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映月明 第549章 相见总是忐忑
热门推荐:
英雄联盟云天纪
快穿炮灰翻身攻略男神
末世了还茶我?交易系统带我建国
被迫修仙的我只想嫁人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你贩剑我断情,大师姐带飞新宗门
五十再嫁,我提离婚他疯了
离谱!绑定非人老公,我虐哭游戏
仙界舔狗:宗门圣女坐不住了
这条路很长很长,还有几十年要走,这每一本参下来,都是大家族的养料和深耕。
“那就谢过祖父了,只不过祖父不露身份的话,在那些大家族......”
“怎么?当我大柱国的身份不好使?”
李星寒嘴角扬起笑意,他身上的名头很多,不少人曾经暗讽他若是有几个女儿,定然和那独孤信也不差分毫。
这些名头被剥夺过,最后也悉数被恢复,只不过李星寒不在乎了而已。
听到这话贺云也跟着笑了起来,确实,李星寒虽然不经常在朝中,但是那分量总是无人可以撼动。
血溅朝堂都没有被定成反贼,这成分可想而知。
又聊了几句看李星寒起身想走,贺云又将人叫住,他还有话没有说完。
最近朝中又不少人在质疑李家的威势,拥兵十万不说,还开始朝着御林军安插人手,那些人怀疑李家的忠诚。
李星寒不以为然,若是想参就随便他们参,拿到李家谋反的证据就算全杀干净又何妨?
“当然,话是这么说,你也许觉得我冷血,觉得我开始缺少了一份人性,不过我与你说,都是你的推测而已,我对李家有信心。”
“让他们去办吧,贺云,告诉御史台和那些衙门里的人,想参李家,最好是去太祖陵前参。”
这帽子太大,不知道那些人有没有这个胆子接了。
回到府中,李星寒看到了桌面上的解酒汤。
“嘉敏来过?”
门外并未响起郑辉的话,而是嘉敏发出了声音。
“是我,太师今夜定然是喝了不少,给太师准备些解酒汤喝,宫内的信件就在桌上,我没有看。”
李星寒将信件拆开又放下:“曹吉祥传信,祁镇报个平安。”
“你是太妃,不必如此的。”
李星寒又端起了解酒汤。
房门缓缓推开,嘉敏走入房中恭敬行礼。
“太师当得起,祁镇不止一次与我说过,太师是除了母后以外,对他最好也是最值得信任的长辈。”
“再说了,要不是有太师府这块金字招牌,那些宫里的人早就将我拿下,就算是有母后的保护,也得被发配到苦寒之地。”
“父皇托孤的情分,任谁都不敢硬闯太师府,即便是朱祁钰,他也放不下面子去否决他父亲的眼光。”
这话说的没有毛病,朱祁钰是不好意思,并不是不敢。
“嘉敏,天天在京城是不是有些无趣?若是想暂时的飞出这个樊笼,等这次我出征将你带出去,先去天山休养一段时间吧,等宫里的事情最终有了个说法,你再决定自己的去留。”
朱祁镇也不是一定会成功,真失败,以嘉敏这导火索的身份,下场不会好到哪儿去。
嘉敏细细思量了一会儿,她不想去天山。
“太师,我想去东瀛可以吗,听说您的夫人在那儿,跟我也能有个伴。”
这李星寒倒是无所谓,嘉敏人不错,能和妃英兰做个伴也还不错。
“行,那我找人传信过去,让小兰那边派人来接你,这次出征,我先给你送到威海卫。”
“谢太师,不过还是希望您能帮我告诉祁镇一声,这么久,我很想他。”
这信儿李星寒哪儿来不传的道理,答应后嘉敏便离开了李星寒的房间。
李星寒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准备睡下,突然想到了自己还没准备明天的见面礼,披上衣服朝着密室而去。
东挑西捡半天,最后还是揣了一个玉佩在怀中。
天色刚刚大亮,李星寒刚出门就看到了正在练功的郑辉:“这么早就开始练了,让你去准备的东西准备了吗?”
“大人放心,呼,属下已经去办了,东西已经订好晚些商号的人就会打包好送过来,只不过花了大人不少银子,大人可是莫怪,呼。”
“行了行了,歇一下吧,一会儿陪我去吃个烧饼喝碗羊汤。”
郑辉接过李星寒抛来的汗巾擦了擦脸:“大人这有什么好喝的,天山不是没有,还没有喝腻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山的羊和京城的味道不同,等我带你去了你就知道了,去洗洗澡换个衣服。”
“得嘞。”
不到一刻钟,郑辉就换上了自己的飞鱼服来到了院落当中。
李星寒笑了起来,这么郑重,还说自己不在乎。
“算了,你想威风,那我陪你威风一次。”
李星寒也回到房间,换上了自己的绯色蟒袍。
洪武年间大明早已定下了规定,国公只有朝会祭祀庆典的时候才能穿这特赐的蟒袍,可偶尔穿着出趟门办点事,只要不太过招摇,对于这些高官来说也不算什么。
“大人您穿这个出去吃羊汤吗......”
“总没有你这百户的飞鱼骚包。”
调侃的郑辉脸色通红,李星寒招呼来嘉敏的贴身丫头:“告诉小姐不要准备早饭了,等等我带羊汤回来给她。”
“好的老爷。”
丫鬟不知道嘉敏的身份,当初找她来伺候的时候,说的是太师大人的远房侄女。
“你们也不用准备了,我一并带给你们。你们几个人?”
“回老爷,家中除了小姐,还有我们两个丫鬟和一个跑腿的小厮。”
“行,记下了。”
李星寒带着郑辉出门,丫鬟看着李星寒的背影不住的出神:“果然京城里人们说的没错,咱家老爷是天底下顶好的人了。”
倒不是一碗羊汤就让丫鬟能感恩戴德,而是在李星寒的面前,她们感受不到那高高在上的官架子。
在这太师府里,她们过得自在,真就如自己的家中一般。
两人出了府七拐八拐的到了一条胡同之外,胡同里摆着几张桌子,一个年轻人正在忙活收拾,看样子前几桌的人这是刚走,这也正合李星寒的心意,心血来潮陪着郑辉出来还穿着蟒袍,让人看见了也是现眼。
“客官二位吃点什么?咱们有羊汤烧饼!李公子!”
年轻人招呼了一半看清了李星寒的面容,惊喜大叫。
而年轻人的样貌也和记忆中的小童开始重叠。
“大眼儿!长这么大了!”
大眼儿将肩上的毛巾放在桌上冲了过来:“李公子你可是好多年没来咱家喝羊汤了。”
李星寒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笑道:“别叫公子了,都一把年纪了。”
“嗨,您这也就四十多岁,不算老的。”
大眼儿招呼李星寒和郑辉坐下,手里动作也快,汤转眼就上到了面前。
“您先喝着。”
“味道没变,你爹呢?”
大眼儿看到李星寒乐的不行,当初李星寒可没少照顾他家生意,他也没少吃李星寒的糖。
“我爹回老家养老了,这摊子交给我啦。”
“可以可以,你没糟践你爹的手艺,烧饼呢,快来四个烧饼。”
“没问题!可先说好啊,今天不许给钱,您回京城的消息我听到了,真真没想到您还能来光顾咱家这小摊儿,今天必须我请客。”
李星寒笑着摇头,这大眼儿,从小就和自己投缘,没想到这么多年没见,还是这么热情。
“行,我俩的算你请客,但是家里还有人要吃,那份钱你可得收。”
李星寒放下几颗碎银子:“你看看街坊邻居有没有熟人闲着,让他过来送点烧饼去太师府。”
大眼儿看着桌上的碎银子苦笑不已,谁家吃羊汤给银子,几个大子儿就够了。
“唉,还是拗不过您,从小就是,您先吃着。”
大眼儿将碎银子揣好,又掏出几个铜钱到胡同口招呼了起来:“克五!克五!过来帮个忙,帮我送点货!”
喊完大眼儿就开始忙活,不一会儿,一个脚行打扮的人过来接过铜板烧饼和羊汤罐子急匆匆的离开。
至始至终没敢看过李星寒一眼。
“不是,我这么吓人吗?”
“公子说笑了,这胡同口哪儿来过您这样的贵人啊,看您这蟒袍是刚散朝吧。”
李星寒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刺绣笑了起来:“没去!哈哈,昨天宫内陪着陛下喝了不少,今天陛下特许我休息一天。”
说罢还瞪了郑辉一眼,以后可不能陪着晚辈瞎玩了,真是成何体统。
“大人可不要怪我,谁让您还不等赴宴就换上了呢!”
郑辉抗议一声,开始低下头喝汤不再做声。
“那就谢过祖父了,只不过祖父不露身份的话,在那些大家族......”
“怎么?当我大柱国的身份不好使?”
李星寒嘴角扬起笑意,他身上的名头很多,不少人曾经暗讽他若是有几个女儿,定然和那独孤信也不差分毫。
这些名头被剥夺过,最后也悉数被恢复,只不过李星寒不在乎了而已。
听到这话贺云也跟着笑了起来,确实,李星寒虽然不经常在朝中,但是那分量总是无人可以撼动。
血溅朝堂都没有被定成反贼,这成分可想而知。
又聊了几句看李星寒起身想走,贺云又将人叫住,他还有话没有说完。
最近朝中又不少人在质疑李家的威势,拥兵十万不说,还开始朝着御林军安插人手,那些人怀疑李家的忠诚。
李星寒不以为然,若是想参就随便他们参,拿到李家谋反的证据就算全杀干净又何妨?
“当然,话是这么说,你也许觉得我冷血,觉得我开始缺少了一份人性,不过我与你说,都是你的推测而已,我对李家有信心。”
“让他们去办吧,贺云,告诉御史台和那些衙门里的人,想参李家,最好是去太祖陵前参。”
这帽子太大,不知道那些人有没有这个胆子接了。
回到府中,李星寒看到了桌面上的解酒汤。
“嘉敏来过?”
门外并未响起郑辉的话,而是嘉敏发出了声音。
“是我,太师今夜定然是喝了不少,给太师准备些解酒汤喝,宫内的信件就在桌上,我没有看。”
李星寒将信件拆开又放下:“曹吉祥传信,祁镇报个平安。”
“你是太妃,不必如此的。”
李星寒又端起了解酒汤。
房门缓缓推开,嘉敏走入房中恭敬行礼。
“太师当得起,祁镇不止一次与我说过,太师是除了母后以外,对他最好也是最值得信任的长辈。”
“再说了,要不是有太师府这块金字招牌,那些宫里的人早就将我拿下,就算是有母后的保护,也得被发配到苦寒之地。”
“父皇托孤的情分,任谁都不敢硬闯太师府,即便是朱祁钰,他也放不下面子去否决他父亲的眼光。”
这话说的没有毛病,朱祁钰是不好意思,并不是不敢。
“嘉敏,天天在京城是不是有些无趣?若是想暂时的飞出这个樊笼,等这次我出征将你带出去,先去天山休养一段时间吧,等宫里的事情最终有了个说法,你再决定自己的去留。”
朱祁镇也不是一定会成功,真失败,以嘉敏这导火索的身份,下场不会好到哪儿去。
嘉敏细细思量了一会儿,她不想去天山。
“太师,我想去东瀛可以吗,听说您的夫人在那儿,跟我也能有个伴。”
这李星寒倒是无所谓,嘉敏人不错,能和妃英兰做个伴也还不错。
“行,那我找人传信过去,让小兰那边派人来接你,这次出征,我先给你送到威海卫。”
“谢太师,不过还是希望您能帮我告诉祁镇一声,这么久,我很想他。”
这信儿李星寒哪儿来不传的道理,答应后嘉敏便离开了李星寒的房间。
李星寒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准备睡下,突然想到了自己还没准备明天的见面礼,披上衣服朝着密室而去。
东挑西捡半天,最后还是揣了一个玉佩在怀中。
天色刚刚大亮,李星寒刚出门就看到了正在练功的郑辉:“这么早就开始练了,让你去准备的东西准备了吗?”
“大人放心,呼,属下已经去办了,东西已经订好晚些商号的人就会打包好送过来,只不过花了大人不少银子,大人可是莫怪,呼。”
“行了行了,歇一下吧,一会儿陪我去吃个烧饼喝碗羊汤。”
郑辉接过李星寒抛来的汗巾擦了擦脸:“大人这有什么好喝的,天山不是没有,还没有喝腻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山的羊和京城的味道不同,等我带你去了你就知道了,去洗洗澡换个衣服。”
“得嘞。”
不到一刻钟,郑辉就换上了自己的飞鱼服来到了院落当中。
李星寒笑了起来,这么郑重,还说自己不在乎。
“算了,你想威风,那我陪你威风一次。”
李星寒也回到房间,换上了自己的绯色蟒袍。
洪武年间大明早已定下了规定,国公只有朝会祭祀庆典的时候才能穿这特赐的蟒袍,可偶尔穿着出趟门办点事,只要不太过招摇,对于这些高官来说也不算什么。
“大人您穿这个出去吃羊汤吗......”
“总没有你这百户的飞鱼骚包。”
调侃的郑辉脸色通红,李星寒招呼来嘉敏的贴身丫头:“告诉小姐不要准备早饭了,等等我带羊汤回来给她。”
“好的老爷。”
丫鬟不知道嘉敏的身份,当初找她来伺候的时候,说的是太师大人的远房侄女。
“你们也不用准备了,我一并带给你们。你们几个人?”
“回老爷,家中除了小姐,还有我们两个丫鬟和一个跑腿的小厮。”
“行,记下了。”
李星寒带着郑辉出门,丫鬟看着李星寒的背影不住的出神:“果然京城里人们说的没错,咱家老爷是天底下顶好的人了。”
倒不是一碗羊汤就让丫鬟能感恩戴德,而是在李星寒的面前,她们感受不到那高高在上的官架子。
在这太师府里,她们过得自在,真就如自己的家中一般。
两人出了府七拐八拐的到了一条胡同之外,胡同里摆着几张桌子,一个年轻人正在忙活收拾,看样子前几桌的人这是刚走,这也正合李星寒的心意,心血来潮陪着郑辉出来还穿着蟒袍,让人看见了也是现眼。
“客官二位吃点什么?咱们有羊汤烧饼!李公子!”
年轻人招呼了一半看清了李星寒的面容,惊喜大叫。
而年轻人的样貌也和记忆中的小童开始重叠。
“大眼儿!长这么大了!”
大眼儿将肩上的毛巾放在桌上冲了过来:“李公子你可是好多年没来咱家喝羊汤了。”
李星寒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笑道:“别叫公子了,都一把年纪了。”
“嗨,您这也就四十多岁,不算老的。”
大眼儿招呼李星寒和郑辉坐下,手里动作也快,汤转眼就上到了面前。
“您先喝着。”
“味道没变,你爹呢?”
大眼儿看到李星寒乐的不行,当初李星寒可没少照顾他家生意,他也没少吃李星寒的糖。
“我爹回老家养老了,这摊子交给我啦。”
“可以可以,你没糟践你爹的手艺,烧饼呢,快来四个烧饼。”
“没问题!可先说好啊,今天不许给钱,您回京城的消息我听到了,真真没想到您还能来光顾咱家这小摊儿,今天必须我请客。”
李星寒笑着摇头,这大眼儿,从小就和自己投缘,没想到这么多年没见,还是这么热情。
“行,我俩的算你请客,但是家里还有人要吃,那份钱你可得收。”
李星寒放下几颗碎银子:“你看看街坊邻居有没有熟人闲着,让他过来送点烧饼去太师府。”
大眼儿看着桌上的碎银子苦笑不已,谁家吃羊汤给银子,几个大子儿就够了。
“唉,还是拗不过您,从小就是,您先吃着。”
大眼儿将碎银子揣好,又掏出几个铜钱到胡同口招呼了起来:“克五!克五!过来帮个忙,帮我送点货!”
喊完大眼儿就开始忙活,不一会儿,一个脚行打扮的人过来接过铜板烧饼和羊汤罐子急匆匆的离开。
至始至终没敢看过李星寒一眼。
“不是,我这么吓人吗?”
“公子说笑了,这胡同口哪儿来过您这样的贵人啊,看您这蟒袍是刚散朝吧。”
李星寒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刺绣笑了起来:“没去!哈哈,昨天宫内陪着陛下喝了不少,今天陛下特许我休息一天。”
说罢还瞪了郑辉一眼,以后可不能陪着晚辈瞎玩了,真是成何体统。
“大人可不要怪我,谁让您还不等赴宴就换上了呢!”
郑辉抗议一声,开始低下头喝汤不再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