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停职开始 第612章 提议【一】
下午,教育部大会议室里,部里七位副部长和一位部长助理全部到齐,今天是部里一年一度的工作报告,也是杨余自从调任以来,第一次参加大会议。
对于部里的几位同事,杨余也在这段时间的工作里,认识了一个遍,虽然算不上熟悉,但也算点头交。
杨余的位子自然在部长黄振涛的下首第一个。
“部长。”
杨余刚进门不到三分钟,部长黄振涛就一脸笑意的走了进来,看见黄振涛进来,几位副部长全部站起身打招呼。
“坐,坐,大家坐。”
黄振涛笑着对着大家摆摆手。
“罗部长,杨部长新任,很多事情不明白,你先开始吧!”
随着众人坐下,黄振涛的目光看向右手第一个女性道。
“杨部长,那我就越俎代庖了。”
那位女子听见黄振涛的话,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看向杨余道。
“麻烦罗部长。”
听见女子的话,杨余的脸上虽然依旧带着笑意,但内心却是一阵的叹息。
他想到自己的到来,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可也想不到在今天的会议上,就有人如此的明显。
这位罗部长,全名罗慧,部里仅次于杨余的副部长,主管发展规划司,财务司,教材局,从分管的各司上就能看出,这位副部长单说权力,并不在杨余之下。
再加上她是老资格,人家看不上杨余也属于正常情况。
刚才别看罗慧好像在问他的意见,其实是在给他和黄振涛上眼药,毕竟黄振涛已经说了为什么不让先说话,她却在刻意的站起身跟杨余说话,这岂不是不给黄振涛面子。
要知道别人或许不会在意,但对黄振涛有一定了解的杨余却知道,这位老人恰恰是一个爱面子胜过一切的人。
杨余还看见,在罗慧的话说完后,黄振涛的脸色就有一些难看。
显然罗慧比他更了解黄振涛。
罗慧的报告做的时间不长,后面就是其他几位副部长的发言。
不过其他人并没有在点杨余,而是正常的发完言就坐下,很明显其他人对杨余无论观感如何,都不愿意在这个场面得罪他。
毕竟他们不是罗慧,腰杆也没有罗慧那么硬。
“杨部长,不知道你对后面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所有的副部长说完后,黄振涛一脸笑意的看向一旁的杨余询问。
“部长,原本我是教育领域的新人,不该对工作提什么意见,但这段时间因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对一些问题感概良多,想要说一说,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指正。”
杨余思虑了一会,还是觉得将自己的一些感悟说一说。
他的话落,其他人包括黄振涛看向了他,显然对于杨余第一次的发言,所有人都很关注。
其实在场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杨余来教育部究竟为什么!
他们可不会认为杨余是来接黄振涛位子的,可以说除了黄振涛本人外,其他人都不会认为杨余会接任他。
道理也很简单,教育部部长的职位对于他们,也许是一辈子的愿望,可对于杨余这类人来说,注定只是一个过客,就像张柯他们想的一样,教育部的庙太小,容不下杨余。
既然如此,那么他来是为什么呢?
也许在杨余第一次发言中,能够了解一二。
随后杨余将自己在京都遇见关于教育的问题说了一个遍,特别着重的说了白亦夫妇的事情。
“杨部长,你的意思是学区的问题吗?”
听完杨余的话,黄振涛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显然他没有想到杨余的目标会是这个。
要知道这里面的问题可不是一般的多,牵连的也很广,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搞定的。
“学区的问题,我了解,我的意思是,教育资源是不是对于一些学校太过倾斜,让大多人都想去某一个学校,这才造成了很多问题,要是资源平均些,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避免?”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黄振涛听见杨余的话,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杨余说的这些,可是比学区问题更加难办的,因为这里面问题更多。
学校的资源调动,虽然部里有一定的权力,可老师本身是有流动性的,一些好的老师,自然是各个学校疯抢的对象,这也就造成杨余所说的问题。
可部里在这上面能做的却不多,毕竟不能逼迫人家非要去某一个地方教学吧!
“我认为,我们可以在选择,职称,等问题上下手,比如对于那些偏远地带,福利好一些,评级上照顾一些,条件好的地方,按正常即可。”
这个问题杨余也明白,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麻烦不小,只能先从侧面去试试。
“大家怎么看?”
黄振涛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看向其他人询问。
“杨部长,你说的这些,是不是也是一种倾斜呢?”
罗慧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
“发达地区本身就是最大的倾斜。”
杨余看了罗慧一眼,淡淡的开口。
罗慧听见杨余的话,下意识想要反驳,可切入点却不好找,而且除了她其他人都没有说话。
这不是说杨余的话多么的有道理,而是杨余的话站在正义上。
听起来很好笑,要是在别的部门,或者地方,必定有人找出各种不同意见,可这里是教育部,在场的人除了杨余,那个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反对杨余,岂不是反对给贫困地区支持,这还不得被人骂死,对他们来说名声比一时的反对要重要的多。
“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让政策法规司,综合改革司,发展规划司他们几个部门联合,做出一个可行大的方案,我拿去让领导们看看。”
黄振涛看着没有在说话,当然也明白这些人的想法,最后他也只能暂时答应。
不过这种事,单靠教育部本身是搞不定的,别的不说加大福利,可是需要资金支持的,上面拨不拨付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只能说这个提议在部里没有人反对,算是成功了一小步。
对于部里的几位同事,杨余也在这段时间的工作里,认识了一个遍,虽然算不上熟悉,但也算点头交。
杨余的位子自然在部长黄振涛的下首第一个。
“部长。”
杨余刚进门不到三分钟,部长黄振涛就一脸笑意的走了进来,看见黄振涛进来,几位副部长全部站起身打招呼。
“坐,坐,大家坐。”
黄振涛笑着对着大家摆摆手。
“罗部长,杨部长新任,很多事情不明白,你先开始吧!”
随着众人坐下,黄振涛的目光看向右手第一个女性道。
“杨部长,那我就越俎代庖了。”
那位女子听见黄振涛的话,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看向杨余道。
“麻烦罗部长。”
听见女子的话,杨余的脸上虽然依旧带着笑意,但内心却是一阵的叹息。
他想到自己的到来,会让很多人不舒服,可也想不到在今天的会议上,就有人如此的明显。
这位罗部长,全名罗慧,部里仅次于杨余的副部长,主管发展规划司,财务司,教材局,从分管的各司上就能看出,这位副部长单说权力,并不在杨余之下。
再加上她是老资格,人家看不上杨余也属于正常情况。
刚才别看罗慧好像在问他的意见,其实是在给他和黄振涛上眼药,毕竟黄振涛已经说了为什么不让先说话,她却在刻意的站起身跟杨余说话,这岂不是不给黄振涛面子。
要知道别人或许不会在意,但对黄振涛有一定了解的杨余却知道,这位老人恰恰是一个爱面子胜过一切的人。
杨余还看见,在罗慧的话说完后,黄振涛的脸色就有一些难看。
显然罗慧比他更了解黄振涛。
罗慧的报告做的时间不长,后面就是其他几位副部长的发言。
不过其他人并没有在点杨余,而是正常的发完言就坐下,很明显其他人对杨余无论观感如何,都不愿意在这个场面得罪他。
毕竟他们不是罗慧,腰杆也没有罗慧那么硬。
“杨部长,不知道你对后面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所有的副部长说完后,黄振涛一脸笑意的看向一旁的杨余询问。
“部长,原本我是教育领域的新人,不该对工作提什么意见,但这段时间因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对一些问题感概良多,想要说一说,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指正。”
杨余思虑了一会,还是觉得将自己的一些感悟说一说。
他的话落,其他人包括黄振涛看向了他,显然对于杨余第一次的发言,所有人都很关注。
其实在场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杨余来教育部究竟为什么!
他们可不会认为杨余是来接黄振涛位子的,可以说除了黄振涛本人外,其他人都不会认为杨余会接任他。
道理也很简单,教育部部长的职位对于他们,也许是一辈子的愿望,可对于杨余这类人来说,注定只是一个过客,就像张柯他们想的一样,教育部的庙太小,容不下杨余。
既然如此,那么他来是为什么呢?
也许在杨余第一次发言中,能够了解一二。
随后杨余将自己在京都遇见关于教育的问题说了一个遍,特别着重的说了白亦夫妇的事情。
“杨部长,你的意思是学区的问题吗?”
听完杨余的话,黄振涛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显然他没有想到杨余的目标会是这个。
要知道这里面的问题可不是一般的多,牵连的也很广,根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搞定的。
“学区的问题,我了解,我的意思是,教育资源是不是对于一些学校太过倾斜,让大多人都想去某一个学校,这才造成了很多问题,要是资源平均些,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避免?”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黄振涛听见杨余的话,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杨余说的这些,可是比学区问题更加难办的,因为这里面问题更多。
学校的资源调动,虽然部里有一定的权力,可老师本身是有流动性的,一些好的老师,自然是各个学校疯抢的对象,这也就造成杨余所说的问题。
可部里在这上面能做的却不多,毕竟不能逼迫人家非要去某一个地方教学吧!
“我认为,我们可以在选择,职称,等问题上下手,比如对于那些偏远地带,福利好一些,评级上照顾一些,条件好的地方,按正常即可。”
这个问题杨余也明白,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麻烦不小,只能先从侧面去试试。
“大家怎么看?”
黄振涛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看向其他人询问。
“杨部长,你说的这些,是不是也是一种倾斜呢?”
罗慧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
“发达地区本身就是最大的倾斜。”
杨余看了罗慧一眼,淡淡的开口。
罗慧听见杨余的话,下意识想要反驳,可切入点却不好找,而且除了她其他人都没有说话。
这不是说杨余的话多么的有道理,而是杨余的话站在正义上。
听起来很好笑,要是在别的部门,或者地方,必定有人找出各种不同意见,可这里是教育部,在场的人除了杨余,那个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反对杨余,岂不是反对给贫困地区支持,这还不得被人骂死,对他们来说名声比一时的反对要重要的多。
“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让政策法规司,综合改革司,发展规划司他们几个部门联合,做出一个可行大的方案,我拿去让领导们看看。”
黄振涛看着没有在说话,当然也明白这些人的想法,最后他也只能暂时答应。
不过这种事,单靠教育部本身是搞不定的,别的不说加大福利,可是需要资金支持的,上面拨不拨付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只能说这个提议在部里没有人反对,算是成功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