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第1162章 无话不谈的奇妙感觉
欧阳大少奶奶平时协助欧阳夫人,掌管一部分管家大权。
聊天时,赵宣宣就发现她很忙碌,时不时就有丫鬟或者婆子来禀报事情,或者询问。
比如,谁家送了邀请函或者请帖来,丫鬟拿给欧阳大少奶奶过目。
比如,府里哪处地方需要修缮,何事需要支银子,哪个仆人犯了什么大错,等等。
赵宣宣看在眼里,听在耳里,默默佩服,暗忖:管这么大的家,主子和仆人一大堆,外面还有那么多人情往来,真不容易。
相比而言,赵家就简单多了,平时小事归王玉娥管,大事则是全家一起商量,家里用几个帮工而已,人口简单,事儿也少。
苏灿灿趁机说道:“大嫂,你忙你的。”
“我带宣宣去我那边说说私房话。”
欧阳大少奶奶分身乏术,无可奈何,只能同意。
欧阳府挺大,苏灿灿和欧阳凯有自己的院子,富贵气息不输给欧阳大少奶奶那边。
庭院里种几棵树,树上挂两个彩色的大鹏展翅风筝,风筝的尾巴正随风飘摇,一看就是孩童的玩具。
巧宝伸手指向风筝,想拿下来玩。
苏灿灿摸摸她的虎头帽,笑道:“巧宝,姨姨给你做个新风筝,好不好?”
如果把自家孩子的旧玩具送出去,恐怕孩子心里不舒服,苏灿灿心细,心想着:反正风筝是自己做的,不如做个新的,既容易,又避免孩子争抢、哭闹。
她的龙凤胎总是明争暗斗,互相抢东西,连爹娘的亲亲抱抱也要争抢,谁先被亲亲,就得意地炫耀,另一个觉得吃亏,就哭闹,常常让她哭笑不得。
巧宝一听新风筝,立马眉开眼笑,兴奋地点头。
苏灿灿带她们进屋去,让丫鬟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招待。
然后,她一边动手做新风筝,一边问:“宣宣,你们留在京城过年吗?”
赵宣宣给她帮忙,打下手,用浆糊粘贴风筝的彩条尾巴,微笑道:“如果风年在公事上办得顺利,我们肯定留京城过年。”
苏灿灿点头赞同,道:“冷飕飕的,地都冻硬了,赶路辛苦,留京城更好。”
“我听夫君说,唐官人的政绩很突出,皇上很重视。”
赵宣宣吃惊,颇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她轻声问:“真的吗?为啥突出?”
苏灿灿“噗嗤”一笑,道:“收税多,让穷地方变得不穷了,甚至超过了静江府,了不起。”
赵宣宣抿嘴笑,露出小酒窝,思量片刻,谦虚地说道:“都是商路畅通的功劳,如果只靠种田,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吃饱饭,遇到天灾就饿肚子,肯定穷。”
“我甚至为田州感到可惜,那边有很多鲜果是京城没有的,可惜赶路太慢,那些新鲜荔枝、砂糖橘、百香果、芒果、桂圆等,不方便运到京城来卖。”
晨晨在旁边逗龙凤胎玩耍,比刚才在欧阳大少奶奶那边自在多了。
几个孩子笑嘻嘻,王玉娥和唐母也笑眯眯。
苏灿灿道:“千里迢迢,赶路确实麻烦,除非使用千里马。”
赵宣宣轻笑,道:“用千里马拉货,暴殄天物。”
“传说中,有大鹏鸟,有神雕,天上飞的,肯定比地上跑的千里马更快。”
两人一本正经地开玩笑,天马行空,瞬间找回在岳县一起念私塾时的感觉。
那时候,每天下学后,赵宣宣、苏灿灿和苏荣荣同路,赵宣宣去乾坤银楼找唐风年,苏家姐妹回纸扎铺。
路上,她们三个叽叽喳喳,滔滔不绝,议论书上的文章、好吃的、好玩的,又议论各种故事,无话不谈。
聊天时,赵宣宣就发现她很忙碌,时不时就有丫鬟或者婆子来禀报事情,或者询问。
比如,谁家送了邀请函或者请帖来,丫鬟拿给欧阳大少奶奶过目。
比如,府里哪处地方需要修缮,何事需要支银子,哪个仆人犯了什么大错,等等。
赵宣宣看在眼里,听在耳里,默默佩服,暗忖:管这么大的家,主子和仆人一大堆,外面还有那么多人情往来,真不容易。
相比而言,赵家就简单多了,平时小事归王玉娥管,大事则是全家一起商量,家里用几个帮工而已,人口简单,事儿也少。
苏灿灿趁机说道:“大嫂,你忙你的。”
“我带宣宣去我那边说说私房话。”
欧阳大少奶奶分身乏术,无可奈何,只能同意。
欧阳府挺大,苏灿灿和欧阳凯有自己的院子,富贵气息不输给欧阳大少奶奶那边。
庭院里种几棵树,树上挂两个彩色的大鹏展翅风筝,风筝的尾巴正随风飘摇,一看就是孩童的玩具。
巧宝伸手指向风筝,想拿下来玩。
苏灿灿摸摸她的虎头帽,笑道:“巧宝,姨姨给你做个新风筝,好不好?”
如果把自家孩子的旧玩具送出去,恐怕孩子心里不舒服,苏灿灿心细,心想着:反正风筝是自己做的,不如做个新的,既容易,又避免孩子争抢、哭闹。
她的龙凤胎总是明争暗斗,互相抢东西,连爹娘的亲亲抱抱也要争抢,谁先被亲亲,就得意地炫耀,另一个觉得吃亏,就哭闹,常常让她哭笑不得。
巧宝一听新风筝,立马眉开眼笑,兴奋地点头。
苏灿灿带她们进屋去,让丫鬟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招待。
然后,她一边动手做新风筝,一边问:“宣宣,你们留在京城过年吗?”
赵宣宣给她帮忙,打下手,用浆糊粘贴风筝的彩条尾巴,微笑道:“如果风年在公事上办得顺利,我们肯定留京城过年。”
苏灿灿点头赞同,道:“冷飕飕的,地都冻硬了,赶路辛苦,留京城更好。”
“我听夫君说,唐官人的政绩很突出,皇上很重视。”
赵宣宣吃惊,颇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
她轻声问:“真的吗?为啥突出?”
苏灿灿“噗嗤”一笑,道:“收税多,让穷地方变得不穷了,甚至超过了静江府,了不起。”
赵宣宣抿嘴笑,露出小酒窝,思量片刻,谦虚地说道:“都是商路畅通的功劳,如果只靠种田,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吃饱饭,遇到天灾就饿肚子,肯定穷。”
“我甚至为田州感到可惜,那边有很多鲜果是京城没有的,可惜赶路太慢,那些新鲜荔枝、砂糖橘、百香果、芒果、桂圆等,不方便运到京城来卖。”
晨晨在旁边逗龙凤胎玩耍,比刚才在欧阳大少奶奶那边自在多了。
几个孩子笑嘻嘻,王玉娥和唐母也笑眯眯。
苏灿灿道:“千里迢迢,赶路确实麻烦,除非使用千里马。”
赵宣宣轻笑,道:“用千里马拉货,暴殄天物。”
“传说中,有大鹏鸟,有神雕,天上飞的,肯定比地上跑的千里马更快。”
两人一本正经地开玩笑,天马行空,瞬间找回在岳县一起念私塾时的感觉。
那时候,每天下学后,赵宣宣、苏灿灿和苏荣荣同路,赵宣宣去乾坤银楼找唐风年,苏家姐妹回纸扎铺。
路上,她们三个叽叽喳喳,滔滔不绝,议论书上的文章、好吃的、好玩的,又议论各种故事,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