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帝:山河少年行 > 第540章 赵子龙骑兵突袭,贾文和诱敌出兼

帝:山河少年行 第540章 赵子龙骑兵突袭,贾文和诱敌出兼

    赵云带领着一万精锐骑兵,马不停蹄地赶路,终于与张绣成功会合。他们来不及休息,立刻对魔军大寨发起了突袭。

    此时的樊稠毫无防备,他怎么也想不到龙胆军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龙胆军如同一股旋风般席卷而来,樊稠的军队在惊慌失措中节节败退。龙胆军连续攻破了十二个大寨,势不可挡。

    当贾诩率领主力部队和粮草到达时,樊稠已经失去了二十四处大寨。这让贾诩十分震惊,他没想到龙胆军如此凶猛,竟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

    然而,龙胆军在控制了谷口后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选择了稳健的战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贾诩在军议上严肃地说:“两位将军,魔军大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不宜再盲目强攻。还是要按照原计划行事。”

    赵云微微一笑,回答道:“参军放心,龙胆军上下将全力配合您的计划。”

    贾诩毫不推辞,他深知时间紧迫,立即着手执行抢收秋粮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关系到整个战局的胜负,他必须全力以赴。

    他先让夏侯兰带领着一万龙胆军分成一个个百人小队,在官道两旁散开,迅速收割地里的庄稼。

    樊稠看到这一幕,无奈之下只得命令魔军从大寨中出来,分兵几路去驱赶秦军。

    贾诩见魔军已被引出大寨,立刻对赵云和张绣说:“两位将军,你们尽快带人收割出寨的魔军,尽量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

    赵云和张绣相继离去后,贾诩立即调整部署,加强中军的防御。

    樊稠派出的军队根本无法阻止秦军的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军将收获的粮食打包带走,甚至连秸秆和稻草都被收走作为战马的饲料。

    樊稠想到如果秋粮欠收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不禁皱起眉头。他知道必须采取行动来阻止秦军的抢收行为,但这意味着需要增派更多的兵力。然而,他手中的兵力本来就有限,这样做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当他派出的魔军将士走出大寨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怎样的命运。无一例外,他们都被赵云和张绣所率领的秦军击败,并成为了他们的俘虏。每一次出击,樊稠都会失去一部分士兵,而他的兵力也因此越来越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樊稠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阻挡龙胆军的抢粮主力。尽管他不断地尝试,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他的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也大大降低。

    就在此时,赵云和张绣抓住机会,出兵偷袭樊稠的大军。这次袭击给樊稠的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他们再次被削减了一次兵力。樊稠感到绝望,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再派兵去干扰秦军的抢收行动了。

    最终,樊稠不得不承认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而秦军则成功地完成了抢收任务。这场战斗不仅让樊稠失去了大量的兵力,还让他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樊稠深知自己已经处于劣势,如果不采取行动,那么他将会失去更多的领土和资源。因此,他决定向安邑求援,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兵力来扭转战局。

    郭汜收到樊稠的求救后,立刻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他明白如果不尽快援助解良,那么他们将面临巨大的损失。于是,他迅速调动三万大军北上,前往解良支援。

    与此同时,在解良前线,贾诩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智慧,成功地预判到了樊稠的下一步行动。他深知樊稠会向安邑求援,并预计到郭汜会派遣大军前来。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贾诩果断地派出使者,向井径关请求增援。

    井径关中,秦子玉接到了贾诩的求援信。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也知道贾诩的判断不会有错。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刚抵达井径关的马忠率领军队出关增援。

    马忠接到命令后,带领着精锐部队火速奔赴解良前线。当他到达时,贾诩立即将他编入了抢粮大军。这支抢粮大军由经验丰富的士兵组成,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农具,快速而高效地收割着成熟的庄稼。

    随着马忠带来的生力军加入,抢收粮食的大军实力大增。他们的收割速度大幅提升,原本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要短短几个时辰就能完成。在秦军的努力下,大片的庄稼被迅速收割下来,堆积成小山般的粮食堆。

    郭汜得知秦国向解良前线增兵的消息后,心中不禁一沉。他意识到自己的对手比想象中更为强大,不仅拥有出色的将领,还有充足的兵力。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他不得不不断从安邑调派守军加强解良前线的防守力量。然而,这样一来,安邑的守备力量就变得薄弱起来,给了秦军可乘之机。

    然而,贾诩面对安邑这样的重城却毫不动心,他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抢收解良一带的粮食。经过连续三天的紧张劳作,秦军成功地收获了大量的粮草,同时也打破了解良一带的供需平衡。

    由于大量河东百姓的庄稼颗粒无收,他们面临着严重的饥荒,不得不成群结队地涌向樊稠的各个军营寻求食物。这些饥饿的百姓被生存的压力所迫,已经失去了理智和耐心。

    在饥饿的驱使下,百姓们开始冲撞军队,而守卫营地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挡这股汹涌的人潮。郭汜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愤怒地直接下达命令,要求守军驱赶这些饥民。

    樊稠劝谏道:“将军啊!这些饥饿的民众进入营地,是因为他们信任我们会给予救济。如果我们反而采取相反的行动,后果将无法想象。”

    郭汜叹息着说道:“秦军的抢粮计策真是狠毒至极。我们既然失去了先机,就必须承受相应的后果。如今军队中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而洛阳城那边正忙于备战虎牢关,根本没有多余的物资来照顾我们这边。解良原本是河东的粮仓,但现在却成了秦军的战利品。目前的问题并非是民心所向,而是关乎大军的生死存亡。”

    樊稠突然明白了过来,他意识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填空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选择题,而且并没有确定的答案。面对这样的困境,樊稠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奈。

    一方面,如果选择救助饥民,那么大军的粮食供应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甚至崩溃;另一方面,如果不救助饥民,他们将会饿死或被乱军杀害,而自己也会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负担。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樊稠最终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为了优先保障大军的供给,他不得不狠下心来,驱赶那些饥饿的百姓。虽然内心充满了愧疚,但他认为这是为了整个大局考虑,也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

    然而,这个决定却让他背负起了沉重的良心谴责,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