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奇案录 第34章 赵匡胤后人
热门推荐:
人在米国当杀手
害我家破人亡,那我就抢你未婚夫
快穿之信我有糖吃
苟在修仙世界当反派
心灵终结,一个人工智能的奋斗
全家穿越星际除了我都混成编制
宠冠六宫,康熙的娇软小公主
女帝请翻牌
嘉福:英雄的启航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十月十九日夜,月黑风高,乌云密布,北宋的皇宫内却灯火通明。赵匡胤,这位四十九岁的皇帝,正与他的弟弟赵光义举杯畅饮,兄弟二人谈笑风生,看似一片祥和。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夜,竟会发生一桩离奇至极的蹊跷事。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皇宫时,赵匡胤却离奇地暴毙在宫中,他的脸上还残留着昨夜的酒意,但生命的气息却已荡然无存。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后,赵光义顺利登上了皇位,但关于他谋害兄长赵匡胤的传言却开始在坊间秘密流传。传言中,那一夜的酒宴上,赵匡胤与赵光义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暗流涌动,而烛影摇曳中,似乎还传来了斧声阵阵。这一切,都似乎预示着赵匡胤的离奇死亡并非偶然。
按照皇位继承的规则,赵匡胤的皇位本应传给他的长子赵德昭。这位二十五岁的青年,早已成年,智商正常,且从十三岁起便担任贵州防御史,拥有丰富的从政和带兵经验。他无疑是接任皇位的最佳人选。
赵光义却成功登上了皇位,这自然引起了天下百姓的议论纷纷。他们不解,为何赵光义能够越过赵德昭,成为皇帝?难道他真的如传言所说,是谋害了兄长才得以上位?
赵光义听到这些议论后,心中自然是五味杂陈。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得来不易,也深知百姓心中的疑虑和不满。
在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他的遗体被庄重地安葬于永昌陵。这片宁静的陵墓之地,却在一日之间被一位名叫苗昌裔的司天监搅动得风起云涌。
苗昌裔,这位精通风水与星象的官员,一日登上了附近的山巅,目光如炬地俯瞰着永昌陵。他凝视着陵墓的风水布局,突然之间,他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口中喃喃自语:“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
这句话在宫廷之中迅速传开,如同一股暗流涌动。每一个字都如同沉重的石头,砸在太宗赵光义的心头。他听到了这句话,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不安与警惕。他深知,这句话预示着赵匡胤的直系后人有可能再次登上皇帝宝座,这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于是,赵光义不得不采取果断的措施。他暗中布置,开始对赵匡胤的直系后人进行打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这位赵匡胤的长子,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自尽身亡,他的死因充满了疑点。
赵光义并未因此罢休。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在睡梦中患病死去,他的离世更是离奇至极,仿佛是一场梦境中的噩梦。赵光义的手段狠辣而隐秘,让人不寒而栗。
赵光义终究还是心慈手软,未曾将赵匡胤的第三代子孙斩草除根,这也为他自己的子孙后代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自那以后,赵匡胤的后代便如同悬在太宗子孙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皇位。每当有风吹草动,他们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胁。
熙宁八年,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北宋的首都开封,本该是一片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皇帝与民同乐,灯火通明。然而,宋神宗却并未踏出皇宫一步。
他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宫殿内,面色沉重,眼前的奏折仿佛成了他心头的一座大山。他紧锁眉头,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不安。
究竟是怎样的奏折,竟能牵动皇帝的心弦,让他情绪起伏不定?
那是一封匿名举报信,字里行间充满了阴谋与诡计。信中,一个名叫朱唐的山东沂州(今山东临沂)人,公然举报同乡的李逢企图谋反。
正月十五的清晨,神宗皇帝翻开这份奏折,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的心跳瞬间加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握住。那份原本应有的节日喜庆,在看到这封信后,瞬间烟消云散。连中午的御膳,他都没有胃口品尝。
为何宋神宗会如此紧张?原因还要从赵匡胤的后代说起。因为得位不正,宋太宗的后人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赵匡胤的后人会来夺回皇位。这封举报信,无疑在他们心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宋神宗紧急下令,派州提点刑狱王庭筠彻查此案。调查结果很快呈上,原来李逢只是因工作失误被罢免官职,心中不满,偶尔发些牢骚而已。至于“谋反”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朱唐之所以举报,完全是出于贪财之心,想通过诬告对方来换取赏银。
宋神宗仔细阅读着王庭筠的调查报告,心中的不安却如同被拨动的琴弦,久久难以平静。他眉头紧锁,思忖着这份看似简单的报告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无风不起浪,一个小小的朱唐,岂敢随随便便告人谋反?这其中必定有蹊跷。执政大臣似乎读懂了皇帝的心思,站出来指责王庭筠判处不当。王庭筠身陷绝境,最终选择了一条绝路,上吊自杀,留下了无尽的谜团。
为了揭开这层迷雾,宋神宗决定再次派员审理此案。这次,他选中了御史台推直官蹇周辅,这位在朝廷中素以“善于讯鞫,钩索微隐”着称的大法官。
蹇周辅,一个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人。他深知皇帝对王庭筠的调查结果心存疑虑,认为“疑未得实”,即未能查出真相。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在蹇周辅看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谋反。
他一到徐州,便迅速投入到案件的审理中。当他得知王庭筠因调查此案而自杀时,心中更是一阵冷笑。这分明是皇帝已经为案子定了性——必须是“谋反”。
于是,蹇周辅开始运用他擅长的手段,刑讯逼供,制造冤假错案。他要从那些无辜的百姓口中,逼出所谓的“真相”。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真相已经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如何迎合皇帝的心意,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蹇周辅心中暗自盘算,此次调查案件,他只需将谋反之事坐实,便算是完成了皇命。至于谋反是否真有其事,会不会冤枉无辜,相较于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已然显得微不足道。
简而言之,他早已先入为主,誓要揪出谋反者,否则,王庭筠的下场便是他的前车之鉴。
在蹇周辅看来,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官家满意。因此,他抵达徐州后,工作效率异常之高,很快就将案件“查清”。他不仅查实了李逢确实图谋不轨,还深挖出了李逢背后的势力。
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大人物?蹇周辅在未到徐州之前,便已有了答案。他聪明绝顶,深知皇帝所期望的结果。
谋反之事,绝非寻常百姓所能为,必有背景深厚的势力参与其中。若要定性为谋反,必须有背锅之人,这些人若是农民或乞丐,显然无法令人信服。因此,必须是大人物,而且级别要够高。
那么,这个大人物究竟是谁?蹇周辅心中已有定数。他必须是皇亲国戚,更直白地说,必须是赵匡胤的后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皇帝的期待,才能让这个看似普通的谋反案,变得不那么普通。
神宗皇帝对谋反一事如此敏感,实则是内心深处对赵匡胤后人的夺权之忧挥之不去。此案若未能牵涉到这些皇亲国戚,神宗皇帝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如今看来,神宗皇帝分明是要借这起谋反案大做文章,意图将赵匡胤的后人彻底打压。有了这样的目的,谋反者的身份很快便被一一揭开,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医官刘育、将作监主簿张靖、武进士郝士宣、进士李侗等人纷纷落网。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幕后主使也浮出水面,竟是赵匡胤的四世孙,秦王赵德芳的曾孙赵世居。这一发现无疑加剧了案件的复杂性,也让神宗皇帝的意图更加明显——他不仅要查办谋反者,更要借此机会铲除赵匡胤后人的势力,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无虞。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起足以震惊整个大宋朝堂的谋反案终于浮出水面,令朝野上下哗然。
最终,首犯赵世居被判赐死,他的子孙虽然免去了死罪,但却难逃活罪,被无情地剥夺了皇族身份,严密地关押起来。赵世居的兄弟、侄子们也纷纷受到牵连,爵位被毫不留情地下降一级。
而从犯刘育则遭受了凌迟处死的酷刑,另一从犯张靖也难逃厄运,被判腰斩。
然而,赵世居真的谋反了吗?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神宗皇帝为何对此案如此追究?前面已经提及,蹇周辅办案完全是按照神宗皇帝的心思来的,显然,这是皇帝想要整治赵世居的手段。
赵世居的父亲赵从贽,身为赵匡胤的孙子,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亦得哀荣。他留下了12个儿子和9个孙子,赵世居便是其中的第三子。如此显赫的家世,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赵从贽膝下子嗣众多,为何神宗皇帝的视线却偏偏锁定在了赵世居身上?这其中缘由,或许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枪打出头鸟。
在宋朝的宫廷之中,赵匡胤的子孙们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他们深知自己的身份是皇帝的威胁,也是皇帝防范的对象。因此,这些皇亲国戚们大多选择了明哲保身、低调行事,生怕一个不慎便落入皇帝的法眼,成为把柄。
赵德芳的儿子南康郡公赵惟能、孙子南阳侯赵从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老实本分,循规蹈矩,从不越雷池一步。对他们而言,皇帝赐予的封号和封地已是莫大的恩宠,哪里还敢奢求更多?
赵从贽的三子赵世居却是个异类。根据蹇周辅的调查,赵世居性格不羁,喜好结交一些不寻常的人物,谈论军事机密,甚至怀揣着谶纬之书,探寻天文变异和朝廷得失。更为要命的是,在赵世居的藏书之中,竟发现了《星辰行度图》和《攻守图术》这样的禁书。
《星辰行度图》乃是观察星相变化之作,这类书籍关乎国家政局的走向,历来只有官方才有权阅读。赵世居一个民间子弟,竟敢私自研习,这无疑是对皇权的挑衅。而宋朝明文规定,民间禁止拥有“天文图谶,邪教妖言”之书,违者斩无赦!至于兵书,同样是朝廷严令禁止的。
至于妄议朝廷,更是任何朝代都不容之事。赵世居不仅在私下场合谈论朝廷得失,更将这些言论付诸文字,这无疑是自掘坟墓。仅凭这三项罪名,便足以让赵世居身败名裂,甚至性命难保。
蹇周辅呈上的调查报告中详细描述道,李逢作为赵世居的座上宾,竟然知晓“太祖后当再有天下”这句神秘谶言。他借宗教之名,暗中煽动赵世居,密谋造反大计。报告中还提及,赵世居常与一位名叫李士宁的江湖术士相聚畅饮,甚至赠予他一把利刃。
这些所谓的事实真相究竟有几分可信度?外界对此一无所知。若真有其事,那先前负责此案的点刑狱王庭筠为何未能察觉?这不禁让人生疑。
蹇周辅虽以善于刑讯逼供着称,但他所办的案子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尚存疑问。表面上看,此案证据确凿,似乎无懈可击。但仔细推敲,却不排除这是神宗皇帝借题发挥,用以打击政敌的可能。
回想1067年,年仅十九岁的神宗皇帝初登大宝,他胸怀壮志,渴望一展宏图,振兴大宋。两年后,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大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然而,这场变法并未如神宗所愿般顺利推进。太皇太后、太后均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连神宗仅有的两位胞弟也站在了变法的对立面,其中尤以神宗的四弟赵頵态度最为坚决。
神宗皇帝与胞弟赵頵在御苑中击球消遣,两人间的气氛却异常紧张。赵頵突然提议道:“皇兄,我们今日何不打个赌?若我胜了这局,你便罢黜青苗、市易之法如何?”
青苗法,乃王安石推行的新政之一,意在扶持农民,政府于农忙时节发放低息贷款,待收成时归还。此法一出,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冲击,他们的高利贷生意大受影响。
而市易法,则是在东京设立市易务,政府收购滞销货物,待市场短缺时再行卖出。此举虽避免了奸商囤积居奇,却也触动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神宗皇帝本欲大展宏图,振兴大宋,却不料宗室成员竟也插手朝政,这让他心中郁闷难当。更何况,赵頵身后还聚集了一批大臣,成为变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不仅威胁到朝廷的权威,更对皇位的稳定造成了影响。
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乃是一代强人,他主张对反对者坚决反击。然而,在强大的反对派压力下,神宗皇帝还是在熙宁七年(1074年)被迫将王安石罢相。
在这个时期,赵頵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频繁地上疏议论政事,大有得寸进尺的势头。他的肆无忌惮甚至让身边的幕僚们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劝诫道:
“大王身为天子的亲弟弟,不沉湎于声色犬马之欢,反而潜心于书海之中,这固然是高尚的品德。然而,您屡次干涉朝廷的决策,这可不是让太后安心的行为啊。”
言下之意,这样的举动无疑会引起皇上的警惕。他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神宗皇帝确实开始感到不安。因此,神宗决定借题发挥,敲打一下赵頵,让他收敛一些。
其实,赵世居对神宗皇帝来说,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他只是一个州团练使,手中并无多少实权。更何况,赵匡胤已经去世七十多年,时间的流逝足以让一代人忘记曾经的辉煌,两代人则几乎可以完全遗忘历史。如今,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当年的事情?还有谁知道赵匡胤这个名字?
因此,宋神宗敏锐地抓住这个案子,将其作为打击弟弟赵頵的契机,巧妙地将他牵连进这起扑朔迷离的谋反案中。
事实上,赵頵府中的医官刘育,被揭发为谋反案的参与者之一,最终遭受了凌迟处死的酷刑。自此以后,嘉王赵頵变得异常谨慎和低调——“王矍然亦悟”、“尔后惟求医书,与其僚讲汤液方论而已”,仿佛一夜之间从政坛的漩涡中抽身,过上了与世无争的佛系生活。
医官刘育是否真的参与了“谋反”,这似乎已经不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起案件成功地让嘉王赵頵收敛了锋芒,神宗皇帝的目的已然达成。
嘉王赵頵作为反对派的领军人物,他的沉默无疑给整个反对派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群龙无首的反对派,在失去了主心骨之后,也变得规矩起来,不敢再轻易挑战神宗皇帝的权威。
有些人甚至猜测,这起案件或许是反对派借机打击王安石的阴谋。毕竟,王安石与本案的关键人物李士宁关系密切,这使得整个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人甚至断言:“查李逢是为引出赵世居,由赵世居牵出李士宁,则是为了扯上王安石。”在这场权力与阴谋交织的较量中,究竟谁才是幕后的操纵者?
这个结论显得极为荒谬,简直经不起任何推敲。若真如此,宋神宗定会极力压制此事,避免其继续发酵,毕竟王安石可是神宗心中的定海神针,不可或缺。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神宗似乎巴不得此事闹得越大越好,牵连的人越多越好。
再者,若这起案件真的是为了打击王安石,那么他理应避嫌,在案件处理上保持沉默。但令人惊讶的是,王安石竟然出面力保李士宁,最终使李士宁只受到杖脊之刑,并被流放湖南,这种从轻发落实属罕见。相比之下,其他主犯或被凌迟,或被赐死,下场凄惨。
这一切恰恰说明,王安石似乎成了这起事件的受益者。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神宗会如此反常地处理此案?王安石又为何会冒险出面力保李士宁?这一切谜团,都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揭开这起悬疑案件背后的真相。
一个不容忽视的铁证摆在眼前:此案发生于正月,而到了二月,曾被罢免的王安石竟奇迹般地复出。这无疑进一步印证了神宗皇帝正是借此案重创了反对派,从而为王安石的顺利复出铺平了道路。
不难看出,神宗皇帝精心策划了这场以赵世居“谋反”为名的政治风波,意在敲打以他的弟弟、嘉王赵頵为首的变法反对派。这场风波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神宗达到了目的。
而在这场政治风波中,王安石无疑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他坐收渔利,成功复出,得以继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比之下,赵世居则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他本是一个大大咧咧、缺乏足够政治敏感度和警惕性的皇室子弟,毫无防备之心。在这场政治斗争中,他无辜地成为了可怜的牺牲品。
宋神宗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在他死后七十多年,因为赵构无嗣,赵德芳的六世孙赵伯琮竟意外地登上了大宋王朝的皇位,成为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这一事件无疑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皇宫时,赵匡胤却离奇地暴毙在宫中,他的脸上还残留着昨夜的酒意,但生命的气息却已荡然无存。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
随后,赵光义顺利登上了皇位,但关于他谋害兄长赵匡胤的传言却开始在坊间秘密流传。传言中,那一夜的酒宴上,赵匡胤与赵光义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暗流涌动,而烛影摇曳中,似乎还传来了斧声阵阵。这一切,都似乎预示着赵匡胤的离奇死亡并非偶然。
按照皇位继承的规则,赵匡胤的皇位本应传给他的长子赵德昭。这位二十五岁的青年,早已成年,智商正常,且从十三岁起便担任贵州防御史,拥有丰富的从政和带兵经验。他无疑是接任皇位的最佳人选。
赵光义却成功登上了皇位,这自然引起了天下百姓的议论纷纷。他们不解,为何赵光义能够越过赵德昭,成为皇帝?难道他真的如传言所说,是谋害了兄长才得以上位?
赵光义听到这些议论后,心中自然是五味杂陈。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得来不易,也深知百姓心中的疑虑和不满。
在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他的遗体被庄重地安葬于永昌陵。这片宁静的陵墓之地,却在一日之间被一位名叫苗昌裔的司天监搅动得风起云涌。
苗昌裔,这位精通风水与星象的官员,一日登上了附近的山巅,目光如炬地俯瞰着永昌陵。他凝视着陵墓的风水布局,突然之间,他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口中喃喃自语:“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
这句话在宫廷之中迅速传开,如同一股暗流涌动。每一个字都如同沉重的石头,砸在太宗赵光义的心头。他听到了这句话,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不安与警惕。他深知,这句话预示着赵匡胤的直系后人有可能再次登上皇帝宝座,这对他的统治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于是,赵光义不得不采取果断的措施。他暗中布置,开始对赵匡胤的直系后人进行打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这位赵匡胤的长子,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自尽身亡,他的死因充满了疑点。
赵光义并未因此罢休。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在睡梦中患病死去,他的离世更是离奇至极,仿佛是一场梦境中的噩梦。赵光义的手段狠辣而隐秘,让人不寒而栗。
赵光义终究还是心慈手软,未曾将赵匡胤的第三代子孙斩草除根,这也为他自己的子孙后代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自那以后,赵匡胤的后代便如同悬在太宗子孙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皇位。每当有风吹草动,他们的神经都会紧绷起来,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胁。
熙宁八年,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北宋的首都开封,本该是一片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皇帝与民同乐,灯火通明。然而,宋神宗却并未踏出皇宫一步。
他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宫殿内,面色沉重,眼前的奏折仿佛成了他心头的一座大山。他紧锁眉头,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不安。
究竟是怎样的奏折,竟能牵动皇帝的心弦,让他情绪起伏不定?
那是一封匿名举报信,字里行间充满了阴谋与诡计。信中,一个名叫朱唐的山东沂州(今山东临沂)人,公然举报同乡的李逢企图谋反。
正月十五的清晨,神宗皇帝翻开这份奏折,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他的心跳瞬间加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握住。那份原本应有的节日喜庆,在看到这封信后,瞬间烟消云散。连中午的御膳,他都没有胃口品尝。
为何宋神宗会如此紧张?原因还要从赵匡胤的后代说起。因为得位不正,宋太宗的后人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赵匡胤的后人会来夺回皇位。这封举报信,无疑在他们心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宋神宗紧急下令,派州提点刑狱王庭筠彻查此案。调查结果很快呈上,原来李逢只是因工作失误被罢免官职,心中不满,偶尔发些牢骚而已。至于“谋反”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朱唐之所以举报,完全是出于贪财之心,想通过诬告对方来换取赏银。
宋神宗仔细阅读着王庭筠的调查报告,心中的不安却如同被拨动的琴弦,久久难以平静。他眉头紧锁,思忖着这份看似简单的报告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无风不起浪,一个小小的朱唐,岂敢随随便便告人谋反?这其中必定有蹊跷。执政大臣似乎读懂了皇帝的心思,站出来指责王庭筠判处不当。王庭筠身陷绝境,最终选择了一条绝路,上吊自杀,留下了无尽的谜团。
为了揭开这层迷雾,宋神宗决定再次派员审理此案。这次,他选中了御史台推直官蹇周辅,这位在朝廷中素以“善于讯鞫,钩索微隐”着称的大法官。
蹇周辅,一个善于揣摩皇帝心思的人。他深知皇帝对王庭筠的调查结果心存疑虑,认为“疑未得实”,即未能查出真相。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在蹇周辅看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谋反。
他一到徐州,便迅速投入到案件的审理中。当他得知王庭筠因调查此案而自杀时,心中更是一阵冷笑。这分明是皇帝已经为案子定了性——必须是“谋反”。
于是,蹇周辅开始运用他擅长的手段,刑讯逼供,制造冤假错案。他要从那些无辜的百姓口中,逼出所谓的“真相”。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真相已经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如何迎合皇帝的心意,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蹇周辅心中暗自盘算,此次调查案件,他只需将谋反之事坐实,便算是完成了皇命。至于谋反是否真有其事,会不会冤枉无辜,相较于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已然显得微不足道。
简而言之,他早已先入为主,誓要揪出谋反者,否则,王庭筠的下场便是他的前车之鉴。
在蹇周辅看来,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官家满意。因此,他抵达徐州后,工作效率异常之高,很快就将案件“查清”。他不仅查实了李逢确实图谋不轨,还深挖出了李逢背后的势力。
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大人物?蹇周辅在未到徐州之前,便已有了答案。他聪明绝顶,深知皇帝所期望的结果。
谋反之事,绝非寻常百姓所能为,必有背景深厚的势力参与其中。若要定性为谋反,必须有背锅之人,这些人若是农民或乞丐,显然无法令人信服。因此,必须是大人物,而且级别要够高。
那么,这个大人物究竟是谁?蹇周辅心中已有定数。他必须是皇亲国戚,更直白地说,必须是赵匡胤的后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皇帝的期待,才能让这个看似普通的谋反案,变得不那么普通。
神宗皇帝对谋反一事如此敏感,实则是内心深处对赵匡胤后人的夺权之忧挥之不去。此案若未能牵涉到这些皇亲国戚,神宗皇帝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如今看来,神宗皇帝分明是要借这起谋反案大做文章,意图将赵匡胤的后人彻底打压。有了这样的目的,谋反者的身份很快便被一一揭开,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医官刘育、将作监主簿张靖、武进士郝士宣、进士李侗等人纷纷落网。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幕后主使也浮出水面,竟是赵匡胤的四世孙,秦王赵德芳的曾孙赵世居。这一发现无疑加剧了案件的复杂性,也让神宗皇帝的意图更加明显——他不仅要查办谋反者,更要借此机会铲除赵匡胤后人的势力,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无虞。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起足以震惊整个大宋朝堂的谋反案终于浮出水面,令朝野上下哗然。
最终,首犯赵世居被判赐死,他的子孙虽然免去了死罪,但却难逃活罪,被无情地剥夺了皇族身份,严密地关押起来。赵世居的兄弟、侄子们也纷纷受到牵连,爵位被毫不留情地下降一级。
而从犯刘育则遭受了凌迟处死的酷刑,另一从犯张靖也难逃厄运,被判腰斩。
然而,赵世居真的谋反了吗?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神宗皇帝为何对此案如此追究?前面已经提及,蹇周辅办案完全是按照神宗皇帝的心思来的,显然,这是皇帝想要整治赵世居的手段。
赵世居的父亲赵从贽,身为赵匡胤的孙子,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亦得哀荣。他留下了12个儿子和9个孙子,赵世居便是其中的第三子。如此显赫的家世,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赵从贽膝下子嗣众多,为何神宗皇帝的视线却偏偏锁定在了赵世居身上?这其中缘由,或许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枪打出头鸟。
在宋朝的宫廷之中,赵匡胤的子孙们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他们深知自己的身份是皇帝的威胁,也是皇帝防范的对象。因此,这些皇亲国戚们大多选择了明哲保身、低调行事,生怕一个不慎便落入皇帝的法眼,成为把柄。
赵德芳的儿子南康郡公赵惟能、孙子南阳侯赵从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老实本分,循规蹈矩,从不越雷池一步。对他们而言,皇帝赐予的封号和封地已是莫大的恩宠,哪里还敢奢求更多?
赵从贽的三子赵世居却是个异类。根据蹇周辅的调查,赵世居性格不羁,喜好结交一些不寻常的人物,谈论军事机密,甚至怀揣着谶纬之书,探寻天文变异和朝廷得失。更为要命的是,在赵世居的藏书之中,竟发现了《星辰行度图》和《攻守图术》这样的禁书。
《星辰行度图》乃是观察星相变化之作,这类书籍关乎国家政局的走向,历来只有官方才有权阅读。赵世居一个民间子弟,竟敢私自研习,这无疑是对皇权的挑衅。而宋朝明文规定,民间禁止拥有“天文图谶,邪教妖言”之书,违者斩无赦!至于兵书,同样是朝廷严令禁止的。
至于妄议朝廷,更是任何朝代都不容之事。赵世居不仅在私下场合谈论朝廷得失,更将这些言论付诸文字,这无疑是自掘坟墓。仅凭这三项罪名,便足以让赵世居身败名裂,甚至性命难保。
蹇周辅呈上的调查报告中详细描述道,李逢作为赵世居的座上宾,竟然知晓“太祖后当再有天下”这句神秘谶言。他借宗教之名,暗中煽动赵世居,密谋造反大计。报告中还提及,赵世居常与一位名叫李士宁的江湖术士相聚畅饮,甚至赠予他一把利刃。
这些所谓的事实真相究竟有几分可信度?外界对此一无所知。若真有其事,那先前负责此案的点刑狱王庭筠为何未能察觉?这不禁让人生疑。
蹇周辅虽以善于刑讯逼供着称,但他所办的案子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尚存疑问。表面上看,此案证据确凿,似乎无懈可击。但仔细推敲,却不排除这是神宗皇帝借题发挥,用以打击政敌的可能。
回想1067年,年仅十九岁的神宗皇帝初登大宝,他胸怀壮志,渴望一展宏图,振兴大宋。两年后,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大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然而,这场变法并未如神宗所愿般顺利推进。太皇太后、太后均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连神宗仅有的两位胞弟也站在了变法的对立面,其中尤以神宗的四弟赵頵态度最为坚决。
神宗皇帝与胞弟赵頵在御苑中击球消遣,两人间的气氛却异常紧张。赵頵突然提议道:“皇兄,我们今日何不打个赌?若我胜了这局,你便罢黜青苗、市易之法如何?”
青苗法,乃王安石推行的新政之一,意在扶持农民,政府于农忙时节发放低息贷款,待收成时归还。此法一出,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冲击,他们的高利贷生意大受影响。
而市易法,则是在东京设立市易务,政府收购滞销货物,待市场短缺时再行卖出。此举虽避免了奸商囤积居奇,却也触动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
神宗皇帝本欲大展宏图,振兴大宋,却不料宗室成员竟也插手朝政,这让他心中郁闷难当。更何况,赵頵身后还聚集了一批大臣,成为变法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不仅威胁到朝廷的权威,更对皇位的稳定造成了影响。
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乃是一代强人,他主张对反对者坚决反击。然而,在强大的反对派压力下,神宗皇帝还是在熙宁七年(1074年)被迫将王安石罢相。
在这个时期,赵頵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他频繁地上疏议论政事,大有得寸进尺的势头。他的肆无忌惮甚至让身边的幕僚们看不下去了,他们纷纷劝诫道:
“大王身为天子的亲弟弟,不沉湎于声色犬马之欢,反而潜心于书海之中,这固然是高尚的品德。然而,您屡次干涉朝廷的决策,这可不是让太后安心的行为啊。”
言下之意,这样的举动无疑会引起皇上的警惕。他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神宗皇帝确实开始感到不安。因此,神宗决定借题发挥,敲打一下赵頵,让他收敛一些。
其实,赵世居对神宗皇帝来说,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他只是一个州团练使,手中并无多少实权。更何况,赵匡胤已经去世七十多年,时间的流逝足以让一代人忘记曾经的辉煌,两代人则几乎可以完全遗忘历史。如今,还有多少人能记得当年的事情?还有谁知道赵匡胤这个名字?
因此,宋神宗敏锐地抓住这个案子,将其作为打击弟弟赵頵的契机,巧妙地将他牵连进这起扑朔迷离的谋反案中。
事实上,赵頵府中的医官刘育,被揭发为谋反案的参与者之一,最终遭受了凌迟处死的酷刑。自此以后,嘉王赵頵变得异常谨慎和低调——“王矍然亦悟”、“尔后惟求医书,与其僚讲汤液方论而已”,仿佛一夜之间从政坛的漩涡中抽身,过上了与世无争的佛系生活。
医官刘育是否真的参与了“谋反”,这似乎已经不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起案件成功地让嘉王赵頵收敛了锋芒,神宗皇帝的目的已然达成。
嘉王赵頵作为反对派的领军人物,他的沉默无疑给整个反对派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群龙无首的反对派,在失去了主心骨之后,也变得规矩起来,不敢再轻易挑战神宗皇帝的权威。
有些人甚至猜测,这起案件或许是反对派借机打击王安石的阴谋。毕竟,王安石与本案的关键人物李士宁关系密切,这使得整个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人甚至断言:“查李逢是为引出赵世居,由赵世居牵出李士宁,则是为了扯上王安石。”在这场权力与阴谋交织的较量中,究竟谁才是幕后的操纵者?
这个结论显得极为荒谬,简直经不起任何推敲。若真如此,宋神宗定会极力压制此事,避免其继续发酵,毕竟王安石可是神宗心中的定海神针,不可或缺。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神宗似乎巴不得此事闹得越大越好,牵连的人越多越好。
再者,若这起案件真的是为了打击王安石,那么他理应避嫌,在案件处理上保持沉默。但令人惊讶的是,王安石竟然出面力保李士宁,最终使李士宁只受到杖脊之刑,并被流放湖南,这种从轻发落实属罕见。相比之下,其他主犯或被凌迟,或被赐死,下场凄惨。
这一切恰恰说明,王安石似乎成了这起事件的受益者。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神宗会如此反常地处理此案?王安石又为何会冒险出面力保李士宁?这一切谜团,都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揭开这起悬疑案件背后的真相。
一个不容忽视的铁证摆在眼前:此案发生于正月,而到了二月,曾被罢免的王安石竟奇迹般地复出。这无疑进一步印证了神宗皇帝正是借此案重创了反对派,从而为王安石的顺利复出铺平了道路。
不难看出,神宗皇帝精心策划了这场以赵世居“谋反”为名的政治风波,意在敲打以他的弟弟、嘉王赵頵为首的变法反对派。这场风波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神宗达到了目的。
而在这场政治风波中,王安石无疑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他坐收渔利,成功复出,得以继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比之下,赵世居则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他本是一个大大咧咧、缺乏足够政治敏感度和警惕性的皇室子弟,毫无防备之心。在这场政治斗争中,他无辜地成为了可怜的牺牲品。
宋神宗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在他死后七十多年,因为赵构无嗣,赵德芳的六世孙赵伯琮竟意外地登上了大宋王朝的皇位,成为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这一事件无疑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