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第258章 兵工厂发展
热门推荐:
种地吧别把我留在后陡门的夏天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君逍遥拜玉儿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
综影视之配角攻略
六十年代之我是主角的恶毒大嫂
都是送外卖,我有千倍返利系统
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
剑道斩仙
闺蜜齐穿书!嫁糙汉!你离我也离
让一众文武下去按着这个规划完善细节,余诚自己来到了军工厂。
蔡文晖被分配到这里已经有一个星期了,余诚非常好奇在他这个熟手的带领下,军工厂会有什么样的改观。
军工厂位于荆州城东南角,一共三座厂房。厂房门口有一个班的守卫,守卫班长见司令驾到,急忙出来迎接。
余诚摆摆手,让他不要大肆宣章,自己只带着付应平走入工厂内部,只见工厂内秩序井然,杂物摆放有序,比自己上次视察时进步许多。
见到余诚,蔡文晖就开始诉苦。诉苦内容无非是三个方面:机器太少、动力不足、技术工人奇缺。
“照这个情况下去,别说年底,就是再给我三个月,也造不出足够的枪支来装备你的军队。”
这几个问题余诚不是不知道,他也只能安抚蔡文晖道:“有问题就解决他,咱们堂堂穿越众还能被这几个小问题给难倒?想想临高角的那帮人,不像咱们还有源源不断的支持,不也发展的挺好吗?难道你还不如他们几个?”
蔡文晖嘴里咕哝两句,到底是不肯承认自己技不如人,道:“我这边还缺些设备,你能给我搞来吧?”
余诚接过蔡文晖的设备清单,粗粗看了一遍后打包票说:“一个月内,指定给你搞来。”
“咱这边啥时候能建个电厂呀?现在我那数控机床就是个摆设。咱不会是要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吧?咱就不能跳两级?”
余诚叹气:“我加紧张罗找几个懂这行的人来,这边水库建设也已经提上日程了,等水电站建成运转起来,我先把电线给咱兵工厂拉过来。”
蔡文晖又提出要些工人,他要亲自培养技工。余诚有些怀疑的问:“你一个人,能培养得过来吗?”
蔡文晖说:“形势不等人。我是这样想的,不指望他们能成为对着图纸就能车出零件来,只要他们对着单一的零件使劲就行。”
“我把夏塞波步枪,就是你说的夏式步枪分解成零件,每个零件对应一个加工小组,最后再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就行。”
“流水线生产啊?”
余诚并非没有这种想法,但在蔡文晖来之前,他没有合格的技术人才,自己也不懂,只能挑出几个工匠自己现学现教。
现在有了蔡文晖掌总,兵工厂的生产就规范多了。
余诚好奇问:“那你预计现阶段步枪生产的产量有多少?”
蔡文晖道:“现在每月能产步枪三百支左右,等我把这批工人操练出来,下个月的步枪产量应该能有五百支。”
这个产量已经不低了,像在晚清汉阳兵工厂刚建成的时候,每个月也就四百多支步枪的产量。
说到这里,蔡文晖不禁好奇问道:“这还是枪管都是你弄来的无缝管,要不速度还真不好说。话说你是从哪弄来这么多的无缝管,警察没找你吗?”
余诚神秘一笑:“我自有门路。”
这个涉及到对穿越能力的使用,余诚当然不方便对蔡文晖细说。实际上这批钢管是他利用穿越能力从现代偷来的,至今仍然是警察那边挂着名字的悬案。
每月五百支步枪的产量余诚还不满意,要给现有军队进行换装,同时满足明年招兵的需要,每月五百支步枪的产量是绝对不够的。
“我再多给你配两百个工人,今年我先不管,等过完年。从明年开始每个月步枪产量要有一千五百支。”
蔡文晖几乎要跳起来,大喊:“不可能!”
余诚及时给他打了一支强心针:“只要你能做得到,那什么秦淮八艳,我绑也给你绑回一个来。”
蔡文晖两眼放光:“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且不说蔡文晖被余诚一张大饼引诱得心潮澎湃,崔应朝与李光壂也在为余诚会议中提出的要求伤脑筋。
要让荆州府在这个冬天不发生冻死饿死的事情,这让俩人都深感压力巨大。
在古代社会的冬天,冻死饿死都是十分常见的。不算乡村,就是城市里每一场大雪过后都会出现那么几具“路倒”。
这些人多集中在失地流民与乞丐中。对于这些人中有劳动能力的,崔李两人还能招募起来以事生产,那些无人照管的老人和孩童想安然无恙的度过这个冬天,那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情,余家军是否真要承受起这个负担?
问题提上来后,余诚大笔一挥,要求在荆州府内重开庆余堂。
荆州府全域,每个县设立一个收容所,将这些居无定所的流民与乞丐全部收容起来进行甄别。有劳动能力的发往各个工程队,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送往庆余堂,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全部送到荆州城。
在这里,十二岁以下的孩童进学堂,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少年进技师学校学手艺,蔡文晖、成玮等穿越众每人都收纳了十几个学生。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安定,有一些单纯只是游手好闲或者散漫惯了。这些人毫不例外的接受了棍棒再教育,只看他们的心是向往自由多一些,还是害怕挨揍更多些。
随着收容所的建立与运作,荆州府下辖各州县的治安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除此之外,余诚还向市场投放了一大批低价毛毯,用于百姓冬日保暖。这些满是科技与狠活的毛毯进价极低,余诚不为赚钱,甚至还往里边搭了一点,导致每条毛毯的售价只有一角钱。
这些毛毯极受百姓的喜爱,在他们看来这毛毯柔软蓬松,价格比自家手工织的粗布都便宜。虽然它的保暖效果不如棉被,但如今百姓家里置办得起棉被的又有几家?这么好的机会就算借钱也要置办几件。
有商人嗅到了商机,大肆收购这种毛毯,余家军不得不进行限购,同时对将这种毛毯运出荆州府以外进行销售的商人课以重税,才免得这项惠民政策变成商人薅余家军的羊毛。
蔡文晖被分配到这里已经有一个星期了,余诚非常好奇在他这个熟手的带领下,军工厂会有什么样的改观。
军工厂位于荆州城东南角,一共三座厂房。厂房门口有一个班的守卫,守卫班长见司令驾到,急忙出来迎接。
余诚摆摆手,让他不要大肆宣章,自己只带着付应平走入工厂内部,只见工厂内秩序井然,杂物摆放有序,比自己上次视察时进步许多。
见到余诚,蔡文晖就开始诉苦。诉苦内容无非是三个方面:机器太少、动力不足、技术工人奇缺。
“照这个情况下去,别说年底,就是再给我三个月,也造不出足够的枪支来装备你的军队。”
这几个问题余诚不是不知道,他也只能安抚蔡文晖道:“有问题就解决他,咱们堂堂穿越众还能被这几个小问题给难倒?想想临高角的那帮人,不像咱们还有源源不断的支持,不也发展的挺好吗?难道你还不如他们几个?”
蔡文晖嘴里咕哝两句,到底是不肯承认自己技不如人,道:“我这边还缺些设备,你能给我搞来吧?”
余诚接过蔡文晖的设备清单,粗粗看了一遍后打包票说:“一个月内,指定给你搞来。”
“咱这边啥时候能建个电厂呀?现在我那数控机床就是个摆设。咱不会是要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吧?咱就不能跳两级?”
余诚叹气:“我加紧张罗找几个懂这行的人来,这边水库建设也已经提上日程了,等水电站建成运转起来,我先把电线给咱兵工厂拉过来。”
蔡文晖又提出要些工人,他要亲自培养技工。余诚有些怀疑的问:“你一个人,能培养得过来吗?”
蔡文晖说:“形势不等人。我是这样想的,不指望他们能成为对着图纸就能车出零件来,只要他们对着单一的零件使劲就行。”
“我把夏塞波步枪,就是你说的夏式步枪分解成零件,每个零件对应一个加工小组,最后再送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就行。”
“流水线生产啊?”
余诚并非没有这种想法,但在蔡文晖来之前,他没有合格的技术人才,自己也不懂,只能挑出几个工匠自己现学现教。
现在有了蔡文晖掌总,兵工厂的生产就规范多了。
余诚好奇问:“那你预计现阶段步枪生产的产量有多少?”
蔡文晖道:“现在每月能产步枪三百支左右,等我把这批工人操练出来,下个月的步枪产量应该能有五百支。”
这个产量已经不低了,像在晚清汉阳兵工厂刚建成的时候,每个月也就四百多支步枪的产量。
说到这里,蔡文晖不禁好奇问道:“这还是枪管都是你弄来的无缝管,要不速度还真不好说。话说你是从哪弄来这么多的无缝管,警察没找你吗?”
余诚神秘一笑:“我自有门路。”
这个涉及到对穿越能力的使用,余诚当然不方便对蔡文晖细说。实际上这批钢管是他利用穿越能力从现代偷来的,至今仍然是警察那边挂着名字的悬案。
每月五百支步枪的产量余诚还不满意,要给现有军队进行换装,同时满足明年招兵的需要,每月五百支步枪的产量是绝对不够的。
“我再多给你配两百个工人,今年我先不管,等过完年。从明年开始每个月步枪产量要有一千五百支。”
蔡文晖几乎要跳起来,大喊:“不可能!”
余诚及时给他打了一支强心针:“只要你能做得到,那什么秦淮八艳,我绑也给你绑回一个来。”
蔡文晖两眼放光:“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且不说蔡文晖被余诚一张大饼引诱得心潮澎湃,崔应朝与李光壂也在为余诚会议中提出的要求伤脑筋。
要让荆州府在这个冬天不发生冻死饿死的事情,这让俩人都深感压力巨大。
在古代社会的冬天,冻死饿死都是十分常见的。不算乡村,就是城市里每一场大雪过后都会出现那么几具“路倒”。
这些人多集中在失地流民与乞丐中。对于这些人中有劳动能力的,崔李两人还能招募起来以事生产,那些无人照管的老人和孩童想安然无恙的度过这个冬天,那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情,余家军是否真要承受起这个负担?
问题提上来后,余诚大笔一挥,要求在荆州府内重开庆余堂。
荆州府全域,每个县设立一个收容所,将这些居无定所的流民与乞丐全部收容起来进行甄别。有劳动能力的发往各个工程队,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送往庆余堂,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全部送到荆州城。
在这里,十二岁以下的孩童进学堂,十二岁至十五岁的少年进技师学校学手艺,蔡文晖、成玮等穿越众每人都收纳了十几个学生。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安定,有一些单纯只是游手好闲或者散漫惯了。这些人毫不例外的接受了棍棒再教育,只看他们的心是向往自由多一些,还是害怕挨揍更多些。
随着收容所的建立与运作,荆州府下辖各州县的治安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除此之外,余诚还向市场投放了一大批低价毛毯,用于百姓冬日保暖。这些满是科技与狠活的毛毯进价极低,余诚不为赚钱,甚至还往里边搭了一点,导致每条毛毯的售价只有一角钱。
这些毛毯极受百姓的喜爱,在他们看来这毛毯柔软蓬松,价格比自家手工织的粗布都便宜。虽然它的保暖效果不如棉被,但如今百姓家里置办得起棉被的又有几家?这么好的机会就算借钱也要置办几件。
有商人嗅到了商机,大肆收购这种毛毯,余家军不得不进行限购,同时对将这种毛毯运出荆州府以外进行销售的商人课以重税,才免得这项惠民政策变成商人薅余家军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