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丑女:囤货流放有空间! 第150章 熟悉
热门推荐:
三国:从新野开始
四合院的别样人生
结婚当天新郎被抢?行!我换人嫁
我刚中了五万亿
陆子的王朝逆袭之旅
开局拯救清纯校花,获得神级异能
被灭门夺子后王妃带崽杀疯了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被骗缅北,真实遭遇
大厅内一片寂静,直到三房四房的人彻底离开官府,里面都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直到谢晚悠的声音响起来,“你们怎么都不说话,是接下来没有别的安排了吗?”
戚夫人率先回过神来,走到谢晚悠的身边,“王大人,还有别的事情要吩咐吗?”
“夫人,吩咐不敢,就是还得去挑选一些工具,还得让侍卫带各位去认地。”王大人看了一下后面的行程,他之前就特地写好了,给他们每个人拿了一份,“除了官府和军营特别需要帮忙的时候,需要各位随叫随到之外,其他的时候跟宁安的百姓一样生活就好了。”
边关平静了几年,百姓们不说安居乐业,起码也能勉强活着,就是不知为何,能离开的人都离开了,空出了不少地无人耕种,就这么荒了下来,怪可惜的,所以宁安百姓分到的耕地越来越多,当耕地变多,但是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有些地到底还是荒废下来。
现在好了,一口气来了这么多人,每个人分个五亩地,再把耕地和生活的工具一并都给他们,最重要的还是得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地在哪里。
谢晚悠接过王大人给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原身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好在是认得几个字的,她看下来也还算顺利。
“赋税怎么这么重?”
“这也是无奈之举,国库空虚,陛下只好一次一次的加重赋税,要不然,根本没办法养活军营里的将士,即便如此,每年开春耕种的时候,军营的将士都得来帮忙……”
百姓们除了种地之外,再没有别的营生,可是宁安这边的天气又不好,一年只能种一次,能不能长好就看这一次的天气如何了,全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怎么可能会好呢?
给了赋税之后,能吃饱的百姓寥寥无几。
沈淮景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这赋税确实过分了,再这样下去,宁安百姓定会撑不住,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让这么多百姓活下去。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里浮现,不知为何,沈淮景突然不受控制的,抬头看向了谢晚悠,正好对上她那双充满复杂情绪的双眸,直接印证了沈淮景的想法。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又默默地收回视线。
有些事情急不来,他们都没能去看看耕地如何,其他的只能等开春了再慢慢来。
能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自己人,就算五房不是很受欢迎,至少他们还留了下来,这也算好的了。
只是五房的人还不知道,他们的住处已经被重新调整了,在他们去领耕种工具的时候,有侍卫将他们的东西都搬去了新的地方,沈淮景一家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宁安这边的地基本都集中在一起,高处是土地,低处和靠水的地方,基本就是田地,每年还能种上水稻,到底还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宁安这边的水稻长势一般,基本就没有丰收的时候。
其他人都还在四处张望的时候,谢晚悠已经蹲下来检查土质了,土地的质量还算肥沃,不是那种贫瘠的土地,如果种粮食的话,怎么都能有不少收获,可是刚才听王大人的意思,想靠着种地活下去是不可能的,这又是为什么?
看到她的动作,沈淮景也跟着蹲了下来,他在军营中这么多年,除了在战场上厮杀之外,还有不少时间在帮百姓种地,种地这些事情,他也很了解。
“不是土质的问题,是宁安这边地势和天气的问题,地势太高,冷的又快,而朝廷发下来的种子并不能适应宁安的天气,往往还没到丰收的时候,天气就转冷,没办法好好生长,自然无法丰收。”
“水稻玉米小麦之类的,都是同样的问题吗?”
“基本都是同样的问题,朝堂那边一直说工部在想办法解决,都已经好几年了,根本没有一点改变,宁安百姓每年都靠着那点收入活下去。”
谢晚悠叹口气,“既然工部的人没办法,那就只能自救了,我想要种子。”
沈淮景就等着她这句话,轻笑一声,压低声音道:“我就知道你想要那些种子,所以早早就准备好了,你回去就能看到。”
“不得了,小沈将军都已经会提前准备了,厉害了。”
“我们如今住的院子可以,但是房间太多,院子太小,这几天几乎把村子都走了一遍,发现一个空出来的院子,位置不错,你应该会很喜欢。”
“好啊,回去再看看。”
反正村子里有不少房子是空着的,他们住的地方是大是小并不重要,有客人的话就让客人去空房子里将就将就。
没有人住的房屋总是坏的很快,所以三不五时的,官府的侍卫就得去清理一番,大家每天都很忙碌,真的算起来,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
一切都确定好了,去看新住处的时候五房的人才变了脸色,尤其是五房老爷,他还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趁着在宁安的时候,好好跟大房的人处好关系,最好可以处出深厚感情的那种。
一切的表面来往都是虚无缥缈的,他们想要好处,就只能打感情牌,可是现在,连住的地方都分开了,他们还怎么三不五时的偶遇,再一起交流提升感情?
“这……王大人,这住处的变化怎么大?我们之前住的地方不能住了吗?”
“是啊,我们一家到了这里,那大哥大嫂他们呢,也换地方了?”
面对这夫妻俩的疑问,王大人给出了解释,“之前安排的只是临时的住处,如今各位都会留下来,每个人至少得有个房间,这是村子里唯一符合你们一家的房子了。”
五房夫人心里堵得厉害,都这个时候了,谁还管房间不房间的,她有些着急的追问道:“那大嫂他们呢,又换到了什么地方?”
王大人笑着指了一个方向,是在河对面,单独的一个院子,不像这边连在一起的,“将军和夫人都喜静,不喜欢被人打扰,那个院子最适合他们。”
直到谢晚悠的声音响起来,“你们怎么都不说话,是接下来没有别的安排了吗?”
戚夫人率先回过神来,走到谢晚悠的身边,“王大人,还有别的事情要吩咐吗?”
“夫人,吩咐不敢,就是还得去挑选一些工具,还得让侍卫带各位去认地。”王大人看了一下后面的行程,他之前就特地写好了,给他们每个人拿了一份,“除了官府和军营特别需要帮忙的时候,需要各位随叫随到之外,其他的时候跟宁安的百姓一样生活就好了。”
边关平静了几年,百姓们不说安居乐业,起码也能勉强活着,就是不知为何,能离开的人都离开了,空出了不少地无人耕种,就这么荒了下来,怪可惜的,所以宁安百姓分到的耕地越来越多,当耕地变多,但是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有些地到底还是荒废下来。
现在好了,一口气来了这么多人,每个人分个五亩地,再把耕地和生活的工具一并都给他们,最重要的还是得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地在哪里。
谢晚悠接过王大人给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原身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好在是认得几个字的,她看下来也还算顺利。
“赋税怎么这么重?”
“这也是无奈之举,国库空虚,陛下只好一次一次的加重赋税,要不然,根本没办法养活军营里的将士,即便如此,每年开春耕种的时候,军营的将士都得来帮忙……”
百姓们除了种地之外,再没有别的营生,可是宁安这边的天气又不好,一年只能种一次,能不能长好就看这一次的天气如何了,全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怎么可能会好呢?
给了赋税之后,能吃饱的百姓寥寥无几。
沈淮景的心情也跟着沉重起来,这赋税确实过分了,再这样下去,宁安百姓定会撑不住,得好好想想如何才能让这么多百姓活下去。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里浮现,不知为何,沈淮景突然不受控制的,抬头看向了谢晚悠,正好对上她那双充满复杂情绪的双眸,直接印证了沈淮景的想法。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又默默地收回视线。
有些事情急不来,他们都没能去看看耕地如何,其他的只能等开春了再慢慢来。
能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自己人,就算五房不是很受欢迎,至少他们还留了下来,这也算好的了。
只是五房的人还不知道,他们的住处已经被重新调整了,在他们去领耕种工具的时候,有侍卫将他们的东西都搬去了新的地方,沈淮景一家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宁安这边的地基本都集中在一起,高处是土地,低处和靠水的地方,基本就是田地,每年还能种上水稻,到底还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宁安这边的水稻长势一般,基本就没有丰收的时候。
其他人都还在四处张望的时候,谢晚悠已经蹲下来检查土质了,土地的质量还算肥沃,不是那种贫瘠的土地,如果种粮食的话,怎么都能有不少收获,可是刚才听王大人的意思,想靠着种地活下去是不可能的,这又是为什么?
看到她的动作,沈淮景也跟着蹲了下来,他在军营中这么多年,除了在战场上厮杀之外,还有不少时间在帮百姓种地,种地这些事情,他也很了解。
“不是土质的问题,是宁安这边地势和天气的问题,地势太高,冷的又快,而朝廷发下来的种子并不能适应宁安的天气,往往还没到丰收的时候,天气就转冷,没办法好好生长,自然无法丰收。”
“水稻玉米小麦之类的,都是同样的问题吗?”
“基本都是同样的问题,朝堂那边一直说工部在想办法解决,都已经好几年了,根本没有一点改变,宁安百姓每年都靠着那点收入活下去。”
谢晚悠叹口气,“既然工部的人没办法,那就只能自救了,我想要种子。”
沈淮景就等着她这句话,轻笑一声,压低声音道:“我就知道你想要那些种子,所以早早就准备好了,你回去就能看到。”
“不得了,小沈将军都已经会提前准备了,厉害了。”
“我们如今住的院子可以,但是房间太多,院子太小,这几天几乎把村子都走了一遍,发现一个空出来的院子,位置不错,你应该会很喜欢。”
“好啊,回去再看看。”
反正村子里有不少房子是空着的,他们住的地方是大是小并不重要,有客人的话就让客人去空房子里将就将就。
没有人住的房屋总是坏的很快,所以三不五时的,官府的侍卫就得去清理一番,大家每天都很忙碌,真的算起来,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做。
一切都确定好了,去看新住处的时候五房的人才变了脸色,尤其是五房老爷,他还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趁着在宁安的时候,好好跟大房的人处好关系,最好可以处出深厚感情的那种。
一切的表面来往都是虚无缥缈的,他们想要好处,就只能打感情牌,可是现在,连住的地方都分开了,他们还怎么三不五时的偶遇,再一起交流提升感情?
“这……王大人,这住处的变化怎么大?我们之前住的地方不能住了吗?”
“是啊,我们一家到了这里,那大哥大嫂他们呢,也换地方了?”
面对这夫妻俩的疑问,王大人给出了解释,“之前安排的只是临时的住处,如今各位都会留下来,每个人至少得有个房间,这是村子里唯一符合你们一家的房子了。”
五房夫人心里堵得厉害,都这个时候了,谁还管房间不房间的,她有些着急的追问道:“那大嫂他们呢,又换到了什么地方?”
王大人笑着指了一个方向,是在河对面,单独的一个院子,不像这边连在一起的,“将军和夫人都喜静,不喜欢被人打扰,那个院子最适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