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敌肆虐,我掏出武器库硬刚 第57章 不测风云
阳光逐渐打破黑夜的封印,新的一天开始了。
四月二十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这日的早朝,有各地的折子递上来,都夸新作物长势良好,看着就很喜庆。
也有些折子反映说,今年气温升得很快,还不到五月,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各地的降水量都较往年少一些。
皇上立马叫来了钦天监,让他推算最近的天气如何。
钦天监手里掐着神诀,嘴里念念有词,片刻之后回道:“回禀皇上,洛京周边三天之内必有大雨。”
大允朝的都城就是洛京。
听到钦天监的回复,满朝上下呼出了一口气。
神策大将军府这边,唐茗希还躺在床上,睡得昏天暗地的。
昨天夜里,又泡了一晚上温泉。
冯玉兰早起用过早膳,正在花园里浇花,红杏和蓝月两个丫头亦步亦趋的跟在她身后。
和熙的微风拂面而过,花坛两旁的花草随风摇曳,树木枝头花朵密布,片片落花从枝头飘然而下,在空中漫舞飞扬,犹如漫天花雨从天而降,落在肩头发梢,幽香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哒哒哒”是木屐踩在石板上的声音。
门房小林飞一样的跑过来:“启禀老夫人,门外有个叫刘银花的妇人求见,她说她是城西郊外农庄的,说有要事找老夫人禀告。”
冯玉兰听后心头一喜,忙把洒水壶递给了一旁的蓝月:“小林,快把刘大姐带到我院子来。”
原来是同乡的刘大姐啊,冯玉兰正打算着,等过几日空闲了带几个侍女到农庄住上几日。
没成想刘大姐就过来了,不知道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冯玉兰一边往院子走,一边想着。
对于这个同乡,冯玉兰和她很聊得来,如果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她还是愿意帮一帮的。
冯玉兰回了松柏苑的茶厅里,让翠柳与紫苏泡好茶,门房小林就把刘银花带过来了。
刘银花似乎来得很匆忙,脚下的鞋子已经沾满了尘土,头发有些凌乱,嘴唇干得起皮。
她确实来得匆忙,天不亮她就来了,在城外等了好久城门才开启。
农庄在西郊,神策大将军府在城东。
刘银花一路打听,才找到了这里。
冯玉兰让紫苏给她上茶水。
刘银花茶水也顾不上喝,就着急地跟冯玉兰说道:“陆老夫人,陇西遭难了……”
她满眼急切,干裂的嘴唇撕裂出丝丝血迹。
冯玉兰听到陇西遭难了,心里一咯噔,坏了,娘家已经将近三个月没有书信过来了。
自从陆瑾羽出生那年,冯家举家被贬回陇西之后,冯玉兰只能通过书信跟家里联络。
大允朝的信件走得很慢,陇西距离洛京一千多公里,有时候信件在路上耽搁也是常有的事。
四月初的时候,她又寄了一封书信回去,但至今没有收到回音。
冯玉兰心里也着急起来,可是见到刘银花嘴唇都干裂了,还是让她喝口茶水再说。
原来刘银花在陇西天水的侄子刘原棕,逃荒来投奔她了,昨天夜里刚到的。
据刘原棕所说,开春以来陇西郡那一片区就没有下过雨,进入三月份之后,更是烈日炎炎,土地被烤得干裂,没有办法种庄稼。
山地草地都光秃秃的,长不起草,根系浅一点的树木都枯黄了。
陇西那边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稻谷、高粱,小麦在冬季种下,水稻和高粱要在二月份种下。
刘原棕眼见都三月中旬了,天气还是没有降雨的迹象,稻谷、高粱种不了,瓜果蔬菜更不用说了,地里的小麦还未抽穗已经干黄枯死。
虽然井里还有些水,可是庄稼种不了,接下该怎么办?
于是全家老小一合计,就率先收拾东西出逃了,投奔京郊的姐姐刘银花。
幸好刘原棕跑得快,因为就在他跑出来没两日,往洛京城方向的城门已经关闭。
知府派来重兵把守,就是为了防止百姓往京城方向跑。
朝廷至今都没有收到陇西大旱的消息。
冯玉兰听完慌了神,她的父亲冯炎鑫在陇西郡是个知州,可是上面还有个知府,如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正在她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陆瑾羽下朝回来了。
“母亲。”
高大挺拔的身影撩开帘子走了进来。
待看到了刘银花有些惊讶:“咦?母亲这里有客人呀!”
冯玉兰一瞬间似乎是找到了主心骨:“阿羽,刘大姐的侄子说,陇西大旱,他们一家投奔过来了,昨夜才刚到庄子里。”
陆瑾羽带着笑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眉头轻轻拢起:“刘大婶,此事当真?”
刘银花吓得赶紧跪了下来:“将军,此事千真万确,我那侄子叫刘原棕,此时正在庄子里。”
冯玉兰仰着头,看着陆瑾羽,眼角的泪滑落下来:“怎么办啊,阿羽,你外祖父已经有将近三个月没有来信了。”
陆瑾羽眉头紧蹙,拔腿就往外面跑。
“母亲,我去一趟农庄,希儿那边您派个人跟她说一下。”
话音刚落,人已经出了松柏苑。
冯玉兰派了翠柳去梧桐苑那边,跟唐茗希说一下陆瑾羽的去向。
陆瑾羽骑着马一路狂奔,半个时辰之后,赶到了城西郊外的农庄。
他在庄里打听了刘原棕的下落,最后在田埂里找到了他。
听他说了一遍事情的始末,陆瑾羽简明扼要地问他:“你所言可否属实?敢不敢随我进宫面圣?”
刘原棕竖起三根手指,对天发誓:“我刘原棕对天发誓,今日所言,如有半句假话,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大允朝的人很相信神明,对天立誓这种事情,都是很谨慎的。
看着他毫不犹豫的立了誓言,陆瑾羽觉得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出大事了。
可是说到进宫面圣,刘原棕有点发怵。
那可是天子啊,大允朝的平民百姓,一听到皇上两个字都吓得要死。
说到皇上刘原棕也怕,可是想到家乡遭了劫难,如果朝廷早点知道,开仓放粮,估计还能挽救一些人的性命。
他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
四月二十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这日的早朝,有各地的折子递上来,都夸新作物长势良好,看着就很喜庆。
也有些折子反映说,今年气温升得很快,还不到五月,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各地的降水量都较往年少一些。
皇上立马叫来了钦天监,让他推算最近的天气如何。
钦天监手里掐着神诀,嘴里念念有词,片刻之后回道:“回禀皇上,洛京周边三天之内必有大雨。”
大允朝的都城就是洛京。
听到钦天监的回复,满朝上下呼出了一口气。
神策大将军府这边,唐茗希还躺在床上,睡得昏天暗地的。
昨天夜里,又泡了一晚上温泉。
冯玉兰早起用过早膳,正在花园里浇花,红杏和蓝月两个丫头亦步亦趋的跟在她身后。
和熙的微风拂面而过,花坛两旁的花草随风摇曳,树木枝头花朵密布,片片落花从枝头飘然而下,在空中漫舞飞扬,犹如漫天花雨从天而降,落在肩头发梢,幽香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哒哒哒”是木屐踩在石板上的声音。
门房小林飞一样的跑过来:“启禀老夫人,门外有个叫刘银花的妇人求见,她说她是城西郊外农庄的,说有要事找老夫人禀告。”
冯玉兰听后心头一喜,忙把洒水壶递给了一旁的蓝月:“小林,快把刘大姐带到我院子来。”
原来是同乡的刘大姐啊,冯玉兰正打算着,等过几日空闲了带几个侍女到农庄住上几日。
没成想刘大姐就过来了,不知道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冯玉兰一边往院子走,一边想着。
对于这个同乡,冯玉兰和她很聊得来,如果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她还是愿意帮一帮的。
冯玉兰回了松柏苑的茶厅里,让翠柳与紫苏泡好茶,门房小林就把刘银花带过来了。
刘银花似乎来得很匆忙,脚下的鞋子已经沾满了尘土,头发有些凌乱,嘴唇干得起皮。
她确实来得匆忙,天不亮她就来了,在城外等了好久城门才开启。
农庄在西郊,神策大将军府在城东。
刘银花一路打听,才找到了这里。
冯玉兰让紫苏给她上茶水。
刘银花茶水也顾不上喝,就着急地跟冯玉兰说道:“陆老夫人,陇西遭难了……”
她满眼急切,干裂的嘴唇撕裂出丝丝血迹。
冯玉兰听到陇西遭难了,心里一咯噔,坏了,娘家已经将近三个月没有书信过来了。
自从陆瑾羽出生那年,冯家举家被贬回陇西之后,冯玉兰只能通过书信跟家里联络。
大允朝的信件走得很慢,陇西距离洛京一千多公里,有时候信件在路上耽搁也是常有的事。
四月初的时候,她又寄了一封书信回去,但至今没有收到回音。
冯玉兰心里也着急起来,可是见到刘银花嘴唇都干裂了,还是让她喝口茶水再说。
原来刘银花在陇西天水的侄子刘原棕,逃荒来投奔她了,昨天夜里刚到的。
据刘原棕所说,开春以来陇西郡那一片区就没有下过雨,进入三月份之后,更是烈日炎炎,土地被烤得干裂,没有办法种庄稼。
山地草地都光秃秃的,长不起草,根系浅一点的树木都枯黄了。
陇西那边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稻谷、高粱,小麦在冬季种下,水稻和高粱要在二月份种下。
刘原棕眼见都三月中旬了,天气还是没有降雨的迹象,稻谷、高粱种不了,瓜果蔬菜更不用说了,地里的小麦还未抽穗已经干黄枯死。
虽然井里还有些水,可是庄稼种不了,接下该怎么办?
于是全家老小一合计,就率先收拾东西出逃了,投奔京郊的姐姐刘银花。
幸好刘原棕跑得快,因为就在他跑出来没两日,往洛京城方向的城门已经关闭。
知府派来重兵把守,就是为了防止百姓往京城方向跑。
朝廷至今都没有收到陇西大旱的消息。
冯玉兰听完慌了神,她的父亲冯炎鑫在陇西郡是个知州,可是上面还有个知府,如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正在她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陆瑾羽下朝回来了。
“母亲。”
高大挺拔的身影撩开帘子走了进来。
待看到了刘银花有些惊讶:“咦?母亲这里有客人呀!”
冯玉兰一瞬间似乎是找到了主心骨:“阿羽,刘大姐的侄子说,陇西大旱,他们一家投奔过来了,昨夜才刚到庄子里。”
陆瑾羽带着笑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眉头轻轻拢起:“刘大婶,此事当真?”
刘银花吓得赶紧跪了下来:“将军,此事千真万确,我那侄子叫刘原棕,此时正在庄子里。”
冯玉兰仰着头,看着陆瑾羽,眼角的泪滑落下来:“怎么办啊,阿羽,你外祖父已经有将近三个月没有来信了。”
陆瑾羽眉头紧蹙,拔腿就往外面跑。
“母亲,我去一趟农庄,希儿那边您派个人跟她说一下。”
话音刚落,人已经出了松柏苑。
冯玉兰派了翠柳去梧桐苑那边,跟唐茗希说一下陆瑾羽的去向。
陆瑾羽骑着马一路狂奔,半个时辰之后,赶到了城西郊外的农庄。
他在庄里打听了刘原棕的下落,最后在田埂里找到了他。
听他说了一遍事情的始末,陆瑾羽简明扼要地问他:“你所言可否属实?敢不敢随我进宫面圣?”
刘原棕竖起三根手指,对天发誓:“我刘原棕对天发誓,今日所言,如有半句假话,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大允朝的人很相信神明,对天立誓这种事情,都是很谨慎的。
看着他毫不犹豫的立了誓言,陆瑾羽觉得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出大事了。
可是说到进宫面圣,刘原棕有点发怵。
那可是天子啊,大允朝的平民百姓,一听到皇上两个字都吓得要死。
说到皇上刘原棕也怕,可是想到家乡遭了劫难,如果朝廷早点知道,开仓放粮,估计还能挽救一些人的性命。
他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