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篇激战1860 > 第39章 一桩亲事

开篇激战1860 第39章 一桩亲事

    陈济方这次,是他在新任两江总督,并兼南洋通商大臣后,第一次来到上海。

    尽管以前他曾来过这里无数次,但这次还是不太一样。

    当他到达时,迎接他的,是以胞弟陈济生为首的,驻上海的各级官吏。

    那阵仗,完全是一副迎接新贵上差的场面。

    陈济方看着兄弟的样子,感觉很别扭,又有些好笑。

    可陈济生现在仍领着,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的官差。是在上海公干的诸官之首,因此该做的样子还是得做足。

    陈济方到上海后,便驻于通商大臣的衙府。刚一落脚,上海的各国使节就闻风来访。

    无奈之下,他只得礼节性的应付一番。

    当听说总督大人会在上海多驻留几日,这些洋人一见还有机会,这才暂且放过他,不再纠缠。

    吵嚷了大半日后,直到晚间时分,方才安静些。

    晚饭后,陈济方同陈济生,还有白天未曾露面的陈济怀,终得坐在一起,兄弟相谈。

    屏去下人后,一旁陪同的,就只剩下陈济生的儿子,陈经恺。

    这个陈经恺,道光二十七年出生,今年十九岁。

    他原本是陈济方的次子。

    陈济方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经恬,字安怡,生于道光二十年。次子便是陈经恺。

    只因陈济生膝下只有一女,名作侍芳,此外就未能再添子嗣。

    为此,陈济生多次和亲哥商量,想过继个侄子过来。

    陈济方也就答应了,便在咸丰元年,将陈经恺过继给陈济生做了嗣子,改字伯宁。

    按礼,已经出继的陈经恺,在面上,该叫陈济方“二伯”。但陈家亲人间,向来和睦。除了称呼外,皆如往常。

    这不,当着孩子的面,哥几个就调侃起来了。

    “经恺,你说说你四叔,我来了,他都不去迎我。是不是太不像话了。”陈济方笑着说道。

    陈经恺不语,只是站在那,咯咯的笑着。

    “二哥,你这官威是真大啊。我一个开缺的虚衔,与乡民何异。哪敢往大人您跟前凑合啊。”陈济怀也笑道。

    “甭管虚衔还是实授,你好歹也是朝廷二品大员。怎地就这么不懂礼数呢。”陈济方接着打趣道。

    “行了我的二哥。当着孩子面,你就饶了我吧。大人非要如此说,那下官告罪了还不行么。”陈济怀拱拱手,苦着脸说道。

    他那滑稽的样子,引得几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阵后,陈济方又道:“说吧,你们哥俩。左一封信,右一件函的,催着我来上海。到底有些什么事儿啊?”

    生、怀兄弟,微笑着互相望望。还是陈济怀先开的口。

    “请总督大人驾临,当然是有不少事呢。这事儿吧,有公有私,有大有小。不知大人想先听哪一拨的?”

    “我看你真是闲散过头了,竟有些欠打了。”陈济方假装凶恶的说道。

    几人又是一阵笑声。

    片刻后,陈济生才正襟说道:“还是我先说一件吧。”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其他人也不再嬉笑,跟着严肃起来。

    陈济生便接着说道:“请二哥过来,是有件事想和二哥商量。也让二哥给做个主。”

    “什么事啊?”陈济方问。

    “嗯,就是林家的孩子,和我芳儿的婚事,我想该尽快定下了。”

    “哦,哦。是这事啊。”

    “是啊,东方那孩子今年已十八了,我芳儿也十六了。我想也是时候了。先把亲事定下,来年再让他们完婚。如此,我的一桩心事也算了了。”

    陈济生说着,声音有些黯然。其他人听着,也不禁跟着有些伤感。

    陈济生的这件心事,源自他话中的林东方的父亲。

    当年,陈济方和陈济怀兄弟,出洋游历西方。他们在归来时,带回了两位海外华侨。

    这两位归侨,都是陈济方招揽的。

    其中一个叫邱瑞,字源安,祖籍浙江瑞安,嘉庆二十五年生。

    早年间,邱瑞的祖父下南洋讨生活,便一直漂泊在外,也在南洋成了家,到他这已经是第三代了。

    当陈济方等人西行路过新加坡时,在岸上闲逛时结识了邱瑞。

    那时他正在一家英国人开的洋行里做襄理,业务做得非常出色,很得上司的赏识。

    陈济方与邱瑞聊得颇为投缘,见他有些见识,人品端正,又很聪慧,是个人才,便劝他一同游历,一同归国。

    尽管邱瑞当时并没有接受陈济方的好意,但在南洋寄人篱下,讨生活的种种不易,也让他心绪万千。

    当陈家兄弟一行人,返程时再次路过新加坡,陈济方又去找了邱瑞。邱瑞便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一道回国。

    另一位归侨叫林家康,祖籍福建漳浦,字海生,嘉庆十八年生。

    陈济方等人是在印度的马德拉斯认识他的。

    在这之前,林家康在一艘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上做工,长年航行在印度洋以及东南亚的贸易航线上。

    因为聪明能干,又性格开朗,善于交流,船上的很多对外沟通的事常交给他来做。

    虽然他只是一名普通船员,但在船上水手间的影响力很高。

    不过碍于华人的身份,林家康很难得到职位和待遇上的提高。

    因此,他很爽快的听从了陈济方的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离开了商船,跟着他们一路归来。

    邱、林二人,在归国之后,便在陈济方的安排下,加入了陈家的东和商行。

    两人的聪明才智,从此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他们也为商行的发展贡献巨大,因此深得陈家人的器重。

    可到了咸丰三年,上海发生了小刀会之乱。

    乱起之日,陈济生和林家康,恰巧同在商行位于上海城中的公所。并且遭到了乱民的围攻。

    在商行的伙计们,和商团的士官学员们的奋力拼杀和护卫下,陈济生等人终才有惊无险的逃出城外。

    随后他迅速稳住了沪郊的局面,与城内暂时形成对峙的态势。为随后商团大军的快速平乱,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出逃的乱战中,商行也付出了二十来人的伤亡。其中,就包括林家康。

    林家康是在纷乱中,为了挡护陈济生,于后心处中了一枪。他的伤势十分沉重,最终不治身亡。

    陈济生对林家康的死,是又悲又愤。

    为了报答因救护自己而死的林家康,陈济生从此十分善待林家的后人。

    他也许下诺言,将来要把自己的独女陈侍芳,许给了林家康的幼子林东方。

    如今,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他想请二哥出面,张罗这桩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