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大贤后
热门推荐:
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
布衣枭雄
从属性面板开始无敌
战神王爷求发货,饥荒年我囤货拯救全军
道界天下
不原谅,不复合,分手后哥哥总觊觎我
真福宝挥手粮满仓,全家悔断肠
从看见血条开始横压亿万天骄
权力法则
?? 四大贤后之长孙皇后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已婚男子的事业能否成功、生活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他的老婆。没有一个好的贤内助,幸福人生是很难想象的。尤其是领导人的老婆,不贤惠、爱弄权,弄不好就会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比如西晋的贾皇后,把大好河山搞得乌烟瘴气,最后导致“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慈禧也不是个好媳妇,在咸丰皇帝死后肆意妄为,使清朝逐步走向死亡。像江青……唉!算了,我们不必说了。
。而高士廉是位精通文史的儒雅之士,在杨广时代担任过治礼郎。长孙氏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从小就受到熏陶,养成了读书上进、遵循礼法的好习惯。教养好,修养才好。无怪乎,英国人培养一代绅士、淑女需要300年啊。
还在长孙氏很小的时候,她的伯父长孙炽很佩服李世民母亲窦氏夫人,于是和长孙晟约定日后与李家联姻。长孙氏长大后,当时其父已去世。兄长高士廉便为她选中了李渊的次子李世民。613年,长孙氏嫁给李世民时。正值13岁妙龄,李世民也是一位16岁的翩翩少年。这在当时也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豪华气派的婚礼、郎才女貌的结合,实在是羡煞旁人。婚后的李世民夫妇和谐美满,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并且长孙氏对公婆孝顺,对后妃、妯娌恭顺,还尽力弥合李世民兄弟的关系,堪称好媳妇的典范。长孙氏还有很高的政治觉悟,能为李世民的事业增光添彩,不断助力,这在历史上的政治联姻中实在是不多见的。
唐朝建立后。长孙氏便成了秦王妃。在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长孙氏坚决地站在丈夫一边,并且亲自检阅、慰问过将士。事后她被封为太子妃,3个月后李世民即位,她被册封为皇后。在《旧唐书?后妃传》中,对她的记载是最详尽的。这位贤良国母在贞观年间,以其克己奉公、阴柔明哲的品性,默默地影响着盛年天子李世民。在幕后发挥着微妙的作用,对大唐做着独特的贡献。正是她的这种贤良淑德。使其能够遵循法度,永不超越现实的界限。从大唐的长治久安出发,处处为李世民着想,从无僭越之举。甘做配角。她与李世民志同道合、感情深厚,一直受到李世民的尊重。千百年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直是官方和民间双重认可的恩爱夫妻的模范。
李世民即位之初。正是大动乱之后的萧条时期。长孙皇后深知国困民贫,便率先提倡节俭。平日的穿着打扮从不求华丽,也不讲排场。物品也仅够用而已。长孙皇后还很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总是抽空读书学习,希望从古人那里得到借鉴。据说,她在梳头时,也不忘把书卷放在面前读上几页,李世民对此深表敬佩。她把宫里的事情处理得很好,从来不在宫内耍威风,对手下的嫔妃宫人总是以礼相待。哪个妃子病了,她都会亲自前往探视,详细询问病情,嘱咐有关人员好生照料。这样一来,宫中的各种关系都比较融洽。
茶余饭后、床前灯下,李世民常常与她讨论天下大事,尤其是朝廷中的赏罚和人事安排。当李世民想听听她的见解,她却闻而不答、一言不发。因为,她担心由自己开启后宫干政的恶劣先例。实际上,长孙皇后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皇帝的一言一行,她会以独特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向李世民提出劝谏。《资治通鉴》说:“长孙皇后常常与李世民讨论历史上的事情,借古喻今、献计献策,对皇帝帮助很大”。她还善于见机行事、随事变通,李世民有时由于大臣进谏过于直接,冒犯了他的威严,心里不痛快。当着群臣不便发作,回到寝宫却无法掩饰怒容。遇到这种情况,长孙皇后总能很巧妙地化解。
长孙皇后对待子女,更是严加训教,决不允许他们奢华或超越礼法。平时教育他们要以谦逊节俭为先,行为举止遵循礼制,不要做有伤大体的事情。她的表率作用,为贞观时期的法令、制度的良好贯彻作出了贡献。
当然,在长孙皇后的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她对外戚干政的防范。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文武双全,早年就与李世民是至交。他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在玄武门之变中,更是打了头阵,因而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即位后,曾几次想任命他为宰相,执掌朝政,都遭到长孙皇后的坚决反对。她说:“我已经做了非常尊贵的皇后,实在不愿意我兄长再执掌大权。汉朝的吕后,就是恶劣的前车之鉴。您无比圣明,请不要任命我的兄长做宰相!”长孙无忌自己也在推辞,他说“我是外戚,让我做高官担心天下人会说您任人唯亲!”李世民深受感动。无奈长孙无忌的功劳实在太大,李世民只好先授予他文官的最高荣誉官衔(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级别很高但不掌管实际政事的虚衔)。
长孙皇后的这一做法,虽有保全家族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为防止外戚威胁李唐的长治久安。长孙无忌及其家人,也始终表现得谦虚谨慎,从不仗势欺人。目空一切。长孙兄妹的政治觉悟都出奇的高,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超出了那个时代所有人的认识。但在圣王明君的感召下,大家都成了对权力毫无野心的人。这里很可能又是学家的溢美之词。不见得都是实情。长孙兄妹的卓越表现,保证了李世民时代的政治丝毫没有受到外戚的干扰,一直遵循既定的道路前进,终于迎来了一代盛世。
634年,长孙皇后陪同李世民巡幸九成宫(即隋朝的仁寿宫,在今陕西麟游),在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引发了旧病,从此一病不起。在重病中,她还驳回了李世民以大赦天下来为自己祈福的决定。在弥留之际。她还殷殷嘱咐李世民:
“一、要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
二、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随便找座山依山埋葬,免得占用耕地。不用棺椁,陪葬器物用陶瓦或木头的就行,以免浪费财物。
三、要继续宽容地对待忠臣和进谏,不要听信谗言。
四、要少出游、打猎,少大兴土木。
这样,就是没有忘记我。我就死而无憾了。”
长孙皇后的政治遗言,在历代后妃中是最全面、最朴实,也是最让人感动的。史学家称其为“贤德良佐,内助名君”。
贞观十年(636年)盛夏六月。中国历史上最具贤名的皇后——长孙皇后逝世于长安皇宫立政殿,年仅36岁!殿内的李世民禁不住心中的哀伤,放声痛哭。这哭声没有丝毫的虚伪或掩饰。悲痛欲绝。在与李世民共同生活的23年中,长孙氏起到了外人无法代替的作用。那一桩桩、一件件。此时此刻在李世民的脑海里历历闪现,都令哀痛之中的他刻骨铭心。他曾在《答魏征手诏》中。公开表露心迹、向大臣们诉说起自己丧偶之后的悲苦心情:“这几年来,灾祸和战争比较频繁,我又缺少贤内助。老百姓受到损害,我的悲痛更加强烈。只要是个正常人,谁能承受这种巨大的哀伤?长孙皇后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还是经常触物生情、睹物思人。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心事重重、精神恍惚、吃不香睡不着”。真可谓“字字含血泪”,看后令人不免唏嘘。
当年十一月,根据爱妻因山为陵的遗言,李世民将她埋葬在九嵕(zōng)山(在今陕西礼泉县)上,称为昭陵。李世民去世后,也葬于此。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可以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李世民亲自写了表文以示哀悼,并让人刻成石碑立于昭陵,表彰皇后的克己奉公和严于律己。
长孙皇后下葬后,李世民又做了几件前所未有的事情:
其一,他在陵寝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
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李世民首创。可见在他心里,爱妻永远是活着的。
其二,他在宫中建起了一座高楼——层观,终日眺望昭陵。
有一次,李世民和魏征一起登上这座宏伟的高楼眺望。魏征说:“我老眼昏花,什么都没看见”。李世民只给他看,魏征说:“这是昭陵吗?我还以为陛下您思念太上皇,眺望献陵呢。要是昭陵,我还是没看见!”李世民没办法,只好含泪派人毁掉了层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望陵毁观”。我们从中既能看到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追思之情,也能看到李世民只想妻子不想父亲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不对等的。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李世民如此大张旗鼓行为被人讥讽也是在所难免的。其实,作为帝王他对此规则岂会不知,但他还是毫不避讳地作层观、望昭陵,还拉着大臣一起来怀念。如果不是用情太深,情难自已,又怎么会明知故犯呢?这也正是李世民的可爱之处和人性的闪光点,只是他对父亲确实刻薄了些。
其三,李世民还做了一件旷古绝今之事——亲自抚养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
李世民因为爱宠其母。所以亲养其子、以子思母,借此来慰籍自己苦闷和空虚心灵。这在历代帝王中是从来没有的。不过这种慰籍法,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也因为他的这种心情。即使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多年,后宫依旧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
长孙皇后先后为李世民生3子4女。3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的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贞观十四年(640年),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和哥哥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为了讨好其父,李泰在洛阳大兴土木,修建了伊阙佛龛,为母亲祈福。这时,长孙皇后已经过世5年多了,李泰夺嫡抬出了已过世多年的母亲讨好父亲。这足以充分说明李世民对他的爱妻是多么痴心长情,不仅没有人走茶凉。她的子女在她身后仍因为父亲对母亲的深爱而备受呵护,而嫡子们对母亲的态度甚至能影响太宗对他们的宠爱度。
长孙皇后对于自己掌管的宫人嫔妃非常仁慈,却敢于在其著作《女则》中毫不留情地指摘东汉明德皇后(东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名将马援之女)的过失。她认为马皇后不能抑制外戚,致使他们权势熏天。她的《女则》,记录了古代后妃的得失和事迹并加以评论,用来告诫己如何做好一位称职的皇后,堪称古代皇后教科书。她还对手下人说,“这是我写了使自己警惕的。妇人之言。不想让皇上知道,你们一定不要乱讲。”等到长孙皇后逝世了,宫女们才敢把这本书拿出来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后更加悲痛,他拿给亲近的大臣看。并且说。“皇后这本书,足以永垂不朽了。她每次都能规劝我认真对待进谏,弥补我的不足。以后再也听不到了。我失去了一位辅佐我的最亲近的人,这太让人伤心了。”李世民下令把这本书印刷发行。供人学习。
她的离世,好像使大唐所有子民失去了共同的母亲。大家在和李世民一道悲痛之余。还写了很多诗作来缅怀这位贤后。比如,唐朝大历史学家、诗人李百药,就写下了《文德皇后挽歌》: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言辞悲切,使人读后无比伤感。并且,能明显感到这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而绝非虚伪的应付。
甚至到了明代,一代名臣、万历首辅(相当于总理)张居正还为她写了一首《长孙进贤》,以示崇敬:
唐宗烈烈,踵美三王。
实惟哲后,左右椒房。
调和直谅,奖进忠良。
用俾房魏,勋庸显彰。
煌煌彤管,千载遗芳。
张居正有大才,但明朝人认为他很刻薄。这个人一般是不会随便夸奖别人的,尤其是一位古人。张居正的诗作,正是从政治家角度对长孙皇后作出的历史褒奖。时间相隔近1000年,还能获得这样高的评价。舍长孙皇后其谁?
而长孙皇后本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题为《春游曲》的诗。让我们了解到,这位集女性贤淑美德于一身的皇后并非刻板僵化、不解风情之人,相反还是文才出众、感情奔放呢。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诗艺术水准甚高,属于唐诗中的杰作。我们好似看到:在桃花红艳的春日,她翩翩穿行于桃柳、花丛之中,看蝶听莺。她骄傲地认为,桃花之所以红艳是因为“偷”得了她的“面色”,嫩柳之所以翩然是“学”得了她的“腰身”。她自负的认为,无须说出名姓,世人也晓她是谁。无怪乎,后世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得宠的宫妃在晒幸福、晒尊宠。她是那般的妖娆多姿,踌躇满志!英年早逝,可惜啊!
后人综合长孙皇后的种种优秀表现,还把她誉为“中国历史上四大贤后”(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阴丽华、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长孙氏、明太祖朱元璋皇后马氏、清高宗乾隆皇后富察氏)之一,可谓盛誉之极。而我们了解长孙皇后,经常是从她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执政的失误,并保护忠诚得力的大臣的故事开始的。
君臣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之时,好戏就该上演了。当君主一方的力量占据主动时,商朝比干的心肝就被掏出来了;当臣下的力量占据主动之时,东汉献帝就被曹操所挟持“以令诸侯”了。而当二者暂时处于平衡之时,忠良之臣就被批量生产出来了——譬如李世民的盛唐时代。(未完待续……)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已婚男子的事业能否成功、生活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他的老婆。没有一个好的贤内助,幸福人生是很难想象的。尤其是领导人的老婆,不贤惠、爱弄权,弄不好就会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比如西晋的贾皇后,把大好河山搞得乌烟瘴气,最后导致“八王之乱”和西晋的灭亡。慈禧也不是个好媳妇,在咸丰皇帝死后肆意妄为,使清朝逐步走向死亡。像江青……唉!算了,我们不必说了。
。而高士廉是位精通文史的儒雅之士,在杨广时代担任过治礼郎。长孙氏生在这样的家庭中,从小就受到熏陶,养成了读书上进、遵循礼法的好习惯。教养好,修养才好。无怪乎,英国人培养一代绅士、淑女需要300年啊。
还在长孙氏很小的时候,她的伯父长孙炽很佩服李世民母亲窦氏夫人,于是和长孙晟约定日后与李家联姻。长孙氏长大后,当时其父已去世。兄长高士廉便为她选中了李渊的次子李世民。613年,长孙氏嫁给李世民时。正值13岁妙龄,李世民也是一位16岁的翩翩少年。这在当时也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豪华气派的婚礼、郎才女貌的结合,实在是羡煞旁人。婚后的李世民夫妇和谐美满,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并且长孙氏对公婆孝顺,对后妃、妯娌恭顺,还尽力弥合李世民兄弟的关系,堪称好媳妇的典范。长孙氏还有很高的政治觉悟,能为李世民的事业增光添彩,不断助力,这在历史上的政治联姻中实在是不多见的。
唐朝建立后。长孙氏便成了秦王妃。在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长孙氏坚决地站在丈夫一边,并且亲自检阅、慰问过将士。事后她被封为太子妃,3个月后李世民即位,她被册封为皇后。在《旧唐书?后妃传》中,对她的记载是最详尽的。这位贤良国母在贞观年间,以其克己奉公、阴柔明哲的品性,默默地影响着盛年天子李世民。在幕后发挥着微妙的作用,对大唐做着独特的贡献。正是她的这种贤良淑德。使其能够遵循法度,永不超越现实的界限。从大唐的长治久安出发,处处为李世民着想,从无僭越之举。甘做配角。她与李世民志同道合、感情深厚,一直受到李世民的尊重。千百年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直是官方和民间双重认可的恩爱夫妻的模范。
李世民即位之初。正是大动乱之后的萧条时期。长孙皇后深知国困民贫,便率先提倡节俭。平日的穿着打扮从不求华丽,也不讲排场。物品也仅够用而已。长孙皇后还很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总是抽空读书学习,希望从古人那里得到借鉴。据说,她在梳头时,也不忘把书卷放在面前读上几页,李世民对此深表敬佩。她把宫里的事情处理得很好,从来不在宫内耍威风,对手下的嫔妃宫人总是以礼相待。哪个妃子病了,她都会亲自前往探视,详细询问病情,嘱咐有关人员好生照料。这样一来,宫中的各种关系都比较融洽。
茶余饭后、床前灯下,李世民常常与她讨论天下大事,尤其是朝廷中的赏罚和人事安排。当李世民想听听她的见解,她却闻而不答、一言不发。因为,她担心由自己开启后宫干政的恶劣先例。实际上,长孙皇后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皇帝的一言一行,她会以独特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向李世民提出劝谏。《资治通鉴》说:“长孙皇后常常与李世民讨论历史上的事情,借古喻今、献计献策,对皇帝帮助很大”。她还善于见机行事、随事变通,李世民有时由于大臣进谏过于直接,冒犯了他的威严,心里不痛快。当着群臣不便发作,回到寝宫却无法掩饰怒容。遇到这种情况,长孙皇后总能很巧妙地化解。
长孙皇后对待子女,更是严加训教,决不允许他们奢华或超越礼法。平时教育他们要以谦逊节俭为先,行为举止遵循礼制,不要做有伤大体的事情。她的表率作用,为贞观时期的法令、制度的良好贯彻作出了贡献。
当然,在长孙皇后的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她对外戚干政的防范。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文武双全,早年就与李世民是至交。他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在玄武门之变中,更是打了头阵,因而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即位后,曾几次想任命他为宰相,执掌朝政,都遭到长孙皇后的坚决反对。她说:“我已经做了非常尊贵的皇后,实在不愿意我兄长再执掌大权。汉朝的吕后,就是恶劣的前车之鉴。您无比圣明,请不要任命我的兄长做宰相!”长孙无忌自己也在推辞,他说“我是外戚,让我做高官担心天下人会说您任人唯亲!”李世民深受感动。无奈长孙无忌的功劳实在太大,李世民只好先授予他文官的最高荣誉官衔(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级别很高但不掌管实际政事的虚衔)。
长孙皇后的这一做法,虽有保全家族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为防止外戚威胁李唐的长治久安。长孙无忌及其家人,也始终表现得谦虚谨慎,从不仗势欺人。目空一切。长孙兄妹的政治觉悟都出奇的高,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超出了那个时代所有人的认识。但在圣王明君的感召下,大家都成了对权力毫无野心的人。这里很可能又是学家的溢美之词。不见得都是实情。长孙兄妹的卓越表现,保证了李世民时代的政治丝毫没有受到外戚的干扰,一直遵循既定的道路前进,终于迎来了一代盛世。
634年,长孙皇后陪同李世民巡幸九成宫(即隋朝的仁寿宫,在今陕西麟游),在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引发了旧病,从此一病不起。在重病中,她还驳回了李世民以大赦天下来为自己祈福的决定。在弥留之际。她还殷殷嘱咐李世民:
“一、要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
二、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随便找座山依山埋葬,免得占用耕地。不用棺椁,陪葬器物用陶瓦或木头的就行,以免浪费财物。
三、要继续宽容地对待忠臣和进谏,不要听信谗言。
四、要少出游、打猎,少大兴土木。
这样,就是没有忘记我。我就死而无憾了。”
长孙皇后的政治遗言,在历代后妃中是最全面、最朴实,也是最让人感动的。史学家称其为“贤德良佐,内助名君”。
贞观十年(636年)盛夏六月。中国历史上最具贤名的皇后——长孙皇后逝世于长安皇宫立政殿,年仅36岁!殿内的李世民禁不住心中的哀伤,放声痛哭。这哭声没有丝毫的虚伪或掩饰。悲痛欲绝。在与李世民共同生活的23年中,长孙氏起到了外人无法代替的作用。那一桩桩、一件件。此时此刻在李世民的脑海里历历闪现,都令哀痛之中的他刻骨铭心。他曾在《答魏征手诏》中。公开表露心迹、向大臣们诉说起自己丧偶之后的悲苦心情:“这几年来,灾祸和战争比较频繁,我又缺少贤内助。老百姓受到损害,我的悲痛更加强烈。只要是个正常人,谁能承受这种巨大的哀伤?长孙皇后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我还是经常触物生情、睹物思人。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心事重重、精神恍惚、吃不香睡不着”。真可谓“字字含血泪”,看后令人不免唏嘘。
当年十一月,根据爱妻因山为陵的遗言,李世民将她埋葬在九嵕(zōng)山(在今陕西礼泉县)上,称为昭陵。李世民去世后,也葬于此。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可以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李世民亲自写了表文以示哀悼,并让人刻成石碑立于昭陵,表彰皇后的克己奉公和严于律己。
长孙皇后下葬后,李世民又做了几件前所未有的事情:
其一,他在陵寝外的栈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
这种对已逝之人却供养如生的例子极其少见,几乎为李世民首创。可见在他心里,爱妻永远是活着的。
其二,他在宫中建起了一座高楼——层观,终日眺望昭陵。
有一次,李世民和魏征一起登上这座宏伟的高楼眺望。魏征说:“我老眼昏花,什么都没看见”。李世民只给他看,魏征说:“这是昭陵吗?我还以为陛下您思念太上皇,眺望献陵呢。要是昭陵,我还是没看见!”李世民没办法,只好含泪派人毁掉了层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望陵毁观”。我们从中既能看到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追思之情,也能看到李世民只想妻子不想父亲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不对等的。在那个“以孝为先、夫不祭妻”的时代里,李世民如此大张旗鼓行为被人讥讽也是在所难免的。其实,作为帝王他对此规则岂会不知,但他还是毫不避讳地作层观、望昭陵,还拉着大臣一起来怀念。如果不是用情太深,情难自已,又怎么会明知故犯呢?这也正是李世民的可爱之处和人性的闪光点,只是他对父亲确实刻薄了些。
其三,李世民还做了一件旷古绝今之事——亲自抚养长孙皇后的幼女晋阳公主和幼子李治。
李世民因为爱宠其母。所以亲养其子、以子思母,借此来慰籍自己苦闷和空虚心灵。这在历代帝王中是从来没有的。不过这种慰籍法,只能是举杯消愁愁更愁。也因为他的这种心情。即使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多年,后宫依旧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
长孙皇后先后为李世民生3子4女。3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的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贞观十四年(640年),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和哥哥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为了讨好其父,李泰在洛阳大兴土木,修建了伊阙佛龛,为母亲祈福。这时,长孙皇后已经过世5年多了,李泰夺嫡抬出了已过世多年的母亲讨好父亲。这足以充分说明李世民对他的爱妻是多么痴心长情,不仅没有人走茶凉。她的子女在她身后仍因为父亲对母亲的深爱而备受呵护,而嫡子们对母亲的态度甚至能影响太宗对他们的宠爱度。
长孙皇后对于自己掌管的宫人嫔妃非常仁慈,却敢于在其著作《女则》中毫不留情地指摘东汉明德皇后(东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名将马援之女)的过失。她认为马皇后不能抑制外戚,致使他们权势熏天。她的《女则》,记录了古代后妃的得失和事迹并加以评论,用来告诫己如何做好一位称职的皇后,堪称古代皇后教科书。她还对手下人说,“这是我写了使自己警惕的。妇人之言。不想让皇上知道,你们一定不要乱讲。”等到长孙皇后逝世了,宫女们才敢把这本书拿出来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后更加悲痛,他拿给亲近的大臣看。并且说。“皇后这本书,足以永垂不朽了。她每次都能规劝我认真对待进谏,弥补我的不足。以后再也听不到了。我失去了一位辅佐我的最亲近的人,这太让人伤心了。”李世民下令把这本书印刷发行。供人学习。
她的离世,好像使大唐所有子民失去了共同的母亲。大家在和李世民一道悲痛之余。还写了很多诗作来缅怀这位贤后。比如,唐朝大历史学家、诗人李百药,就写下了《文德皇后挽歌》: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言辞悲切,使人读后无比伤感。并且,能明显感到这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而绝非虚伪的应付。
甚至到了明代,一代名臣、万历首辅(相当于总理)张居正还为她写了一首《长孙进贤》,以示崇敬:
唐宗烈烈,踵美三王。
实惟哲后,左右椒房。
调和直谅,奖进忠良。
用俾房魏,勋庸显彰。
煌煌彤管,千载遗芳。
张居正有大才,但明朝人认为他很刻薄。这个人一般是不会随便夸奖别人的,尤其是一位古人。张居正的诗作,正是从政治家角度对长孙皇后作出的历史褒奖。时间相隔近1000年,还能获得这样高的评价。舍长孙皇后其谁?
而长孙皇后本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题为《春游曲》的诗。让我们了解到,这位集女性贤淑美德于一身的皇后并非刻板僵化、不解风情之人,相反还是文才出众、感情奔放呢。
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诗艺术水准甚高,属于唐诗中的杰作。我们好似看到:在桃花红艳的春日,她翩翩穿行于桃柳、花丛之中,看蝶听莺。她骄傲地认为,桃花之所以红艳是因为“偷”得了她的“面色”,嫩柳之所以翩然是“学”得了她的“腰身”。她自负的认为,无须说出名姓,世人也晓她是谁。无怪乎,后世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得宠的宫妃在晒幸福、晒尊宠。她是那般的妖娆多姿,踌躇满志!英年早逝,可惜啊!
后人综合长孙皇后的种种优秀表现,还把她誉为“中国历史上四大贤后”(汉光武帝刘秀皇后阴丽华、唐太宗李世民皇后长孙氏、明太祖朱元璋皇后马氏、清高宗乾隆皇后富察氏)之一,可谓盛誉之极。而我们了解长孙皇后,经常是从她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执政的失误,并保护忠诚得力的大臣的故事开始的。
君臣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之时,好戏就该上演了。当君主一方的力量占据主动时,商朝比干的心肝就被掏出来了;当臣下的力量占据主动之时,东汉献帝就被曹操所挟持“以令诸侯”了。而当二者暂时处于平衡之时,忠良之臣就被批量生产出来了——譬如李世民的盛唐时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