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她被世子爷盯上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烦恼
二人进到屋里,桑叶带着依慧奉上水果茶点,宁蔚将雪花酥递到江兴语面前,“兴语,尝尝。”
江兴语伸手拿一块放到嘴里,嚼一嚼,满口香酥,眼睛顿时亮了,手指着雪花酥道:“好吃!这是哪里买的?”
宁蔚笑着说道:“咱们自己做的,你喜欢,一会带些回去。我打算开间点心铺子。”
说着,宁蔚将开糕点铺子与鞋庄的事与江兴语说了。
江兴语佩服得不得了,“阿蔚,你真是个赚钱小能手。”
宁蔚抿嘴笑了笑,“糕点铺子与鞋庄才开始,能不能挣钱还不知。”
江兴语说道:“不试试如何知道?有想法就放手去做,我支持你。”
宁蔚走到书柜边,从书柜上取了文书递给江兴语,“兴语,这是糕点铺子,成鞋铺子的契约,你先看看,如米行一般,你占三成,如何?”
江兴语低头快速的扫一眼契约,随后将契约放到桌上,“阿蔚,有米行的抽成就行了,别的生意我就不参与了。”
宁蔚还想劝江兴语,希望她能收下。
江兴语抢先说道:“你知道的,我不缺银子。银子于我来说,只是数字多少而已。但你不一样,你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你得好好赚钱。”
江兴语坚决不收,宁蔚只得随她,心里记下江兴语的恩情。
江兴语拿出一叠银票放到宁蔚手里,“这是二十万两银票,你点点!算我借给你的。你挣钱了,再还给我。”
宁蔚万分感谢,点了点银票,然后写了借条,“兴语,这个你收好。”
江兴语本想说不用,为了宁蔚心安,还是将其收下。
两人又话了会家常,江兴语起身告辞。
宁蔚懒得取名,糕点铺子延用万盛米行的名字,取名万盛糕点铺子,鞋庄取名万盛鞋业。
进入深秋,天气寒气渐重,万盛炭火铺子、万盛棉服铺子相继开业。
一时间,京城的街头多了许多万盛字样的铺子。
威远侯府,侯夫人在大相国寺做了七天法事回到府里。
侯夫人前脚刚进门,下人进来禀道:“夫人,承国公府的人过来递了帖子。”
乔嬷嬷将帖子接过来承给侯夫人。
侯夫人打开帖子看了一眼,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乔嬷嬷问道:“夫人,什么事?”
侯夫人将帖子递给乔嬷嬷,“你自个儿看。”
乔嬷嬷接过帖子,低头看了看,“老夫人请夫人明日过府?”
侯夫人愁眉不展的说道:“我以为,母亲那般聪明的人,给她几日时间,她便能想明白,不再纠缠了。
万万没想到,我避出去几日,母亲依然揪着此事不放。这可如何是好?”
乔嬷嬷出主意道:“夫人,要不。咱们再出去避些日子?”
侯夫人微微摇头,“不了,反正避也避不开,该来的总会来,坦然面对吧。”
乔嬷嬷担忧的说道:“若老夫人让夫人上门提亲,夫人该怎么办?”
侯夫人无比烦恼,“都是孙辈,母亲为何总偏心艺姐儿?乐哥儿不是她的外孙吗?”
乔嬷嬷垂手不语,这不是她能接的话。
侯夫人叹口气,无奈的说道:“就算母亲苦苦相逼,那也是无法的事。乐哥儿与宁大小姐有婚约在。”
乔嬷嬷说道:“这样一来,老夫人怕是要生气了。”
侯夫人看着帖子,喃喃道:“气就气吧,这些年,母亲生我的气还少了吗?有时我都怀疑,我是不是母亲生的?否则,母亲为何总是针对我?”
乔嬷嬷提醒道:“夫人这话可不能乱说,若让老夫人知道了,老夫人又要发脾气了。”
关于是否亲生这话,吴尔容在十来岁时就质疑过。
被崔老夫人知道后,崔老夫人大发一通脾气,末了,吴尔容被罚跪一天祠堂。
侯夫人叹口气,“我知道!”
见侯夫人落寞的样子,韩嬷嬷跟着叹息,“老奴是夫人出生后才进府的。”
之前,韩嬷嬷压根没往这方面想,后来,见崔老夫人太偏心,主子负气时脱口而出的话,让乔嬷嬷起过疑心。
她想查,又怕给主子招来祸事。
侯夫人抬头看向韩嬷嬷,“嬷嬷也疑心,对不对?”
韩嬷嬷不敢深究此事,摇头道:“夫人,此事不宜深究,就算老夫人不是夫人的生母,老夫人能将夫人记到她名下抚养,小姐就该千恩万谢。”
侯夫人想了想了,说道:“嬷嬷说得有理!母亲能将我记在名下抚养,给我嫡女的身份,我就该千恩万谢。我乏了,先去歇歇。”
侯爷回府后,得知侯夫人回府了,抬步往清怡苑去。
韩嬷嬷在廊庑下见到侯爷,曲膝见礼。
侯爷问道:“夫人呢?”
韩嬷嬷曲膝道:“回侯爷,夫人乏了,歇下了。”
侯爷一愣,眉头微皱,“夫人身子不了舒服?请大夫过府来瞧过吗?”
韩嬷嬷摇摇头,将侯夫人回府收到国公府帖子的事简短的说了。末了说道:“夫人忧心老夫人提议亲之事。”
侯爷心下了然,“我知道。”
侯爷进到里屋,见夫人靠在床头,一双眼望着上方不知在想什么。
侯夫人听到声响,侧头看过来,见侯爷进来,忙坐起身来,想要下床见礼。
侯爷紧步上前,伸手按住侯夫人,“累了就歇着,不用起身。”
侯夫人重新靠回去。
侯爷侧身在床边坐下,与侯夫人并靠在床头,将手伸到侯夫人身后,将其搂到怀里,温言道:“这几日辛苦夫人了,每日在寺里跪拜,腿跪痛了吧?”
说着,侯爷伸另一只手为侯夫人捏腿。
侯夫人怕痒,伸手按住侯爷的手,求饶道:“侯爷别按,痒!”
侯爷反手将侯夫人的手握在手里,轻轻捏了捏,柔声道:“岳母大人递帖子过来了?”
侯夫人点点头,“是,母亲要妾身明日过府去。”
侯爷问道:“为乐哥儿的亲事?”
侯夫人点头道:“应该是!那日,妾身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母亲好似没听进去。妾身以为避出去几日,给母亲些时间,她老人家能想明白……唉!”
江兴语伸手拿一块放到嘴里,嚼一嚼,满口香酥,眼睛顿时亮了,手指着雪花酥道:“好吃!这是哪里买的?”
宁蔚笑着说道:“咱们自己做的,你喜欢,一会带些回去。我打算开间点心铺子。”
说着,宁蔚将开糕点铺子与鞋庄的事与江兴语说了。
江兴语佩服得不得了,“阿蔚,你真是个赚钱小能手。”
宁蔚抿嘴笑了笑,“糕点铺子与鞋庄才开始,能不能挣钱还不知。”
江兴语说道:“不试试如何知道?有想法就放手去做,我支持你。”
宁蔚走到书柜边,从书柜上取了文书递给江兴语,“兴语,这是糕点铺子,成鞋铺子的契约,你先看看,如米行一般,你占三成,如何?”
江兴语低头快速的扫一眼契约,随后将契约放到桌上,“阿蔚,有米行的抽成就行了,别的生意我就不参与了。”
宁蔚还想劝江兴语,希望她能收下。
江兴语抢先说道:“你知道的,我不缺银子。银子于我来说,只是数字多少而已。但你不一样,你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你得好好赚钱。”
江兴语坚决不收,宁蔚只得随她,心里记下江兴语的恩情。
江兴语拿出一叠银票放到宁蔚手里,“这是二十万两银票,你点点!算我借给你的。你挣钱了,再还给我。”
宁蔚万分感谢,点了点银票,然后写了借条,“兴语,这个你收好。”
江兴语本想说不用,为了宁蔚心安,还是将其收下。
两人又话了会家常,江兴语起身告辞。
宁蔚懒得取名,糕点铺子延用万盛米行的名字,取名万盛糕点铺子,鞋庄取名万盛鞋业。
进入深秋,天气寒气渐重,万盛炭火铺子、万盛棉服铺子相继开业。
一时间,京城的街头多了许多万盛字样的铺子。
威远侯府,侯夫人在大相国寺做了七天法事回到府里。
侯夫人前脚刚进门,下人进来禀道:“夫人,承国公府的人过来递了帖子。”
乔嬷嬷将帖子接过来承给侯夫人。
侯夫人打开帖子看了一眼,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乔嬷嬷问道:“夫人,什么事?”
侯夫人将帖子递给乔嬷嬷,“你自个儿看。”
乔嬷嬷接过帖子,低头看了看,“老夫人请夫人明日过府?”
侯夫人愁眉不展的说道:“我以为,母亲那般聪明的人,给她几日时间,她便能想明白,不再纠缠了。
万万没想到,我避出去几日,母亲依然揪着此事不放。这可如何是好?”
乔嬷嬷出主意道:“夫人,要不。咱们再出去避些日子?”
侯夫人微微摇头,“不了,反正避也避不开,该来的总会来,坦然面对吧。”
乔嬷嬷担忧的说道:“若老夫人让夫人上门提亲,夫人该怎么办?”
侯夫人无比烦恼,“都是孙辈,母亲为何总偏心艺姐儿?乐哥儿不是她的外孙吗?”
乔嬷嬷垂手不语,这不是她能接的话。
侯夫人叹口气,无奈的说道:“就算母亲苦苦相逼,那也是无法的事。乐哥儿与宁大小姐有婚约在。”
乔嬷嬷说道:“这样一来,老夫人怕是要生气了。”
侯夫人看着帖子,喃喃道:“气就气吧,这些年,母亲生我的气还少了吗?有时我都怀疑,我是不是母亲生的?否则,母亲为何总是针对我?”
乔嬷嬷提醒道:“夫人这话可不能乱说,若让老夫人知道了,老夫人又要发脾气了。”
关于是否亲生这话,吴尔容在十来岁时就质疑过。
被崔老夫人知道后,崔老夫人大发一通脾气,末了,吴尔容被罚跪一天祠堂。
侯夫人叹口气,“我知道!”
见侯夫人落寞的样子,韩嬷嬷跟着叹息,“老奴是夫人出生后才进府的。”
之前,韩嬷嬷压根没往这方面想,后来,见崔老夫人太偏心,主子负气时脱口而出的话,让乔嬷嬷起过疑心。
她想查,又怕给主子招来祸事。
侯夫人抬头看向韩嬷嬷,“嬷嬷也疑心,对不对?”
韩嬷嬷不敢深究此事,摇头道:“夫人,此事不宜深究,就算老夫人不是夫人的生母,老夫人能将夫人记到她名下抚养,小姐就该千恩万谢。”
侯夫人想了想了,说道:“嬷嬷说得有理!母亲能将我记在名下抚养,给我嫡女的身份,我就该千恩万谢。我乏了,先去歇歇。”
侯爷回府后,得知侯夫人回府了,抬步往清怡苑去。
韩嬷嬷在廊庑下见到侯爷,曲膝见礼。
侯爷问道:“夫人呢?”
韩嬷嬷曲膝道:“回侯爷,夫人乏了,歇下了。”
侯爷一愣,眉头微皱,“夫人身子不了舒服?请大夫过府来瞧过吗?”
韩嬷嬷摇摇头,将侯夫人回府收到国公府帖子的事简短的说了。末了说道:“夫人忧心老夫人提议亲之事。”
侯爷心下了然,“我知道。”
侯爷进到里屋,见夫人靠在床头,一双眼望着上方不知在想什么。
侯夫人听到声响,侧头看过来,见侯爷进来,忙坐起身来,想要下床见礼。
侯爷紧步上前,伸手按住侯夫人,“累了就歇着,不用起身。”
侯夫人重新靠回去。
侯爷侧身在床边坐下,与侯夫人并靠在床头,将手伸到侯夫人身后,将其搂到怀里,温言道:“这几日辛苦夫人了,每日在寺里跪拜,腿跪痛了吧?”
说着,侯爷伸另一只手为侯夫人捏腿。
侯夫人怕痒,伸手按住侯爷的手,求饶道:“侯爷别按,痒!”
侯爷反手将侯夫人的手握在手里,轻轻捏了捏,柔声道:“岳母大人递帖子过来了?”
侯夫人点点头,“是,母亲要妾身明日过府去。”
侯爷问道:“为乐哥儿的亲事?”
侯夫人点头道:“应该是!那日,妾身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母亲好似没听进去。妾身以为避出去几日,给母亲些时间,她老人家能想明白……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