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爹死娘弱,这个家没我可怎么活? > 第249章 府前宣旨

爹死娘弱,这个家没我可怎么活? 第249章 府前宣旨

    第二日,定囯公夫人刚要启程出京,宫中便赐下无数珍贵药材,宫里的人特意等到公府门口围满百姓才开始宣旨。

    宫人声音尖细,语调拉得老长,赐下的东西零零总总一大堆,每样都念了名字,

    这一番旨宣下来,围观的百姓都站得腿脚疲累,更何况是跪地接旨的陆家众人。

    宫人喝了口茶润嗓子,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陆家众人,

    囯公夫人和世子夫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额角的碎发被汗湿,面色惨白显得十分狼狈。

    宫人眼里闪过得意,终于合上圣旨,

    “接旨吧。”

    陆允谦垂头,面色冰冷异常,声音却是恭恭敬敬的,

    “谢主隆恩!”

    随即双手高举,接过圣旨后才站起身来,也顾不得跟宣旨公公虚以委蛇,赶紧转身扶起安氏和白氏。

    丫鬟婆子们立刻上前,搀扶好主子,安氏和白氏大半的重量椅在身侧的丫鬟身上,陆允谦十分担忧。

    公公面色不愉,一副被怠慢了的样子。

    公府世子又如何?在他这个阉人面前也得客客气气的,谁让陆家是太后的眼中钉呢!

    国公府的管家上前,往公公手里塞了个红包,

    “公公此番辛苦,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宣旨公公面色好了一些,可依旧不满意,毕竟公府管家说到底也是下人,让一个下人来打发他,岂不是没将他放在眼里?

    “辛苦什么?咱家一条贱命,也就有幸得了太后娘娘青眼,这才能干些跑腿的活儿,”

    “咱家虽上不得台面,到底还代表着太后娘娘的脸面,只是这国公府门槛到底太高了些,竟是完全没将太后娘娘放在眼里,咱家这就去回禀娘娘。”

    语气阴阳怪气,十分不满。

    安氏冲陆允谦使了个眼色,微微摇了摇头。

    陆允谦这才转身,按耐住心头怒意拱手道:“公公勿怪,家中变故颇多,这才失了礼数,还望公公海涵。”

    话落又示意管家塞了些金叶子,宣旨公公这才满意了些许,呼啦啦的带着人走了。

    待人走远之后,管家招呼人将东西搬进府中,围在公府外围的百姓们才渐渐散了去。

    关上大门,隔绝外面窥探的目光,陆允谦这才担忧的问,

    “母亲身子可要紧?跪了那么长时间定然伤了膝盖,要不让府医看一看,耽误不了多长时间的,绾绾也一样。”

    安氏本来都要启程了,谁知道太后会来折腾这么一下,白白耽误那么长时间。

    安氏摆了摆手,“无碍,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没那么脆弱,做给外人看的而已。”

    白氏劝道:“还是看一看吧,母亲此去路途遥远,身体若是不适恐怕不好就医。”

    安氏明白他们的担忧,为了让他们安心便不再坚持。

    请府医这段时间,白氏便仔细查看起宫中赐下的东西。

    “不用看了,找个库房扔进去吧,这些个东西也就外表看得过去,内里怕是坏透了。”安氏淡淡的说。

    白氏拿起一根百年人参,掰开一看,里面果然烂透了,还有黑色的虫子从里面爬出来,不一会儿,放人参的托盘上全爬满了虫,十分可怖。

    “宫中那位巴不得国公爷永远醒不过来,又怎么会给好东西,做这出戏不过是演给外头那些百姓看的。”

    白氏不再查看,黑着脸命人将东西抬下去,

    若不是宫中赐下的东西都有记录,她简直想一把火烧个干净,太膈应人了!

    安氏笑道:“这么多年,还没习惯么?”

    白氏气恼道,“儿媳就是憋得慌,一个阉人在咱们府门前耀武扬威,咱们还一点办法都没有,还得哄着他。”

    安氏眸色暗了暗,轻言细语地说,“且让他们再嚣张一段时日,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段时日不宜跟宫中起冲突。”

    白氏深吸口气,“儿媳知道的,也就在自家人跟前发发牢骚。”

    安氏笑着说,“你性子直爽干脆,嫁进囯公府倒委屈你憋那么长时间了。”

    “母亲哪里的话,儿媳才不委屈!您和世子待我极好,从不拘着我,我在娘家都没有那么自在。”

    婆媳二人闲聊的功夫,府医请了过来,仔细查看二人的膝盖之后开了些涂抹的药,

    待一切准备妥当,起程之时已是下午。

    临别之际,陆允谦小声道:“母亲,告诉父亲一声,若是顺利,父亲要的东西很快就有眉目了。”

    安氏垂下眸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万事小心。”

    话落出了府门坐上马车,

    安氏最后看了一眼国公府,冲陆允谦和白氏挥了挥手便放下了车帘。

    “出发吧。”

    百来号人接到命令,呼啦啦的开始行动,从国公府门前一路走到城门口,声势浩大。

    暗中窥探的人紧紧盯着,直到车队出了城确认途中没有接触任何可疑之人后才去回禀。

    皇宫中,太后的近臣问道,“娘娘,国公夫人带出去的东西需要找机会盘查么?”

    太后把玩着手中的玉扳指,眼底神色莫名,宫殿内的气氛很是微妙,

    “盯了这么多年,没盯出个什么名堂,都说先帝留了后手,可找了这么些年什么都没找到,也不知这传言有几分真假,”

    “比起国公府,本宫更在意那个贱种!”

    “那贱种命大,刺杀这么多次都没死,还好好的回京了,京中束手束脚倒不好再明目张胆的动手了!”

    这意思便是不准备查国公夫人了,提这话的人识趣的不再多说。

    另一个大臣道,“娘娘,二皇子不死,陛下这个皇位就坐得不安稳,朝中永远有人跟娘娘您唱反调,”

    “先皇留的后手必定是对二皇子有利的东西,咱们不若将所有精力放在二皇子府上,看看能不能寻出蛛丝马迹。”

    二皇子君景珩既然敢回京,必定做足了万全的准备,一次次的刺杀失败便是证据。

    二皇子府安插的人手也被一一剔除出来,想查探清楚定然不易,唯一能做的就是将人监禁起来,不接触外界可疑之人。

    可也不能长久监禁,毕竟君景珩是名正言顺的皇子,又无大错,时间长了堵不住百官的幽幽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