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篇激战1860 > 第355章 纷乱的欧洲

开篇激战1860 第355章 纷乱的欧洲

    纳土纳群岛处在马来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是从新加坡北上华夏的重要海上节点,位置十分重要。

    这片群岛古时便是中原王朝的属地,后被荷兰人控制,岛上的居民中大多数为华裔。

    此番华夏海军派舰队南下,所为的是保卫华侨严惩凶犯,顺带收复故土,亦属情理之中。

    国防军舰队的行动,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列强们则对此产生了许多不一样的揣测。

    包括荷兰人自己在内的不少人都担心,华夏这次不过是以东印度群岛发生的事件为借口,真正的目的是要发动一场类似十几年前的“美西战争”,抢夺远东的殖民地。

    因此荷兰方面十分紧张,紧急命令远东的荷兰舰队动员起来,与华夏舰队进行对峙。

    同时他们也自讨自身实力有限,真要打起来恐怕难以应对,基本可以确定将会步当年西班牙败于美国的后尘。

    于是荷兰便忙不迭的去找到其他欧美强国,希望他们能够出面向华夏施压,帮助荷兰渡过眼前的这场“东印度危机”。

    面对荷兰的请求,西方列强们还是很给面子的,纷纷出面进行调停。

    如今欧洲的局势纷乱无比,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两大阵营针锋相对,双方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而荷兰作为英法德三大强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始终保持着中立国的地位,也还算是两面吃香,与两大阵营都保持了不错的关系。

    因为在火药味十足的欧洲,两大阵营都尽可能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大战。

    所以,他们都希望欧洲以外的其他方向能够保持稳定,避免节外生枝,特别是协约国集团各国更是如此。

    其中的英国,还愈发的担心华夏会随着不断的崛起,对世界固有格局和平衡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可能会演变成为英国新的博弈对象。

    因此,总放不下玩弄制衡战略的英国人,对华夏的遏制之心已是越来越甚,十分担心对方也像当年的美国那样,一举夺取荷兰在远东的殖民地,从而形成在地区内独大的局面。

    英国不愿意看到这种事的发生,故而对此次华夏的行动目的有着最为丰富的猜测,而事实上,他们是想多了。

    华夏本来并没有与荷兰开战的打算,派兵前来就是简单的为了实现此前的外交诉求,保侨民,扬国威。

    当然,倘若荷兰人冥顽不灵,华夏顺手以武力接管荷属东印度,也是未尝不可的。

    所以当英国等列强提出“劝和”的建议时,得到的便是华夏上述内容的回复。

    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对于华夏给出的说法将信将疑,凭着他们这些只知道弱肉强食的殖民者的思维,认为这些无非是些冠冕堂皇的说辞,是为战争找寻的借口。

    可不管怎样,既然华夏开出了条件,而且看上去很合理,那就有了平息事态的切入点,让他们看到了迅速解决的希望。

    因为此时在欧洲的东南部,一场基于奥斯曼帝国旧有领地内的纷争,已经积累了数月,随时都有恶化成为战事的可能。

    以欧洲的现状,哪怕是有些许的火星出现,都很可能引发出难以控制的熊熊战火。

    于是,急于抽回精力的列强们,立刻调转了方向,要求荷兰接受华夏提出的条件,避免留给对方开战的口实,务必尽快了结东方的事端。

    为了给荷兰人施压,各国除了进行外交“劝导”外,还在媒体报刊上广泛报导了发生在东印度群岛的恶性排华事件,从而引发了世界上一片哗然和对荷兰的谴责。

    加之华夏军队已然轻松占领了纳土纳,荷军对此毫无抵抗之力,若对方打算继续攻略别处,估计结果都将会如此。

    荷兰海军也在不断向国内抱怨,称实力强大的华夏舰队在爪哇海及周边四处活动,让荷兰战舰疲于应付。

    面对现实和内外压力,荷兰政府已是焦头烂额,在自身实力不济,外交环境又不利于己方的情况下,只得表态全盘接受华夏的要求,并愿意在列国的调停下展开事件的善后谈判。

    1912年9月底,华荷双方经过协商,在新加坡达成了对此次事件的最终处置协定。

    荷兰政府承认在事件中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就此向华侨和华夏政府致歉,还将对受害者予以合理的赔偿。

    对于此次事件的经过,荷兰政府将组建专门调查组,进行彻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严惩施暴者和相关责任人,还同意华夏方面派员参与调查。

    荷兰政府承诺,将修订相关律法和条例,保护华侨权益,提高华侨地位,并同意华夏在东印度设立有关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处理华侨事务,荷方将尽可能的对机构的开设和运作提供便利。

    荷兰同意,华夏以支付一百万华元的费用为代价,从此收回纳土纳群岛。

    由此,一场东印度危机就此平息。

    在双方的协定签署之后,华夏的战舰以和平姿态驶入了巴达维亚等东印度港口,为当地华侨送去慰问。

    当华侨们看到母国战舰的身姿后,都情难自抑的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他们知道,从今以后强大的母国便是自己的坚实后盾,从此他们再也不是海外的浮萍,不再任人欺凌,因此振奋、激动、欣慰等等各种心情涌上心头,随后又转化成了节日般的喜庆。

    几乎是与此相同的时候,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10月初的巴尔干半岛上,那里纷乱已久的局势也终于恶化到了极点。

    一场为了独立和领土,由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和保加利亚组成的“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巴尔干战争”爆发了。

    这场战争持续了半年多,好在欧洲的各主要大国并未直接参与其中,而且还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进行了调停,使得战火并未波及太广。

    最终在停战后,塞尔维亚等国的领土得到了扩张,阿尔巴尼亚获得了独立,奥斯曼则丧失了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地,巴尔干各国终于实现了长久以往的愿望。

    但是,停战只是暂时的,在纷乱的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似乎唯有战争才被认作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

    因此和平稍纵即逝,下一场战事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