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逃荒不慌,农女开挂种田忙 > 第223章 先拿钱后干活

逃荒不慌,农女开挂种田忙 第223章 先拿钱后干活

    燕王想了想,二十万两虽然有些多,但也不是不可以。

    “江南”的实力他方才在地下武场里见识过了。他手下那些杀手全部捆在一起,也不如“江南”这一个。

    若能请动“江南”出马,那萧星河将必死无疑!

    萧星河一死,姜二丫那棵摇钱树便没有夫君了。

    到时候他再挑一个庶子出来,让姜二丫这个二嫁妇做他庶子的正妻,再帮他们把婚礼办得盛大一些,在人前给足姜二丫面子,姜二丫自然会对燕王府感恩戴德。

    届时,他再许诺一个比永安侯世子更高的爵位给她那个泥腿子爹。

    有爵位这个大萝卜吊着,她肯定会自愿加入到燕王府的大计中来,变成燕王府的钱袋子。

    等姜二丫变成了燕王府的钱袋子,他堂堂燕王,想要再多的银子,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区区二十万两,又算得了什么呢?

    燕王应下了姜二丫的要求,“好,只要你将萧星河的头颅提来,我便给你二十万两。”

    姜二丫笑了。

    “燕王殿下,您这么说,就有些不厚道了。

    想要马儿跑,就得先给马儿吃草。这个道理,您不会不懂吧?

    我若是事先一点儿酬劳都不收,便跑去替您杀人,完了我提着那人的头颅来找您换银子,倘若您到时候又不认账了,那我岂不是白忙一场?

    先付我一半的酬劳,否则,这事儿免谈。”

    燕王心里暗道一声可惜,这少年不好哄。

    面上却很严肃地否认,“本王岂是那种会赖账的小人?放心,到时候本王一定给足二十万两,一个子儿也不会少了你的。”

    姜二丫还是那句话:“先付十万两,让我知道您是真心真意请我动手的。”

    否则,就请让开,别挡着我回家吃饭。

    燕王掏了掏袖袋,发现自己出府之前,除了一方旧丝帕,一个子儿也没有带。

    没办法,燕王只好邀请“江南”同自己一起去燕王府。

    他的银子,就在燕王府内。

    姜二丫坐进了燕王的马车,到燕王府收定金去了。

    地下武场派出来劫财的人只好回到曹公公的身边,把“江南”上了燕王马车的事情告诉曹公公。

    曹公公心里对燕王的猜忌更旺盛了。

    莫非,那“江南”是燕王特地派来地下武场捣乱的……

    曹公公痛失十万两,转头就回宫去找永寿帝告状了。

    永寿帝表示,朕要陪陆昭仪一起孵蛋,有事你们自己看着办……

    陆昭仪肚子里的龙种四个多月了,已经开始有了胎动。

    永寿帝每每感受到胎动,都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像个孩子。

    他天天对着陆昭仪的肚子,“皇儿、皇儿”地叫,叫得陆昭仪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

    陆昭仪想,永寿帝盼儿子盼得有些疯魔了。

    到目前为止,除了永寿帝,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她肚子里的一定是个皇儿。

    万一五个月后,她诞下的不是个皇子,而是个公主。

    永寿帝会不会不讲理,直接定她个欺君之罪?

    因为永寿帝太粘她肚子里的那个宝贝疙瘩,陆昭仪每天都在偷偷地放屁,悄悄地叹气。

    陆昭仪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恨不得立马卸货,搬到冷宫里去清静清静。

    这种备受“宠爱”的日子,宫里其他的妃子居然还要羡慕嫉妒恨。

    陆昭仪诅咒那些妃子,希望有朝一日,她们也能尝尝这种滋味……

    ……

    姜二丫戴着罗刹面具,去燕王府里逛了一圈,拿到了十万两“杀夫”的定金,到家就与萧星河对半分了。

    然后,她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燕王不知“江南”就是姜二丫,还翘着脑袋盼着“江南”提着萧星河的头去见他。

    他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了半个月之后。

    姜二丫与萧星河光明正大地经过他的身边,去了码头,乘船离开了京都。

    燕王:“江南”呢?他哪儿去了?为什么还不杀了萧星河?

    姜二丫表示:我回清江县陪我夫君参加乡试去了……

    小夫妻两个虽然坐在船上,但却一天也没闲着。

    萧星河一边温书,一边布置他们在京郊百里外买的那个大农庄,以及深山里的练兵场。

    姜二丫一边忙着把谪仙居开遍大庆,一边还要与狗系统不停地把现代那些东西搬到大庆来,妄图在大庆普及现代科技。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等姜二丫与萧星河回到清江县,春红薯也该种下去了。

    姜二丫给定国公府留了人手和红薯种苗,让定国公帮忙在京都推广红薯的种植。

    定国公聪明绝顶,顺势就把发现红薯的功劳替姜二丫报了上去。

    永寿帝其实早就从萧星河信里听说红薯的大名了,但他痴迷孵蛋,把红薯给忘了。

    等定国公在朝堂之上提了,他才又想起来。

    吃过定国公特地准备的红薯宴之后,永寿帝表示姜二丫该赏。

    红薯亩产三千斤,不挑地,能饱腹,还可加工成多种农副产品,对大庆百姓而言,实在是一件幸事。

    赏什么呢?

    银子就算了。

    永寿帝觉得,自己大概还没姜二丫那丫头有钱呢。

    别的,姜二丫好像也不缺。

    要不,口头表扬几句就算了吧?

    定国公不干了。

    这么大的功劳,只有几句口头表扬,这说得过去吗?

    二丫答应,他也不能答应。

    最后,永寿帝被定国公逼着,答应昭告天下,把发现红薯的功劳算在姜二丫的头上,封姜二丫做个乡君。

    发现红薯的功劳太大,永寿帝只封了姜二丫一个小小的乡君。

    哪怕是与定国公不对付的那些官员,比如尤丞相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都不好意思站出来反对了。

    这事实在没法儿喷。

    谁喷谁就有可能挨百姓的骂。

    尤丞相始终记着他家孙女尤若雪是怎么变成燕王世子侧妃的。

    都怪那姜二丫!

    若不是她,若雪怎会过得如今这般不幸福?

    尤丞相想给姜二丫找点儿茬。

    于是,他派了几个人去清江县。

    这几个人里,有一个,是姜二丫的熟人。

    燕王府马奴姜明堂……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