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反派是个小可爱 第448章 蒋少主有龙阳之好23
离开京城方向的一辆马车上。
凌长风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悄悄地把握着的手往背后藏了藏。
“父亲,您真的想好了要辞官了吗?”
“你这臭小子,一天天的说什么废话?老夫我连乞骸骨的折子都找人交上去了,还能反悔不成?”
“呃,这倒也是。不过,父亲?以您现在的年龄,乞骸骨新帝怕是不会同意吧?”
“你小子?这是在诅咒老夫吗?看来老夫今日不打你是不行了!”
说着,凌澈便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戒尺。
“emmm,父亲,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您和蒋伯父关系这么好了……”
凌澈:“???”
孩子胡言乱语怎么办?
答:打一顿就好了!
在吵吵闹闹之间,一行人终于到达了蒋家镖局。
“蒋老兄啊!好久不见呐!”
“凌老兄啊!好久不见呐!”
刚一见面,两人就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忽略这奇怪的称呼,两人一番流畅的动作,倒是看得周围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就好像之前还在相互吐槽的根本就不是他俩似的。
“蒋老兄啊?你看娃娃这婚事?”
两人认识太久了,凌澈深知蒋不为的性子,跟他说话绝对不能藏着掖着,不然他这个榆木脑袋可能会先把自己给气死。
果然,听他这么一说,蒋不为立马就明白了。
刚好前段时间他就收到了自家闺女的来信,说是把凌家一家子都给挖过来了,就是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不愧是他精心培养的好女儿。
嘿嘿~
“成啊!必须成啊!我都已经挑过了,三日后就是良辰吉日,到时候咱们就……”
云汐:“……”
凌长风:“……”
这俩人是谁?他们不认识!
算了,先让他俩自己商量去吧……
“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也应该累了,先去房间里休息一下吧。正好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安排。”
“也好。”
于是……
三日后。
“咦?这?这怎么回事儿?人呢?”
准备为新娘子梳妆的喜婆进到房间却并没有发现新娘子的身影,只看见桌子上压着一张展开的信纸。
拿起一看,顿时慌了神。
“呀!不好了不好了!新娘子离家出走了!”
“什么?你说什么?你说我的宝贝女儿怎么了?”
刚一听到这个消息,蒋不为立马就冲到了云汐的院子里。他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的女儿居然会离家出走。
她都在这儿生活十几年了,要想离家出走,早就走了,哪还用等到现在这个时候?
对了!
今天可是女儿成亲的日子?!
遭了!
肯定是凌老头家的小白菜儿跟乖女儿说什么了!要不然他家乖乖的宝贝女儿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儿呢?
不行!
这件事儿他一定要去找凌老头念叨念叨!
另一边,凌家府邸,也是类似的情况。
在听到凌长风离家出走的消息时,凌澈忽然觉得自己在这一瞬间长了几十根白发。
一边发愁,一边反思。
是不是自己当初太娇惯孩子,打得太少了?
等找到这个臭小子,一定要打得他爬都爬起来!
都多大个人了,居然还搞离家出走这一套?
他不要面子,自己这个当爹的难道也不要面子的吗?
他都已经能想象到一会儿蒋老头知道了,他那块儿臭石头的气焰该有多嚣张了!
“气煞我也!”
……
然而,正在被念叨的两位当事人,早已趁着天黑悄悄地溜出了镇子,此时都已经快到承茗县的边界了。
“阿嚏!”
“怎么了?”
云汐伸手探了探他的脉搏,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这段时间他都在吃药调养,身体好得不得了。按理说不应该染上风寒才对啊?
“额,没事,可能是闻到什么味道了吧。”
“不过,我们就这样离开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虽然他很想去见识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但也不必如此着急吧?
“没关系的,经过我的观察,你爹和我爹的关系甚好,他们也都是极为开明的人,想来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正在骂得·蒋不为·不可开交·凌长风:???
对!
我们关系非常好!
握手假笑.jpg
听着他们的聊天,998纠结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加入。
【小姐姐,这样真的没问题吗?按理说,男主应该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才能登基的呀?可是现在……】
“放心,问题不大,怎么说他也是男主,该经历的劫难少不了,总会在她需要的时候补回来的。”
登基之前没有劫难了,那就登基之后继续磨练呗。
总之,小世界的天道是不会轻易“放过”祂这个好大儿的。
……
朝阳初升,云汐再一次问起了他们出发之前自己问过的问题。
“以后真的不打算继续回书院教书了吗?”
“不了。”
凌长风摇了摇头,此刻的他已经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书院教书虽然可以培养人才,但放在整个国家面前终究还是杯水车薪。
他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一些更为有效的办法,能够让国家长治久安,能够让百姓衣食无忧的办法。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历史上唯一一对以‘双圣’为名夫妻。据记载,‘圣’这个名号还是明宁时期,百姓因为感念二人的功绩,却不知如何称呼,自发取出来的,后来,黎清帝便直接选取圣字为二人建庙立碑。而他们真实的名姓,至今无人得知。”
“至于他们所做下的功绩……”
“老师!我知道!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有现在吃饱穿暖有学上的美好生活!”
“对!我也知道!我还知道双圣一生写了五本书呢!”
“哦?看来大家都非常棒!都有提前预习过了。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写了哪五本书吗?”
“《经济基础:以农为本,兼顾多元》、《政治治理:德法并施,选贤任能》、《社会保障:灾荒应对与福利体系》、《文化教化:构建共同价值观》,还有一本,还有一本是什么来着?”
“还有一本是《历史镜鉴: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
“对对对!就是这一本!”
“同学们预习的都非常不错。双圣这五部书主要讲解了古代治国智慧的核心在于把握\"平衡\":土地分配与人口增长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平衡。”
“他们的这些着作被历朝历代的官学设为了必读科目,对现代治理也仍然具有着启示的意义,但需注意,古代社会结构与现代的本质差异。真正的长治久安,终究需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革新制度,使百姓不仅能‘衣食足’,更能‘知荣辱’,方为治本之策……”
凌长风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悄悄地把握着的手往背后藏了藏。
“父亲,您真的想好了要辞官了吗?”
“你这臭小子,一天天的说什么废话?老夫我连乞骸骨的折子都找人交上去了,还能反悔不成?”
“呃,这倒也是。不过,父亲?以您现在的年龄,乞骸骨新帝怕是不会同意吧?”
“你小子?这是在诅咒老夫吗?看来老夫今日不打你是不行了!”
说着,凌澈便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戒尺。
“emmm,父亲,我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您和蒋伯父关系这么好了……”
凌澈:“???”
孩子胡言乱语怎么办?
答:打一顿就好了!
在吵吵闹闹之间,一行人终于到达了蒋家镖局。
“蒋老兄啊!好久不见呐!”
“凌老兄啊!好久不见呐!”
刚一见面,两人就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忽略这奇怪的称呼,两人一番流畅的动作,倒是看得周围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就好像之前还在相互吐槽的根本就不是他俩似的。
“蒋老兄啊?你看娃娃这婚事?”
两人认识太久了,凌澈深知蒋不为的性子,跟他说话绝对不能藏着掖着,不然他这个榆木脑袋可能会先把自己给气死。
果然,听他这么一说,蒋不为立马就明白了。
刚好前段时间他就收到了自家闺女的来信,说是把凌家一家子都给挖过来了,就是没想到速度这么快,不愧是他精心培养的好女儿。
嘿嘿~
“成啊!必须成啊!我都已经挑过了,三日后就是良辰吉日,到时候咱们就……”
云汐:“……”
凌长风:“……”
这俩人是谁?他们不认识!
算了,先让他俩自己商量去吧……
“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也应该累了,先去房间里休息一下吧。正好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安排。”
“也好。”
于是……
三日后。
“咦?这?这怎么回事儿?人呢?”
准备为新娘子梳妆的喜婆进到房间却并没有发现新娘子的身影,只看见桌子上压着一张展开的信纸。
拿起一看,顿时慌了神。
“呀!不好了不好了!新娘子离家出走了!”
“什么?你说什么?你说我的宝贝女儿怎么了?”
刚一听到这个消息,蒋不为立马就冲到了云汐的院子里。他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的女儿居然会离家出走。
她都在这儿生活十几年了,要想离家出走,早就走了,哪还用等到现在这个时候?
对了!
今天可是女儿成亲的日子?!
遭了!
肯定是凌老头家的小白菜儿跟乖女儿说什么了!要不然他家乖乖的宝贝女儿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儿呢?
不行!
这件事儿他一定要去找凌老头念叨念叨!
另一边,凌家府邸,也是类似的情况。
在听到凌长风离家出走的消息时,凌澈忽然觉得自己在这一瞬间长了几十根白发。
一边发愁,一边反思。
是不是自己当初太娇惯孩子,打得太少了?
等找到这个臭小子,一定要打得他爬都爬起来!
都多大个人了,居然还搞离家出走这一套?
他不要面子,自己这个当爹的难道也不要面子的吗?
他都已经能想象到一会儿蒋老头知道了,他那块儿臭石头的气焰该有多嚣张了!
“气煞我也!”
……
然而,正在被念叨的两位当事人,早已趁着天黑悄悄地溜出了镇子,此时都已经快到承茗县的边界了。
“阿嚏!”
“怎么了?”
云汐伸手探了探他的脉搏,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这段时间他都在吃药调养,身体好得不得了。按理说不应该染上风寒才对啊?
“额,没事,可能是闻到什么味道了吧。”
“不过,我们就这样离开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虽然他很想去见识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但也不必如此着急吧?
“没关系的,经过我的观察,你爹和我爹的关系甚好,他们也都是极为开明的人,想来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正在骂得·蒋不为·不可开交·凌长风:???
对!
我们关系非常好!
握手假笑.jpg
听着他们的聊天,998纠结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加入。
【小姐姐,这样真的没问题吗?按理说,男主应该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才能登基的呀?可是现在……】
“放心,问题不大,怎么说他也是男主,该经历的劫难少不了,总会在她需要的时候补回来的。”
登基之前没有劫难了,那就登基之后继续磨练呗。
总之,小世界的天道是不会轻易“放过”祂这个好大儿的。
……
朝阳初升,云汐再一次问起了他们出发之前自己问过的问题。
“以后真的不打算继续回书院教书了吗?”
“不了。”
凌长风摇了摇头,此刻的他已经改变了之前的想法。
书院教书虽然可以培养人才,但放在整个国家面前终究还是杯水车薪。
他还是决定要去寻找一些更为有效的办法,能够让国家长治久安,能够让百姓衣食无忧的办法。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历史上唯一一对以‘双圣’为名夫妻。据记载,‘圣’这个名号还是明宁时期,百姓因为感念二人的功绩,却不知如何称呼,自发取出来的,后来,黎清帝便直接选取圣字为二人建庙立碑。而他们真实的名姓,至今无人得知。”
“至于他们所做下的功绩……”
“老师!我知道!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有现在吃饱穿暖有学上的美好生活!”
“对!我也知道!我还知道双圣一生写了五本书呢!”
“哦?看来大家都非常棒!都有提前预习过了。那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写了哪五本书吗?”
“《经济基础:以农为本,兼顾多元》、《政治治理:德法并施,选贤任能》、《社会保障:灾荒应对与福利体系》、《文化教化:构建共同价值观》,还有一本,还有一本是什么来着?”
“还有一本是《历史镜鉴: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
“对对对!就是这一本!”
“同学们预习的都非常不错。双圣这五部书主要讲解了古代治国智慧的核心在于把握\"平衡\":土地分配与人口增长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平衡。”
“他们的这些着作被历朝历代的官学设为了必读科目,对现代治理也仍然具有着启示的意义,但需注意,古代社会结构与现代的本质差异。真正的长治久安,终究需要随着时代进步不断革新制度,使百姓不仅能‘衣食足’,更能‘知荣辱’,方为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