以为我是那种爱八卦的女人吗?”
“你不是吗?”他头也不抬地问道。
“不,我当然不是。”她夸张地大笑着说,然后起身离开他的办公桌,一边哼歌一边准备泡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