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与首辅的二三事 第311章 震慑
元宏淡淡一笑,“夏国如今士气高涨,那咱们的军队也会受敌军士气的影响,是以,咱们这边应当派出一位身份尊贵之人前去前线一来鼓舞士气,二来震慑敌军。”
信国公皱眉,“身份贵重?难不成你是想让太女亲临前线不成?”
左相和镇国公闻言也都摇头,“不可,太女虽只是储君,但陛下早已不理朝政多年,太女安危事关楚国社稷,若非万不得已,绝不可以身涉险。”
萧璇也看向元宏。
元宏神色依旧镇定自若,他道:“诸位还请稍安勿躁,元宏的意思并非是让太女亲临前线,那未免太高看夏军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
镇国公瞪着儿子问道。
元宏看着目光落在 四皇子和五皇子身上。
“你是想?”左相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顿时明白过来。
元宏点头。”不错,若是派皇子或者亲王过去,足以鼓舞士气,对敌军亦是威慑。“
萧霁看了四皇子和五皇子一眼,朝萧璇拱手行礼:“几位皇子们尚未去过边关,不若让臣代劳。”
未等萧璇考虑,四皇子就站了出来 ,“太女,请您下旨让臣前去军中,臣虽一直在京中,但也是自幼习武,臣正愁不得机会前去军中报效家国,如今有此机会,还请皇妹成全了我吧。”
四皇子言辞恳恳,萧璇看着他,其实在元宏说派一位皇子或亲王前去得时候,萧璇想的也是四皇子。
早在几年前,萧璇便打算让这位四皇兄前去军中历练,但他那时才娶了皇子妃,不久四皇子妃又有了身孕,加上边关这几年还算平静,反倒是让他留在兵部是最好得安排。
如今倒是个机会。
萧霁抬头看向太女,便明白太女的决断,就没再出言力争了。
太女收敛思绪,看向四皇子,道:“既是如此,便请四皇兄走一趟了。”
四皇子大喜过望,立即行礼叩谢,”是,臣定不辜负太女信任。“
“嗯,明日早朝孤会下旨,四皇兄先回去收拾一下。兵部那边孤会让人去知会一声。”
“是,臣告退。”
萧璇留下左相和两位国公,四皇子和五皇子还有萧霁和元宏告退了出去。
萧旭过来就见到几位舅舅们。欢快的上前打招呼。
“四舅舅、五舅舅,堂舅。”萧旭走近了,见元伯伯也在,亲切的同他问好,“元伯伯你也在啊。”
元宏没想到遇上这小魔王了。
嘴角扯成一抹笑意,“皇孙殿下。”
萧承最是疼这个外甥了,走过去将人抱起来,”旭儿这是来给你娘亲请安?“
萧旭被他抱在怀里,小脸笑眯眯的,“是啊,五舅舅这会不是在户部上值吗,怎么过来了。”
不等萧承回答,萧旭就自顾自的说道,“哦,旭儿知道了,五舅舅和两位舅舅是有事过来找娘亲是吧。”
萧承笑着点了点他的鼻子,“是啊,旭儿猜的真准。”
萧旭小脸一扬,得意道:“那是。”
一旁的四皇子和萧霁也走过来,“听说旭儿这些日子都在仪和殿练字,写的怎样了?”
萧霁问道。
一说起练字的事,萧旭还是小小的忧愁了下,小大人似地叹了声气,“唉,旭儿愚笨,这都两个月了,还未习得荀老先生一星半点风骨。
太女殿下请了归野田居里地荀鹤游为小皇孙写字帖地事,朝中早就传了个遍,
不少大臣心中猜测太女怕是要用荀鹤游这人了。
不过两个月过去,除了最开始让人写了几本字帖,就没见太女灾提起此人,若不是那荀鹤游地字帖如今就在皇孙书案上摆着,怕是众人都要以为当初没有这回事了。
萧霁见他那小脸皱得像包子一样,便道:“练字需要静心凝神,更需要时间,不可贪快。”
见萧霁一副老先生的口吻,四皇子嫌弃的道:“子初怎么跟个老夫子似的,一上来就问功课,难不成日后你与怀宜郡主的孩子你也要这样吗,当心孩子不亲你这个父亲。”
萧霁被他说的一顿,皱了皱眉。
四皇子摸了摸萧旭的小脑袋,安慰道:“旭儿可是四舅舅见过最聪明的孩子,又勤奋刻苦,假以时日你的字定会越过荀老先生去的。如今你还小,像你这么大的还不会拿笔呢,旭儿已经很厉害了。”
萧旭小嘴扬起,“嗯,旭儿知道的。”
元宏站在一旁,试图尽量降低存在感。
没想到被几个舅舅围着的萧旭还是把视线落在他身上,“元伯伯,我娘说了,再过几个月,就让元昊哥哥进宫来陪我读书。”
萧旭等过完年,就四岁了,皇子皇孙一般是五岁的时候才会进上书房。
但萧旭早慧,又早早的开了蒙,萧璇和敬元帝把这个孩子当作继承人培养,自然是要让他早些进学堂。
皇子皇孙上学一般身边会有几个伴读。
镇国公府的长孙年纪比萧旭大了两岁,年龄正合适。
镇国公府心中也有底,只是从萧旭这位皇孙嘴里说出来,元宏说不出的古怪。
“能陪着小殿下读书,是元昊的福气。”
元宏心中虽然担心儿子被欺负,但萧旭是日后的楚国皇帝,儿子能够与未来皇帝一起上学,那可是旁人求之不得的,元宏还不至于蠢到去拒绝。
只希望儿子跟在萧旭身边,能变得聪明一些,那他就欣慰了。
几人还有要事在身,便没有逗留太久就出宫去了。
萧旭朝书房走去。
议书房门口的宫人并没有拦着他,
萧旭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先是给萧璇行了一礼,见里面还有几位老大人在,萧旭礼貌的行了晚辈礼,信国公好,镇国公好,左相大人好。“
三人都对这小皇孙很是喜欢,回道:”皇孙好。“
“你今日大大字练完了?”萧璇问道。
萧旭点头,”儿子练完了,这才过来给娘亲请安。“
萧璇颔首,“嗯,晚些拿来给娘亲看看。”
萧旭点头。
萧旭自顾自在萧璇身旁坐下。
听着娘亲和大臣们谈话。
书房中三人也习惯了皇孙在一旁旁听,便接着方才的说了起来。
信国公皱眉,“身份贵重?难不成你是想让太女亲临前线不成?”
左相和镇国公闻言也都摇头,“不可,太女虽只是储君,但陛下早已不理朝政多年,太女安危事关楚国社稷,若非万不得已,绝不可以身涉险。”
萧璇也看向元宏。
元宏神色依旧镇定自若,他道:“诸位还请稍安勿躁,元宏的意思并非是让太女亲临前线,那未免太高看夏军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
镇国公瞪着儿子问道。
元宏看着目光落在 四皇子和五皇子身上。
“你是想?”左相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顿时明白过来。
元宏点头。”不错,若是派皇子或者亲王过去,足以鼓舞士气,对敌军亦是威慑。“
萧霁看了四皇子和五皇子一眼,朝萧璇拱手行礼:“几位皇子们尚未去过边关,不若让臣代劳。”
未等萧璇考虑,四皇子就站了出来 ,“太女,请您下旨让臣前去军中,臣虽一直在京中,但也是自幼习武,臣正愁不得机会前去军中报效家国,如今有此机会,还请皇妹成全了我吧。”
四皇子言辞恳恳,萧璇看着他,其实在元宏说派一位皇子或亲王前去得时候,萧璇想的也是四皇子。
早在几年前,萧璇便打算让这位四皇兄前去军中历练,但他那时才娶了皇子妃,不久四皇子妃又有了身孕,加上边关这几年还算平静,反倒是让他留在兵部是最好得安排。
如今倒是个机会。
萧霁抬头看向太女,便明白太女的决断,就没再出言力争了。
太女收敛思绪,看向四皇子,道:“既是如此,便请四皇兄走一趟了。”
四皇子大喜过望,立即行礼叩谢,”是,臣定不辜负太女信任。“
“嗯,明日早朝孤会下旨,四皇兄先回去收拾一下。兵部那边孤会让人去知会一声。”
“是,臣告退。”
萧璇留下左相和两位国公,四皇子和五皇子还有萧霁和元宏告退了出去。
萧旭过来就见到几位舅舅们。欢快的上前打招呼。
“四舅舅、五舅舅,堂舅。”萧旭走近了,见元伯伯也在,亲切的同他问好,“元伯伯你也在啊。”
元宏没想到遇上这小魔王了。
嘴角扯成一抹笑意,“皇孙殿下。”
萧承最是疼这个外甥了,走过去将人抱起来,”旭儿这是来给你娘亲请安?“
萧旭被他抱在怀里,小脸笑眯眯的,“是啊,五舅舅这会不是在户部上值吗,怎么过来了。”
不等萧承回答,萧旭就自顾自的说道,“哦,旭儿知道了,五舅舅和两位舅舅是有事过来找娘亲是吧。”
萧承笑着点了点他的鼻子,“是啊,旭儿猜的真准。”
萧旭小脸一扬,得意道:“那是。”
一旁的四皇子和萧霁也走过来,“听说旭儿这些日子都在仪和殿练字,写的怎样了?”
萧霁问道。
一说起练字的事,萧旭还是小小的忧愁了下,小大人似地叹了声气,“唉,旭儿愚笨,这都两个月了,还未习得荀老先生一星半点风骨。
太女殿下请了归野田居里地荀鹤游为小皇孙写字帖地事,朝中早就传了个遍,
不少大臣心中猜测太女怕是要用荀鹤游这人了。
不过两个月过去,除了最开始让人写了几本字帖,就没见太女灾提起此人,若不是那荀鹤游地字帖如今就在皇孙书案上摆着,怕是众人都要以为当初没有这回事了。
萧霁见他那小脸皱得像包子一样,便道:“练字需要静心凝神,更需要时间,不可贪快。”
见萧霁一副老先生的口吻,四皇子嫌弃的道:“子初怎么跟个老夫子似的,一上来就问功课,难不成日后你与怀宜郡主的孩子你也要这样吗,当心孩子不亲你这个父亲。”
萧霁被他说的一顿,皱了皱眉。
四皇子摸了摸萧旭的小脑袋,安慰道:“旭儿可是四舅舅见过最聪明的孩子,又勤奋刻苦,假以时日你的字定会越过荀老先生去的。如今你还小,像你这么大的还不会拿笔呢,旭儿已经很厉害了。”
萧旭小嘴扬起,“嗯,旭儿知道的。”
元宏站在一旁,试图尽量降低存在感。
没想到被几个舅舅围着的萧旭还是把视线落在他身上,“元伯伯,我娘说了,再过几个月,就让元昊哥哥进宫来陪我读书。”
萧旭等过完年,就四岁了,皇子皇孙一般是五岁的时候才会进上书房。
但萧旭早慧,又早早的开了蒙,萧璇和敬元帝把这个孩子当作继承人培养,自然是要让他早些进学堂。
皇子皇孙上学一般身边会有几个伴读。
镇国公府的长孙年纪比萧旭大了两岁,年龄正合适。
镇国公府心中也有底,只是从萧旭这位皇孙嘴里说出来,元宏说不出的古怪。
“能陪着小殿下读书,是元昊的福气。”
元宏心中虽然担心儿子被欺负,但萧旭是日后的楚国皇帝,儿子能够与未来皇帝一起上学,那可是旁人求之不得的,元宏还不至于蠢到去拒绝。
只希望儿子跟在萧旭身边,能变得聪明一些,那他就欣慰了。
几人还有要事在身,便没有逗留太久就出宫去了。
萧旭朝书房走去。
议书房门口的宫人并没有拦着他,
萧旭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先是给萧璇行了一礼,见里面还有几位老大人在,萧旭礼貌的行了晚辈礼,信国公好,镇国公好,左相大人好。“
三人都对这小皇孙很是喜欢,回道:”皇孙好。“
“你今日大大字练完了?”萧璇问道。
萧旭点头,”儿子练完了,这才过来给娘亲请安。“
萧璇颔首,“嗯,晚些拿来给娘亲看看。”
萧旭点头。
萧旭自顾自在萧璇身旁坐下。
听着娘亲和大臣们谈话。
书房中三人也习惯了皇孙在一旁旁听,便接着方才的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