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命之寻霸记 > 第252章 世外桃源

天命之寻霸记 第252章 世外桃源

    三天后。

    嗯,想不到,这种地方竟然是他们首领的住的。完全就是一幅桃花胜境呀。

    什么胜境?身边的飘瑶闻言不解道。

    你没见到这一路的景象吗?嗯,这可是陶渊明说的,啊,是,是一个故事吧。

    什么故事?……

    你真的想听吗?

    想听。

    那好,反正我们还没立即到,就随便说说吧:

    晋朝太元年间,一个武陵人把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交错杂乱。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向前划行,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紧接着)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眼前一下子开阔敞亮起来。(呈现在眼前的是)(这里)平坦的土地,整整齐齐的房屋,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在其中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全都更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 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都详尽地回答了。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询问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件一件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都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里的人对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他出桃花源后,找到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标记。到了郡城下(武陵郡城),到了太守那,说了在桃花源的奇遇。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居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通往桃花源)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嗯,你说的故事很有意思,给你一说,这里倒真的是桃花胜境,只是一路都没有桃花。

    不错,这也只是一种比喻。

    比喻什么?

    比喻,啊,到了,见了他们的的首领回头再跟你说吧……

    啊,是,是你?当李克邦带着随从走进一排竹屋时不由目瞪口呆。

    是你?闻者也发出惊讶声,但一会就平静下来,似乎这里本就是超凡绝俗的世外场所。

    李克邦见到的人是谁呢?却原来是吴国英。

    当年在兰陵城破时下落不明,想不到却是跑到了这里。

    齐国是你支持的?李克邦坐下后也不费话,主奔主题。

    没有,我早已不管外面的事,只求心灵的宁静。

    是吗?那他们为何仍奉你为领袖?

    领袖?

    就是首领的意思。

    那是以前的事,如今大概也只是精神上的。

    精神领袖?嗯,倒的也道理。你真的不理世事了?

    当然是真的了。自从我离开楚国后来到这里就已讨厌了战争。即使征服竹坞也是为了不再打仗。

    是吗?那他们如今大量的出卖武器你知道吗?

    我说了,自从我进了这僻静山谷就不再管他们的事了。但他们也要吃饭,这是扩展财源的一种方式。

    那如果我告诉你,他们如今支持的对象反对的却是你的侄子项羽呢?

    项羽?嗯,不管是谁我也不理,当年项梁不听我的话坚持要再出山时我就下了决心。

    是吗,那好,那征服竹坞的事就我们自己来办了。是了,你可再告诉我一事吗\/

    什么事?

    就是当年你家传的吴子兵法你后来给了别人是吗?那个人是不是叫韩信。

    韩信?我不认识,我是给了别人。不过是给了廉颇。

    廉颇?嗯,如此说来韩信是廉颇的高徒,难怪打仗如此厉害。

    其实兵法对我而言已没意义,所以我如今也不关心它掉哪了。

    好,你果然变化太大,不打扰你。告辞了!

    不送……

    那妇女是谁,你们是旧相识?回转时飘瑶道。

    不错,不过她已不是当年的她。世外桃源果然是个令人着迷的地方。

    嗯,我也有同感,刚才你们的对话似乎将人引入一个虚幻的世界。那里没有战争,也没有烦恼,更没有仇恨……飘瑶悠悠的道。

    不错,如今你明白我所说的比喻了吧?

    这是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相当于西方的极乐世界或者天堂。比喻不受外面影响的生活安乐、环境幽静的美好地方。

    西方?极乐,天堂?

    啊,这,这都是指不是平凡的人间,遥远的神仙梦境……

    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就比如是老子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思想……但它又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或许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