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第180章 他们打仗,是为了后世子孙不流血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180章 他们打仗,是为了后世子孙不流血

    苏婉盈媚眼一瞪,顾晨立刻不再同她继续说笑。

    让人拿起李成桂给的黄金迈腿就走,早点儿去,开完会也早点回,他可不爱坐奉天殿的凳子。

    梆硬!

    为了好看软垫都不知道加一个,坐着怪难受的。

    顾舒宁送爹爹出门,顾晨随意问了自家闺女一句。

    “你娘怎么学会撇嘴了?”

    别说,还挺娇俏,要不是肚子还大着的话……

    “和太子妃殿下学的。”见父亲好奇,顾舒宁忙解释:“过年宫宴,太子妃怕母亲在家无聊。”

    “而且太子妃又有了身孕,所以并不方便同皇后娘娘见诸位诰命,却又觉得百无聊赖。”

    “于是派了软轿来接女儿与母亲,郑国公夫妇和他们家二爷也在,不知道怎么回事。”

    “在席面上,太子妃殿下,对着郑国公撇了五六回嘴呢。”

    她娘觉得太子妃那模样有些好玩,便也就学着了。

    原来如此!

    顾晨没有再说什么,摸了摸闺女的脑袋就上了马车。

    明年,常茂就该和冯胜出征,想必是因为这事?

    不过这都是别人家的事,顾晨掀开车帘看着顾安他们手里的黄金,其实媳妇儿说的很对。

    臣子们私底下收别的钱,到底还是要和老朱过一下的。

    免得一条通敌叛国的罪名下来,他可是承受不住的。

    实际上,顾晨和李景隆还没到京,老朱就已经知道这两人办的事,也知道两人收了李成桂一笔钱。

    只是那不是大明的钱,收了就收了,没什么所谓。

    这会子叫两人来,不过是为了把细节摸得更清楚而已。

    很快,老朱就抓到了重点,他看着李景隆道。

    “你是怎么知道,李成桂手里有高丽一半儿的兵权?”

    他都不知道的事,这小子是如何知道的?

    李景隆愣了愣,然后指着顾晨道:“是顾大人告诉我的,见李成桂的前一晚,我们商讨的时候,顾大人让我这么说的。”

    说是商讨对策,其实只不过是对对台词而已。

    而他胆子也确实大,想都没咋想,就按顾晨教的学了。

    “嗯~”老朱很是意外,又看向顾晨:“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李成桂手里,有一半的兵权呢?”

    他不知道,勋爵也不知道,顾晨一个文官怎么知道?

    顾晨:“……”

    当然是在现代学历史的时候,老师们估计的啊。

    “臣猜的。”可这话又不能直说,他只能说个勉强过得去的理由:“臣根据李成桂数次打仗的情况,还有他的官职,推测出来的。”

    那么多官职,那么多次战役,算出来肯定八九不离十。

    “嗯,你是个聪明的。”老朱的手背在身后掐算了半天,最后点头道:“这个李成桂恐怕回去就要清理人了。”

    他肯定会以为,他府里的亲信,有大明朝的眼线。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笑了:“这个李成桂聪明还是有几分聪明,只不过太轻视你们了些。”

    他本来还在担心,这俩孩子会不会把事给办砸了。

    没想到不但没有,结果还比预期好,老朱摆摆手让李景隆先去看他老子,只把顾晨给扣了下来。

    李景隆见陛下留下顾晨,心里头免不得有些酸酸的。

    可想着老爹还在家等着自己,便也只好先行离去,只不过临走时,还是对着顾晨撇了撇嘴。

    顾晨:“……”

    咋都爱撇嘴呢?

    老朱把外甥孙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心里暗笑这孩子怎么长不大,却也开始为孩子打算将来。

    “这孩子,还算靠谱吧,小顾,你觉得他适合当个什么官儿,帮他爹掌管禁军如何?”

    他从一开始就这么打算的,这位置他最看好九江。

    顾晨却道:“陛下,臣以为小公爷,更适合任鸿胪寺卿一职,在外交上,小公爷天赋极好。”

    该怒的时候怒,该笑的时候笑,比川戏变脸还快。

    老朱想起外甥孙的表现,心里有些认可这个说法。

    可除了景隆,他也想不出谁掌管禁军才能放心。

    摇摇头,老朱暂时放弃这个话题,转而看着他身后的黄金道:“既是李成桂送给你和九江的,你就拿去用吧。”

    “如今朝中事务繁忙,你差不多歇息两日就赶快回都察院和吏部吧,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就这,还堆了好多事儿呢。

    看在如今朝中事忙,还需要剩下的臣子多辛苦辛苦,这二百两黄金,就给顾晨自己花吧。

    顾晨:“……是,陛下。”

    你说这怪谁呢,不还是怪你砍的脑袋太多了吗?

    他本来想去看看标儿,可标儿却让李谨提前传话,让他先回去陪陪家人,不用同他见外。

    啧~

    标儿就是标儿,永远都善解人意,和善温和。

    不过,顾晨没急着回去,而是先去魏国公府接儿子。

    他娘就要生了,儿女还有丈夫自然都得在跟前才是。

    魏国公府。

    “这孩子是习武的料子,顾大人生了个好儿子。”

    短短六个月时间,徐达从刚开始的不情不愿,变成了现在的满心欢喜,对顾晨的态度也比从前亲切。

    能得徐达大将军夸奖,顾晨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是个竖子,公爷莫要夸赞,免得他翘尾巴。”

    徐达笑文人说话就是谦虚,因为现在已经是下午,所以他亲自带路到了孩子读书的地方。

    顾修正坐在徐家的私塾,跟着徐妙锦、徐膺绪还有徐家四姑娘徐妙安他们一块儿读书。

    孩子眉眼认真,和在家时东摸摸西摸摸的样子完全不同,这会儿看起来,倒像是个三好学生。

    徐达笑道:“顾大人,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乖吗?”

    顾晨隔着窗户,看着乖巧的儿子,心里对徐达算是彻底服气,他笑着朝徐达拱手道。

    “敢问公爷,这是为何?”

    徐达不仅仅能练军中的刺头,还能管不爱读书的孩子?

    “因为我告诉他,若是他能写出一笔的好字,且能让先生满意的话,我就带他去军营里逛逛。”

    孩子是要因材施教的,光靠打骂说教肯定不行。

    还得知道他想要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知道了以后,就按这方向,耐心引导就行了。

    “这孩子想要的,只怕只有公爷才能够给了。”

    顾晨有些无奈,他一个文官儿,可没本事带儿子去军营,不能给这孩子想要的,怪不得管不住呢。

    “孩子已经下定了决心,顾大人就莫要强求了。”

    徐达是怕他把孩子接回去不再送来,到时候搞得父子关系紧张,这才想着开导恩人几句。

    “当武将也不一定是危险的,等这孩子长大了以后,我大明朝啊,早就是太平盛世咯。”

    “顾大人,你说是不是?”

    他们这辈人为啥这么卖命,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再流血,能活在平安喜乐的盛世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