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果儿香 第六十七章 拜早年
热门推荐:
官场:从卫生院走向权力巅峰
四合院:我医手遮天,禽兽全麻了
朱雀鸣
给2k雅利安超人点40k震撼
江海风云录
乱炖诸天
领证后,植物人老婆被我气醒了
迷雾求生:我靠池塘发家致富
被迫嫁给山野糙汉,她被娇宠了
嗯,这东西不错,村里的老妇人,可没几个人有这样的金首饰戴。
别说包氏这败家媳妇,的确会买东西也舍得花钱,每回买回来孝敬她的东西最称她心意,虽说是鎏金的,可打眼望一圈,整个上姚村有几个老太婆带的起这么贵的首饰?
半晌,陶氏抬起眼皮瞅了瞅三个儿媳:“累了半天了,待会儿还要做下晌饭,叫皂儿几个帮忙打下手,都忙去吧。”
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她们给自个儿娘家还准备了哪些东西,陶氏决定睁只眼闭只眼,就不一一过问了。
西厢房里,包氏坐在炕上摆弄着回娘家的年礼,几包阮记点心铺上好的糕点,几块颜色鲜亮的尺头,屋外的粗瓷缸里还有两只拔了毛的公鸡,五斤猪肉,到时候再拿上十个白面馍馍、十个枣花馍,今年这份年礼简直厚重的不行。
还有荷包里那套给老娘特意准备的厚礼,到时候当着两个嫂子的面拿出来给老娘带上,叫她两个嫂子好好长长眼,她这个小姑子可不是只会上门讨吃讨喝占便宜的。
想到这里,包氏心情极好地哼起了小曲儿。
上屋,老两口也没有睡,陶氏就着炕桌上一盏油灯低头给老四缝新衣裳。布料是她让老大媳妇从县城买回来了,靛蓝色的细棉布,她打算做一套罩衣给老四套在夹袄上穿。
今年家里条件好了,前一阵子添置棉衣,几个儿媳都忙着绣工作坊的事,自家的针线活倒是无暇顾及了,所以都是花了银子从县城铺子里买来的成衣,老四也有两套,可是终究是买来的衣裳。
几个儿子就老四没有媳妇,没人给他张罗针线上的事,所以她这个当娘的少不了亲自动手给他做上一两件。
要说四个儿子里老大、老二从小就懂事,人也勤快,很少要她操心什么,老三性子惫懒却是最能说会道的一个,常常哄得她明里暗里偏疼一些。
三个儿子眼下都是有妻有子,基本上没啥可操心的,就剩下这个沉默寡言的老四,从小就不太爱说话,几年前不慎瘸了条腿,性子更是沉默,终身大事也给耽搁了。
现在好不容易老四凭自己编竹篮的手艺能挣些钱了,脸上也渐渐多了笑容,她这个当娘的看在眼里,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这阵子已经有人上门给老四说亲了,陶氏寻思着趁着过年都闲着,叫老四好好相看几个,碰上合适的就给定下来,都二十好几的人了,不能再耽搁下去。
前几日外村的王媒婆上门给说了一个姑娘,今年十六岁,说是姑娘性情、模样各方面都挺好,干活也泼辣,陶氏听得心花怒放。
便跟王媒婆说好,趁着上回赶集,那边把姑娘带出来,她这边打法几个儿媳去集上相看相看。
几个儿媳从集上回来,都说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就是有些害羞,从头到尾没怎么说话,看起来是个本分老实的。
陶氏听了心里愈发高兴,赶紧叫人捎话给王媒婆,等过年的时候寻个合适的日子,叫两个孩子正式相看一番,只要儿子点头就定下来,争取明年把婚事给办了。
陶氏越想心里越热乎,忍不住跟姚老爹说起了这事,姚老爹自然也是高兴的,老两口聊了老半天才熄灯睡下了。
刚吃过晌午饭,忽然听见有人在门外高喊:“姚三叔、婶子,你们家来贵客了!”
接着听见有马儿低低的嘶鸣声越来越近,似乎有马车停下来。
果儿跟着包氏在西厢房里,正收拾柜子里的东西,姚老爹和陶氏的声音已经在院中响起,包氏催促了几声果儿,娘儿俩放下手里的东西跟出门去看究竟。
门口果然停着两辆马车,衣着整齐的车夫利落地从车辕上跳下来,取出一个凳子放在地上。车帘一掀,只见一个头戴皮帽,身穿鸭青色锦缎棉袍的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正是聚香楼的张掌柜。
跟出来看热闹的姚三柱眼睛一亮,一个箭步跨上前去招呼道:“哎呦,是张大掌柜来了,快快快,到屋里坐,这大冷的天儿。”
回头不忘对姚老爹大声介绍:“爹,这位就是城里聚香楼的张大掌柜,跟咱们家做过生意的,儿子跟您说过好几回。”
姚老爹听儿子一说立刻明白过来,连忙上前拱手问好,张掌柜也客气地回礼。
这时后面一辆马车帘子掀开,一个盘着低发髻,身穿丁香色褙子的妇人从车上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小丫头,那妇人却不是穆大娘。
妇人下车笑吟吟走过来,果儿才看清是常跟在穆大娘身边的一个管事娘子,好像姓黄。果儿看清来人,上前招呼道:“原来是黄娘子。”
“果儿姑娘,包娘子,临过年店里太忙穆大娘实在离不开,特地派我跟着张掌柜一同前来,拜个早年。”
众人又是一番见礼,把两位客人让进上屋。
张掌柜和黄娘子两人是上门来拜早年的,自然都带了不少的东西,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众乡亲,目光艳羡地看着两个车夫从马车上来来回回往下搬东西,姚三柱在人堆里咋咋呼呼吆喝着指挥。
陶氏乍一看到进门的客人,坐在炕上有些不知所措。
果儿跟包氏上前拿出前些日子新买的茶具、茶叶给客人沏茶,再端出两盘干果点心摆到炕桌上,包氏不由庆幸还是闺女想得周到,提前买了这些待客的东西回来,要不今儿还真没法招待两位城里来的贵客。
众人又是相互客气了一番才坐下,张掌柜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放下杯子说道:
“咱们两家打交道有一阵子了,年前上门来给二老拜个早年是应该的,我们七少爷回府城前特意交代过,叫我们一定要来拜年的,所以趁今天有空,我们两家就一起上门叨扰了。
这些东西是我们聚香楼,还有锦绣坊小小的心意,还望笑纳。”张掌柜说完指了指摆放在屋子中央的一堆东西。
别说包氏这败家媳妇,的确会买东西也舍得花钱,每回买回来孝敬她的东西最称她心意,虽说是鎏金的,可打眼望一圈,整个上姚村有几个老太婆带的起这么贵的首饰?
半晌,陶氏抬起眼皮瞅了瞅三个儿媳:“累了半天了,待会儿还要做下晌饭,叫皂儿几个帮忙打下手,都忙去吧。”
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她们给自个儿娘家还准备了哪些东西,陶氏决定睁只眼闭只眼,就不一一过问了。
西厢房里,包氏坐在炕上摆弄着回娘家的年礼,几包阮记点心铺上好的糕点,几块颜色鲜亮的尺头,屋外的粗瓷缸里还有两只拔了毛的公鸡,五斤猪肉,到时候再拿上十个白面馍馍、十个枣花馍,今年这份年礼简直厚重的不行。
还有荷包里那套给老娘特意准备的厚礼,到时候当着两个嫂子的面拿出来给老娘带上,叫她两个嫂子好好长长眼,她这个小姑子可不是只会上门讨吃讨喝占便宜的。
想到这里,包氏心情极好地哼起了小曲儿。
上屋,老两口也没有睡,陶氏就着炕桌上一盏油灯低头给老四缝新衣裳。布料是她让老大媳妇从县城买回来了,靛蓝色的细棉布,她打算做一套罩衣给老四套在夹袄上穿。
今年家里条件好了,前一阵子添置棉衣,几个儿媳都忙着绣工作坊的事,自家的针线活倒是无暇顾及了,所以都是花了银子从县城铺子里买来的成衣,老四也有两套,可是终究是买来的衣裳。
几个儿子就老四没有媳妇,没人给他张罗针线上的事,所以她这个当娘的少不了亲自动手给他做上一两件。
要说四个儿子里老大、老二从小就懂事,人也勤快,很少要她操心什么,老三性子惫懒却是最能说会道的一个,常常哄得她明里暗里偏疼一些。
三个儿子眼下都是有妻有子,基本上没啥可操心的,就剩下这个沉默寡言的老四,从小就不太爱说话,几年前不慎瘸了条腿,性子更是沉默,终身大事也给耽搁了。
现在好不容易老四凭自己编竹篮的手艺能挣些钱了,脸上也渐渐多了笑容,她这个当娘的看在眼里,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这阵子已经有人上门给老四说亲了,陶氏寻思着趁着过年都闲着,叫老四好好相看几个,碰上合适的就给定下来,都二十好几的人了,不能再耽搁下去。
前几日外村的王媒婆上门给说了一个姑娘,今年十六岁,说是姑娘性情、模样各方面都挺好,干活也泼辣,陶氏听得心花怒放。
便跟王媒婆说好,趁着上回赶集,那边把姑娘带出来,她这边打法几个儿媳去集上相看相看。
几个儿媳从集上回来,都说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就是有些害羞,从头到尾没怎么说话,看起来是个本分老实的。
陶氏听了心里愈发高兴,赶紧叫人捎话给王媒婆,等过年的时候寻个合适的日子,叫两个孩子正式相看一番,只要儿子点头就定下来,争取明年把婚事给办了。
陶氏越想心里越热乎,忍不住跟姚老爹说起了这事,姚老爹自然也是高兴的,老两口聊了老半天才熄灯睡下了。
刚吃过晌午饭,忽然听见有人在门外高喊:“姚三叔、婶子,你们家来贵客了!”
接着听见有马儿低低的嘶鸣声越来越近,似乎有马车停下来。
果儿跟着包氏在西厢房里,正收拾柜子里的东西,姚老爹和陶氏的声音已经在院中响起,包氏催促了几声果儿,娘儿俩放下手里的东西跟出门去看究竟。
门口果然停着两辆马车,衣着整齐的车夫利落地从车辕上跳下来,取出一个凳子放在地上。车帘一掀,只见一个头戴皮帽,身穿鸭青色锦缎棉袍的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正是聚香楼的张掌柜。
跟出来看热闹的姚三柱眼睛一亮,一个箭步跨上前去招呼道:“哎呦,是张大掌柜来了,快快快,到屋里坐,这大冷的天儿。”
回头不忘对姚老爹大声介绍:“爹,这位就是城里聚香楼的张大掌柜,跟咱们家做过生意的,儿子跟您说过好几回。”
姚老爹听儿子一说立刻明白过来,连忙上前拱手问好,张掌柜也客气地回礼。
这时后面一辆马车帘子掀开,一个盘着低发髻,身穿丁香色褙子的妇人从车上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小丫头,那妇人却不是穆大娘。
妇人下车笑吟吟走过来,果儿才看清是常跟在穆大娘身边的一个管事娘子,好像姓黄。果儿看清来人,上前招呼道:“原来是黄娘子。”
“果儿姑娘,包娘子,临过年店里太忙穆大娘实在离不开,特地派我跟着张掌柜一同前来,拜个早年。”
众人又是一番见礼,把两位客人让进上屋。
张掌柜和黄娘子两人是上门来拜早年的,自然都带了不少的东西,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众乡亲,目光艳羡地看着两个车夫从马车上来来回回往下搬东西,姚三柱在人堆里咋咋呼呼吆喝着指挥。
陶氏乍一看到进门的客人,坐在炕上有些不知所措。
果儿跟包氏上前拿出前些日子新买的茶具、茶叶给客人沏茶,再端出两盘干果点心摆到炕桌上,包氏不由庆幸还是闺女想得周到,提前买了这些待客的东西回来,要不今儿还真没法招待两位城里来的贵客。
众人又是相互客气了一番才坐下,张掌柜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放下杯子说道:
“咱们两家打交道有一阵子了,年前上门来给二老拜个早年是应该的,我们七少爷回府城前特意交代过,叫我们一定要来拜年的,所以趁今天有空,我们两家就一起上门叨扰了。
这些东西是我们聚香楼,还有锦绣坊小小的心意,还望笑纳。”张掌柜说完指了指摆放在屋子中央的一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