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激战1860 前传之节卅五:江宁城下
陈济方欲带队迎击太平军,为此他反复的劝说着陈济云。
陈济方说:“大哥,如今为了争取时间,是必须要有队伍去堵截发匪的,哪怕只多一日也好。可那官军是指望不上的,所以只能由九江团来做这件事。再者说……”
他一只手按住膝头,身体前倾低声道:“大哥,如今咱们陈家的情形,你心里也明白。倘若,咱们护商民团,在那发匪来时未战皆退,会当如何?
“那皇帝定不会轻饶啊!这对叔父甚至整个陈家而言,会招来灭顶之灾的。因此,不为别的,也必当有此一战。”
陈济云低着头,沉思了片刻后,道:
“倒是这个道理,真是得接这么一阵啊。可是,可是要去也得是我去啊。你在外漂泊这许久,才刚回来,就……而且此阵,既然也是要打给别人看,那就更应该是我去啊……”
陈济方一个劲儿的摆着手,打断道:“大哥,大哥……你听我跟你讲,这一阵还真得是我去!我这两年是干什么去了呀,我太了解这发匪了,知己知彼呀!
“还有,咱商团是必须要打这一场,但我可没说咱就得去赴死啊!大哥,不是我自夸,平心而论,若论这打仗,你我兄弟谁更强?”
陈济云低头笑了一下。
见状,陈济方便不依不饶道:“对吧,大哥,你也承认吧。”
随后陈济方正色道:
“大哥,若咱九江商团此阵大败,会当如何?那后面的济怀还能顺利的后撤吗,这池州、苏州团都还得往里填啊,否则朝廷仍然不会放过咱家的!
“所以我陈家若想赢得喘息,这一阵就必须打得体面。而我去,成算最大。大哥你放心,我也绝不会轻易涉险,定会灵活应对,若不利便撤回,再作计较。”
陈济方苦口婆心,陈济云才算勉强同意。其实也是因为确实没有更好的方案了。
但陈济云要二弟答应,一定不要恋战,最多阻击三五日,便要撤出来。若贼势过盛,更不要勉强,要以保全自身为上,万不可涉险。
陈济方自然应允,还说他定不会将自己亲手创建的商团队伍,轻付一掷的,定要把他们带回去。陈济云这才略微宽心。
第二天,外派护商的各队皆返回到营地,九江团已在老营聚齐。云、方两兄弟,召集全部官长和幕参议事,宣布了他们昨夜商定的决议。
按照陈济方的安排,陈济云和陈经山为一路,带领团隶亲兵哨以及全部辅助人员,负责撤离。
余下三营主力,皆由陈济方亲率,备足弹药补给,并携带九江团全部的六门法式野战炮,赴九江迎战。
陈济方发话,众人皆无异议,均表示值此危局,定会全力以赴。唯有陈经山坚决提出,要随陈济方一队,迎战发匪。
这陈经山原本住在象山,早年也曾跟随夫子学习,想走科举之途。怎奈不是那块料,勉强考上秀才后,却怎么也无法再进一步。
后来他便放弃了,赴苏州想着跟随陈济生经商。谁料正好遇到陈济方创办商团,他见有趣,便也跟着参加了。
陈经山人本很机灵,只是不善辞赋。加入商团后,如鱼得水,经陈济方点拨,又跟着洋教官学习,他进步飞速,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官长。
由此他才知道,原来以前竟都是虚度光阴,如今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途。因为出众,陈经山经常被陈济方带在身边,更让他有机会多长见识。
九江商团成立后,已是营官级别的陈经山,便被陈济方提拔为团官。他也未负所望,把九江团带得有模有样,直至今日。
如今,亦师亦长的陈济方要奔赴沙场,他自然要誓死追随。陈济方见他如此决绝,便也就答应了他。
接下来两日,老营上下一片忙碌。各队都在做着行前的准备。
与此同时,多路信使也被陆续派出,去下游各处通知东撤。
陈济方还特意嘱咐信使,时间紧迫,定要催促各地尽快成行。如果实在来不及的,就要远离江道,从内陆转移。
一切准备妥当后,出发之日便已到来。陈家兄弟俩以及众人依依惜别,随后以水陆分头开进。只留下身后一片空荡荡的营房。
【之后便是陈济方“九江之战”的内容,在正文第一卷第29章至第32章已有讲述,这里便不再赘述。】
太平军的先锋在九江苦战数日,终才占领了一座空城。主将石达开对此很有些沮丧,但也顾不得太多,又稍微休整两日后,便又得率军继续前行。
因为在他们身后,以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首的天国几十万部众,正搭乘两万余艘大小船只,等待他们在前方开路呢。
除了水路之外,还有胡以晃、李开芳和林凤祥等将领率领的一支精锐部队,在陆上沿着长江北岸策应前进。
再行数日后,太平军先锋船队已经迫近安庆。
安庆是安徽省府,本应有重兵防守。可由于此前大批守城清军已经协防他处,或是前去助剿皖北的土匪,导致此时城防空虚。
眼下的安庆城中,官位最高的是安徽巡抚蒋文庆。原本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陆建瀛从江西退回时,曾路过安庆。
蒋文庆苦劝这位钦差大臣能够留防在此。无奈早已吓破胆的陆大人,不顾而去,径直逃往江宁去了。
当太平军到达安庆城下时,由于有了九江之战的经验,他们就直接采用了集中土炮轰击城墙的战法攻城。安庆城墙本不算牢固,也就此被攻陷,蒋文庆在乱军中被杀。
安庆成为被攻陷的第二座省城,让太平军士气大振,一扫九江之战的阴霾。并且他们在城中收缴到了大批钱粮补给,实力进一步增强。
此后太平军继续东下,连下铜陵、芜湖等地,除了在临近江苏省界的东梁山略遇抵抗外,竟如入无人之境,兵锋已至江宁城下。
在这沿途中,又有了众多的加入者,使得太平军的力量再度壮大了数十万众。
而除了陆建瀛以外,咸丰皇帝安排的另外两路钦差,琦善和向荣根本不敢与太平军交锋。他们只是分领各自军马,在长江北南两岸,沿路尾随、“护送”着太平军前行。
陆建瀛一路狂奔,逃回江宁后,惊魂未定。他不顾江宁将军祥厚等人的劝说,躲入府中闭门不出。协防江宁的江苏巡抚杨文定,也因胆寒逃往镇江。
气得身为满清宗室的祥厚,上疏弹劾陆、杨二人,并建议起复他曾经的老搭档陈堂。
陈济方说:“大哥,如今为了争取时间,是必须要有队伍去堵截发匪的,哪怕只多一日也好。可那官军是指望不上的,所以只能由九江团来做这件事。再者说……”
他一只手按住膝头,身体前倾低声道:“大哥,如今咱们陈家的情形,你心里也明白。倘若,咱们护商民团,在那发匪来时未战皆退,会当如何?
“那皇帝定不会轻饶啊!这对叔父甚至整个陈家而言,会招来灭顶之灾的。因此,不为别的,也必当有此一战。”
陈济云低着头,沉思了片刻后,道:
“倒是这个道理,真是得接这么一阵啊。可是,可是要去也得是我去啊。你在外漂泊这许久,才刚回来,就……而且此阵,既然也是要打给别人看,那就更应该是我去啊……”
陈济方一个劲儿的摆着手,打断道:“大哥,大哥……你听我跟你讲,这一阵还真得是我去!我这两年是干什么去了呀,我太了解这发匪了,知己知彼呀!
“还有,咱商团是必须要打这一场,但我可没说咱就得去赴死啊!大哥,不是我自夸,平心而论,若论这打仗,你我兄弟谁更强?”
陈济云低头笑了一下。
见状,陈济方便不依不饶道:“对吧,大哥,你也承认吧。”
随后陈济方正色道:
“大哥,若咱九江商团此阵大败,会当如何?那后面的济怀还能顺利的后撤吗,这池州、苏州团都还得往里填啊,否则朝廷仍然不会放过咱家的!
“所以我陈家若想赢得喘息,这一阵就必须打得体面。而我去,成算最大。大哥你放心,我也绝不会轻易涉险,定会灵活应对,若不利便撤回,再作计较。”
陈济方苦口婆心,陈济云才算勉强同意。其实也是因为确实没有更好的方案了。
但陈济云要二弟答应,一定不要恋战,最多阻击三五日,便要撤出来。若贼势过盛,更不要勉强,要以保全自身为上,万不可涉险。
陈济方自然应允,还说他定不会将自己亲手创建的商团队伍,轻付一掷的,定要把他们带回去。陈济云这才略微宽心。
第二天,外派护商的各队皆返回到营地,九江团已在老营聚齐。云、方两兄弟,召集全部官长和幕参议事,宣布了他们昨夜商定的决议。
按照陈济方的安排,陈济云和陈经山为一路,带领团隶亲兵哨以及全部辅助人员,负责撤离。
余下三营主力,皆由陈济方亲率,备足弹药补给,并携带九江团全部的六门法式野战炮,赴九江迎战。
陈济方发话,众人皆无异议,均表示值此危局,定会全力以赴。唯有陈经山坚决提出,要随陈济方一队,迎战发匪。
这陈经山原本住在象山,早年也曾跟随夫子学习,想走科举之途。怎奈不是那块料,勉强考上秀才后,却怎么也无法再进一步。
后来他便放弃了,赴苏州想着跟随陈济生经商。谁料正好遇到陈济方创办商团,他见有趣,便也跟着参加了。
陈经山人本很机灵,只是不善辞赋。加入商团后,如鱼得水,经陈济方点拨,又跟着洋教官学习,他进步飞速,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官长。
由此他才知道,原来以前竟都是虚度光阴,如今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途。因为出众,陈经山经常被陈济方带在身边,更让他有机会多长见识。
九江商团成立后,已是营官级别的陈经山,便被陈济方提拔为团官。他也未负所望,把九江团带得有模有样,直至今日。
如今,亦师亦长的陈济方要奔赴沙场,他自然要誓死追随。陈济方见他如此决绝,便也就答应了他。
接下来两日,老营上下一片忙碌。各队都在做着行前的准备。
与此同时,多路信使也被陆续派出,去下游各处通知东撤。
陈济方还特意嘱咐信使,时间紧迫,定要催促各地尽快成行。如果实在来不及的,就要远离江道,从内陆转移。
一切准备妥当后,出发之日便已到来。陈家兄弟俩以及众人依依惜别,随后以水陆分头开进。只留下身后一片空荡荡的营房。
【之后便是陈济方“九江之战”的内容,在正文第一卷第29章至第32章已有讲述,这里便不再赘述。】
太平军的先锋在九江苦战数日,终才占领了一座空城。主将石达开对此很有些沮丧,但也顾不得太多,又稍微休整两日后,便又得率军继续前行。
因为在他们身后,以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首的天国几十万部众,正搭乘两万余艘大小船只,等待他们在前方开路呢。
除了水路之外,还有胡以晃、李开芳和林凤祥等将领率领的一支精锐部队,在陆上沿着长江北岸策应前进。
再行数日后,太平军先锋船队已经迫近安庆。
安庆是安徽省府,本应有重兵防守。可由于此前大批守城清军已经协防他处,或是前去助剿皖北的土匪,导致此时城防空虚。
眼下的安庆城中,官位最高的是安徽巡抚蒋文庆。原本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陆建瀛从江西退回时,曾路过安庆。
蒋文庆苦劝这位钦差大臣能够留防在此。无奈早已吓破胆的陆大人,不顾而去,径直逃往江宁去了。
当太平军到达安庆城下时,由于有了九江之战的经验,他们就直接采用了集中土炮轰击城墙的战法攻城。安庆城墙本不算牢固,也就此被攻陷,蒋文庆在乱军中被杀。
安庆成为被攻陷的第二座省城,让太平军士气大振,一扫九江之战的阴霾。并且他们在城中收缴到了大批钱粮补给,实力进一步增强。
此后太平军继续东下,连下铜陵、芜湖等地,除了在临近江苏省界的东梁山略遇抵抗外,竟如入无人之境,兵锋已至江宁城下。
在这沿途中,又有了众多的加入者,使得太平军的力量再度壮大了数十万众。
而除了陆建瀛以外,咸丰皇帝安排的另外两路钦差,琦善和向荣根本不敢与太平军交锋。他们只是分领各自军马,在长江北南两岸,沿路尾随、“护送”着太平军前行。
陆建瀛一路狂奔,逃回江宁后,惊魂未定。他不顾江宁将军祥厚等人的劝说,躲入府中闭门不出。协防江宁的江苏巡抚杨文定,也因胆寒逃往镇江。
气得身为满清宗室的祥厚,上疏弹劾陆、杨二人,并建议起复他曾经的老搭档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