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篇激战1860 > 第225章 真正的一等巡洋舰

开篇激战1860 第225章 真正的一等巡洋舰

    光绪二十一年的大清,除了三两艘旧船,手中已再没有其他能够掌控的海上力量了。

    而若欲重建海军,不仅耗费巨大,更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才能见效,此时的清廷着实无力为之,只得暂弃。

    那么陆上的情况又如何呢?

    原本自光绪十二年时起,朝廷曾下旨命荣禄为步军统领,在京津之间主持编练新军,名曰“亲卫军”。

    这唯一一支,为清廷直接领导的近代化新军,理应得到朝廷的重点照顾。然而却因为经费和人员等原因,编练了多年其规模仍不足万人。

    在清日战争中,有多半的亲卫军被调往了鸭绿江前线,参与到对日军的作战当中。随着清军的惨败,其在战后能够得返者,也是人数寥寥。

    亲卫军也由此元气大损。

    如今,大清皇族和满洲权贵们,危机感已经越来越重了。

    他们为了保全自身,总算是对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有了彻底的认知,也终于下定决心要倾力投入建设,并且还要将其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这剩余的几千名亲卫军,也被朝廷视作骨干,成为其重建新军的核心基础。

    这支寄托了大清最后希望的新式军队,被朝廷重新命名为了“新陆军”。

    清廷为新陆军聘请了德国军官进行操训,并购办德式装备为其武装,首批准备编练左、中、右三镇。

    至于练兵的地点,则选择在直隶省永平府的临榆县。

    之所以定在了山海关附近进行练兵,是因为如今两江的势力已经快速渗入大清多省,就连直隶的中部和南部也不例外。

    但在这当中清廷发现,不知是何缘故,两江势力的外溢,总是限于关内各省。北至直隶和山西,西到甘陕、四川和云贵,便就止步不前了。

    朝廷编练大清“希望之兵”地点的决策,也是受此影响。

    他们认为,于此处将来若真有事时,进可拱卫京师,南向阻敌。退而把持东北,守护满清龙兴之地。

    到了如今,朝中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在这些事关满清存亡的问题上都已经能够统一起来了。

    而且在朝廷里也隐隐的开始出现了,越来越排斥汉臣的趋势。

    清廷的举措和小算盘,自然逃不过陈济怀和两江众精英们的目光,也完全处在他们的密切关注和监视之中。

    就在大清朝廷忙于筹建新军之时,两江防卫军的各项军备扩充,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

    特别是海军,列入三年造舰计划中的第一批舰船,已经相继得到落实,开始陆续投入建造了。

    这批战舰,全部为巡洋舰,分别是通过外购方式订造的两艘一等巡洋舰,和由两江自行建造的四艘二等巡洋舰。

    其实,两江作为一个立足于大陆的政权,并没有海外的殖民地,相对于其他海上强国,防卫军的巡洋舰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占各种船型的比例,都算是很高了。

    这是因为,华夏有着漫长且跨度较大的海岸,需要巡防的海域辽阔,各区域间隔相距遥远,巡洋舰的用武之地很多。

    还有就是,巡洋舰的成本相对主力舰更低,在此前很长一段时期内,两江凭借此类舰只,就足以应对其主要的对手,因而从经济性上考虑,得以大批的购造。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防卫军海军阵中的巡洋舰,基本上都是以中小型的二等为主流,一等巡洋舰数量寥寥。

    就连现有的全部两型四艘一等巡洋舰,除了主炮口径略大外,其他性能皆与二等巡洋舰相当,在安排任务方面也是并无二致。

    这其中除了经济因素外,也是受到了防卫军海军在战术体系中,一直对一等巡洋舰缺乏合理定位的影响。

    可如今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已经被明确为假想敌的沙俄,以及可能与其结成盟军的法国和德国,都拥有众多的大型装甲巡洋舰。

    为了能在未来的战事中与其对抗,防卫军海军把购造性能先进的一等巡洋舰,列为了重要的发展目标。

    考虑到两江仍缺乏建造大型战舰的经验,从海外引进,也成为了合理的选择。

    这份订单,被再次交给了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米歇尔公司,由该公司负责设计建造两艘同型战舰,单舰价费70.2万英镑。

    两舰中的首舰为“若谷”号,于1895年5月在纽卡斯尔的埃尔斯威克造船厂开始铺设龙骨。同年11月,次舰“无尤”号也在该厂开工。

    两舰分别于1897年10月,和1898年3月相继完工,随后各自驶抵两江,陆续加入防卫军海军。

    “若谷”级一等巡洋舰,全长442英尺,宽65英尺,吃水23英尺,正常排水量9,120吨。

    采用平甲板船型,舰艏装有撞角,双桅杆纵列三座烟囱的布局。

    主炮选用4门阿姆斯特朗式45倍径8英寸速射炮,以双联装的方式安放在艏艉甲板中线,拥有装甲最大厚度为7英寸的全封闭装甲炮塔。

    副炮采用12门阿姆斯特朗式40倍径6英寸速射炮,分上下两层配置在舯部两舷的装甲炮郭内。

    另配备了40倍径3英寸速射炮12门,40倍径47毫米速射炮8门。两舷还各设有2具18英寸水下鱼雷发射管。

    动力系统,选用了两台立式三汽缸三胀往复蒸汽机,双轴推进,配套30座贝尔维尔式水管锅炉,“若谷”级因此也成为两江最早使用水管锅炉的大中型战舰。

    最大输出功率16,000马力,设计航速为21节。煤舱满载的情况下,以10节经济航速可续航7,000海里。平时舰上官兵编员共687人。

    舰上的垂直防御全部采用哈维钢装甲,前后主炮塔间的水线主装甲带,装甲最大厚度为7英寸。

    主装甲带两端的横向水密装甲隔舱壁,厚度为6英寸。

    水平防御采用“穹甲”样式,全通的装甲甲板平坦部分最大厚度为2英寸,倾斜部分最大厚度为3英寸。

    舰体水下部分设有双层底,并优化设计了水密隔舱。指挥塔装甲的最大厚度为9英寸,副炮的防护装甲为6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