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篇激战1860 > 第382章 正面对撞

开篇激战1860 第382章 正面对撞

    当华夏国防军与突厥斯坦军队最初遭遇并发生交火时,处在一线的部队是第十二军第四十师的一个团,约三千二百多人。

    他们面对的,则是突军近八千人的先头部队。

    据事后调查得知,是第四十师的这个团先开的第一枪,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对方已经侵入了布哈拉,作为守军理应予以反击。

    由此也可见,尽管两边的前卫部队在意外遭遇时,都没做好与对方交战的准备,但国防军却能够迅速反应投入战斗,兵力明显占优的突军则反倒更显犹豫。

    战场瞬息万变,些许的迟疑往往就要付出代价,再加之国防军拥有着火力上的优势,一番劈头盖脸后,竟把人数两倍于己方的突军前卫部队给击溃了。

    国防军的这个团此后便开始依地势设立阵地,同时通知后面第四十师的其他部队尽快前来增援。

    第二天,双方的后续部队悉数到达,在兵力上是整个第四十师的一万五千余人,对突军的三万人马。

    人数对比依旧是一比二,火力上则仍是国防军占优。

    既然双方已经接上火了,这回就都一不做二不休的直接开打,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

    战斗的结果是突军再次被击溃,随后退出了布哈拉的边境,退回了撒马尔罕。

    这场“边境之战”,突厥斯坦方面的直接损失其实并不算大,但对士气的打击却着实不小。

    更要紧的是,他们捅破了与华夏之间保持和平的窗户纸,在惹怒了对方后,必然会遭到国防军随之而来的报复性打击。

    后面的发展果不其然,先是布哈拉和华夏相继发出强烈抗议,几天后,华夏又以受布哈拉的请求为名,由第五集团军从安集延和布拉哈两个方向同时对突军发起了反击。

    在国防军的猛烈攻势下,突厥斯坦军队难以抵挡,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先后易手,突军也付出了巨大伤亡,残部则败退至阿克蔑什特。

    如此一来,在遭遇重击后的突厥斯坦,剩余的力量分别困守于咸海东西两侧的狭窄地域,若无外援,自保尚且困难,更遑论其他。

    他们最大的指望,便是“红色露西亚”的东方面军,而此时该部正陷于应对高尔察克大军的攻势当中,暂时分身乏术。

    不过局势出现转变并未耗费太久的时间,经过春夏两季的作战,内部问题严重的高军被露军击败,并在后者的猛烈反击下开始向东败退。

    在此期间,正趁机准备从波斯再度北上外里海的英国军队,在观察到战局的剧变后,也放弃了原本的计划,退了回去,从此就再未进行过类似的尝试。

    已经失去战场主动权的高尔察克大军,其主力部队就此分成了北翼和南翼两个集群,分别向东和南两个方向退却。

    为了更方便在追击分头行动的敌军时进行指挥,1919年8月,“红色露西亚”对东方面军进行了分割调整。

    其原本的南集群被改为突厥斯坦方面军,继续由伏龙芝和瓦列里安·弗拉基米罗维奇·古比雪夫领导,负责追歼深入到阿拉什境内的高军南翼集群。

    突厥斯坦方面军的主力包括第1军团和第4军团等部,突厥斯坦共和国的部队也被归入该方面军,接受统一指挥。

    原北集群则被升格为东方面军,由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奥尔德罗格任司令员,下辖第3军团和第5军团等部,负责追击西伯利亚和阿拉什北部的高军北翼集群。

    此后,伏龙芝等人率领着突厥斯坦方面军迅速展开行动,从乌法至奥伦堡一线出发,顺着乌拉尔河推进,攻占了乌拉尔等战略要地。

    同时突厥斯坦军队也展开了配合行动,纷纷北上,还攻取了咸海以北的切尔卡尔,终于与露军主力实现会师,并一同全歼了高军南翼集群。

    突厥斯坦方面军主力随即转入休整,其一部则继续向南深入,扫荡里海沿岸地区。

    该部于第二年初相继占领了古里耶夫(阿特劳)、克拉斯诺沃茨克(巴尔坎纳巴特)和阿什哈巴德等地,全面夺占了外里海地区。

    另一方面,由奥尔德罗格指挥的全新的露军东方面军,也对高军北翼集群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并且朝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和鄂木斯克方向发动全面攻势。

    由于遭到来自多个方向上的入侵,与高尔察克部并肩作战的阿拉什代价沉重,其军队已经折损殆尽,政府摇摇欲坠准备向“红色露西亚”投降。

    几乎是在最后时刻,无路可走的阿拉什向华夏发出了求助的恳请,同时为了遏止住这场发生于亚洲大陆深处的大溃败,英、法等国也紧急建议华夏,希望其能进行有力的干涉。

    不仅如此,由于露军攻入外里海地区,从外部严重的威胁到了希瓦和布哈拉的安全,也使得这两国的内部再现动荡的趋势。

    上述这些状况,令华夏当局对西部边境的安全形势产生了很深的担忧,最终下定了加大出兵力度的决心。

    为此,国防军先是加强了第五集团军的力量,使得其有能力向布哈拉和希瓦派出更多部队,控制局势,加强防御。

    接着,驻于阿勒泰省的第四集团军,奉命进军阿拉什东部,在稳定住其首都塞米巴拉金斯克(塞梅伊)的局面后,另派出一部前出鄂木斯克。

    与此同时,柏海儿湖东岸札萨克省的第三集团军主力,也经西伯利亚铁路西运至新尼古拉耶夫斯克(新西伯利亚),为败退中的高尔察克部建立起后方支撑。

    如此一来,华夏军队就呈现出多路齐进,大举介入的态势。

    而到这时,“红色露西亚”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拥有了早已超过三百万人的总兵力。

    在其不断膨胀的实力的作用下,“红色露西亚”必然要更为坚决的完成,其收复原沙俄全部土地的理想目标。

    这就导致了,华露两军正面相遇,发生对决之势终究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