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144章 破桎梏秦子玉称尊,受庇护绿林城改名

帝:山河少年行 第144章 破桎梏秦子玉称尊,受庇护绿林城改名

    当秦子玉踏入第三阶段,他如梦初醒,深刻地认识到将自己视为唯一的中心是多么的偏执和狭隘。

    他认为这种唯我独尊,其实就是在自我设限。剥夺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前路崩塌,算得上是两败俱伤。

    须知道,这个世界广袤无垠,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不应该唯我独尊。从这个视角看,每个人的利益诉求都应被尊重,这是基本的行事准则,也是生而为人的义务。

    换句话说,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道路上,要坚守底线,那就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同时,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让个人的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趋于一致,如此,方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加纯粹的力量。

    到了第三阶段,秦子玉痛苦地发现,世间似乎并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既渴望追求自己的利益,又希望能够尊重他人的诉求,然而,这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在现实的压力下,他感到困惑和无助,仿佛置身于一片迷茫的海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毕竟世间利益自有定数,若是有人多拿一点,其他人就会少得到一些。

    如何形成微妙的平衡,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的。

    秦子玉心里清楚,倘若没有足够的智慧,要想做到这一点简直是难如登天。每向前走一步,他都不得不面对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曾经坚定不移的信念,在现实的冲击下逐渐动摇。前一刻还深信不疑的善良,转眼间却出现了裂痕,这让他的三观瞬间崩碎。他开始对自己和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思考了很多,就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句流传已久的话来说,对于那些心怀正义、行侠仗义的人而言,这无疑是至善真理。

    然而,当侠客眼中的不平事实际上是围捕恶人时,这一刀的相助却无意中放跑了恶人。随后,恶人继续为非作歹,而侠客的声名却并未受到损害。

    于是,“侠以武犯禁”的说法一直以来都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侠者往往缺乏足够的情报支持,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偏听偏信。一旦轻易地拔刀相助,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秦子玉在书山的升华过程中历经沧桑后,终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所谓的行侠仗义、降妖除魔,无非是在特定的机缘巧合下,卷入了他人的因果之中。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侠客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选好了自己的立场。他们种下善因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扯上了恶因。至于能否结下善缘,尚不得而知,但与人结仇却是在所难免。

    秦子玉深感修道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脱世俗的恩怨情仇。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往往被情感所困,被恩怨所扰。而修道,便是要超越这一切,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在不知不觉中,秦子玉离书山之巅已仅有一里之遥。

    完成第三阶段后的他,犹如脱胎换骨,整个人的气质都得到了升华。特别是对于正邪的认知,更是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推崇正道,也对邪道的存在多了几分宽容。

    他开始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也知道对于邪道只能压制,不可彻底的消灭。这样不是放虎归山,而是让正道拥有一定的生存压力,从而竭尽全力的提升自己。

    秦子玉终于洞悉了,为何正义总是能够战胜邪恶?而正义却从未想过要将邪恶彻底消灭。原来,那些执掌正道的人都深知,只要人类发展的核心源动力是“竞争”,就必然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世间的利益是有限的,有人得利,就注定会有人失利。无非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者为王,但也需要给弱者留一线生机。

    在最后一里的路途上,秦子玉感到前方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失去了方向。

    眼前唯一清晰的,是那句古老的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睁开双眼,惊讶地发现眼前的书山竟然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让人望而生畏。

    要想横渡这片茫茫大海,就必须凝聚出专属的渡船。秦子玉陷入了苦思,却始终不得其法。

    塔灵看到他的困惑,焦急地提醒道:“人尊,人尊,受人敬,方可称尊!”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秦子玉的心灵。他恍然大悟,要受人尊敬,首先要自己尊敬自己。既然要成为受人尊敬的主,就需要构建一套扎根于地界的规则体系。

    只有成为规则体系的核心,才能教化世人,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天地之道,在于创始,需要有开创的勇气和智慧;在于教化,需要有耐心和慈悲;在于约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公正的执法。

    秦子玉深知这其中的道理,他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践行这天地之道。

    秦子玉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终于鼓起勇气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规则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他投入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他体内的先天元气树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转眼间,这棵树竟然变得高耸入云,黑白分明。

    树的正面一片洁白,万千元果闪耀着五彩斑斓的光芒,如同一座绚丽的宝库;而背面则是漆黑如墨,无数元果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点缀着黑暗。

    黑白两种力量在树中流转,相互交融,最终化为万千大道。秦子玉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他学会了兼收并蓄,不仅懂得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更明白了尊重他人利益的重要性。

    他终于明白,每一个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不再对他人过分苛求,而是明白了给人留下余地的道理。这种觉悟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宽广,也让他的规则体系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秦子玉的凝聚规则之路崎岖不平,充满了艰难险阻和重重挑战,但他凭借着坚定不移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一路咬牙坚持,终于迎来了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光辉时刻。

    他静静地凝视着自己亲手创造的规则体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和欣慰。这个体系不仅仅是他智慧的结晶,更是他多年来心路历程的真实见证。

    在成长的过程中,秦子玉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他曾在黑暗中徘徊,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内心的信念却如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他不断地摸索、尝试,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一步步地构建起这个规则体系。

    这个体系的每一条规则,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其中的苦与乐、泪与汗,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

    如今,看着这个完整而严密的体系,他明白,这是他用汗水和努力浇灌出的花朵,是他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他感慨万分,回想起曾经的奋斗岁月,那些夙兴夜寐、埋头苦干的日子,如今都化作了宝贵的财富。他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感激曾经的坚持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收获了成长和坚韧,这些宝贵的品质将伴随他一生。

    此时此刻,秦子玉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个规则体系将会对更多的人产生影响,帮助他们更好地前行。

    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他人带来启示和帮助,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少一些坎坷,多一些顺畅。

    这一刻,秦子玉感到无比自豪。他深知,成长的道路从未停止,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待着他。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将继续勇往直前,不断完善这个规则体系,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后,秦子玉终于突破了自身的极限,踏入了人尊境第一层的绝世境界。他的成就令世人瞩目,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和尊崇。

    秦子玉的规则秩序,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被千万人接纳,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和指引。

    书山,这座知识的圣殿,将秦子玉的规则秩序转化为一股至高无上的意志。

    这股强大的力量,如同一股清泉,直接融入了正在建设中的绿林城,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在绿林城的上空,一个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秦”字如暖阳般包裹着这座城市,仿佛是书山给予的庇佑和认可。这神秘而庄严的景象,令人们心中涌起敬畏之情。

    秦城的横空出世,如同黎明破晓时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秦子玉的前行之路。他瞬间获得了书山的认可,这是对他坚持与努力的最高赞誉。考验的通过,并非偶然,而是他日夜拼搏的必然结果。

    万千百姓的目光中,充满了对秦子玉的尊敬和崇拜。这份情感如汹涌的波涛,汇聚成一艘宏伟的大船,承载着他横渡学海。

    他站在船头,迎着风浪,坚定地朝着书山之巅迈进。每一步都伴随着百姓的欢呼和祝福,这声音如同激昂的战鼓,激励着他不断向前。

    终于,秦子玉踏上了书山之巅。他俯瞰着自己的脚下,心中充满了感慨和使命感。他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脚下这片土地,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秦子玉终于打破了桎梏,成为了人尊境高手。

    秦城问世,让他明白了人尊境意味着独挡一面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