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321章 喜讯连连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第321章 喜讯连连

    语罢,李冠鑫双眸发亮,满脸期待望向正前方的朱标。

    而李冠鑫如此也绝非是想让大明出兵,协助他们爪哇灭了安南一朝。

    相反!

    李冠鑫打心底里不愿朱标出兵。

    毕竟单论地理位置,安南与大明陆陆相邻,与他们爪哇却是隔海相望。

    倘若大明也一并出兵,最后即便是灭了安南一国,他们爪哇也不过是得到些许财物罢了。

    就眼下而言,包括大明在内的诸国都认为只有领土才最为珍贵。

    所以此时李冠鑫之所以请命征讨安南,乃是想要占据安南领土。

    再有!

    如果能得到朱标同意,那其他诸国想来分一杯羹自然也是极为困难。

    “陛下,若是我朝能占据安南,岂不是与上国毗邻而居?”

    “届时我朝便能更好侍奉上国。”

    “还望陛下允准,准我朝出兵安南!”

    看着李冠鑫从原本满怀期待到此时颇为急切。

    朱标眉头一挑,点头应道:“朕唯望诸国和睦,不起刀兵。”

    “倘若你爪哇攻打安南,其他诸国到朕跟前告状,朕自会斥责你爪哇一朝。”

    “不过说到底此次诸国联军攻打土门钉,你爪哇一朝乃是苦主。”

    “即便事后你朝遣使来我大明请罪,届时朕小惩大诫,想来其他诸国也说不出什么。”

    哪怕朱标这话说的极为隐晦。

    可李冠鑫却也听出朱标这是默认他们攻打安南。

    心情激动之下,李冠鑫忙冲朱标叩拜。

    “陛下爱护我爪哇之意,我朝上下必时刻感念。”

    “他日上国有差,我朝上下自全数奉行,莫敢不从!”

    当看到朱标笑着点了点头,李冠鑫再次叩拜后,便也告辞还朝。

    只不过也是那李冠鑫前脚刚走出谨身殿。

    蓝玉下一秒便快步上前,凑到朱标跟前急切说道:“陛下,倘若爪哇收拢安南土地、军民百姓,其实力必远超诸国。”

    “哪怕不及我朝,可其他诸国也只得望其项背!”

    “还请陛下三思。”

    还有一点蓝玉想说,当下却也没来得及说出口。

    那便是安南毗邻大明,倘若朱标真有覆灭安南之意,那也该由大明出兵。

    毕竟土地可是极为珍贵的战略物资。

    就这么将安南领土拱手让给爪哇,蓝玉当真有些想不通。

    况且一旦爪哇当真占领安南领地,日后生出不臣之心。

    那爪哇进可借助安南土地攻伐大明,退亦可退回其本国境内,以远洋为天堑,同大明隔海相望。

    心念至此,蓝玉一咬牙还是出声道:“陛下,给末将五万人马,三个月内定能拿下安南!”

    “莫慌!”

    “凭爪哇一国想要拿下安南全境,实属困难!”

    “嗯?”

    当看到朱标神色如常,俨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原本还很是紧张的蓝玉,此刻瞬间便也放松了下来。

    下一秒。

    却见蓝玉嘴角微微上扬,很是好奇的看向朱标问道:

    “陛下既有丘壑,能否告知臣一二,也让臣增长些见识?”

    “哪里能增长见识。”

    朱标随意挥了挥手,让刘保儿将桌上茶点端到蓝玉跟前后,随意出声道:“三月前,安南、爪哇两国实力相当。”

    “都是除我朝以外,诸国之中最强的两个。”

    “然而土门钉一战,两国实力都有削弱。”

    “然而说到底,安南陈朝经营数百年。所谓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凭眼下的爪哇怕是没法鲸吞安南!”

    说到此处,朱标看了眼李冠鑫离开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不免露出几分不屑。

    真要说的话,这几日来大明对他们爪哇已然恩厚。

    可这家伙才智谋略不及柳思南,还需自己给他擦屁股倒也罢了。

    没曾想这李冠鑫野心却也属实不小。

    在提出要攻打安南之时,那李冠鑫也不想想,有百万雄兵、国力昌盛、军武充沛的大明如何能允许他爪哇攻打与自己毗邻的安南?

    也不知是那李冠鑫没脑子,还是他将大明上下都视作蠢货。

    以为大明朝廷能容忍卧榻之侧有一头正在急速长大的猛虎。

    “况且!”

    收回目光,朱标转向蓝玉继续说道:“若此刻攻打安南,原本分崩离析,各怀异心的安南一朝。”

    “当看到爪哇举兵压境,其必然放心本国之间的仇怨,一同抵御外侮。”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爪哇兵力强悍,当真能击败安南全境兵卒,可他们却也守不住安南土地,占领不了其地领土。”

    闻听此言,蓝玉心念微转赶忙说道:“陛下的意思是说,攻城容易守成极难?”

    “不错。”

    “想吴祯吴良两位老将,半年前便攻下吕宋。”

    “可这半年以来,他们二人却始终忙于安定吕宋民心,难以脱身。”

    “更何况无论从先前国力还是朝廷底蕴来说,安南都要强于吕宋。”

    被这么一说,此刻的蓝玉也彻底释怀。

    毕竟安南、爪哇相隔大海,待击败安南兵卒想要安定安南全境,爪哇便需似眼下大明对待吕宋一般,朝廷拨款恩待其地百姓。

    更不必说大明可以借海贸,发展吕宋。

    而爪哇的君王却不似朱标这般雄才大略,他只能不停地出银子稳住安南。

    自然。

    若是爪哇似前元一般,尽屠安南百姓,只求搜刮财物。

    虽说爪哇不必在稳定安南一事上劳心劳力,搭进去大把大把的银子。

    可安南领土却也和爪哇没有半分关系。

    待他们爪哇铁血苛待安南臣民后,大明再行施恩,如此一来安南自然归心大明。

    “而且!”

    蓝玉似想到了什么一般,忙看向朱标道:“而且云南境内还有北元那梁王,云南、藏地还有土司、藩主。”

    “见安南动乱,这几股势力断然不会错失良机,也会一个个齐齐往安南派兵。”

    “所以爪哇要想占据安南全境领土,他们要面对的便不仅仅是安南这一个敌人!”

    听到蓝玉有此等见识,朱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如蓝玉说的那样。

    安南地形特殊,无论是谁想要攻占安南,都需要面临好些个对手。

    特别是大明,但凡想要对安南用兵,则必然要先平云南,藏地。

    这也是朱标一直以来未曾对安南用兵的理由。

    如今爪哇既然愿意当这个出头鸟,朱标也自然乐见其成。

    毕竟等到安南只剩下一个烂摊子时,大明再选择进场,自然能够事半功倍。

    也就在朱标与蓝玉商议之时。

    却见常茂一路快跑,径直朝殿内跑来。

    甚至面对宫人的阻拦,常茂更是不予理会,只是一个劲儿的往朱标所在的谨身殿疾驰。

    “放肆!”

    “未经通报,你怎敢闯入后宫!”

    当看到常茂又是这沉不住气的做派,蓝玉怒斥一声,转而便替他向朱标请罪。

    “陛下,末将约束无方,还请陛下降罪。”

    “舅舅,大喜,非罪!”

    常茂倒了口气,忙将军报递交到朱标跟前。

    “陛下,倭国之战告终,我军大捷!”

    “哦?”

    听到这话的一瞬,朱标猛地站起身子,忙接过常茂递来的军报仔细端详起来。

    而此刻的蓝玉自然顾不上追责常茂,立时追问道:“军报上如何说的?”

    “舅舅,我也没有细看便赶忙送到陛下跟前。”

    “不过太上皇有言,倭国一战告终,半月后大军便能抵达京城!”

    待常茂说完的瞬间,朱标看完军报后顺势递给了蓝玉。

    “太上皇领兵攻下倭国最后一座城池,生擒了倭国那所谓的国主天皇,当众斩首。”

    “曾受倭人奴役、折辱的我朝百姓组成的新军营,近半年来都在处理善后工作。”

    “纳哈出、张定边等将更是带兵深入山林,缉拿倭人余孽。”

    “如今!”

    “太上皇不仅斩首倭国国主,更是当着所有倭人的面,将其国奉为天神所用的上古神器草薙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收入囊中。”

    “如此,倭国既灭,倭人尽除!”

    朱标出声的同时,蓝玉也将军报大致看了一遍。

    待合上军报,蓝玉眼眸发亮,忙冲朱标道:“陛下早先定下扫穴犁庭的国策,不如让臣带兵再去扫荡一圈,好彻底断绝倭国生机?”

    “不必不必!”

    “先前从倭国返回朝中之时,朕便交代过张定边。”

    “待对倭一战告终后,命其登船将火炮对准倭人称之为的不死山。”

    “只等火山爆发后,方可启航返程。”

    火山爆发,其岩浆的杀伤力倒是其次。

    随着火山喷发带出来的火山灰才是最大的杀招。

    如此一来,即便倭人藏匿山中也会感染疾病而死,哪怕勉强能活下来一些,也难以生存下去。

    “而且!”

    “对待倭国,朕从未想过毕其功于一役。”

    “从一开始,朕便打算每三年派遣一队将士前往倭国驻扎三月。”

    哪怕朱标说出这话的时候,语调格外轻松,就好似在说什么令人愉悦的事情。

    可蓝玉、常茂闻言却是不禁相互对视。

    他二人还当真没想到,素来仁德宽厚的朱标,竟也能狠辣至此。

    毕竟每三年派遣将士驻扎倭国三月。

    这性质跟挫骨扬灰好像没什么区别。

    朱标似乎打定了主意,断然不让倭国之上有直立行走的生物。

    “陛下!”

    “詹尚书求见!”

    听到刘保儿上前禀报,蓝玉当即笑着说道:“怕不是老詹头也听到倭国大捷的消息,此时求见必是要恭贺陛下。”

    蓝玉说话的同时,朱标冲刘保儿微微示意,准詹同觐见。

    只不过朱标却不觉得詹同此来是为了恭贺。

    毕竟倭国战事詹同从不关心,军报上的消息自己也刚刚知道,想必詹同也是不得而知。

    片刻过后。

    只见詹同满脸笑意,身后跟着的沈三石也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二人脚步轻快,还未踏进谨身殿便冲朱标拱手说道:“陛下,大喜,大喜啊! ”

    “老詹,没想到你消息竟也如此灵通。”

    “不过终究是晚了一步,常茂已经禀明陛下了!”

    “嗯?”

    詹同有些不解的看向蓝玉,随即又看了看常茂。

    “郑国公也知诸国打算采购我朝粮草?”

    听到詹同这话,蓝玉、常茂脸上立时露出茫然之色。

    而见他们两个如此表情,詹同立时便明白常茂所报喜讯和他打算说的不同。

    “陛下,苏门答腊、马宝佳、孟买等国藩商求购我朝粮草,并出高价。”

    “诸国采购数量之多,更是罕见。”

    “而有了这些银子,我朝不仅粮价可以稳定,国库更是能积攒下来不少银子!”

    詹同故意顿了一顿,随即看向蓝玉很是得意说道:“梁国公不妨猜猜,此次我朝能得银多少?”

    “嗯.....”

    “眼下我朝一年税收乃是一千三百万两,梁国公以为此次售粮于诸国,朝廷所得银钱可能超过我朝一年税收?”

    “想来不能吧!”

    哪怕看詹同的表情,此次所得银钱多半超过了一千三百万两。

    可蓝玉却依旧不敢太过自信。

    毕竟两年前朱标亲征为了筹措北伐粮饷,不仅他们这些武将拿出了全数家产,京城世家也都出力不少。、

    最后也不过筹到了三百万两。

    况且蓝玉熟悉军阵,哪怕此次老朱挥师百万,征讨倭国。

    即便对倭一战打了将近一年,可耗费的军费断然不会超过一千万两。

    所以蓝玉还真不相信仅从海贸,还单单只是售卖粮食,朝廷便能得银超过一千万两。

    而听到蓝玉这话。

    詹同脸上得意更甚,此刻满脸欣喜看向朱标道:“回禀陛下,臣与沈大人已仔细查算。”

    “此次我朝得银不仅超过一年税收,而且还超出数倍不止!”

    “哦?”

    闻言至此,饶是朱标也不由微微一怔。

    也是看到朱标紧紧注视着自己,詹同不敢继续卖关子,清了清嗓子正色说道:“此次我朝得银,应超过四千万两。”

    “四千万?”

    “仅是保守估算!”沈三石连忙补充道:“倘若加上关税,此次我朝得银大致在六千万左右!”

    “好家伙!”

    闻言至此,一旁的蓝玉不免出声惊呼。

    而朱标欣喜过后,旋即面色郑重,当即说道:“召李善长等人谨身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