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回大明摄政 > 第859章 目标是超越冠军侯

回大明摄政 第859章 目标是超越冠军侯

    “啊~”

    “爽!”

    “自然醒的感觉真的是爽到没边了!”

    弘治皇帝回归,结束了监国身份的朱厚照、朱厚炜,完全没有弘治皇帝想象中的那种委屈郁闷。

    相反,他们小日子过得那是相当舒坦。

    “日上三竿才苏醒,这才是人过的生活嘛。”

    “前段时间过得那叫什么苦日子。”

    回想监国的日子,那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大明皇帝的工作量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扛得起那么造的。

    朱厚炜也算是经历过996“福报”的人,他给朱厚照搭把手一起处理朝政都感觉工作量到了相当逆天的地步,真不知道前面那些任皇帝是怎么熬过来的。

    “三点起床,五点上朝,九点还要去议政。”

    “几百个奏疏,从下午三点能一直批阅到晚上九点,这样全年无休的苦日子,就算是机器也受不了啊。”

    朱厚照赞同无比的点点头,谁家正经人能经受得起这样的摧残。

    “本宫觉得,本宫要是以后也要过这样的日子,怕是活不过三十岁。”

    朱厚照摇摇头,觉得日后要真要苦哈哈这般过日子,那真得折寿不可。

    “不过,真要是过上了这样的日子......”

    “那还不如死了干净。”

    死了就好,一了百了。

    我死之后,哪管他风浪滔天。

    “呵呵......”

    听着朱厚照这般言论,朱厚炜只是在边上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

    “你要是知道,你在另一个时空的生命轨迹确实是在三十岁之前就嘎了领了盒饭不知你会作何感想?”

    所以说,你永远不知道你说的哪句玩笑话可能在某种方面的它就是真实的结局。

    “不过厚炜,这对鞑靼的大战你觉得会爆发吗?”

    “这个......”

    看到朱厚照扯着扯着就莫名变正经了的问题,朱厚炜一时间也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来。

    “应该,大概,可能......”

    “不会。”

    “如果鞑靼不大规模南下,就打不起来。”

    朱厚炜摇了摇头,以弘治皇帝的性格,虽然已经召集了英国公、成国公等一众老将已及刘建、李东阳、谢迁、马文升等众多老臣对鞑靼使团集体领盒饭这件事传回鞑靼后的恶劣影响做好了应对开战的准备,但如果鞑靼不主动,想要让弘治皇帝主动出击的话......

    可能性并不高。

    不对,不能说不高,那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父皇是什么性子你应该清楚,要他主动对鞑靼动手的难度不亚于他支持你去搞各种破事。”

    “如果鞑靼理性一些,压下了对此的激烈情绪,那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

    “有道理,那本宫觉得大概率会爆发。”朱厚照咧嘴,笑的灿烂。

    “正如你说的,鞑靼如果理性一些,就不会爆发,但本宫认为鞑靼并不是那理性的人,尤其是当今达延汗更不是会随便咽下窝囊气的人。”

    达延汗,人称小成吉思汗,目标就是重铸长生天辉煌,重铸黄金家族的盛世。

    这样的人,在自己儿子被杀后能认怂当软蛋?

    不可能的事。

    当年花剌子模的事情可知否?

    人花剌子模杀的才是几个成吉思汗派遣的使者,还活着放回去几个给做了面部护理清理了胡须的使臣,就这样都被成吉思汗作为借口直接调动大军开始西征。

    虽然这根本原因源自花剌子模是蒙古对西拓展中必由之路上的阻碍,但大明难道就不是鞑靼南下的梦想吗?

    所以,朱厚照有理由相信这相同的借口小成吉思汗达延汗未必就不会使用。

    “终于要来了吗,本宫都有些急不可耐了。”

    朱厚照略显兴奋,转眼就是弘治十九年,他离当年霍去病纵横大漠的年纪也不远了,想要破冠军侯封狼居胥的记录有些时不我待,再磨蹭磨蹭可就没啥子机会了。

    “时势英雄,英雄时势。”

    “厚炜,你觉得本宫能不能借这波大势成功超越冠军侯?”

    “超越冠军侯?”

    朱厚炜看向朱厚照,他早就知道这小子的野心展望大得很,心比天高,但没想到居然是冲着刷新武人的至高荣耀去的。

    原本朱厚炜只以为朱厚照要做一个大明的武帝,明武帝远迈汉唐而已。

    “这边并不建议你和霍去病比。”

    “为啥?”

    “你对你哥我没信心?”

    朱厚照纳闷,他不觉得自己比老霍差呀,虽然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确实牛逼,但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谁敢说他朱厚照就不行呢?

    “不是没信心,主要是吧,霍去病冠军侯成就名传千古并不只是因为他封狼居胥作为大汉双壁的赫赫战功,而是因为......”

    “因为啥?”

    朱厚照好奇问道。

    “因为他死的早。”

    “莫?(⊙_⊙)?”

    “少年似流星一般闪耀了汉武帝时期的夜空,给人留下了难以想象的意气风发,所以对其的英年早逝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所有人都会幻想如果他能多活几十年再长寿一些会缔造出什么样的空前盛世。”

    “这样的情绪,让少年将军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不断完善,在后来的巫蛊之祸中大汉江山落下了风雨迷雾,又有人怀念若是霍去病在那太子刘据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人们对冠军侯的美好展望,很大程度还是在这些不好的现实反衬之下不断在心中美化实现的。”

    “你要是想超过他,除了少年意气时期的赫赫战功外,还得噶的比他更加让人遗憾。”

    “你确定在这方面也要和他比吗?”

    朱厚照:.......

    “算了,比战功就够了,本宫还没活够,英年早逝什么的还是离本宫远点吧。”

    “世界这么大,本宫还没看够,本宫的宏伟蓝图还没有实现呢。”

    朱厚照嘟囔着嘴,如果少年的美好向往要建立在遗憾之上,那他宁可不要。

    或许几十年后他年老了,留下了他的名望跟少年的形象完全不同,但那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实现出来的,而不是明明如彗星般崛起却又无奈的逝去。

    “不过话虽如此,但本宫还是可以先准备一手看看此次有没有自己能展示的机会的嘛。”

    朱厚照心中暗暗想着,打算去点兵点将先定个八百人的名单出来。

    八百,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

    少年霍去病在十七岁时闪电战北击匈奴,携铁骑八百之众斩首两千余俘获多名匈奴贵族。

    合肥逍遥津之战,张辽率八百虎贲踏江,打的孙十万嗷嗷败退。

    玄武门之变,天策上将李世民只有八百府兵,成功节制天下兵马封出了个太上皇。

    再看本朝太宗皇帝,北平八百亲兵奉天靖难,回家清君侧教育不听话的大侄子,最终在洪武三十五年被居帝陵办公的太祖皇帝传位登基问鼎天下。

    可见,兵不在多在精,八百之数便已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