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1743章 地狱皇后(十四)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1743章 地狱皇后(十四)

    第1743章 地狱皇后(十四)

    二战后出生的那一代人曾经被称为“黄金一代”,和他们的父辈们曾经所处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同,“黄金一代”所处的时代美国没有像欧洲一样经历战争,并且因为大量黄金储备美元成为全球货币。退伍军人从欧洲回来后不仅受到了礼遇,还因为物资丰富他们也得到了真正的物资福利。

    当时的美国为了促进就业大搞基建,在城里修建了很多摩天楼,乡下则修建了很多小房子,它们被分配给退伍军人,这些退伍士兵在那个房子里结婚生子,涌现了一波婴儿潮。

    马歇尔计划让美国的声望如日中天,照理说“黄金一代”应该是最幸福的一代人了,他们后来怎么变成了“嬉皮士”、长辈眼中垮掉的一代人呢?

    想象有这么一家人,有这么一对父子,父亲出生在大萧条时期,他们住在战后政府为退伍士兵安排的房子里,因为感恩节“黄金一代”的儿子回到了家里。

    正值壮年的儿子想和70岁的父亲聊天,但他发现家里的咖啡桌上还放着父亲的工作资料。

    当时电视开着,里面正在播放橄榄球赛,妈妈正在厨房忙活。

    父辈那一代人非常渴望安稳和固定,又因为受冷战影响,很多家庭都修有地下室防备空袭,超市里面还有很多救援包卖,里面装有可供人喝好几个月的水。

    “黄金一代”的孩子们几乎都是看着父母们在种种焦虑和工作中长大的,他们想要那样的生活吗?

    壮年的儿子需要工作,他有很强的道德感,他想要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找到一种平衡,而不是像父母一样将所有的工作重心都铺在工作上。

    他也不像父母那么焦虑,担心丢掉工作会和大萧条时一样再难找到新的工作,至于战争,越战是美国挑起的,他们为什么要为非正义并且与自己利益无关的战争去丛林里呢?

    有两匹马,如果它们齐头并进差距不大,那么就会你追我赶一起前进。

    但如果一匹马跑太快,另一匹马无论如何都追不上的时候,跑后面的马就不跑了,它的内驱力不够。

    去中东为争夺石油而战,石油资源掠夺来了平民也能享受到便宜石油,这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越南打了20年,消耗了4000亿美元为了什么?

    平民为什么要舍弃美国的生活到那个到处都是游击队员的丛林里去,冒着死亡甚至残废的风险,而有钱人的孩子们却在和平的美国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宗教情感除了让人盲目服从,如果有任何人不接受这些信条就会被视为仇敌外,还有残忍的偏执和狂热的宣传。

    如果一个英雄人物受到了某个群体的拥戴,那么这个英雄在群体中他看起来就像是真正的神。

    摇滚乐坛里的迈克杰克逊娶了猫王的女儿,仿佛完成了一种权力的交接仪式,人们狂热崇拜的对象从猫王变成了他,人们会在听他的演唱会时激动得昏倒。

    在一部他的宣传片中,他的身后跟着一支部队,一眼望不到尽头。人们传说这部宣传片里出动了70万士兵,实际情况没有那么多,可能有一部分合成的,但杰克逊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有那么强的号召力。

    罗马帝国不是靠武力维持的,它能让群众产生虔诚的赞美之心,凯旋门和它所代表的胜利让罗马人陷入癫狂之中。

    如果一个华尔街精英,他完成了一项非常漂亮的收购案,但只有懂他这个领域知识的人明白他做了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其他人根本听不明白他干了些什么,那么这种成就感就要大打折扣。

    他一个人在那儿蹦跶,其他人只是围观,他再有激情很快也会觉得没劲的。

    演唱会就不一样了,上万人一起狂呼呐喊,如海啸一样,以前希特勒、墨索里尼、丘吉尔都看过那场面。人们自发自愿得服从领袖们的思想,领袖们的思想点燃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

    一个摇滚歌星怎么能算领袖呢?他有什么思想呢?

    如果说法国启蒙运动是受到悯农思想的影响,在嬉皮士文化里有个唐朝诗人,他名叫寒山,是个和尚,禅宗提倡人的解脱,强调万事皆空。

    以前寒山住在远离社会的深山中避世隐居,世俗的权威对他没有任何约束,这对嬉皮士们我行我素、个性鲜明的价值追求是一种触动和激励,所以禅宗思想在嬉皮士文化中也起了很重的作用。

    二战后的美国陷入了一种经济发展和新教伦理的冲突,禁欲主义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主流政党的一切施政都是从纯粹经济效率角度来考虑,松绑金融业,迎接金融化的同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乘着全球化的浪潮,很多美国企业选择将一些不需要技术的劳动转移到了欠发达国家,降低人力成本。这不妨碍他们自己的财富积累,可是他们生产的商品需要卖出去,金融业本身不会产生任何社会财富,却可以实现财富再分配,底层的收入减少,可支配财富也变少了,这怎么解决呢?

    你有想要的东西,就要把它弄到手,而不是等到明天、后天,钱存够了再买,尤其是房地产这种商品,一天一个价。当时因为“美国梦”而来的新移民很多,他们不仅会抢走美国人的工作机会,还把其他商品的价格抬高了,这些新移民在自己的国家都是精英和有钱人。

    贷款消费成了一种潮流,就跟嬉皮士练瑜伽、吃素食差不多,那些致力于想将美国再次变得“伟大”的人物们把复杂的社会问题、人的问题,简化成经济问题去解决,印钱是很容易的,开动机器就可以,造人却很困难,不是生下来就行了,还要给他们的身体里注入灵魂,以及有希望的未来。

    消费活动成了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它能制造繁荣的假象,但禅宗批判的是人心中的贪嗔痴,其中贪欲是人类生存环境所有苦难和罪恶的根源。

    又恰巧新教的禁欲挡住了经济发展的路,新教势力逐渐衰落,禅宗就取代了它的位置,甚至连撒旦崇拜,开始在年轻人之间快速传播。禅宗将放浪视为追求解脱和自由的手段,但就像中国菜在国外会变味一样,嬉皮士以更极端的方式如酗酒、“分叶子”等表现出来,这些人要创造的是新的秩序,建立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大地的新关系。嬉皮士们通过不羁的行为方式与他们所认为的病态社会划清界限,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核裁军符号、埃及的生命符号、倒五芒星这些异教符号也出现了。

    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华盛顿国会山就包围在一个巨大的倒五芒星之中,这是共济会在建设这座城市规划之初就设计好了的。

    嬉皮士也是那么一小波人,可是他们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只是那个时候苏联还在,等苏联解体后,美国才有时间和精力处理东亚问题。

    美国人的平等是向上看的,不会向下看,一穷二白的欧洲移民通过压榨奴隶让自己摆脱被压榨的命运,他们不会向下和低端工作者看齐的。

    法国人则将清淤工这种肮脏的职业纳入了公务员系统,下水道是欧洲的良心,这不仅是城市的卫生,还有诸如霍乱等疾病传播的问题。

    人本身有为他人做贡献的需要,这也是他获得社会认可和尊严的来源,印度就觉得清淤工作太脏无人去干,一个爱洁净、喜欢去恒河沐浴的民族城市卫生才那么差。

    美式精英将劳动人民排除在公共事务探讨之外,认为学历低的人没有思考判断的能力。人们也不愿意从事低薪并且没有社会认同感的工作,美国的街道开始变得和印度一样越来越脏乱,硅谷也成了印度人的天下。本来种姓制度就是印度发明的,他们当然在那个制度里混得如鱼得水了。

    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的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真正的嬉皮士是排斥暴力的,他们只是想在自己制造的桃园里躺一会儿,什么都不做,放空自己的心和大脑,享受放松时间。

    只是后来涌进来一些奇怪的人,留长发、纹身什么,嬉皮士后来也被污名化了。

    那一代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后来也脱掉了奇装异服穿上了正装,和“成年人”一样行事了,主流价值观、权力和物质财富还是统治在老一辈的手里。但他们骨子里还是那些人,表面上是一套,背地里另一套,比如那条著名的蓝裙子。

    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下一代更擅长伪装,言传身教的意义重大。有些看着就很坏的人其实比那些披着伪善外衣的人更容易防备,甚至有些人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个坏人,哪些事不道德不该做都不知道。谁能想到赫夫帕夫学院居然会出一个食死徒,小巴迪克劳奇还参与了折磨纳威的父母。

    狂欢下懂得节制的人被称为是一种美德,即便他本身德行存在问题,他也知道有些事不能干,这样的人也比陷入无序混乱的人看着明智。

    小巴迪克劳奇就跟塞勒姆的那些女孩一样觉得好玩、刺激、新奇,等出人命或者要他们担当责任的时候才知道后悔了。

    在社会法则和个人欲望发生冲突的时候,有人会为了实现个人欲望牺牲社会,有人会为了社会牺牲个人欲望。

    老巴迪克劳奇处在法官公正的角度判处了他儿子死刑,不过代替小巴迪克劳奇死的却是克劳奇夫人。

    这就是妈妈,愿意代替儿子去死,丈夫很难享受到这种待遇。

    只是小巴迪克劳奇并没有真的了解和悔改,他还是选择另一个阵营,协助伏地魔复活了,一如雷古勒斯·布莱克选择毁掉魂器。

    一个人如囚徒一样接受摄魂怪之吻死去,一个人如同英雄被人铭记,甚至还有一个忠诚的仆人恨不得代他去死。

    它不在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它只是想救回雷古勒斯少爷。

    这个仆人名叫克里切,和造物主给所有它的造物们取的名字统称一样。

    这种全部奉献给一个人的感情是很稀有的,反正西里斯·布莱克没有从克里切那里得到。

    他在魔法部之战中战死了,其实以他在凤凰社垫底的实力可以不去,反倒是凤凰社首席的斯内普该去却没有去,西里斯却为了保护自己的教子去了。

    小巴迪克劳奇被带走前说他会像个英雄凯旋般回到阿兹卡班。

    在他的身边有个家养小精灵闪闪,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着小巴迪克劳奇。

    这是雌性动物的天性,母狼也有的。

    她和多比不一样,被从家里赶出来后就有了酗酒的问题,就像那些街头的流浪者。

    是酗酒造成了她无家可归吗?

    家本来是每个人都有的,现在却成了一个人一生奋斗的目标。

    人口问题和一个固定住处都没有的社会渣滓有什么关系?

    喝醉了就能进人梦里,在梦里有天堂,在那里他可以不用哭了。

    虽然美国梦也是梦,但这种纯生理的梦不受电视和舆论影响,这世界总算有个没那些爱当人生导师,散播狂热成功论的人的清净地了。

    至于那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超级英雄的海报,也许有那么一张画着“小丑”的笑脸。

    即便魔鬼也曾经是天使。(even devil once was an angel)

    不给人留余地,逼人太甚就会有这种反社会人格的疯子出现,他可比被射线照过后变异的绿巨人容易出现多了,到时候又有几个布鲁斯·韦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