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第485章 铁索连舟
热门推荐:
四合院:我在四合院当禽兽
隐婚暗诱,闻先生日日心动
序列附魔师!开局死神镰刀!无敌
重生继承千亿家产,真千金杀疯了
十一个疯子
我在异界当反贼
一胎三宝追妻十万八千里
绝区零:最强虚狩
愚世之主
适应战船之上作战,这件事说起来很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困难重重。
第一次上船的北方士卒,就出现大量士卒晕船的情况。
刘隅并没有让他们坚持训练,而是让晕船的士卒,快速下船。
甘宁看着不断下船的士卒,到最后发现还能留下船上的士卒,已经不足三分之一。
这个结果让甘宁很意外,在他的认知中,乘船可比骑马容易多了。
他实在有些不明白,在战马之上骁勇无比的骑兵,上了船之后,怎么就变得手足无措,无法适应了?
等不晕船的士卒确定后,刘隅才开始让甘宁先带着他们训练。
刚训练了几日,甘宁就回来禀报。
“主公啊,他们的基础实在太差!别说是将他们训练成为精锐之师了,就算只是想让他们能够在这摇晃不定的船上稳稳地弯弓射箭,并成功命中目标,那至少也得花费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呐!”甘宁眉头紧皱,满脸忧虑之色。
“兴霸,你的意思是……”刘隅微微眯起双眸,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眼前的甘宁。
“主公明鉴,我只怕时间上来不及啊!眼下局势紧迫,周瑜随时都有可能再来偷袭,如果按照正常的训练进度,等我们把这些士兵训练好,最快也要一年之后。”
甘宁心急如焚地说道,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太好的办法,先一步步来吧。”
刘隅一脸的平静,并没有因为这些消息而改变主意。
依着甘宁自己的想法来看,当刘隅听闻此等消息之后,定然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焦火燎、坐立难安才对。
毕竟如今战事迫在眉睫,军队即将要长途跋涉地出征作战,而这粮草的供应本身就是个大难题。
经过了如此漫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却仅仅只达成了最为基本的操作水平而已,面对这样不尽人意的结果,又有谁能够坦然接受呢?
倘若粮草的供应出现短缺,那么根本无需江东的将士们出手,自家的士卒恐怕就会因为缺粮少饷而自行溃散逃亡了。
然而,甘宁心中暗自思忖,觉得刘隅这般沉稳镇定,想必其暗地里应该还是有着应对当前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吧,否则怎么可能表现得如此气定神闲呢?
甘宁的疑问,并没有持续太久,两日后,刘隅就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铁索连舟。
除了必要的一些巡逻船之外,剩下的或三十一组,或五十一队。让工匠赶制铁链,把战船全部连在一起。
刘隅在将领面前,还饶有兴致讲了铁索连舟的意义。
“北人善马,南人善船,这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如果想要战胜江东水军,只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大军的威力。
兴霸也说了,短时内,想要让士卒熟练在水中作战,根本不可能。
既然不能改变士卒,就改变船只,只要把这些船只用铁索连起来,上面铺上甲板,这样不但士卒在上面就如履平地。就连战马也能畅通无阻。”
甘宁看着刘隅的演示,眼神中满是敬佩。
刘皇叔说的不错,一旦把这些船只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合力,也能把江面之上的风浪降到最低。
在江面之上战斗,与地面不同,很大一部分决胜的因素,是船只的大小。
船只越大,能承载士卒数量越多,优势就越大。
郭嘉低头沉思,开口说道:“铁索连舟之策虽然能平息风浪,但若周瑜用火攻,我们必然难以回避,主公不可不防啊!”
刘隅哈哈大笑,说道:“奉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此时已到深秋,只有西风,北风,却无东风,南风,就算周瑜给派人用火攻,也必然会适得其反,烧向自己船只,我们又有何惧?”
“主公高见,倒是我思虑不周了。”
刘隅的铁锁横江之策,很快就传到了周瑜耳中。
周瑜脸上明显有了一丝诧异,铁索横江,这种方法刘皇叔都能想到,真是一个怪才啊。
若真让他把战船都连接到一起,江东水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到时候大军渡江,自己将没有任何胜算。
鲁肃显然看出了周瑜脸上的慌乱,他淡淡一笑说道:“公瑾,我早就说过,刘皇叔善于谋局,江东与他一战,难有胜算。
如今刘皇叔为了解决船只颠簸的问题,直接把船只连接起来,这样在战船之上,将畅通无阻,北人善射箭的优势就会充分发挥,面对这样的变化,公瑾准备如何应对?”
“子敬,你颇为知兵,自然也应该知道,世上根本就没有必胜的战法,刘皇叔铁索连舟,虽然能消除风浪,但也一定有他的弱点,只要我能利用这些弱点,做出对策,又怎么会不胜?”
虽然暂时没有想到任何办法,但周瑜很自信,他把子敬带到军中,就是让他亲眼看着,自己击败刘皇叔。
铁索连舟的弱点?
周瑜埋头沉思,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子敬,我已经想到了对付铁索连舟的办法。”
周瑜有些兴奋,以至于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红晕。
“铁索连舟虽然能消除江面之上的风浪,但他过于庞大,必然会行动缓慢,若我选择一些快船,船身载满燃火之物,让这些船只,驶入连舟中间,是不是只要点燃一个船,就能将刘皇叔的战船全部点燃?”
鲁肃淡淡一笑,说道:“公瑾这个想法虽好,却难于实现,刘皇叔颇善治军,岂能会让江东船只靠近?再加上如今风向,多北方、西风,少南风和东风,就算公瑾想用火攻,恐怕也难有成效。”
周瑜看着宽阔的江面,呵呵大笑。
“子敬有所不知,即便是到了隆冬季节,也有几日是东南风,更何况是这个时节。只需三日之风,我就能破敌。”
第一次上船的北方士卒,就出现大量士卒晕船的情况。
刘隅并没有让他们坚持训练,而是让晕船的士卒,快速下船。
甘宁看着不断下船的士卒,到最后发现还能留下船上的士卒,已经不足三分之一。
这个结果让甘宁很意外,在他的认知中,乘船可比骑马容易多了。
他实在有些不明白,在战马之上骁勇无比的骑兵,上了船之后,怎么就变得手足无措,无法适应了?
等不晕船的士卒确定后,刘隅才开始让甘宁先带着他们训练。
刚训练了几日,甘宁就回来禀报。
“主公啊,他们的基础实在太差!别说是将他们训练成为精锐之师了,就算只是想让他们能够在这摇晃不定的船上稳稳地弯弓射箭,并成功命中目标,那至少也得花费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呐!”甘宁眉头紧皱,满脸忧虑之色。
“兴霸,你的意思是……”刘隅微微眯起双眸,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眼前的甘宁。
“主公明鉴,我只怕时间上来不及啊!眼下局势紧迫,周瑜随时都有可能再来偷袭,如果按照正常的训练进度,等我们把这些士兵训练好,最快也要一年之后。”
甘宁心急如焚地说道,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太好的办法,先一步步来吧。”
刘隅一脸的平静,并没有因为这些消息而改变主意。
依着甘宁自己的想法来看,当刘隅听闻此等消息之后,定然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焦火燎、坐立难安才对。
毕竟如今战事迫在眉睫,军队即将要长途跋涉地出征作战,而这粮草的供应本身就是个大难题。
经过了如此漫长时间的艰苦训练,却仅仅只达成了最为基本的操作水平而已,面对这样不尽人意的结果,又有谁能够坦然接受呢?
倘若粮草的供应出现短缺,那么根本无需江东的将士们出手,自家的士卒恐怕就会因为缺粮少饷而自行溃散逃亡了。
然而,甘宁心中暗自思忖,觉得刘隅这般沉稳镇定,想必其暗地里应该还是有着应对当前困境的策略和方法吧,否则怎么可能表现得如此气定神闲呢?
甘宁的疑问,并没有持续太久,两日后,刘隅就说出了自己的计策。
铁索连舟。
除了必要的一些巡逻船之外,剩下的或三十一组,或五十一队。让工匠赶制铁链,把战船全部连在一起。
刘隅在将领面前,还饶有兴致讲了铁索连舟的意义。
“北人善马,南人善船,这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如果想要战胜江东水军,只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大军的威力。
兴霸也说了,短时内,想要让士卒熟练在水中作战,根本不可能。
既然不能改变士卒,就改变船只,只要把这些船只用铁索连起来,上面铺上甲板,这样不但士卒在上面就如履平地。就连战马也能畅通无阻。”
甘宁看着刘隅的演示,眼神中满是敬佩。
刘皇叔说的不错,一旦把这些船只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巨大的合力,也能把江面之上的风浪降到最低。
在江面之上战斗,与地面不同,很大一部分决胜的因素,是船只的大小。
船只越大,能承载士卒数量越多,优势就越大。
郭嘉低头沉思,开口说道:“铁索连舟之策虽然能平息风浪,但若周瑜用火攻,我们必然难以回避,主公不可不防啊!”
刘隅哈哈大笑,说道:“奉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此时已到深秋,只有西风,北风,却无东风,南风,就算周瑜给派人用火攻,也必然会适得其反,烧向自己船只,我们又有何惧?”
“主公高见,倒是我思虑不周了。”
刘隅的铁锁横江之策,很快就传到了周瑜耳中。
周瑜脸上明显有了一丝诧异,铁索横江,这种方法刘皇叔都能想到,真是一个怪才啊。
若真让他把战船都连接到一起,江东水上的优势将荡然无存,到时候大军渡江,自己将没有任何胜算。
鲁肃显然看出了周瑜脸上的慌乱,他淡淡一笑说道:“公瑾,我早就说过,刘皇叔善于谋局,江东与他一战,难有胜算。
如今刘皇叔为了解决船只颠簸的问题,直接把船只连接起来,这样在战船之上,将畅通无阻,北人善射箭的优势就会充分发挥,面对这样的变化,公瑾准备如何应对?”
“子敬,你颇为知兵,自然也应该知道,世上根本就没有必胜的战法,刘皇叔铁索连舟,虽然能消除风浪,但也一定有他的弱点,只要我能利用这些弱点,做出对策,又怎么会不胜?”
虽然暂时没有想到任何办法,但周瑜很自信,他把子敬带到军中,就是让他亲眼看着,自己击败刘皇叔。
铁索连舟的弱点?
周瑜埋头沉思,很快就想到了答案。
“子敬,我已经想到了对付铁索连舟的办法。”
周瑜有些兴奋,以至于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红晕。
“铁索连舟虽然能消除江面之上的风浪,但他过于庞大,必然会行动缓慢,若我选择一些快船,船身载满燃火之物,让这些船只,驶入连舟中间,是不是只要点燃一个船,就能将刘皇叔的战船全部点燃?”
鲁肃淡淡一笑,说道:“公瑾这个想法虽好,却难于实现,刘皇叔颇善治军,岂能会让江东船只靠近?再加上如今风向,多北方、西风,少南风和东风,就算公瑾想用火攻,恐怕也难有成效。”
周瑜看着宽阔的江面,呵呵大笑。
“子敬有所不知,即便是到了隆冬季节,也有几日是东南风,更何况是这个时节。只需三日之风,我就能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