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35章 花式炫孙女
“上个月,初夏不是去省城了吗?”
林爷爷笑眯眯地将林初夏讲过的“得遇贵人,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了两大包布头,做了头花又做被套”的故事讲了一遍,这中间,添加了许多自己理解的内容,最后,才一脸感慨地道,“老大两口子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得了初夏这么个闺女!”
别以为,林爷爷在农村待了一辈子,就不知道城市里那些十来岁的女娃娃都过着什么样的幸福安康的生活,养出了个什么样的娇憨天真的性子。
虽说,林爱国一家四口人住在乡上,去个镇上都要坐两到三个小时的车,去县城需要的时间更久,再加上离林家老宅也就步行30分钟左右的距离,从这两方面来说,也算是农村人。但,其实,早在林爱国一家人将户口转到乡上,变成“非农业”户口后,在农村人眼里,林爱国一家人就算是跳出农门了。
这种情况下,林初夏可不就和城市里的姑娘没什么区别了!
尤其,这些年,旁人不知,他们这些林家人还能不知道,林爱国一家子待林初夏,虽没达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溺爱程度,但,因为林初夏从小展露出来的聪明才智,确实是当成了“掌上明珠”来疼宠,别说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就连扫地这些小事都很少做。
唯一需要做的也就是“认真读书”,取得一个好成绩,来回报父母的一片厚爱。而,林初夏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哪怕林爷爷和林二爷并不赞成林爱国和邓秀珍两人待林初夏的“娇宠”态度,林二爷更一度发出“读成个书呆子”这类“恨铁不成钢”似的感慨,但,在这一刻,不论仿佛话唠附身一般,打开礼盒,从里面拿出衣服,滔滔不绝夸赞着林初夏的林爷爷,抑或是被迫听林爷爷“花式炫孙女”不说,就连炫耀得瑟的话重复了数遍依然觉得有些不满足,而很想捂着耳朵,做出一幅“我不听”架式的林二爷,都觉得林初夏确实长大懂事了。
在林爷爷第十次重复同样的夸赞吹捧话语时,林二爷摸了摸胳膊,安抚住那些在空中凌乱飞舞的汗毛,再次尝试转移话题:“你怀里揣了什么?怎么鼓鼓囊囊的?”
这话,林二爷敢拍着胸口,对天发誓,他只是随口一说。如果,他知道,这番话又带起了林爷爷新一轮的炫耀得瑟的话,那么,他宁愿拿出一万元钱来买这一刻的“时光倒流”。
虽然,世人常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来调侃自己,并明白这世上很多东西,确实是用钱买不回来的。比如说,时光岁月,再比如说,逝去的亲情爱情。但,事实上,只要钱够多,那么,谁敢肯定这些东西就不能买回来?
对于女人来说,只要钱够多,就能买昂贵却很有效果的护肤保养品,更能时常出入各类美容调理的地方,做各种同样见效却需要钱来维持的医美项目,那么,从这一方面来说,又岂不是买回了“时光岁月”?
至于亲情和爱情?套用“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这句话,只要肯下苦功夫,定然会“水滴石穿”。
而,对吝啬到背上了“铁公鸡”的恶名,却依然乐此不疲的林二爷来说,九十年代的一万元钱,虽然只是他这大半辈子存款里的“九牛一毛”,但,依然会让他心痛懊恼到恨不能拿脑袋撞墙,并一再地放到嘴旁念叨!
眼下,在见到林爷爷一脸慎重严肃,又带了些兴奋激动地从怀里取出好几份报纸时,林二爷心里就一个“咯噔”,嘴唇动了动,正准备说些什么时,却悲哀地发现——晚了!
只见林爷爷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摊开,抹平,推到林二爷面前。
和林爷爷那急于回家,从而步伐匆匆,生生将30来分钟的路走出10来分钟的效果,从而在盛夏的傍晚,太阳落山,清风徐徐的季节里,走出一身大汗淋漓的情况相比,被他特意放在怀里,或者,应该说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报纸,却干净得能嗅到墨香,上面除了折叠的痕迹外,连点汗渍都没沾染到!
由此可见,林爷爷对这些报纸的看重,超过了背篓里那两个硕大的礼盒!
——即使,这两个礼盒里的衣服,也是林初夏精心设计并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用“礼轻情意重”这句话来说,比所谓的单薄又没什么份量的报纸强上许多。
“这上面都登了初夏的文章,你看,我们家初夏多聪明,多有能耐,还这么小,就知道自己攒钱交学费了……”
啥?林初夏去省城买了布头,做了头花、被套和衣服,帮着家里赚了很多钱?单论这一方面的成就,那是分分钟就秒杀所谓的“稿费”?
即使是新时代了,然而,受着私塾教育长大的林爷爷,依然有着自己独有的坚持——士农公商!
对林家这样谈不上多么贫困,却也当不起富裕两个字的家族来说,唯有学习,才是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便捷的道路。当然,也是一条“升官”的通天大道。
最后这一点,即使林爷爷并没有明说,但,林二爷又怎会不明白?
林二爷抬手,按了按酸胀的太阳穴,看向变得比刚才提到林初夏做了衣服给他们兄弟俩人,觉得林初夏特别孝顺,而还要兴奋激动地侃侃而谈,说到兴致高昂处时,竟有些手舞足蹈感觉的林爷爷,那叫一个无奈。
要知道,这些年,不论在外人,抑或是自家人面前,自家大哥都是习惯了沉默寡言的,从没哪一刻像今天这样,越发变得跟一个农村里的长舌妇一般,逮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絮叨个不停。
若非多年的修养,再加上,这些年,他确实对不住大哥,他早就顺从内心的暴躁,掐断大哥的话头了——绝不是因为他也对林初夏的“改变”好奇,才会耐着性子,从大哥那絮叨的话语中抽丝剥茧……
直到,林爷爷说得口干舌燥,端起放在桌上的杯子,就“咕嘟咕嘟”地灌下大半杯水,完全没理会这个杯子是林二爷用过的,只是在喝完水后,抹了抹嘴巴,又拿起放在墙角的暖水壶,加了些水进去。
林爷爷笑眯眯地将林初夏讲过的“得遇贵人,用非常便宜的价格买了两大包布头,做了头花又做被套”的故事讲了一遍,这中间,添加了许多自己理解的内容,最后,才一脸感慨地道,“老大两口子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得了初夏这么个闺女!”
别以为,林爷爷在农村待了一辈子,就不知道城市里那些十来岁的女娃娃都过着什么样的幸福安康的生活,养出了个什么样的娇憨天真的性子。
虽说,林爱国一家四口人住在乡上,去个镇上都要坐两到三个小时的车,去县城需要的时间更久,再加上离林家老宅也就步行30分钟左右的距离,从这两方面来说,也算是农村人。但,其实,早在林爱国一家人将户口转到乡上,变成“非农业”户口后,在农村人眼里,林爱国一家人就算是跳出农门了。
这种情况下,林初夏可不就和城市里的姑娘没什么区别了!
尤其,这些年,旁人不知,他们这些林家人还能不知道,林爱国一家子待林初夏,虽没达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溺爱程度,但,因为林初夏从小展露出来的聪明才智,确实是当成了“掌上明珠”来疼宠,别说洗衣做饭这些家务活,就连扫地这些小事都很少做。
唯一需要做的也就是“认真读书”,取得一个好成绩,来回报父母的一片厚爱。而,林初夏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哪怕林爷爷和林二爷并不赞成林爱国和邓秀珍两人待林初夏的“娇宠”态度,林二爷更一度发出“读成个书呆子”这类“恨铁不成钢”似的感慨,但,在这一刻,不论仿佛话唠附身一般,打开礼盒,从里面拿出衣服,滔滔不绝夸赞着林初夏的林爷爷,抑或是被迫听林爷爷“花式炫孙女”不说,就连炫耀得瑟的话重复了数遍依然觉得有些不满足,而很想捂着耳朵,做出一幅“我不听”架式的林二爷,都觉得林初夏确实长大懂事了。
在林爷爷第十次重复同样的夸赞吹捧话语时,林二爷摸了摸胳膊,安抚住那些在空中凌乱飞舞的汗毛,再次尝试转移话题:“你怀里揣了什么?怎么鼓鼓囊囊的?”
这话,林二爷敢拍着胸口,对天发誓,他只是随口一说。如果,他知道,这番话又带起了林爷爷新一轮的炫耀得瑟的话,那么,他宁愿拿出一万元钱来买这一刻的“时光倒流”。
虽然,世人常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来调侃自己,并明白这世上很多东西,确实是用钱买不回来的。比如说,时光岁月,再比如说,逝去的亲情爱情。但,事实上,只要钱够多,那么,谁敢肯定这些东西就不能买回来?
对于女人来说,只要钱够多,就能买昂贵却很有效果的护肤保养品,更能时常出入各类美容调理的地方,做各种同样见效却需要钱来维持的医美项目,那么,从这一方面来说,又岂不是买回了“时光岁月”?
至于亲情和爱情?套用“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这句话,只要肯下苦功夫,定然会“水滴石穿”。
而,对吝啬到背上了“铁公鸡”的恶名,却依然乐此不疲的林二爷来说,九十年代的一万元钱,虽然只是他这大半辈子存款里的“九牛一毛”,但,依然会让他心痛懊恼到恨不能拿脑袋撞墙,并一再地放到嘴旁念叨!
眼下,在见到林爷爷一脸慎重严肃,又带了些兴奋激动地从怀里取出好几份报纸时,林二爷心里就一个“咯噔”,嘴唇动了动,正准备说些什么时,却悲哀地发现——晚了!
只见林爷爷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摊开,抹平,推到林二爷面前。
和林爷爷那急于回家,从而步伐匆匆,生生将30来分钟的路走出10来分钟的效果,从而在盛夏的傍晚,太阳落山,清风徐徐的季节里,走出一身大汗淋漓的情况相比,被他特意放在怀里,或者,应该说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报纸,却干净得能嗅到墨香,上面除了折叠的痕迹外,连点汗渍都没沾染到!
由此可见,林爷爷对这些报纸的看重,超过了背篓里那两个硕大的礼盒!
——即使,这两个礼盒里的衣服,也是林初夏精心设计并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用“礼轻情意重”这句话来说,比所谓的单薄又没什么份量的报纸强上许多。
“这上面都登了初夏的文章,你看,我们家初夏多聪明,多有能耐,还这么小,就知道自己攒钱交学费了……”
啥?林初夏去省城买了布头,做了头花、被套和衣服,帮着家里赚了很多钱?单论这一方面的成就,那是分分钟就秒杀所谓的“稿费”?
即使是新时代了,然而,受着私塾教育长大的林爷爷,依然有着自己独有的坚持——士农公商!
对林家这样谈不上多么贫困,却也当不起富裕两个字的家族来说,唯有学习,才是一条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便捷的道路。当然,也是一条“升官”的通天大道。
最后这一点,即使林爷爷并没有明说,但,林二爷又怎会不明白?
林二爷抬手,按了按酸胀的太阳穴,看向变得比刚才提到林初夏做了衣服给他们兄弟俩人,觉得林初夏特别孝顺,而还要兴奋激动地侃侃而谈,说到兴致高昂处时,竟有些手舞足蹈感觉的林爷爷,那叫一个无奈。
要知道,这些年,不论在外人,抑或是自家人面前,自家大哥都是习惯了沉默寡言的,从没哪一刻像今天这样,越发变得跟一个农村里的长舌妇一般,逮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絮叨个不停。
若非多年的修养,再加上,这些年,他确实对不住大哥,他早就顺从内心的暴躁,掐断大哥的话头了——绝不是因为他也对林初夏的“改变”好奇,才会耐着性子,从大哥那絮叨的话语中抽丝剥茧……
直到,林爷爷说得口干舌燥,端起放在桌上的杯子,就“咕嘟咕嘟”地灌下大半杯水,完全没理会这个杯子是林二爷用过的,只是在喝完水后,抹了抹嘴巴,又拿起放在墙角的暖水壶,加了些水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