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奇案录 第47章 状元赵锷
热门推荐:
人在米国当杀手
害我家破人亡,那我就抢你未婚夫
快穿之信我有糖吃
苟在修仙世界当反派
心灵终结,一个人工智能的奋斗
全家穿越星际除了我都混成编制
宠冠六宫,康熙的娇软小公主
女帝请翻牌
嘉福:英雄的启航
北宋繁华盛世,京城汴梁熙熙攘攘,人群如织。在这繁华表象之下,却暗藏一桩令人瞠目的奇闻异事。
在那横跨河面的石桥之上,出现了一位神秘男子,他声称自己乃殿试中本已折桂的状元郎,如今却在此摆摊鬻诗维生。这位自称赵锷的男子,出身寒微,为了科举一搏,不惜倾尽家财,携妻挈子北上汴京。历经艰辛,终在群英荟萃的科场上脱颖而出,夺得魁首。
命运如同捉弄,喜极而泣的一幕并未上演。就在赵锷荣登榜首、入宫叩谢皇恩之际,在金銮殿上向皇上行大礼之时,因紧张过度,手中的朝笏——那象征臣子身份、用于记录圣谕的手板,竟失手滑落于地。朝笏坠地之声,在肃穆的大殿中格外刺耳,尤为不巧的是,当天皇上正心绪不佳,眼见这新科状元举止慌张,连基本的礼仪都难以周全,不禁龙颜震怒,瞬息之间便褫夺了他的状元功名,并当场剥去其身上的荣耀冠服。
赵锷恍若从云端跌入凡尘,那短暂的荣光犹如梦幻泡影般破灭。他一身布衣,神色颓唐地步出皇宫,踏上了归途。客栈之内,妻子见到他如此狼狈模样,气愤交加,话语化作针尖对麦芒;店主亦不失时机地前来催讨欠下的房钱。
走投无路的赵锷,被逼无奈,只能寄情于诗词,每日驻足于桥头,以诗换钱,以此度日,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奇异人物。
赵锷眼望四周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满是挫败与无奈,人群中却没有一人愿意上前买诗。就在这尴尬之际,一位老者犹如破冰之船,拨开人群,笑盈盈地向他走来,摸着花白胡须提议:“你既然是读书人,不妨以‘读书’为题,为我写一首诗如何?”
赵锷闻此言,迅速振作起来,铺展纸张,笔走龙蛇,顷刻间便挥毫写下诗句:“天子尊崇出英才,文章教化世人杰;诸般世间皆下品,唯有研读高无极。”围观者纷纷赞叹不已,连声称其不愧状元之才。老翁亦满意点头,爽快掷出二百枚铜钱作为酬劳。
得此赏金,赵锷精神大振,满心期待下一位顾客的到来。然而,人生往往变幻莫测,喜悦并未持续多久,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就在桥头的另一端,两人赫然出现——一者是个膀大腰圆、威猛如虎的壮汉,另一位则是初进城的乡下小老头。壮汉指着老头儿,声色俱厉地宣称对方欠了他二百文钱未还,今日必要偿还。那乡下老头儿则连连摇头,坚称自己刚进城不久,从未见过这壮汉,更别提借钱之事。
壮汉李虎听罢,不禁怒火中烧,挺胸凸肚,瞪圆双目,扬声道:“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汴梁城内谁人不知我李虎?我说你借了我的二百文,就是二百文,少啰嗦,还不赶紧把钱拿出来!”显然,这位无辜的老头儿正陷入一场无妄之灾,被壮汉硬生生地讹上了。
赵锷眼见此状,心中难以平静,他立刻跨步向前,对着壮汉李虎深深作揖:“这位大哥,您看那老伯确实是乡下人,孤苦无依的,您就高抬贵手放过他吧!”
壮汉李虎并未因此消气,反而瞪着赵锷,怒意更盛:“哟,你倒是有心管这闲事?行啊,既然你愿意插手,那这二百文铜钱,你就替他付了吧!”
此刻,那被讹的老头儿仿佛抓到了最后的希望,紧紧抓住赵锷的胳膊,眼中满是哀求。赵锷瞧着老头儿那无助的模样,内心一软,咬牙将刚刚所得的二百文钱交给了李虎。
围观的人群在这一幕发生后,迅速散去,只剩下赵锷和那受助的老头儿。
老头感激涕零,紧握着赵锷的手,连连道谢,并询问他的姓名和住处。赵锷如实相告。
没想到,听闻赵锷的名字后,老头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原来你就是今年那位殿前失仪的新科状元赵锷啊!你的遭遇我早有耳闻,今年虽然受了委屈,但别灰心,来年再战定能金榜题名。至于欠你的这二百文钱,我今晚必定送到你的客栈中。”言罢,老头便匆匆离去,留下赵锷独自站在桥头,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夜幕降临,赵锷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客栈,妻子看到他今日毫无收入,心生绝望,哭闹着要与他断绝夫妻关系。赵锷心中如吞黄莲般苦不堪言,却无法辩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差役走进来询问了他的姓名后,恭敬地双手奉上十支熠熠生辉的金钗,并对他说:“老爷说你今天借给他二百文钱,这是他还你的十支金钗,他还特意嘱咐你要专心致志,明年再赴科举考试。”
原来,下午在桥头遇到的那位被讹诈的老头并非普通乡下人,而是身居高位、素以行事低调谨慎着称的谏议大夫张商英。今日他乔装改扮,微服私访,不料竟碰上了横行霸道的李虎,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始终未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此刻,赵锷虽然收到了这来历不明的金钗,但尚不清楚赠予者是谁。
待那差役离去之后,赵锷夫妇俩顿时转悲为喜,感慨万分——有钱果真是能解决许多难题。赵锷立刻决定用一支金钗抵偿拖欠的房钱,又吩咐店家置办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在房中欢欢喜喜地享用起了晚餐。
正当赵锷夫妇沉浸在晚餐的温馨之中,店门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击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店小二引领下步入客栈,准备投宿。赵锷察觉动静后,悄然来到门口窥探,只见来者赫然便是上午在桥上遇到的恶霸李虎,他吓得脸色瞬间煞白,慌忙退回了自己的房间。此刻读者不禁疑惑,这李虎为何突然出现在此地?
原来,李虎此次前来,并非偶然,而是又有一桩见不得人的勾当待办。汴梁城内有个权势熏天、作威作福的杨衙内,平日里欺行霸市,无人敢惹。
这天,杨衙内突发奇想去郊外游玩,便指派手下亲信六子先行一步去安排一切。
六子接令出门时,还特意携带了杨衙内视为珍宝的十双银筷子和十把银勺子,这些都是他的心头好物。
抵达郊外后,六子迅速找了个景色宜人的地方布置妥当,看着时辰尚早,便倚在一棵大树下打起了盹儿。然而,这一举动却为后续的变故埋下了伏笔……
正当此时,李虎鬼使神差般路过此地,瞥见熟睡中的六子怀中鼓囊囊的包裹,心中起了歹念。他悄然接近,趁机盗走了那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十双精致的银筷子和十把贵重的银勺子。
李虎眼见六子酣睡不醒,心生恐惧,担心事情败露后惹火烧身,于是狠下心肠,将毫无防备的六子杀害。
随后,李虎带着赃物一路疾行,来到了赵锷夫妇所住的客栈,打算在此处暂避风头,过上一夜再说。
赵锷虽不知晓李虎刚刚又犯下的滔天罪行,但桥上的恶行他还历历在目。当他发现李虎入住相邻房间时,吓得赶紧关门,准备熄灯就寝。
他的妻子对此毫不知情,还大声询问赵锷是否妥善保管好剩余的九支金钗。赵锷听闻此言,慌忙捂住她的嘴,低声告诫:“嘘,那个恶人李虎就在隔壁,你想让他听见吗?”妻子一听,立刻噤声。
夫妻俩悄声商议对策,决定将九支金钗埋藏于房门口地下,以策安全。然而,他们却未曾料到,这番对话竟被隔壁房间的李虎听得一清二楚。究其原因,一则客栈墙壁薄如纸,二则李虎本就是个偷鸡摸狗的老手,对于这样的勾当再熟悉不过。
待到夜深人静,赵锷夫妇已沉沉入睡之际,李虎悄然无声地打开了他们的房门,用刀小心翼翼地挖出了门口藏着的九支金钗,然后将自己怀里那批银餐具埋入原处,之后翻墙逃离,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李虎消失在夜色之中没过多久,杨衙内手下的差役们便追踪到了客栈。原来,杨衙内得知六子遭害、银餐具失窃的噩耗后,雷霆大怒,亲自出马。
深夜时分,杨衙内挥舞着手中皮鞭,威逼店小二唤醒所有住客,准备挨个儿盘问审讯。
当轮到赵锷接受询问时,这个本分的读书人不知深浅,直言不讳地讲述了收到金钗的事情。
然而,杨衙内心生疑窦,面对这样的离奇转折——借出区区二百文钱竟能换来十支贵重金钗,他自然是难以置信。
店小二见状赶紧在一旁证实,确有其事,确实有人前来归还金钗,他是亲眼见证者。
但杨衙内依旧半信半疑,脸色铁青,用鞭梢指向赵锷,厉声命令:“挖出你那宝贝金钗来,让我见识见识!”
赵锷并不知道地下之物已被调包,只得遵命,急急忙忙地在房门口挖出了那个藏着东西的小包裹。谁知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套精致的银筷子和勺子。
赵锷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瞠目结舌,惊骇之下,整个人瘫软在地上,无法言语。
杨衙内眼见赵锷手中所掘出的银餐具,认定人赃俱在,勃然大怒,一把揪住赵锷的衣领,厉声咆哮:“快从实招来!我家六儿究竟是怎么死在你手里的?”
赵锷被吓得瑟瑟发抖,语无伦次地辩解道:“我拿到的是金钗,埋藏的也是金钗,我真的没有杀人。”
杨衙内闻此拒不认罪的回答,气得脸色铁青,立刻下令手下对赵锷施以严刑逼供。
赵锷的妻子在一旁心急如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哀求杨衙内饶恕赵锷。然而,杨衙内视若无睹,冷酷无情。
差役们迅速行动,将赵锷吊至房梁之上,皮鞭棍棒纷纷落下,宛如暴雨般砸向赵锷的身体。
短短片刻间,赵锷已伤痕累累,满身是血,痛苦不堪。
赵锷本是一介书生,面对这等酷刑,根本无力抵抗,最终在身心崩溃之际,含冤承认了自己杀害六儿的事实。
杨衙内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命令手下给赵锷戴上枷锁,押往衙门大牢。他凭借自己的权势,仅仅几天工夫,便让官府判了赵锷死刑,定于近日处斩,而监斩官正是杨衙内本人。
行刑当天,刑场上气氛悲凉,赵锷的妻子携不足十岁的稚子前来诀别。
杨衙内冷漠旁观,待到时辰一到,他取出令牌,掷于法场中央,喝令:“行刑!”
刽子手高举寒光闪闪的屠刀,眼看赵锷即将身首异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划破天际:“刀下留人!”
众人皆愕然,抬头望去,只见那谏议大夫张商英骑着一匹快马疾驰而来,犹如一道闪电,直奔刑场而来,誓要拯救赵锷于水火之中。
张商英跃马下鞍,直面杨衙内,肃然道:“赵锷乃新科状元,因其品行端正、才学出众,皇帝已颁下特赦令,恕其无罪。”
然而,杨衙内对此并不买账,嘴角一撇,冷冷回应:“人证物证俱在,岂能轻易翻案?一向公正廉明的谏议大人今日莫非也看走了眼?”
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刻,一阵急促而悲愤的喊冤声由远及近。
众人纷纷瞩目,只见一名店小二带着身后几个壮汉押着另一名大汉疾奔而来。店小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手中紧紧握着一支金钗,他大声禀告:“今天我把这位客官给的金钗拿去当铺,巧遇这名壮汉正拿着九只同样的金钗典当。加之这壮汉前夜神秘失踪,我疑心这一切都与他有关,所以将他抓来对质。”
说完,几人便将那壮汉推至面前。张商英定睛一看,顿时怒不可遏,原来此人正是之前在桥上诓骗赵锷二百文钱的李虎。李虎见到张商英现身,心头也是一惊,万万没想到当日被自己欺负的乡下老头儿竟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自知大势已去,李虎脸色苍白,只得坦白交代了自己所犯之事,从偷窃银餐具到杀人栽赃,一一如实供出。
随着真相如抽丝剥茧般清晰呈现,杨衙内哑口无言,不得不接受事实。
张商英当众公正裁决,决定依法判处李虎斩首之刑,并立即宣布赵锷完全无罪,当场释放。同时,那九支金钗也物归原主,交还给了赵锷。
这一段曲折离奇的冤案,在历经波折之后,终于在张商英的公正审判下得以昭雪,真相大白于天下,为无辜者洗清了不白之冤。
在那横跨河面的石桥之上,出现了一位神秘男子,他声称自己乃殿试中本已折桂的状元郎,如今却在此摆摊鬻诗维生。这位自称赵锷的男子,出身寒微,为了科举一搏,不惜倾尽家财,携妻挈子北上汴京。历经艰辛,终在群英荟萃的科场上脱颖而出,夺得魁首。
命运如同捉弄,喜极而泣的一幕并未上演。就在赵锷荣登榜首、入宫叩谢皇恩之际,在金銮殿上向皇上行大礼之时,因紧张过度,手中的朝笏——那象征臣子身份、用于记录圣谕的手板,竟失手滑落于地。朝笏坠地之声,在肃穆的大殿中格外刺耳,尤为不巧的是,当天皇上正心绪不佳,眼见这新科状元举止慌张,连基本的礼仪都难以周全,不禁龙颜震怒,瞬息之间便褫夺了他的状元功名,并当场剥去其身上的荣耀冠服。
赵锷恍若从云端跌入凡尘,那短暂的荣光犹如梦幻泡影般破灭。他一身布衣,神色颓唐地步出皇宫,踏上了归途。客栈之内,妻子见到他如此狼狈模样,气愤交加,话语化作针尖对麦芒;店主亦不失时机地前来催讨欠下的房钱。
走投无路的赵锷,被逼无奈,只能寄情于诗词,每日驻足于桥头,以诗换钱,以此度日,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奇异人物。
赵锷眼望四周黑压压的人群,心中满是挫败与无奈,人群中却没有一人愿意上前买诗。就在这尴尬之际,一位老者犹如破冰之船,拨开人群,笑盈盈地向他走来,摸着花白胡须提议:“你既然是读书人,不妨以‘读书’为题,为我写一首诗如何?”
赵锷闻此言,迅速振作起来,铺展纸张,笔走龙蛇,顷刻间便挥毫写下诗句:“天子尊崇出英才,文章教化世人杰;诸般世间皆下品,唯有研读高无极。”围观者纷纷赞叹不已,连声称其不愧状元之才。老翁亦满意点头,爽快掷出二百枚铜钱作为酬劳。
得此赏金,赵锷精神大振,满心期待下一位顾客的到来。然而,人生往往变幻莫测,喜悦并未持续多久,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就在桥头的另一端,两人赫然出现——一者是个膀大腰圆、威猛如虎的壮汉,另一位则是初进城的乡下小老头。壮汉指着老头儿,声色俱厉地宣称对方欠了他二百文钱未还,今日必要偿还。那乡下老头儿则连连摇头,坚称自己刚进城不久,从未见过这壮汉,更别提借钱之事。
壮汉李虎听罢,不禁怒火中烧,挺胸凸肚,瞪圆双目,扬声道:“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汴梁城内谁人不知我李虎?我说你借了我的二百文,就是二百文,少啰嗦,还不赶紧把钱拿出来!”显然,这位无辜的老头儿正陷入一场无妄之灾,被壮汉硬生生地讹上了。
赵锷眼见此状,心中难以平静,他立刻跨步向前,对着壮汉李虎深深作揖:“这位大哥,您看那老伯确实是乡下人,孤苦无依的,您就高抬贵手放过他吧!”
壮汉李虎并未因此消气,反而瞪着赵锷,怒意更盛:“哟,你倒是有心管这闲事?行啊,既然你愿意插手,那这二百文铜钱,你就替他付了吧!”
此刻,那被讹的老头儿仿佛抓到了最后的希望,紧紧抓住赵锷的胳膊,眼中满是哀求。赵锷瞧着老头儿那无助的模样,内心一软,咬牙将刚刚所得的二百文钱交给了李虎。
围观的人群在这一幕发生后,迅速散去,只剩下赵锷和那受助的老头儿。
老头感激涕零,紧握着赵锷的手,连连道谢,并询问他的姓名和住处。赵锷如实相告。
没想到,听闻赵锷的名字后,老头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原来你就是今年那位殿前失仪的新科状元赵锷啊!你的遭遇我早有耳闻,今年虽然受了委屈,但别灰心,来年再战定能金榜题名。至于欠你的这二百文钱,我今晚必定送到你的客栈中。”言罢,老头便匆匆离去,留下赵锷独自站在桥头,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夜幕降临,赵锷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客栈,妻子看到他今日毫无收入,心生绝望,哭闹着要与他断绝夫妻关系。赵锷心中如吞黄莲般苦不堪言,却无法辩解。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差役走进来询问了他的姓名后,恭敬地双手奉上十支熠熠生辉的金钗,并对他说:“老爷说你今天借给他二百文钱,这是他还你的十支金钗,他还特意嘱咐你要专心致志,明年再赴科举考试。”
原来,下午在桥头遇到的那位被讹诈的老头并非普通乡下人,而是身居高位、素以行事低调谨慎着称的谏议大夫张商英。今日他乔装改扮,微服私访,不料竟碰上了横行霸道的李虎,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始终未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此刻,赵锷虽然收到了这来历不明的金钗,但尚不清楚赠予者是谁。
待那差役离去之后,赵锷夫妇俩顿时转悲为喜,感慨万分——有钱果真是能解决许多难题。赵锷立刻决定用一支金钗抵偿拖欠的房钱,又吩咐店家置办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在房中欢欢喜喜地享用起了晚餐。
正当赵锷夫妇沉浸在晚餐的温馨之中,店门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击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店小二引领下步入客栈,准备投宿。赵锷察觉动静后,悄然来到门口窥探,只见来者赫然便是上午在桥上遇到的恶霸李虎,他吓得脸色瞬间煞白,慌忙退回了自己的房间。此刻读者不禁疑惑,这李虎为何突然出现在此地?
原来,李虎此次前来,并非偶然,而是又有一桩见不得人的勾当待办。汴梁城内有个权势熏天、作威作福的杨衙内,平日里欺行霸市,无人敢惹。
这天,杨衙内突发奇想去郊外游玩,便指派手下亲信六子先行一步去安排一切。
六子接令出门时,还特意携带了杨衙内视为珍宝的十双银筷子和十把银勺子,这些都是他的心头好物。
抵达郊外后,六子迅速找了个景色宜人的地方布置妥当,看着时辰尚早,便倚在一棵大树下打起了盹儿。然而,这一举动却为后续的变故埋下了伏笔……
正当此时,李虎鬼使神差般路过此地,瞥见熟睡中的六子怀中鼓囊囊的包裹,心中起了歹念。他悄然接近,趁机盗走了那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十双精致的银筷子和十把贵重的银勺子。
李虎眼见六子酣睡不醒,心生恐惧,担心事情败露后惹火烧身,于是狠下心肠,将毫无防备的六子杀害。
随后,李虎带着赃物一路疾行,来到了赵锷夫妇所住的客栈,打算在此处暂避风头,过上一夜再说。
赵锷虽不知晓李虎刚刚又犯下的滔天罪行,但桥上的恶行他还历历在目。当他发现李虎入住相邻房间时,吓得赶紧关门,准备熄灯就寝。
他的妻子对此毫不知情,还大声询问赵锷是否妥善保管好剩余的九支金钗。赵锷听闻此言,慌忙捂住她的嘴,低声告诫:“嘘,那个恶人李虎就在隔壁,你想让他听见吗?”妻子一听,立刻噤声。
夫妻俩悄声商议对策,决定将九支金钗埋藏于房门口地下,以策安全。然而,他们却未曾料到,这番对话竟被隔壁房间的李虎听得一清二楚。究其原因,一则客栈墙壁薄如纸,二则李虎本就是个偷鸡摸狗的老手,对于这样的勾当再熟悉不过。
待到夜深人静,赵锷夫妇已沉沉入睡之际,李虎悄然无声地打开了他们的房门,用刀小心翼翼地挖出了门口藏着的九支金钗,然后将自己怀里那批银餐具埋入原处,之后翻墙逃离,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李虎消失在夜色之中没过多久,杨衙内手下的差役们便追踪到了客栈。原来,杨衙内得知六子遭害、银餐具失窃的噩耗后,雷霆大怒,亲自出马。
深夜时分,杨衙内挥舞着手中皮鞭,威逼店小二唤醒所有住客,准备挨个儿盘问审讯。
当轮到赵锷接受询问时,这个本分的读书人不知深浅,直言不讳地讲述了收到金钗的事情。
然而,杨衙内心生疑窦,面对这样的离奇转折——借出区区二百文钱竟能换来十支贵重金钗,他自然是难以置信。
店小二见状赶紧在一旁证实,确有其事,确实有人前来归还金钗,他是亲眼见证者。
但杨衙内依旧半信半疑,脸色铁青,用鞭梢指向赵锷,厉声命令:“挖出你那宝贝金钗来,让我见识见识!”
赵锷并不知道地下之物已被调包,只得遵命,急急忙忙地在房门口挖出了那个藏着东西的小包裹。谁知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套精致的银筷子和勺子。
赵锷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瞠目结舌,惊骇之下,整个人瘫软在地上,无法言语。
杨衙内眼见赵锷手中所掘出的银餐具,认定人赃俱在,勃然大怒,一把揪住赵锷的衣领,厉声咆哮:“快从实招来!我家六儿究竟是怎么死在你手里的?”
赵锷被吓得瑟瑟发抖,语无伦次地辩解道:“我拿到的是金钗,埋藏的也是金钗,我真的没有杀人。”
杨衙内闻此拒不认罪的回答,气得脸色铁青,立刻下令手下对赵锷施以严刑逼供。
赵锷的妻子在一旁心急如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哀求杨衙内饶恕赵锷。然而,杨衙内视若无睹,冷酷无情。
差役们迅速行动,将赵锷吊至房梁之上,皮鞭棍棒纷纷落下,宛如暴雨般砸向赵锷的身体。
短短片刻间,赵锷已伤痕累累,满身是血,痛苦不堪。
赵锷本是一介书生,面对这等酷刑,根本无力抵抗,最终在身心崩溃之际,含冤承认了自己杀害六儿的事实。
杨衙内见状满意地点点头,命令手下给赵锷戴上枷锁,押往衙门大牢。他凭借自己的权势,仅仅几天工夫,便让官府判了赵锷死刑,定于近日处斩,而监斩官正是杨衙内本人。
行刑当天,刑场上气氛悲凉,赵锷的妻子携不足十岁的稚子前来诀别。
杨衙内冷漠旁观,待到时辰一到,他取出令牌,掷于法场中央,喝令:“行刑!”
刽子手高举寒光闪闪的屠刀,眼看赵锷即将身首异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划破天际:“刀下留人!”
众人皆愕然,抬头望去,只见那谏议大夫张商英骑着一匹快马疾驰而来,犹如一道闪电,直奔刑场而来,誓要拯救赵锷于水火之中。
张商英跃马下鞍,直面杨衙内,肃然道:“赵锷乃新科状元,因其品行端正、才学出众,皇帝已颁下特赦令,恕其无罪。”
然而,杨衙内对此并不买账,嘴角一撇,冷冷回应:“人证物证俱在,岂能轻易翻案?一向公正廉明的谏议大人今日莫非也看走了眼?”
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刻,一阵急促而悲愤的喊冤声由远及近。
众人纷纷瞩目,只见一名店小二带着身后几个壮汉押着另一名大汉疾奔而来。店小二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手中紧紧握着一支金钗,他大声禀告:“今天我把这位客官给的金钗拿去当铺,巧遇这名壮汉正拿着九只同样的金钗典当。加之这壮汉前夜神秘失踪,我疑心这一切都与他有关,所以将他抓来对质。”
说完,几人便将那壮汉推至面前。张商英定睛一看,顿时怒不可遏,原来此人正是之前在桥上诓骗赵锷二百文钱的李虎。李虎见到张商英现身,心头也是一惊,万万没想到当日被自己欺负的乡下老头儿竟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自知大势已去,李虎脸色苍白,只得坦白交代了自己所犯之事,从偷窃银餐具到杀人栽赃,一一如实供出。
随着真相如抽丝剥茧般清晰呈现,杨衙内哑口无言,不得不接受事实。
张商英当众公正裁决,决定依法判处李虎斩首之刑,并立即宣布赵锷完全无罪,当场释放。同时,那九支金钗也物归原主,交还给了赵锷。
这一段曲折离奇的冤案,在历经波折之后,终于在张商英的公正审判下得以昭雪,真相大白于天下,为无辜者洗清了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