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果儿香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回家
理清了手头诸事,姚二柱决定带着果儿回一趟莱阳,这里留下元宝跟刘庆先看着。想到这两个都是愣头小子,担心照顾不了受伤未愈的纪青,而且还有小花儿这个小女孩儿,于是又特意雇了个厨娘,安排好这里的一切,才能放心回去。
这次他们在长陵一气买下了四间铺子,铺的摊子比预期的大了许多,所以安排人手这一处得重新计划一番,回去后也不能多耽搁,尽快挑一些得用的人手带过来。之前在庄子上挑中的那几个下人,如今在铺子里历练几个月了,这趟回去都带出来试试。
从长陵回莱阳的路途顺畅多了,马车一路直行,不到三天时间便回到了上姚村。
见他们回来家里人一个个高兴不已,当初离家的时候,他们估计也就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没想到这一去竟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还是从省城回来的,大家更是觉得好奇,围着回来的人问东问西。
好了,让他们先喘口气,等吃了饭有啥话再问不迟。
姚老爹发了话,大家这才笑着上前帮忙从车上拿行李。
姚二柱问道:怎么,高账房还没回来?我跟他交代等府城的杂货铺收拾好,就回来准备进货事宜,算算日子他应该早就回来了呀?
姚三柱抢着道:回来了,人半个月前就回来了,我叫他在铺子上看着呢。这不听说了你们在府城只买了一间铺子,转道又去了省城,大家伙心里都惦记的很,还有张家那边,到底是咋回事?跟我们说清楚呗。
高账房回来后,把生意上的事跟他们交代得仔细,可是对其他的事包括为什么会去了长陵,高账房明确表示他不太清楚,二爷跟果儿姑娘没告诉他具体原因。
姚三柱一听闺女跟老二去了省城,耐着性子等了一段时间,估摸着人快回来了,便跟包氏回到村里,没想到这一等又是好多天,才终于把他们给等回来。
姚二柱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拣重要的讲给一家人听。
听到果儿竟然在长陵省城一口气买下了四个铺子,而且沈大人还掏腰包入了股,众人一个个高兴之余都跟吃了定心丸一般,一下子踏实了不少,有沈大人参进来一脚,他们家在长陵的生意算是稳了。
等姚二柱说的差不多了,包氏胳膊肘碰了碰姚三柱,姚三柱会意咳了咳说道:
要说沈大人对咱们家真是没得说的,以前戎装的生意就关照咱们家,没想到去了省城还是这么够意思,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我滴个乖乖。
不过,既然沈大人出了那么多银子,那房契上的名字,可是我们果儿名下的?
包氏:对呀,虽说有沈大人加入,我们果儿也掏了那么多钱,那房契上,就应该有我们果儿的名字。
相对于其他人的兴奋,三房两口子最关心的是这件事。
果儿坐在一旁一直静静听着,见她爹娘忽然问起这个,方想起来带回来的房契还没有让大家看过呢,于是从怀里掏出自己那个贴身的小荷包。
这个小荷包里面,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放的是她这两年所赚回来的所有银票,现在里面则装的是省城那几间铺面的房契,出门在外,最重要的东西她还是习惯贴身带着,这样才有安全感。
爷、奶、爹娘,这是省城铺子的房契,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可都是我的名字呢。还有这张是沈大人亲手写的契书,以后省城的铺子里所有的收益三七分,他三,咱们七,呐,上面还有沈大人的亲笔签字呢,错不了。
姚三柱跟包氏立马激动地凑上前,拿起桌上的房契仔细瞅,两人即便再不认识字,可看多了这种东西,他们闺女的名字,还有上面鲜红的官印总是认识的。
一张张看过后两个人的
心一下子放下了,这就好,铺子是他们三房的,这就跑不了了。
手里捧着这几张纸,姚三柱不禁得意起来:
哈哈哈!不愧是我闺女,你说你的命咋这么好呢,总能碰到贵人帮衬,有了这些铺子,咱们家的生意往后就畅通无阻了,爹,娘,我当初说啥来着,以后擎等着享我们果儿的福,这话没错吧?哈哈哈哈!
姚老爹这回没有出口训斥老三,看着桌面上几张纸,老两口饱经沧桑的老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
回到东跨院,包氏跟姚三柱立马关起门,把闺女摁在椅子上不认识似的上下打量个不停。
果儿知道他们还有话要问自己,不满地说道:
娘,五林他们还在城里上学,你们俩怎么都回来了?好歹留一个人在城里照看弟弟们。
姚三柱:你四叔不是在铺子里,咋就没留人了?再说还雇了厨娘专门照顾他们能有什么事?先别管你弟弟的事了,闺女,刚才听你二伯说了那么多,还说过两天再带人去省城,怎么着,这回总该轮到你亲爹去了吧?
你说你这闺女,跟你说多少回了,你二伯再能干那也是你二伯,不是你亲爹,现下这些铺子都在咱们三房手里,我不亲自过去替你看着,心里着实不放心哪。
姚三柱眼巴巴看着闺女。
包氏也按捺不住道:果儿,你二伯说要开一家跟城里锦绣坊那种绣楼,这话可是真的?绣楼这种生意招待的多是女眷,你二伯一个大男人不好掺和到里头吧?你可别说还有你呢,娘知道你能干,可到底一个小姑娘家你能有多少精力?还是叫娘跟你一块儿过去帮衬着才好。
看着爹娘急吼吼的样子,果儿含笑道:
爹,娘,你们别急,省城以后肯定会叫你们去的,可是你们要都去了,那这边的生意谁看着?总得一步步的来,这回带谁过去,我跟二伯都已经商量好了。
说罢眨巴着一双葡萄眼看看爹又看看娘,直到两人快抻不住才说道:
娘自然是要跟我一块儿去的,开绣楼这么大的事,我还真怕自己一个人弄不了呢,娘去了有什么事咱们也能有商有量。
长陵那边的绣楼开张后多跟女眷打交道,包氏本就能说会道,又在铺子上历练了这么久,自然是家里女眷中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果儿早就想好这回带上包氏过去的。
包氏终于听到令她满意的好消息,一下子把提着的心放回原位,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才对嘛!闺女放心,娘这两年跟穆大娘的交情可不是白混的,管理铺子方面好歹也有些经验,再不济,娘明天就回城,找穆大娘多请教请教。
呵呵!等穆大娘知道她们家在省城买下了大铺面,也准备开个绣楼做生意,不知道会是个什么表情,真的好期待。
果儿则看着包氏又道:绣楼开张的事我正琢磨呢,这回既然要开绣楼,真得费一番功夫才成。娘,你在城里也呆了这么久,认识不少绣娘了吧?不妨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愿意跟着咱们去省城发展的?虽然省城也开始招绣娘,总归咱们人生地不熟,招的慢,也不是很放心。
包氏闻言立即道:没问题,过两日我就回城去,跟认识的那些姐妹们问问。
城里找不到稳定东家的绣娘多的是,只要她放出话去,想必总有愿意跟着她们去长陵发展的。
姚三柱见媳妇的事这么快说定了,更加的迫不及待:
闺女,那爹呢?
果儿歪头看着他,故意皱眉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
爹,你现在管着县城的几个铺子呢,还真走不开。
姚三柱不满地提高了嗓音:不是还
有你四叔呢?你四叔其实精明着呢,有他看着铺子爹有啥走不开的,你就放心吧,没啥可操心的。
包氏在一旁摇着团扇,见他提到老四,不客气地伸手拧住姚三柱的耳朵:
我说你是不是忘了之前的事了,把铺子全扔给老四,就老四那木讷性子是个管铺子的料吗?你咋不说干脆叫白巧儿跟着进城去帮忙,真是好了疮疤忘了痛!
姚三柱被媳妇拧的一阵吱哇乱叫,不耐烦地挣脱出来,两人又开始吵个不停。
果儿对亲爹的话当然也不赞成,四叔当大厨很得力,让他出面管理铺子,还真是强人所难。
要说她爹这些日子在县城的表现的确不错,可要是去了长陵,天高老爹远的,万一老猫病又犯了怎么办?所以,还是留在老家再历练一段时间比较保险。
不过,也不能打击他爹的积极性,于是果儿上前插到两人中间对姚三柱道:
爹,上午我听爷跟二伯说起你的时候,我爷竟然夸你了呢,说你管理铺子精心。
姚三柱眼神一亮:当真?
果儿重重点头:当然!我爹多聪明一个人,几个铺子管理起来还不是小菜一碟?我觉得爹不如多历练一段时间,长陵的铺子就在那里,跑不了,总有你过去的时候。
姚三柱一听这话外音就知道闺女又在忽悠他,不由翻着白眼呵呵了两声。
包氏直接瞪了他一眼,看着果儿正色道:
闺女,在府城,你们去张家拜访的时候到底出了啥事?这会儿也没外人,跟爹娘说实话。
刚才在主院,听老二说起张家发生的事,当着全家人的面,老二并没有说的太仔细也就三言两语,可是大家伙都已经听出了不对,这会儿就她们一家三口包氏直接问出来。
果儿自离开府城后,跟着二伯东奔西跑忙个不停,根本无暇去想这件事,现在听娘问起来,心里竟觉得一点也不难受,想了想,便把事情了个清楚,包括之后张子彭去找她时两人所说的话。
包氏跟姚三柱一听立马气得想跳起来,原来在张家人眼里,他们从小捧在手心里的闺女竟然配不上张子彭那小子。
这次他们在长陵一气买下了四间铺子,铺的摊子比预期的大了许多,所以安排人手这一处得重新计划一番,回去后也不能多耽搁,尽快挑一些得用的人手带过来。之前在庄子上挑中的那几个下人,如今在铺子里历练几个月了,这趟回去都带出来试试。
从长陵回莱阳的路途顺畅多了,马车一路直行,不到三天时间便回到了上姚村。
见他们回来家里人一个个高兴不已,当初离家的时候,他们估计也就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没想到这一去竟然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还是从省城回来的,大家更是觉得好奇,围着回来的人问东问西。
好了,让他们先喘口气,等吃了饭有啥话再问不迟。
姚老爹发了话,大家这才笑着上前帮忙从车上拿行李。
姚二柱问道:怎么,高账房还没回来?我跟他交代等府城的杂货铺收拾好,就回来准备进货事宜,算算日子他应该早就回来了呀?
姚三柱抢着道:回来了,人半个月前就回来了,我叫他在铺子上看着呢。这不听说了你们在府城只买了一间铺子,转道又去了省城,大家伙心里都惦记的很,还有张家那边,到底是咋回事?跟我们说清楚呗。
高账房回来后,把生意上的事跟他们交代得仔细,可是对其他的事包括为什么会去了长陵,高账房明确表示他不太清楚,二爷跟果儿姑娘没告诉他具体原因。
姚三柱一听闺女跟老二去了省城,耐着性子等了一段时间,估摸着人快回来了,便跟包氏回到村里,没想到这一等又是好多天,才终于把他们给等回来。
姚二柱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拣重要的讲给一家人听。
听到果儿竟然在长陵省城一口气买下了四个铺子,而且沈大人还掏腰包入了股,众人一个个高兴之余都跟吃了定心丸一般,一下子踏实了不少,有沈大人参进来一脚,他们家在长陵的生意算是稳了。
等姚二柱说的差不多了,包氏胳膊肘碰了碰姚三柱,姚三柱会意咳了咳说道:
要说沈大人对咱们家真是没得说的,以前戎装的生意就关照咱们家,没想到去了省城还是这么够意思,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我滴个乖乖。
不过,既然沈大人出了那么多银子,那房契上的名字,可是我们果儿名下的?
包氏:对呀,虽说有沈大人加入,我们果儿也掏了那么多钱,那房契上,就应该有我们果儿的名字。
相对于其他人的兴奋,三房两口子最关心的是这件事。
果儿坐在一旁一直静静听着,见她爹娘忽然问起这个,方想起来带回来的房契还没有让大家看过呢,于是从怀里掏出自己那个贴身的小荷包。
这个小荷包里面,从家里出发的时候,放的是她这两年所赚回来的所有银票,现在里面则装的是省城那几间铺面的房契,出门在外,最重要的东西她还是习惯贴身带着,这样才有安全感。
爷、奶、爹娘,这是省城铺子的房契,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可都是我的名字呢。还有这张是沈大人亲手写的契书,以后省城的铺子里所有的收益三七分,他三,咱们七,呐,上面还有沈大人的亲笔签字呢,错不了。
姚三柱跟包氏立马激动地凑上前,拿起桌上的房契仔细瞅,两人即便再不认识字,可看多了这种东西,他们闺女的名字,还有上面鲜红的官印总是认识的。
一张张看过后两个人的
心一下子放下了,这就好,铺子是他们三房的,这就跑不了了。
手里捧着这几张纸,姚三柱不禁得意起来:
哈哈哈!不愧是我闺女,你说你的命咋这么好呢,总能碰到贵人帮衬,有了这些铺子,咱们家的生意往后就畅通无阻了,爹,娘,我当初说啥来着,以后擎等着享我们果儿的福,这话没错吧?哈哈哈哈!
姚老爹这回没有出口训斥老三,看着桌面上几张纸,老两口饱经沧桑的老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意。
回到东跨院,包氏跟姚三柱立马关起门,把闺女摁在椅子上不认识似的上下打量个不停。
果儿知道他们还有话要问自己,不满地说道:
娘,五林他们还在城里上学,你们俩怎么都回来了?好歹留一个人在城里照看弟弟们。
姚三柱:你四叔不是在铺子里,咋就没留人了?再说还雇了厨娘专门照顾他们能有什么事?先别管你弟弟的事了,闺女,刚才听你二伯说了那么多,还说过两天再带人去省城,怎么着,这回总该轮到你亲爹去了吧?
你说你这闺女,跟你说多少回了,你二伯再能干那也是你二伯,不是你亲爹,现下这些铺子都在咱们三房手里,我不亲自过去替你看着,心里着实不放心哪。
姚三柱眼巴巴看着闺女。
包氏也按捺不住道:果儿,你二伯说要开一家跟城里锦绣坊那种绣楼,这话可是真的?绣楼这种生意招待的多是女眷,你二伯一个大男人不好掺和到里头吧?你可别说还有你呢,娘知道你能干,可到底一个小姑娘家你能有多少精力?还是叫娘跟你一块儿过去帮衬着才好。
看着爹娘急吼吼的样子,果儿含笑道:
爹,娘,你们别急,省城以后肯定会叫你们去的,可是你们要都去了,那这边的生意谁看着?总得一步步的来,这回带谁过去,我跟二伯都已经商量好了。
说罢眨巴着一双葡萄眼看看爹又看看娘,直到两人快抻不住才说道:
娘自然是要跟我一块儿去的,开绣楼这么大的事,我还真怕自己一个人弄不了呢,娘去了有什么事咱们也能有商有量。
长陵那边的绣楼开张后多跟女眷打交道,包氏本就能说会道,又在铺子上历练了这么久,自然是家里女眷中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果儿早就想好这回带上包氏过去的。
包氏终于听到令她满意的好消息,一下子把提着的心放回原位,拍着胸脯保证道:
这才对嘛!闺女放心,娘这两年跟穆大娘的交情可不是白混的,管理铺子方面好歹也有些经验,再不济,娘明天就回城,找穆大娘多请教请教。
呵呵!等穆大娘知道她们家在省城买下了大铺面,也准备开个绣楼做生意,不知道会是个什么表情,真的好期待。
果儿则看着包氏又道:绣楼开张的事我正琢磨呢,这回既然要开绣楼,真得费一番功夫才成。娘,你在城里也呆了这么久,认识不少绣娘了吧?不妨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愿意跟着咱们去省城发展的?虽然省城也开始招绣娘,总归咱们人生地不熟,招的慢,也不是很放心。
包氏闻言立即道:没问题,过两日我就回城去,跟认识的那些姐妹们问问。
城里找不到稳定东家的绣娘多的是,只要她放出话去,想必总有愿意跟着她们去长陵发展的。
姚三柱见媳妇的事这么快说定了,更加的迫不及待:
闺女,那爹呢?
果儿歪头看着他,故意皱眉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
爹,你现在管着县城的几个铺子呢,还真走不开。
姚三柱不满地提高了嗓音:不是还
有你四叔呢?你四叔其实精明着呢,有他看着铺子爹有啥走不开的,你就放心吧,没啥可操心的。
包氏在一旁摇着团扇,见他提到老四,不客气地伸手拧住姚三柱的耳朵:
我说你是不是忘了之前的事了,把铺子全扔给老四,就老四那木讷性子是个管铺子的料吗?你咋不说干脆叫白巧儿跟着进城去帮忙,真是好了疮疤忘了痛!
姚三柱被媳妇拧的一阵吱哇乱叫,不耐烦地挣脱出来,两人又开始吵个不停。
果儿对亲爹的话当然也不赞成,四叔当大厨很得力,让他出面管理铺子,还真是强人所难。
要说她爹这些日子在县城的表现的确不错,可要是去了长陵,天高老爹远的,万一老猫病又犯了怎么办?所以,还是留在老家再历练一段时间比较保险。
不过,也不能打击他爹的积极性,于是果儿上前插到两人中间对姚三柱道:
爹,上午我听爷跟二伯说起你的时候,我爷竟然夸你了呢,说你管理铺子精心。
姚三柱眼神一亮:当真?
果儿重重点头:当然!我爹多聪明一个人,几个铺子管理起来还不是小菜一碟?我觉得爹不如多历练一段时间,长陵的铺子就在那里,跑不了,总有你过去的时候。
姚三柱一听这话外音就知道闺女又在忽悠他,不由翻着白眼呵呵了两声。
包氏直接瞪了他一眼,看着果儿正色道:
闺女,在府城,你们去张家拜访的时候到底出了啥事?这会儿也没外人,跟爹娘说实话。
刚才在主院,听老二说起张家发生的事,当着全家人的面,老二并没有说的太仔细也就三言两语,可是大家伙都已经听出了不对,这会儿就她们一家三口包氏直接问出来。
果儿自离开府城后,跟着二伯东奔西跑忙个不停,根本无暇去想这件事,现在听娘问起来,心里竟觉得一点也不难受,想了想,便把事情了个清楚,包括之后张子彭去找她时两人所说的话。
包氏跟姚三柱一听立马气得想跳起来,原来在张家人眼里,他们从小捧在手心里的闺女竟然配不上张子彭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