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大唐搞建设 > 第229章 元氏上班

我在大唐搞建设 第229章 元氏上班

    莒国公府。

    今日一早,元氏穿着板板正正的仕女服,不再如往常那般艳丽多彩,只是很简单地款式颜色。

    她问过有福娘子,不需要穿男子服饰,但也不能明艳张扬。

    应该是规规矩矩的冷色系,比如深蓝、深绿、灰色和黑色这些,身上也应避免金银珠宝这些光彩夺目的饰品,脖颈和手腕最好不戴,头发用木钗子挽起来便可。

    “夫人,您瞧着比之前更稳重端庄了。”绿莺帮元氏挽了发,又帮人整理一番衣裳。

    “合该这样。”

    元氏颔首,又按照有福娘子说的一条条对照。

    今日她便要去户部当值,这不仅是她第一次去衙门相关地方做工,也是整个大唐第一次有娘子这般做。

    她要做到面面俱到,不给旁人留下任何弹劾的机会。

    “夫人,当真无需绿莺陪你?”

    “我是去上工,不是游玩,带你过去作甚?”

    她又不是什么很厉害的人,连个官职都没有,带个婢女过去定是要叫别人笑话的。

    元氏走出房门,路过后花园时往那处瞧了瞧,茂约依旧沉迷戏剧不可自拔。

    她摇头叹了口气:“希望茂约别再惹事,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便可。”

    “嗯……得叫绿莺和婉儿看住他。”

    柳叶打着卷儿摇晃在枝头,各色的鸟雀眨巴着一双豆豆眼,好奇地瞧着树下的行人。

    元氏骑上二八大杠,行驶在上工的路上。

    听说官员们上工都是骑大杠去的,她自然得保持一致。

    朱雀门一般不开,她得从偏门驶入。

    尚书省工作的地方就在承天门街的中央。

    此时正是早班高峰期,许多官员骑着大杠路过,然后奇怪地瞧两眼元氏。

    守门的官兵一早便得到了消息,并未拦截。

    “您便是莒国夫人?”

    一位穿着书生袍,学子模样的青年站在门口处,瞧着像是被派来引导的人。

    元氏点了下头,犹豫片刻又道:“我叫元听燃。”

    有福小娘子说,行走在外,一定要留下自己的名字。

    对方好似没有听见,引着她向里走:“跟我来,我们单独留出了一间屋子。”

    “单独一间?”

    “啊……毕竟您是莒国夫人嘛。”

    男子道:“跟我们一群大男人待在一起,总是不大方便。”

    不方便什么?

    元听燃呼吸一滞,她若自己待在小房间里,还会有人将活计拿给她做吗?

    若只是当个吉祥物坐在那儿,她来此处的意义何在?

    “如此不好吧。”

    元听燃道:“吾听闻唯有尚书才得以独享厢房。”

    闻言,男子颇有些怪异地瞧了她一眼:“莒国公乃尚书,汝乃莒国夫人,且是个娘子,吾等皆赞同准备单独厢房。”

    元听燃捏了捏手指,缓缓开口:“我晓得了。”

    二人走进离办公处不远的一间小厢房,其间还有一套被收在角落里的棋桌,像是被人匆匆改造为办公室的。

    “有需要我做的活计吗?”

    元氏将自己需要用的笔墨纸砚放下:“陛下近日叫我们进行新一轮的人口普查,其中有不少州县……”

    “莒国夫人,此事已有人负责。”

    听得此言,元听燃有些想笑。

    她没来此之前,还有人去府上询问此事。

    来这里之后,嚯!

    竟早就有能人在管理了。

    “那便好。”

    她深深地瞧了眼面前的郎君:“可见近日大家都有在学习,已不需我操心这些了。”

    那郎君被说的面色微红。

    之前他们的确是常常派人去府上询问,可大家都装作是莒国公下达的命令,哪有人在意过这位大娘子?

    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莒国夫人先在此歇息,若有不明之事,吾等定会前来解惑。”

    说罢,他作揖行礼后便要转身离开。

    “且慢。”

    元听燃叫住对方:“这位郎君,我叫元听燃。”

    “破窗听雷惊,欲把旧陈燃。”

    “你叫什么?”

    ‘轰隆——’

    天边倏然响起阵阵雷音,继而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窗沿下含苞待放的月季。

    小鼠放下嘴边偷来的食物,急匆匆向巢穴赶去。

    像极了此时落荒而逃的郎君。

    仅一天的时间,一位叫做元听燃的大娘子在尚书省当值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

    ……

    女庄。

    今日小朝会在庄上开。

    “兄长,朝廷这门买卖做的绝对不亏。”

    李茵夹了块脆甜的黄瓜,迅速放进嘴里:“这玩意儿能从海外捞到不少钱呢!且还多了个超会干活的好员工。”

    “你啊!”

    “过于乱来了。”

    李世民无奈摇头,哪怕户部的确有些散乱,他也不欲叫那元听燃娘子来尚书省当值,本想着多调去一些人手,再叫老房他们兼个职。(房玄龄几人:%*#¥&)

    等到几十年后再说这事儿。

    可谁知义妹拿出一面叫做琉璃镜的新鲜玩意儿,说要用这换取一次机会。

    他一瞧那巴掌大的小镜子,当即瞪大了双眼。

    从里头可以清清楚楚地瞧见人的轮廓不说,更叫人惊讶的是颜色竟也相差无几。

    他搜罗了周边那么多的国家,哪曾见过这东西?

    “兄长,就要趁大家都没反应过来时去做才行。”

    李茵的目的始终是明晃晃地摆在大家眼前,李世民不需要猜便知晓,否则好好的‘小李庄’何必改成‘女庄’?

    随着工业化发展,百姓逐渐富裕,娘子们崛起是必然的事情,就看大家如何操作了。

    李世民的想法是循序渐进,顺其自然。

    李茵却觉着顺其自然行不通,要打破陈俗旧念,得用特殊手段,不仅仅要见效快,更要稳。

    有各种技术支撑,便不会留下把柄,叫第二个宋朝出现。

    “义妹。”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为兄想再瞧一眼那个简易发电机和初版蒸汽机?”

    不然他这心里就始终不能踏实。

    “等吃罢午饭,我们一起过去吧。”

    这两样东西,也是李茵找李世民买下醉雨楼的底气。

    有热武器、有电、有机械动力,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将会变得像碳纤维那般脆弱,瞧起来坚硬的不行,实际上受不得丁点儿冲击

    李茵颔首:“行呢。”

    “正好近日弄出来一颗小灯泡,废了老大的劲儿,一会儿给大家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