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象棋俗人 > 第61章 奇迹

象棋俗人 第61章 奇迹

    他的确创造了奇迹,只不过创造奇迹的地方是在那些了解他们彼此棋力差距的棋友——他们眼里,但这场八进四的比赛,他还是输了。

    他没有和往常一样低头,而是昂着头走出了赛场。

    因为这一次,他的确尽力了。

    没有辜负他人的期望。

    ……

    象棋果然是有着奇迹,小外星人赛后反复观看着那一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对局,他的眼神里充满着坚定。

    他相信自己也能和之前的挚友一样,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够创造出属于他的奇迹。

    最后一场四强赛是棋呆子与另外一位职业女棋手之间的比赛。

    二人都有着不俗的外貌,棋力也相当。作为压轴出场的女性棋手,象棋协会倒是对她们抱有不小的期待。

    可是…棋友好像并不买账,他们望着这两位被精心打扮的女性棋手,他们脸上平淡反而多于期待。

    棋呆子满脸不自在的盯着对面同样不自在的对手,她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棋类运动比赛大多都是分性别的,不同性别之间规则也是有所区别。

    就比如围棋和象棋,性别区分严重,至于原因,无非就是男女基数差距过大,体力割裂严重。

    许多人都认为象棋围棋只需要思考,不需要消耗体力,但实际上,象棋围棋的一场职业赛,他们所消耗的能量不亚于一场万米马拉松。

    尤其是步数较少的象棋,虽然体力消耗不如围棋,但三十多手就能杀死比赛的短程对局,又比围棋多了几分压力与爆发力考验。

    无论是棋呆子还是对面这位职业女棋手,她们能从性别混杂的职业赛走到现在,她们不仅付出要比大多数男性棋手要多,她们的心性也远胜于许多男性棋手。

    可她们万万没想到,她们八进四的比赛,居然是同性别的对手。

    这也导致她们的比赛规则,也和之前规则有所不同,这当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她们比男性棋手有着更多的思考时间。

    只不过…她们两眼神里都有着浓烈斗志,似乎约定好了一样,并不打算按照优待规则,而是用着和男性一样的规则比赛。

    她们俩这一举动,明显打乱了比赛方的安排,但她们却赢得所有观众的尊重。

    棋呆子3:1赢得了最后的四强资格。

    这并没有出乎观众的意外,因为她的对手和她棋力差距过大。甚至不少人都觉得若是棋呆子第三盘棋开局不失误,那么这场四强赛,她很有可能横扫对手。

    赢得胜利的棋呆子,眼神里并没有出现激动兴奋的神情。

    而是多了一丝迷茫。

    回到家的她,打开了电脑观看着四强对手的比赛,她的面色很惨淡。

    她早已不复去年所向披靡的气势,或者说,这一年她的迷茫多于她曾经的意气风发。

    毕竟,这一年,越来越多的棋手都在背ai棋谱,曾经用时间积累出来的经验和技巧,在人工智能棋谱的数量下,早就不复存在。

    再加上男女体力差距,她明白,自己并不能走到最后。

    她也清楚,第三盘失误,并不是大意,而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她已经不算年轻了。

    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没有家庭压力和经济压力,让她一直都觉得自己还是二十多岁。但年纪带来的智慧和思维固化早就让她的棋路倒退。

    或许说,这是年龄带来的“固执”?

    明明她清楚人工智能棋谱能够让棋手胜率增高,也明明她知道这个时代主流就是人工智能。

    可她却不愿意妥协,哪怕她曾经逼迫着自己去学习过一段时间人工智能棋谱,但骨子里的固执却让她不愿在比赛场上去使用这些“花招”。

    她很迷茫,因为她觉得应该不止她一个人觉得人工智能棋谱会毁掉象棋围棋这些棋类运动,甚至也不止一个人发声去说这些。

    但这些人啊…他们最后却又妥协了。

    因为他们啊,和她一样早就是棋中人了。

    望着电脑上那些棋力远超自己的对手,棋呆子又不免想到了自己去世的师父。

    那位下了一辈子棋,却因为输给人工智能,最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了结自己生命的男人。

    他是否早就预料到了象棋的未来?

    她想,他离世前,肯定也和现在的她一样迷茫,但她却和他不同,她永远不会绝望。

    因为她相信着奇迹。

    哪怕这份奇迹不属于她,而是属于别人。

    她也相信,终结象棋的,永远是人…而不是人工智能。

    她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另外一个视频。

    而这个视频的主角便是杨铮。

    今天业余比赛也在进行。

    作为被象棋协会视为另类投资的业余比赛,比赛的氛围并不沉重。

    哪怕半决赛和职业赛一样进了两位国外选手,但业余赛的舆论压力明显要少了许多。

    甚至不少体育媒体都希望业余比赛的冠军是外国人。

    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世界象棋大赛才会彻底走出国内,走向世界。

    而原本就被作为主角的两位华夏棋手,则是被很多媒体刻意淡化了形象。

    或许也是因为“它们”太想走向世界了。

    今天的四进二的半决赛中,五把对局中额外加了两局岛国将棋。

    作为不输于围棋的超级复杂棋种将棋,这两局将棋放在比赛的开局,明显给与了国内参赛棋手巨大的压力。

    反观他们的对手,两位岛国人,他们似乎早就知道这个消息。

    他们从小就学习将棋,规则清晓,还会一些套路,基本上前两盘棋都是他们胜,而国内的象棋棋手则是要顶着绝大压力去让二追三。

    这一来二去,这比赛的强度甚至高于职业比赛的强度。

    也有不少观众对于这种赛制抱有疑惑,但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媒体上的所谓“大国”和“大义”所淹没。

    当然,制止舆论的最好方法便是实力。

    杨铮这位曾是风口浪尖的男人,完成了让人惊艳的让二追三顺利的进入了决赛。

    但另一组的国内棋手并没有这么好的心态与实力,直接0:3被国外棋手带走。

    不过,他实在太没有存在感,并且他的对手还是一位岛国知名女艺人,甜美的外表再加上会说几句中文,硬是成为了不少国内年轻男性心中的象棋女神。

    在如此耀眼的光环下,谁又会在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