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 第567章 祖大寿安抚众降将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第567章 祖大寿安抚众降将

    距离登基典仪还有两天。

    到处都是忙碌的人。

    还有很多北平百姓,自发的帮忙。

    他们也懒得管皇帝是谁家的,反正现在这个即将登基的新顺王一纸诏令下来,每户五两白银却是实打实的。

    北平立刻摆脱萧索,迈向繁荣,而且家家户户都能拿到便宜的口粮,并且还有大量的陈粮在市场兜售。

    很多人家中见底的米缸,都被撑满了。

    吴三桂从城外军营走到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顺天府,莫名有种错觉,好像江南奇景。

    “三桂!这里!”一处楼宇,传来呼唤。

    吴三桂快速入内,里头已经坐满了人,看模样,都是城市内原来的中产,拖家带口来这豪华酒楼尝鲜。

    上了三楼,吴三桂推门进来,里头左右坐满了一群人。

    祖大寿、尤世威、贺人龙、邓玉旗、黑云龙、周遇吉、麻登云、姜镶等等一大票宣大、蓟辽等镇的主将。

    “都到齐了。”祖大寿看了一圈,“秦翼明被俘虏后,关押在了天牢内。新顺王让我宴请你们的目的也很简单,接受新顺国的整编。

    咱们有两个选择。

    一,入讲武堂学习,从头到尾三年。三年期满,最低给裨将军衔,并领男爵。

    二,选择退役,恩赐子爵,封建海外,成为第一批前往海外的封臣。”

    “……”现场所有人的笑容都有点僵硬。

    入讲武堂学习三年?这是学习呢?还是雪藏呢?

    而且,这么搞,三年之后,他们的军队还是他们的吗?并且丧失了三年的战场资格,那岂不是说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建功立业,一匡天下?

    至于第二条,更是搞笑了!

    中原花花世界不好吗?谁想去海外啊!

    吴三桂眉头拧着,他是没想到新顺王会在局面还未稳定的时候,就下这样的命令。

    “我知道你们都有怨言。”祖大寿叹息道,“但怨言能左右局面吗?宣大拿下之后,太原的陈奇瑜已经伏诛。

    这两日,孙承宗已经被堵在了沧州不得寸进,他已经命令孙元化放弃保定,将保定的铁匠、炮匠全部转移去了胶州。

    时下,是为了陛下的登基做准备,所以南段的战况不激烈。

    一旦新顺王完成登基,下一步就是南下。跟着新顺王打天下的几十万大军的统帅,才是接下来革除天下各处弊端的人。

    他们没有根基,没有旧部,只能跟着新顺王一起走。

    说到底,我们是降将,现在还不是上桌的时候。”

    闻言,众人都叹息了一声。

    没错,他们是一群降将,除了接受雪藏之外,是真的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那讲武堂的地点选在哪里?”

    “承德。”祖大寿回答麻登云的话,“我们的复出之战,新顺王已经替我们选好了,灭满与东北大开发。”

    “还真是报仇的好机会啊!”麻登云、黑云龙他们都狞笑了起来。

    崇祯二年女真入关,他俩被打得全军覆没。

    遭到了黄台吉俘虏,拉到了西平堡。

    要不是马元利趁机发兵来偷袭,让他们俩趁乱逃出来了。

    只怕现在已经按照历史上投降了。

    当初逃跑回来时的狼狈,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无时无刻不侵扰他们的心气。

    一听要灭满,他们就没有任何的怨言了。

    “不过东北大开发是什么意思?”姜镶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

    祖大寿点了点头,很快祖泽溥将文书给他们都送上来。

    所有人只是打开一看,眼睛差点没有瞎了。

    “这……这……”

    “东北有三亿亩良田?”

    吴三桂更是诧异:“这怎么可能?”

    祖大寿知道他们不信,便说道:“用新顺王的话来说,东北需要官府强制推行开发,才能开发出来。

    而为了新顺国的大同之业,他愿意砸三十年的持续投资,只为了将东北变成北境粮仓。

    三亿亩只是基于现在新顺国的技术发展,三十年之后,可能还会增加。

    而有了东北的粮食,朝廷能做到保证举国百姓,无一人饿肚子。

    你我这些协助开发东北的人,将摆脱降将骂名,进而更上一层楼。”

    其他一些将官一看,目光闪烁精芒,谁也不想当贰臣,但要是能垂功史册,那就不是贰臣,若是弃暗投明!

    所以,一个两个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看来你们都做出了决定。谁都不想过早的外封出去。”祖大寿满意的点了点头,“新顺国的战术在迭代,我们也得学习,才能学会在战场上使用。

    回去之后,告诉所有的家丁,让他们各自分户,然后编入新顺国的军队。

    之后,他们就是为自己而战了。若是他日念咱们的香火情,逢年过节来喝杯茶,就算全了这些年的恩义。

    他们在各地的土地,按照新顺国规矩进行赎买。

    别有怨言和坐地起价,新顺国中的土地是国策,激怒了新顺王,咱们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走。毕竟京城被破,还是如此摧枯拉朽,令人恐惧。”

    贺人龙闻言,也不住的点头:“新顺王的眼光独到,天下罕见。这一次破关而入,一个月内就将京城拿下,并且还将崇祯皇帝给俘虏了。

    这就足以说明大明气数绝了。

    遇到这样的人,咱们能降,已经是他看在这些年我们东六镇与蒙古、女真血战多年,并未对关内战局有太多影响的结果。

    不然……”

    “那岂不是说,家父他们……”吴三桂紧张了起来。

    “他们?”祖大寿苦笑道,“中路战线,四大战场,双方投入兵力近五十万,去年开始就打得无比激烈,百县起义更是威震各地。

    结果打到现在,能跑的都跑完了,不能跑的也都选择一方加入了。

    但新顺国的河南人都被往西边迁徙了,而投靠你父亲和大乐麾下的百姓,不是被骚扰,就是被杀害。

    这帮家伙,也就欺负本地的百姓,你以为他们斩首几百级是贼兵?不是的,敌人没抓到几个,反而是本地安分守己的百姓被祸祸得不轻。

    所以,我们北线的主力先降了,中原的那批人很快就会投降。

    到时候卢象升应该会随着孙承宗据守归德府、或者东昌府,他们就无关紧要了。

    因此现在就写信,让人发给他们,劝他们接受整编,以及入讲武堂学习。

    别被清算了。要是招揽得好了,每一个,能提前一个月从讲武堂毕业。”

    闻言,一些年长的军头,毫不犹豫开始写了。

    他们年岁见长,哪怕现在投降了,还是需要更多功勋来保证自己和家族的承袭。

    能提前毕业,就意味着提前进入军中征战。

    这对于未来,绝对是一层保护。

    不然真的当降将养着,很容易就会被养废了。

    “三桂,你父亲那边你写。”祖大寿走来吴三桂身边,压低声音开口说,“我年纪大了,成就也到头了。祖氏终究是辽地的地头蛇,加上我早年就跟新顺国有联系,我这一脉不会有事。

    但你们吴家的未来,可就在你身上了。三凤他的能力,实在不堪。这一次还在卢氏县遭到了伏击,成了残废。

    所以,你要担起这个家了。”

    吴三桂眼神坚定了几分,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