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戏剧年华 > 第296章 这是一本好花

我的戏剧年华 第296章 这是一本好花

    仿清楼里住的编剧与导演都是一人一房间,与后世不同的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电影厂让编剧和导演享受最好的生活环境,而不是演员。

    北影的仿清楼最多同时住七八个剧组,江浔与江珊走进去的时候,长廊上一组组人正在讨论。

    导演住的房间也是剧组开会的地方,参加剧组会的都是各部门的组长,读剧本、讨论剧本,后世管这叫剧本围读。

    后世也有人说,韩剧为什么好看,是因为导演与演员重视剧本围读讨论。

    其实这一重要创作方法,早就是中国电影生产的传统了。

    近三十多年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有种观点是要我们学习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体系。

    其实,中国电影工业化生产体系早就运行与实践了几十年,那时就有戴着眼镜看的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上海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和《欢欢笑笑》(bj电影制片厂1981年出品),也就是现在的3d电影,还有巨幕电影。

    从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长春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厂等等,都是用工业化流程组织电影创作与生产。

    与罐头厂、缝纫机厂、自行车厂等一样,电影厂是当年国民工业体系中提供人民生活用品的一分子,生产的是精神生活用品。

    “大家看这里,妇女拎着一袋粮食,”一位导演模样的人说道,“你去给我拎一袋粮食来,看你能拎着走几步。所以不对,应该是扛着一袋粮食,这个都搞不清楚还写什么农村戏啊,不成,你还得继续去下生活……”

    得,有意思。

    江浔的脚步慢慢就走不动了,他也不管江珊找他来干嘛来了。

    往前走着,还是一位导演在说话,“您写的是车间里一片繁忙,这几个字你让我拍什么啊,太笼统……”

    “对啊,”江浔笑了,“车床车间与刨床车间的繁忙是不一样的……”

    江珊也笑了,浔子还是浔子,一点就透,果然跟那导演说得一样。

    “你看,人家小伙子都能一下明白,所以你的东西得有细节……”导演冲江浔竖一下大拇指,江浔也朝着他竖了一下大拇指。

    他是真心的。

    正是这些人,他们以严谨坚守着中国电影真正的现实主义传统。

    “高满堂,过堂了!”

    他正在四处打量的时候,一声喊让他惊得下巴都要掉了。

    “这不是公安局,这是北影厂,别怕。”江珊笑得温柔缱绻,不知什么时候,她轻轻地拉住了江浔的手。

    这个年代,编剧竞争很激烈,文学编辑也很严苛,“我爸说,文学编辑这一行是以挑剔为职业的。编剧不管大小,写的剧本都得面临文学编辑与主管剧本的副厂长等人的审核与讨论……”

    江珊给江浔解释着,仿清楼楼道里常听到“谁谁谁今天过堂了”的叫喊,就是那位编剧的本子那天过审了。

    此时剧本都是用北影厂稿纸手写,一遍遍根据修改意见重写,但懒得重抄,就在修改段落上将新写的内容用胶水粘贴上去,反复修改多次粘贴,剧本稿纸就厚得跟煎饼似的,时间长了掉地上有的都碎了,一部剧本手稿最后拿出去“过堂”时比香河肉饼都厚。

    这样的手稿往厂领导面前一放,“你看我改了多少遍”,先拿个态度好的印象分。

    “噢,我江叔,那算起来是就是北影的第一车间主任”江浔看着一中年人激动地捧着“肉饼”飞奔过来,他下意识让到一边。

    这位就是后来闯关东的编剧,此时却在北影厂碰着了。

    虽然江珊没有明言,但他大致猜到让他来干嘛。

    北影文学部的江怀延,他是江珊的父亲,就管仿清楼。

    文学部抓电影剧本,是电影厂的第一车间,也是生产核心,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故事片的发动机。

    江珊也是鬼马精灵,“文学部编辑就五六位,负责对接各位编剧,编剧一住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

    哦,江珊把他带到一间房门前,江浔惊奇地看到了李准、白桦、苏叔阳还有辛十四娘的编剧彭名燕……

    他们大多不修边幅,一看就是被剧本熬的。

    八九十年代,中国住房很紧张,大多数编剧回家没地方静下心来写作。在仿清楼里,澡堂、食堂等生活设施齐全,来了,就不想走。

    “爸,我把少爷请过来了,我的任务可算完成了。”江珊说着,笑着坐在床上,脸上全然是一幅轻松的表情。

    “江叔您好……我,我早想过来的,没成想今天才来……”江浔称呼江珊的父亲为叔,一笔写不出两江字,倒也应景。

    “珊子,你是不是没跟浔子说,过来干嘛……”江怀延看一眼女儿,“爸,留层悬念多好……”江珊却笑了,笑得满屋温柔。

    “浔子,我们都看了当代,看了你的芳华,你的本子好啊……”江怀延笑着解释道,给江浔倒了杯水,又把分管创作的副厂长张少庭介绍给江浔。

    “唉,也难怪人家中影嫌我们八大制片厂没有好片子,没有好剧本,哪来好片子……”张少庭看着江浔,还没怎么着,就叹口气,“现在好本子有了,倒要批评。”

    “对,这是一本好花!”江怀延笑道,“这,浔子,我们都看了,我今天找你来,就是跟你商量,你看,这本子,我们北影厂要了。”

    你们要了

    江浔很是吃惊,昨天文学界、文艺界还批得厉害,今天北影厂就伸出橄榄枝。

    这冰火两重天的滋味,让人一时受不了。

    可是这话是从江怀延嘴里说出来的,他是北影文学部的编剧兼导演,曾历任北平电影制片厂文学编辑、组稿组长、文学部主任、策划部主任等职,他说的话不会再改。

    “去年,本命年这部电话请了姜文来演,不是也能拍出来,以前谁能想到这样的人物会是电影男主角啊……”江怀延笑道,“你的本子,我们要了。”

    “您的意思,北影厂要拍这个本子”江浔期期艾艾地问道。

    ……

    上海,上影厂,今天雨下得正大,谢晋导演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的玉兰在雨中不断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