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二百七十三章 征战天下
热门推荐:
雾色难捱
姜天叶无雪
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
赌石:开局天降横财两个亿
末世诡异:我一号收容物,强亿点怎么了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
布衣枭雄
从属性面板开始无敌
?? 唐朝初期,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并立,分别是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又称:高丽)及分布在朝鲜半岛南部东南方向的新罗和西南方向的百济,三国在朝鲜半岛呈品字形排列。△↗,三国之见时战时和、时敌时友,纷纷扰扰,打了几百年,谁都想灭掉对方统一半岛,但谁都又没有能力灭掉对方,这就是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三国中,高丽势力最为雄厚,百济、新罗稍弱。起初,新罗与高丽结盟对付百济,百济一弱,高丽势力就南下了,又威胁到新罗,于是新罗又与百济结盟对付高丽……新罗因为总是投机取巧,一会儿联手百济打高丽,一会儿联手高丽打百济,打来打去高丽和百济发现了,原来一直渔翁得利的是你新罗!真是岂有此理!
高丽和百济总算回过神儿了,开始联手打新罗!现在轮到新罗叫苦了,跑到大唐向太宗哭诉:“高丽、百济,累相攻袭,亡失数十城,两国连兵,意在灭臣社稷。谨遣陪臣,归命大国,乞偏师救助。”
这三个弹丸小国打的热闹的时候,作为宗主国的大唐也没有不作为,几次派遣使者到三国进行调停,但是高丽和百济面对来自的调停令,总是采取一副“外称顺命,内实相仇如故”的策略——通俗讲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官方说法就是阳奉阴违。
三国都是打不死的小强,但也经不起长年累月战争的折腾,就开始寻找外援了。外援很重要!大唐!倭国!二选一!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交锋。竟然在各自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两个地区强国(倭国自以为自己是强国)竟然由三个小小的属国在衡量其实力孰强孰弱,并且。胜出的一方,将成为百济或者新罗或者高丽的外援。经过百济君臣的反复衡量。最终,他们选择了倭国作为自己的外援。
此时的高丽和百济是盟友,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倭国作为自己的外援。而经过新罗君臣的反复衡量,最终,他们选择了大唐作为自己的外援。
高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的命运自此就已经确定了!李世民的阴谋先是隋末时,新罗趁大隋派遣百万大军攻打高丽的时候,在高丽背后捅了一刀,夺了高丽方圆五百多里的国土。
挺过了隋国百万大军压境的高丽。趁隋末中原大乱、无暇东顾的时候,又挥兵南下,攻打新罗。时间到了626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新罗、百济两个国家派遣使者到大唐,向唐朝告状:高建武(时任高丽国王)封锁我们两个国家从陆地上来的道路,导致我们不能及时来朝贡。
大家都知道,但凡向老师打两个国家联名去告状,心想:你们敢到告我的状?打!不打不解气!于是对着两国就一通猛揍。
两国招架不住,就向大唐告急。李渊便派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到高丽去做和事老,朱子奢跟高建武说了些什么,我们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反正这个人很能忽悠。他回去了之后,高建武就向大唐“上表谢罪”了。
到了642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六年),高丽国最高领导层内部发生了分裂。高建武想除掉一些内部颇有势力的并危急到王位的将领,而高丽国西部大人(官职)渊盖苏文。因势力最大,为人最为嚣张。于是便成为了高建武要搞掉的第一个刺头。
于是高建武就跟一班忠于自己的大臣商量着,要杀掉高建武,可惜事情败露,反而为渊盖苏文所杀,史书记载“尽杀之,死者百余人。焚仓库,因驰入王宫,杀建武。”
杀掉高建武之后,苏文知道自己不能做国王,因为当时在高丽要做国王是必须由大唐来册封之后才是合法的,于是他就决定扶一个傀儡上台,最后选择了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也就是后来的高丽宝藏王!同时,苏文授予自己为大莫离支(类似于唐朝的中书令及兵部尚书,说简单点就是丞相、摄政王)。
自此,高丽国大权全部落入苏文手上大唐本着不干涉属国内政的原则,依然册封高藏为高丽王、辽东郡王,让他管理高丽,但是高丽的实际统治权并不在高藏手上,他只是个傀儡,朝政全被渊盖苏文所把控,渊盖苏文是个铁腕的军事独裁者,其为人呢,史书也有记载:“须貌甚伟,形体魁杰,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
渊盖苏文作为高丽的实际掌权者,朝鮮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出入极为风光,上下马都要属下官员趴在地上,供他踩着上马、下马,治国根本也是实行严刑峻法,暴政而治,导致老百姓在路上见面都不敢说话,只能“道路以目”。这样一个人,和平的不爱好,鹰派的代表,一心想灭掉新罗,以报当年夺城失地之国恨,在他的驾驶下,高丽这台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向新罗。
643年,太宗本着为属国的和平稳定负责的态度,派司农丞相里玄奖(注意,司农丞是官名,相里玄奖是人名)出使高丽,以求高丽能够罢兵,不要再攻打新罗了。这里有个细节,从相里玄奖的官职上,你或许可以看出李世民派遣使者背后的真正秘密。司農:上古時代負責教農民種植的官員漢代始設,掌管錢糧的官員。
丞:主官的副手。司农丞,农业部部长的副手。大家可以看出,李世民派出去调节国家间纠纷的外交官员竟然是从农业部选的,而且只是农业部部长的一个小副手。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唐太宗并不想真正地调节两国间的矛盾。
那他为什么又要派使者去高丽呢?谜底只有两个:一,做给新罗看的。让新罗知道,我有在努力调节矛盾;二。渊盖苏文为人暴戾,必不会听从唐朝农业部的一个小秘书的一面之词就罢兵停战。肯定会拒绝唐政府的建议,为大唐出兵高丽寻找一个借口!我相信!我才是李世民派遣使者的真正目的!非为救火!实为添柴!玄奖到了高丽之后,渊盖苏文接见了他。
渊盖苏文是个粗人,直接问:答应我的条件,我就停战!玄奖:你要什么条件?苏文:让新罗把抢我的地盘还给我!玄奖:都以前的事情了,不要追究了。
玄奖没有理会苏文的反应,继续说:再说了,你们三个国家的地盘什么你的我的,都是我大唐的。我大唐都没发话,你在这儿说什么抢啊还啊的?苏文:那你就回去吧。玄奖:你如果执迷不悟,我大唐就来灭掉你。(明年发兵击尔国矣。苏文:那你就来打吧。
好!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御前会议相里玄奖从高丽回来之后,向李世民报告了渊盖苏文的态度。李世民怒了,他知道玄奖出使是这个结果,但是没有想到渊盖苏文竟然这样嚣张。
必须出兵征讨高丽!但是征讨高丽不是李世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他需要一班大臣的支持,否则,自己千里迢迢出去打仗。家里没人管理是不行的。
于是愤怒的李世民决定马上召开御前会议!商谈出兵高丽的事情。一班开国大臣都到场了,李世民:渊盖苏文弑杀我册封的国王,打压异己,残虐百姓。这是第一罪;又违背我的调停令,肆意侵暴同为我朝属国的新罗,这是第二罪。
此贼不除。大唐何用?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是褚遂良,时任谏议大夫。顺便说一句,他的前任是魏征。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了吧?
诸位应该也能猜测到他大概要说些什么!褚遂良:渊盖苏文虽然弑杀高建武。但是现在的高丽王还是高家的,再说了,苏文扶植的高藏虽然是个傀儡,但是也得到了你太宗皇帝的册封,现在是名正言顺了,于法合理!以此为借口出兵,反而有失大国信誉。
其实,褚遂良知道,仅凭以上说辞是说服不了李世民的,他真正担忧的是接下来说的话:“今乃渡海远征小夷,若指期克捷,犹可也。万一蹉跌,伤威损望。”
就是说,取胜了还好,如果战败了,那有损我大唐颜面!况且,现在李世民是在气头上做出征讨高丽的决定,极不明智(更兴忿兵,则安危难测矣)。
如果想出兵高丽,可以等心平气静时再坐一起来讨论。李世民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看着身边的大臣,最后目光落在了一班武将身上。李世民是马上打天下、弑兄逼父夺位的主,必定有一帮跟他一样热血的武将站出来替他说话。
兵部尚书、英国公李世绩站出来反驳褚遂良:以前薛延陀入侵我大唐,陛下就打算出兵灭掉他,但是被你的前任魏征给否决了,才导致薛延陀壮大起来,现在成为我大唐的祸患,如果那时候就听陛下的,现在我大唐北方边境早就安宁了!
李世民见状,瞄了褚遂良一言,补充了一句:“确实如此,这都是魏征的过失,听了他的话之后不久我就后悔了,但是又不能反悔,怕大家以为我听不进忠言啊!”(然。
此诚征之失,朕寻悔之而不欲言,恐塞良谋故也。)可见,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憋屈的时候啊。人家可以说:骂你反对你,那是对你好,希望你能做个好皇帝,希望我大唐繁荣昌盛。你能拿人怎么着?只能陪着笑脸听呗!对于褚遂良来说,这是事实,自己不能反驳,心想,去就去吧,你说这份儿上了,我也不能拦着了,否则哪天高丽壮大了,又威胁到我大唐东北部边界,那又要怪我头上了。
褚遂良的刚说服自己,却又听到了一声惊天霹雳!“朕要御驾亲征!”褚遂良蒙了!高丽,离长安五千多里,而且要攻伐高丽,必须要经过东北辽河流域的无边沼泽(史称:辽泽),数十万前朝隋国的士兵都命丧于该地,危险之极。再说现在刚刚新立的太子李治还很幼稚,没有处理国政的经验,边境地区也不是太安宁。更重要的是一个小小的高丽,犯不着李世民以九五之尊亲临险境。
褚遂良把心中的顾虑以及担忧当着李世民的面全说出来了,目的就一个——去高丽可以,陛下您不能去!李世民决心已定,不再理会褚遂良和其他群臣的反对之声,起身离开。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战前准备!
凌烟阁之最“唐兴,“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凌烟之最。”卫,即卫国公李靖!英,即英国公李世勣!我们先了解一下李世勣的简历:姓名:李世勣原名:徐世绩(后高祖李渊赐其国姓为李氏)生卒年:公元594年——669年人生阅历:17岁,从军,投靠瓦岗寨的翟让,过上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日子;23岁,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东海郡公;24岁,投靠李世民,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诸位都回想下,自己24岁时都在干嘛,我24岁时,刚刚走出大学校门);
32岁,并州都督;47岁,兵部尚书;49岁,特进(比其他列侯有特殊地位)、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跨过这一步就是宰相了);……主要功绩:这个……实在太多了,恐怕几页纸也写不完。那我就说简单点吧:隋末群雄如王世充、宇文化及、刘黑闼、徐圆朗、辅公袥等等等等,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这是在国内,国外呢,也有很多,我就说两个吧:与突厥战,突厥“遣使请和”!与薛延陀战,仅凭三千轻骑追得薛延陀八万精骑落荒而逃,最后还没跑掉,一个王爷被斩杀、一个首领被俘获、俘虏五万多人……现在的李世勣51岁了!我已经有三年时间没有跨上战马了。
对于这次征讨高丽,我是积极的主战派,为了大唐,为了信任自己的皇帝,我扛起了帅旗!今天,我将再次举起马刀,用我的经验和智慧、我的谋略和胆识,带领这支大军走进那个未知的国度!走向那个吞噬了数十万中华子弟的战场!(未完待续。。)u
三国中,高丽势力最为雄厚,百济、新罗稍弱。起初,新罗与高丽结盟对付百济,百济一弱,高丽势力就南下了,又威胁到新罗,于是新罗又与百济结盟对付高丽……新罗因为总是投机取巧,一会儿联手百济打高丽,一会儿联手高丽打百济,打来打去高丽和百济发现了,原来一直渔翁得利的是你新罗!真是岂有此理!
高丽和百济总算回过神儿了,开始联手打新罗!现在轮到新罗叫苦了,跑到大唐向太宗哭诉:“高丽、百济,累相攻袭,亡失数十城,两国连兵,意在灭臣社稷。谨遣陪臣,归命大国,乞偏师救助。”
这三个弹丸小国打的热闹的时候,作为宗主国的大唐也没有不作为,几次派遣使者到三国进行调停,但是高丽和百济面对来自的调停令,总是采取一副“外称顺命,内实相仇如故”的策略——通俗讲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官方说法就是阳奉阴违。
三国都是打不死的小强,但也经不起长年累月战争的折腾,就开始寻找外援了。外援很重要!大唐!倭国!二选一!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交锋。竟然在各自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了。两个地区强国(倭国自以为自己是强国)竟然由三个小小的属国在衡量其实力孰强孰弱,并且。胜出的一方,将成为百济或者新罗或者高丽的外援。经过百济君臣的反复衡量。最终,他们选择了倭国作为自己的外援。
此时的高丽和百济是盟友,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倭国作为自己的外援。而经过新罗君臣的反复衡量,最终,他们选择了大唐作为自己的外援。
高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的命运自此就已经确定了!李世民的阴谋先是隋末时,新罗趁大隋派遣百万大军攻打高丽的时候,在高丽背后捅了一刀,夺了高丽方圆五百多里的国土。
挺过了隋国百万大军压境的高丽。趁隋末中原大乱、无暇东顾的时候,又挥兵南下,攻打新罗。时间到了626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新罗、百济两个国家派遣使者到大唐,向唐朝告状:高建武(时任高丽国王)封锁我们两个国家从陆地上来的道路,导致我们不能及时来朝贡。
大家都知道,但凡向老师打两个国家联名去告状,心想:你们敢到告我的状?打!不打不解气!于是对着两国就一通猛揍。
两国招架不住,就向大唐告急。李渊便派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到高丽去做和事老,朱子奢跟高建武说了些什么,我们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反正这个人很能忽悠。他回去了之后,高建武就向大唐“上表谢罪”了。
到了642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六年),高丽国最高领导层内部发生了分裂。高建武想除掉一些内部颇有势力的并危急到王位的将领,而高丽国西部大人(官职)渊盖苏文。因势力最大,为人最为嚣张。于是便成为了高建武要搞掉的第一个刺头。
于是高建武就跟一班忠于自己的大臣商量着,要杀掉高建武,可惜事情败露,反而为渊盖苏文所杀,史书记载“尽杀之,死者百余人。焚仓库,因驰入王宫,杀建武。”
杀掉高建武之后,苏文知道自己不能做国王,因为当时在高丽要做国王是必须由大唐来册封之后才是合法的,于是他就决定扶一个傀儡上台,最后选择了高建武的侄子高藏,也就是后来的高丽宝藏王!同时,苏文授予自己为大莫离支(类似于唐朝的中书令及兵部尚书,说简单点就是丞相、摄政王)。
自此,高丽国大权全部落入苏文手上大唐本着不干涉属国内政的原则,依然册封高藏为高丽王、辽东郡王,让他管理高丽,但是高丽的实际统治权并不在高藏手上,他只是个傀儡,朝政全被渊盖苏文所把控,渊盖苏文是个铁腕的军事独裁者,其为人呢,史书也有记载:“须貌甚伟,形体魁杰,身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
渊盖苏文作为高丽的实际掌权者,朝鮮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出入极为风光,上下马都要属下官员趴在地上,供他踩着上马、下马,治国根本也是实行严刑峻法,暴政而治,导致老百姓在路上见面都不敢说话,只能“道路以目”。这样一个人,和平的不爱好,鹰派的代表,一心想灭掉新罗,以报当年夺城失地之国恨,在他的驾驶下,高丽这台战争机器轰隆隆地开向新罗。
643年,太宗本着为属国的和平稳定负责的态度,派司农丞相里玄奖(注意,司农丞是官名,相里玄奖是人名)出使高丽,以求高丽能够罢兵,不要再攻打新罗了。这里有个细节,从相里玄奖的官职上,你或许可以看出李世民派遣使者背后的真正秘密。司農:上古時代負責教農民種植的官員漢代始設,掌管錢糧的官員。
丞:主官的副手。司农丞,农业部部长的副手。大家可以看出,李世民派出去调节国家间纠纷的外交官员竟然是从农业部选的,而且只是农业部部长的一个小副手。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唐太宗并不想真正地调节两国间的矛盾。
那他为什么又要派使者去高丽呢?谜底只有两个:一,做给新罗看的。让新罗知道,我有在努力调节矛盾;二。渊盖苏文为人暴戾,必不会听从唐朝农业部的一个小秘书的一面之词就罢兵停战。肯定会拒绝唐政府的建议,为大唐出兵高丽寻找一个借口!我相信!我才是李世民派遣使者的真正目的!非为救火!实为添柴!玄奖到了高丽之后,渊盖苏文接见了他。
渊盖苏文是个粗人,直接问:答应我的条件,我就停战!玄奖:你要什么条件?苏文:让新罗把抢我的地盘还给我!玄奖:都以前的事情了,不要追究了。
玄奖没有理会苏文的反应,继续说:再说了,你们三个国家的地盘什么你的我的,都是我大唐的。我大唐都没发话,你在这儿说什么抢啊还啊的?苏文:那你就回去吧。玄奖:你如果执迷不悟,我大唐就来灭掉你。(明年发兵击尔国矣。苏文:那你就来打吧。
好!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御前会议相里玄奖从高丽回来之后,向李世民报告了渊盖苏文的态度。李世民怒了,他知道玄奖出使是这个结果,但是没有想到渊盖苏文竟然这样嚣张。
必须出兵征讨高丽!但是征讨高丽不是李世民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他需要一班大臣的支持,否则,自己千里迢迢出去打仗。家里没人管理是不行的。
于是愤怒的李世民决定马上召开御前会议!商谈出兵高丽的事情。一班开国大臣都到场了,李世民:渊盖苏文弑杀我册封的国王,打压异己,残虐百姓。这是第一罪;又违背我的调停令,肆意侵暴同为我朝属国的新罗,这是第二罪。
此贼不除。大唐何用?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是褚遂良,时任谏议大夫。顺便说一句,他的前任是魏征。现在大家知道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的了吧?
诸位应该也能猜测到他大概要说些什么!褚遂良:渊盖苏文虽然弑杀高建武。但是现在的高丽王还是高家的,再说了,苏文扶植的高藏虽然是个傀儡,但是也得到了你太宗皇帝的册封,现在是名正言顺了,于法合理!以此为借口出兵,反而有失大国信誉。
其实,褚遂良知道,仅凭以上说辞是说服不了李世民的,他真正担忧的是接下来说的话:“今乃渡海远征小夷,若指期克捷,犹可也。万一蹉跌,伤威损望。”
就是说,取胜了还好,如果战败了,那有损我大唐颜面!况且,现在李世民是在气头上做出征讨高丽的决定,极不明智(更兴忿兵,则安危难测矣)。
如果想出兵高丽,可以等心平气静时再坐一起来讨论。李世民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看着身边的大臣,最后目光落在了一班武将身上。李世民是马上打天下、弑兄逼父夺位的主,必定有一帮跟他一样热血的武将站出来替他说话。
兵部尚书、英国公李世绩站出来反驳褚遂良:以前薛延陀入侵我大唐,陛下就打算出兵灭掉他,但是被你的前任魏征给否决了,才导致薛延陀壮大起来,现在成为我大唐的祸患,如果那时候就听陛下的,现在我大唐北方边境早就安宁了!
李世民见状,瞄了褚遂良一言,补充了一句:“确实如此,这都是魏征的过失,听了他的话之后不久我就后悔了,但是又不能反悔,怕大家以为我听不进忠言啊!”(然。
此诚征之失,朕寻悔之而不欲言,恐塞良谋故也。)可见,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有憋屈的时候啊。人家可以说:骂你反对你,那是对你好,希望你能做个好皇帝,希望我大唐繁荣昌盛。你能拿人怎么着?只能陪着笑脸听呗!对于褚遂良来说,这是事实,自己不能反驳,心想,去就去吧,你说这份儿上了,我也不能拦着了,否则哪天高丽壮大了,又威胁到我大唐东北部边界,那又要怪我头上了。
褚遂良的刚说服自己,却又听到了一声惊天霹雳!“朕要御驾亲征!”褚遂良蒙了!高丽,离长安五千多里,而且要攻伐高丽,必须要经过东北辽河流域的无边沼泽(史称:辽泽),数十万前朝隋国的士兵都命丧于该地,危险之极。再说现在刚刚新立的太子李治还很幼稚,没有处理国政的经验,边境地区也不是太安宁。更重要的是一个小小的高丽,犯不着李世民以九五之尊亲临险境。
褚遂良把心中的顾虑以及担忧当着李世民的面全说出来了,目的就一个——去高丽可以,陛下您不能去!李世民决心已定,不再理会褚遂良和其他群臣的反对之声,起身离开。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战前准备!
凌烟阁之最“唐兴,“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凌烟之最。”卫,即卫国公李靖!英,即英国公李世勣!我们先了解一下李世勣的简历:姓名:李世勣原名:徐世绩(后高祖李渊赐其国姓为李氏)生卒年:公元594年——669年人生阅历:17岁,从军,投靠瓦岗寨的翟让,过上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日子;23岁,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东海郡公;24岁,投靠李世民,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诸位都回想下,自己24岁时都在干嘛,我24岁时,刚刚走出大学校门);
32岁,并州都督;47岁,兵部尚书;49岁,特进(比其他列侯有特殊地位)、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跨过这一步就是宰相了);……主要功绩:这个……实在太多了,恐怕几页纸也写不完。那我就说简单点吧:隋末群雄如王世充、宇文化及、刘黑闼、徐圆朗、辅公袥等等等等,都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这是在国内,国外呢,也有很多,我就说两个吧:与突厥战,突厥“遣使请和”!与薛延陀战,仅凭三千轻骑追得薛延陀八万精骑落荒而逃,最后还没跑掉,一个王爷被斩杀、一个首领被俘获、俘虏五万多人……现在的李世勣51岁了!我已经有三年时间没有跨上战马了。
对于这次征讨高丽,我是积极的主战派,为了大唐,为了信任自己的皇帝,我扛起了帅旗!今天,我将再次举起马刀,用我的经验和智慧、我的谋略和胆识,带领这支大军走进那个未知的国度!走向那个吞噬了数十万中华子弟的战场!(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