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盖世无双何雨柱 第1948章 那事我可不认账
热门推荐:
都市仙缘之婚约风云
锦衣卫皇帝跑路了
穿越雪中从帮赵楷登上皇位开始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级工程师
女人不坏
江湖小小侠客
猫猫我啊,想给每只小流浪一个家
重生后,皇帝为我痛哭流涕
成婚当日我改嫁未来权臣!
何雨柱点点头,二话不说就掏钱交了押金。那一刻,他觉得这院子,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什么都靠着“老三”了。他在四合院里长大,也该为这地方撑起一片天了。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柱几乎天天往医院跑。他给易中海送饭、洗衣,照顾得无微不至。四合院里的人起初还有些惊讶,渐渐也都知道了情况。有人送来了鸡蛋,有人送了两根人参,有人甚至悄悄地塞了一些钱给何雨柱,让他替他们表达一份心意。
院子里的风似乎也变了。人们说话的时候少了几分冷漠,多了几分关怀。孩子们放学回来,也不再吵吵闹闹,而是轻声细语地路过易中海的窗前。
春天终于彻底来了,屋脊上的雪化尽了,树梢冒出嫩绿的芽。何雨柱站在院子中间,仰望着天空。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易中海的病还没好,院子也还有太多事要管。但他不怕。他已经准备好了,用自己的双手,接过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守住这方四合天地。
何雨柱站在床边,神情凝重。他从来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一个曾经风风火火的男人,如今像老猫一样安静地卧在床上。易中海曾是那个站在院子里一句话能定三家人冷暖的“老三”,谁能想到也有这样一日。
他站了一会儿,便轻轻走出病房,掏出卷烟咬在嘴里,靠在走廊的窗边。火柴划燃的那一刹那,他的眼神里多了一点茫然。他其实不抽烟,只是今天这股压在心口的闷气,让他忍不住想靠点味儿刺激自己清醒点。
“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掐灭了烟头。
许大茂是他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人名。这个油滑里透着点义气的家伙,平日里嘴碎得很,但遇事还是有担当的。何雨柱心想,老易的事不能就自己一人扛着,也该有人分担分担了。他在医院门口站了一会儿,便拎起饭盒往回赶,心里想着怎么找许大茂说这事。
四合院的午后显得格外安静,门前的石阶上趴着一只黄猫,见了何雨柱也懒得动弹。何雨柱回到家,换了件干净衣裳,拎着菜篮子出了门,直奔许大茂的屋子。
“大茂,屋里没?”他敲了敲门。
“谁呀?雨柱啊!”门咣当一声被推开,许大茂探出脑袋,脸上挂着惯有的笑意,“你这大中午的不歇着,找我干啥?”
“进去说。”
许大茂一听这语气,脸色一正,把门让开。
屋里味道有点油腻,大概是刚炸完酥肉。许大茂擦了擦手上的油,拉过椅子招呼何雨柱坐下。何雨柱却没坐,盯着他看了两秒,开门见山:“老易病了,住院了,挺严重。”
许大茂一愣,随即脸上的笑意就散了。他坐直了些,皱起眉:“啥?病了?我咋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他瞒着呢,前两天我去他屋找他,一看他那样儿,吓一跳。”何雨柱叹了口气,“我带他去的医院,大夫说肺里有炎症,慢性的,拖久了。”
许大茂的嘴动了动,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他和易中海虽不是特别亲,但在这个四合院里打交道这么多年,早就有了感情。再说了,这院子谁不听老易的?就连他许大茂,也常因一句“老三说了”而息事宁人。如今,老三病倒了,忽然像是院子的顶梁柱塌了一样。
“你说……他咋不说一声呢?”许大茂低声说,眼里也有些红了。
“他怕丢人。”何雨柱坐下,慢慢点头,“怕人说他老了不中用了。你说这人啊,一辈子硬撑着,一到老就软了,连病都不敢说。”
两人沉默了片刻,气氛一时凝重。
“咱去看看他吧。”何雨柱抬头看着许大茂,“你是他老相识,他看到你,心里也能宽慰点。”
许大茂点点头,起身就去换衣服:“走,现在去。”
到了医院,何雨柱领着许大茂进了病房。易中海睁开眼,看见两人进来,神色略显意外。他张了张嘴,声音虚弱:“你们来了?”
“来了,来了。”许大茂笑着,挤出点精神,“老易,你这是成精了啊?连病都不告诉我们,非得让雨柱查出来?”
易中海微微一笑,眼角却泛起了湿意。他闭了闭眼,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丢人啊……”
“你丢啥人了?咱一院子人,哪个没点病?你这不是拖太久了才严重么?”许大茂把椅子拉近了床边,坐下后压低了声音,“我说你要早告诉我们,咱几个哥儿们合着出点力,也不至于你一个人这么撑着。”
易中海没说话,目光却变得柔和起来。他不是不明白大家的好,只是他一辈子都在别人面前强硬惯了,如今要别人照顾,实在难以启齿。
“你啊,就是太倔。”何雨柱把水杯递过去,“现在好好养病,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你要是再耍硬,回头我可真翻你旧账了啊,从你当年咋收拾小偷的事开始说。”
“别别别。”易中海竟咧嘴笑了笑,脸色还是苍白,“那事我可不认账。”
许大茂在一旁也跟着笑了两声,气氛终于缓和了一点。
从医院回来后,何雨柱心里却越发沉重。他知道易中海这病,不光是身体的事,还有心理的坎儿。一个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人,突然失去了力量感,那个落差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晚上,何雨柱独自在屋里坐着,喝了点酒。灯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静静地看着那影子,脑子里却转着各种念头。他想起小时候,父母早逝,易中海就是那会儿站出来护着他的。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打架回来,易中海不是骂他,而是教他怎么分清楚“该打的”和“该忍的”。那时候他就觉得,这老哥,真像个亲哥哥。
“我欠他的太多了……”他喃喃自语。
这份欠,不能光用几顿饭和几趟医院就还清。他打定主意,等老易出院后,要替他把屋子翻修一遍,把那漏雨的瓦片换了,把地面重新铺上水泥砖,还得弄个热水器——别再让他用那口冷水池子了。老了也得活得体面,这话他以前没当回事,如今听着却觉得扎心。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柱几乎天天往医院跑。他给易中海送饭、洗衣,照顾得无微不至。四合院里的人起初还有些惊讶,渐渐也都知道了情况。有人送来了鸡蛋,有人送了两根人参,有人甚至悄悄地塞了一些钱给何雨柱,让他替他们表达一份心意。
院子里的风似乎也变了。人们说话的时候少了几分冷漠,多了几分关怀。孩子们放学回来,也不再吵吵闹闹,而是轻声细语地路过易中海的窗前。
春天终于彻底来了,屋脊上的雪化尽了,树梢冒出嫩绿的芽。何雨柱站在院子中间,仰望着天空。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易中海的病还没好,院子也还有太多事要管。但他不怕。他已经准备好了,用自己的双手,接过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守住这方四合天地。
何雨柱站在床边,神情凝重。他从来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一个曾经风风火火的男人,如今像老猫一样安静地卧在床上。易中海曾是那个站在院子里一句话能定三家人冷暖的“老三”,谁能想到也有这样一日。
他站了一会儿,便轻轻走出病房,掏出卷烟咬在嘴里,靠在走廊的窗边。火柴划燃的那一刹那,他的眼神里多了一点茫然。他其实不抽烟,只是今天这股压在心口的闷气,让他忍不住想靠点味儿刺激自己清醒点。
“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掐灭了烟头。
许大茂是他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人名。这个油滑里透着点义气的家伙,平日里嘴碎得很,但遇事还是有担当的。何雨柱心想,老易的事不能就自己一人扛着,也该有人分担分担了。他在医院门口站了一会儿,便拎起饭盒往回赶,心里想着怎么找许大茂说这事。
四合院的午后显得格外安静,门前的石阶上趴着一只黄猫,见了何雨柱也懒得动弹。何雨柱回到家,换了件干净衣裳,拎着菜篮子出了门,直奔许大茂的屋子。
“大茂,屋里没?”他敲了敲门。
“谁呀?雨柱啊!”门咣当一声被推开,许大茂探出脑袋,脸上挂着惯有的笑意,“你这大中午的不歇着,找我干啥?”
“进去说。”
许大茂一听这语气,脸色一正,把门让开。
屋里味道有点油腻,大概是刚炸完酥肉。许大茂擦了擦手上的油,拉过椅子招呼何雨柱坐下。何雨柱却没坐,盯着他看了两秒,开门见山:“老易病了,住院了,挺严重。”
许大茂一愣,随即脸上的笑意就散了。他坐直了些,皱起眉:“啥?病了?我咋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他瞒着呢,前两天我去他屋找他,一看他那样儿,吓一跳。”何雨柱叹了口气,“我带他去的医院,大夫说肺里有炎症,慢性的,拖久了。”
许大茂的嘴动了动,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他和易中海虽不是特别亲,但在这个四合院里打交道这么多年,早就有了感情。再说了,这院子谁不听老易的?就连他许大茂,也常因一句“老三说了”而息事宁人。如今,老三病倒了,忽然像是院子的顶梁柱塌了一样。
“你说……他咋不说一声呢?”许大茂低声说,眼里也有些红了。
“他怕丢人。”何雨柱坐下,慢慢点头,“怕人说他老了不中用了。你说这人啊,一辈子硬撑着,一到老就软了,连病都不敢说。”
两人沉默了片刻,气氛一时凝重。
“咱去看看他吧。”何雨柱抬头看着许大茂,“你是他老相识,他看到你,心里也能宽慰点。”
许大茂点点头,起身就去换衣服:“走,现在去。”
到了医院,何雨柱领着许大茂进了病房。易中海睁开眼,看见两人进来,神色略显意外。他张了张嘴,声音虚弱:“你们来了?”
“来了,来了。”许大茂笑着,挤出点精神,“老易,你这是成精了啊?连病都不告诉我们,非得让雨柱查出来?”
易中海微微一笑,眼角却泛起了湿意。他闭了闭眼,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丢人啊……”
“你丢啥人了?咱一院子人,哪个没点病?你这不是拖太久了才严重么?”许大茂把椅子拉近了床边,坐下后压低了声音,“我说你要早告诉我们,咱几个哥儿们合着出点力,也不至于你一个人这么撑着。”
易中海没说话,目光却变得柔和起来。他不是不明白大家的好,只是他一辈子都在别人面前强硬惯了,如今要别人照顾,实在难以启齿。
“你啊,就是太倔。”何雨柱把水杯递过去,“现在好好养病,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你要是再耍硬,回头我可真翻你旧账了啊,从你当年咋收拾小偷的事开始说。”
“别别别。”易中海竟咧嘴笑了笑,脸色还是苍白,“那事我可不认账。”
许大茂在一旁也跟着笑了两声,气氛终于缓和了一点。
从医院回来后,何雨柱心里却越发沉重。他知道易中海这病,不光是身体的事,还有心理的坎儿。一个习惯了掌控一切的人,突然失去了力量感,那个落差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晚上,何雨柱独自在屋里坐着,喝了点酒。灯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静静地看着那影子,脑子里却转着各种念头。他想起小时候,父母早逝,易中海就是那会儿站出来护着他的。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打架回来,易中海不是骂他,而是教他怎么分清楚“该打的”和“该忍的”。那时候他就觉得,这老哥,真像个亲哥哥。
“我欠他的太多了……”他喃喃自语。
这份欠,不能光用几顿饭和几趟医院就还清。他打定主意,等老易出院后,要替他把屋子翻修一遍,把那漏雨的瓦片换了,把地面重新铺上水泥砖,还得弄个热水器——别再让他用那口冷水池子了。老了也得活得体面,这话他以前没当回事,如今听着却觉得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