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308章 大唐将帅
热门推荐:
疯了!全球被华夏流卡牌疯狂种草
玄仙命书:家族修仙
谁是文仙
京圈太子很狂?老婆一亲就红温了
这个散仙也很强
摊牌了,我才是娱乐圈资本
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
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
我有一百个分身
?? 唐高祖李渊的妹妹同安大长公主,嫁给了王方翼的祖父王裕,唐太宗的女儿,也有嫁给祈县王氏的,唐文宗曾忍不住口出怨言,“大唐李氏立国已经二百年了,但是愿意跟皇族结亲的人竟然比愿意与王氏等大族结亲的人要少得多”,由此可见王氏家族在当时的显赫声望。看完美世界最新章节,去眼快杠杠的。
但王方翼显然不是同安大长公主的嫡出,所以他的父亲王仁表刚刚去世,他就和母亲一起被公主赶到王家的凤泉别业。(幸亏是富贵人家,不然岂不是要赶到街上做乞丐?)
年幼的王方翼成了当家的小小男人,他与仆人们一起劳动,开垦田地,种植树木,“既完墙屋,燎松丸墨”,成为一方富户。
后来他担任夏州都督的时候,发明了人力耕地机械,代替牛耕,世称耕架代牛,力省而见功多,很快推广开来,百姓在没有耕牛的情况下,不至于抛荒土地,导致饥寒交迫,这实在是添砖加瓦的善举,对于百姓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王方翼当然不会置身于隋唐时期贵族子弟浓厚的尚武风气之外,他勤练骑射,很快脱颖而出。同安大长公主去世后,他和母亲回到了长安。一次夜里出行,看见一个身高丈余的怪物,他不慌不忙,拉开弓箭,射中了怪物,走近一看,原来只是一副配木。
唐太宗听说了这件事,提拔他为朝廷的右千牛,王方翼从此开始了建功立业的漫长历程。
唐高宗永徽年间,王方翼的母亲去世了,
子欲养而亲不在,令王方翼十分伤心,竟至病倒,高宗知道后,专门派御医为他治疗,虽然高宗当时的皇后王氏是王方翼的远房堂妹,
但唐高宗未必是因为这个原因对王方翼格外亲善。后来武则天以掐死自己女儿为代价,夺走了王氏的后位,随即杀害了王氏和萧氏,
王方翼作为废后的亲戚。终高宗一生,官位不断升迁,应该说是高宗极力维护的后果,高宗在武则天的教唆下可以害死自己亲舅舅长孙无忌,
对王方翼却格外青眼。除了拉拢豪门士族的功利性目的以外,高宗对王方翼本人应该是非常喜爱和信任的,事实证明,王方翼完全当得起这种信任。
显庆四年,凉州长吏赵持满因为与长孙无忌有亲戚关系,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被陷害下狱,严刑拷打后死在狱中,尸体被扔到了城西,他的亲戚六眷中没有一个前去给他收尸。
王方翼收敛了他的遗体。按照礼节把他埋葬了。当时自然有人向上打了小报告,唐高宗深受感动,不让别人据此追究王方翼。
“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王方翼这种坚守信念的名门子弟在那个时代能够尽展其才,实在要感谢奋发向上的大唐社会没有泯灭人性的光辉,无论是君主还是百姓,在心田的某个角落。依然能够保留善良和侠义的情怀。
“忠君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当中。王方翼任肃州(今甘肃酒泉)刺史时,为这个词语写下了完美的注脚。
当时的肃州,“州城荒毁。又无壕堑”,经常被突厥骑兵骚扰。王方翼按照兵书的要求,带领士兵修筑城墙,设置烽火,深挖沟渠,引水环城。构成护城河。
这些建设性的工作当然不如战场上的拼杀来得刺激,但正是这些坚固的工事减少了多少边镇士兵的伤亡,避免了“可怜无定河边骨”的命运。
仪凤元年,河西走廊一带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蝗灾,饥民遍地,很多人投向了王方翼治下的肃州,王方翼来者不拒,他开仓放赈,修建了数百间房屋给饥民居住,竭尽所能,使饥民免于饿死。
当时,其他州县的饥民饿死的不在少数,而留在肃州的饥民大多数都渡过了饥荒,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官,救了多少平民百姓。政治的清明,让多少人受惠,而政治的yankuai,让多少人遭殃。如果别的受灾州县能象王方翼这样作为,又何至于有这么多百姓饿死?
权利是上面所赐,官员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实在是封建制度最大的弊端之一,王方翼凭着良心和责任为百姓做事,实在配得上当地百姓为他书写的颂德碑文。
永淳元年(682年),西突厥十个部落跟随阿史那车薄举兵反唐,围困了西北边陲的弓月城。王方翼率军出征,在伊丽河与西突厥军队遭遇,唐军势不可挡,一次斩首千余级。
西突厥伙同咽曲三姓,拥兵十万直扑过来,王方翼率军撤退到碎叶城附近的热海,在这里,与敌人展开了风云变色的血战。
敌人的流箭射进了他的手臂,他马上用佩刀削去,以免自己的受伤影响军心士气。
激战间隙,他获悉了一个重要情报,部下的七千胡人士兵打算绑架他,去投奔阿史那车薄。
王方翼临危不乱,假装发放军资,把这些人召到军中,依次绑起来斩首,当时狂风呼啸,军中乘风振鼓,迅速处决了这些内奸,避免了临阵倒戈的可怕局面(后来的怛罗斯战役就是如此)。
随后,王方翼委派副将分道袭击,几路重拳之下,敌军“皆惊溃,乌鹘引兵遁去”,唐军抓住突骑施等酋长300人,把西突厥军打得七零八落,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当年大唐帝国的健儿是何等的英风飒爽啊,他们是天底下最勇武最坚毅的男人,到了今天似乎已经成为绝唱。
西域平定后的第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召王方翼回京议事。在奉天宫,皇帝招待自己喜爱的臣子一起吃饭。高宗看见王方翼的衣服上有血迹渗出,连忙追问其故,王方翼讲述了热海苦战的情况,高宗卷起他的衣袖,仔细察看他的伤口,感动不已。他动情地说,“方翼是我的亲人呐”(仅仅以血源而论,他俩隔了八竿子之远)。
太平的日子总是十分短暂,外患才除。内忧又至。绥州的白铁余通过邪教起家,自称光明圣皇帝,组织信众,攻县城,杀官吏。朝野振动。王方翼和程务挺率兵进剿,“火其栅”,一举荡平了乌合之众,俘虏了装神弄鬼的白铁余(少数民族)。王方翼进封太原郡公,这时,他已经达成了那个时代男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他文武双全,是名重当世的书法家,与魏叔琬齐名,即使在和平年代,作为文臣。他也应该非常出色,出将入相,在汉唐时代虽然颇为常见,那个时代的男人,也颇有意兴飞扬的豪迈,但出众如王方翼者,又有几人?
到了宋代,重文抑武,文人坐在轿子里指挥士兵打仗,屡战屡败。送银送绢,宋人能在游牧民族的攻势面前苦撑那么久,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重文的最终后果没有让汉人更文明。反而让汉人更野蛮,而且是那种令人不耻的野蛮,猎猎唐风,已经成为后人遥远的梦想。
王方翼的最后一次出征是进攻犯边的阿史那元珍,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府库中没有完整的铠甲,王方翼“断六板,画虎文,钩联解合”,
敌人马匹蓦然一见,受惊狂奔,阵势顿时大乱,唐军一鼓作气,俘获敌人两员大将,桑乾、舍利两个部落被迫投降。塞外的落日照着唐军胜利的大旗,见证了一位大唐将军每战必胜的光荣业绩,这一刻
,他已经不朽,他的人格与他的战绩一起光耀千秋,战争时他是冲锋陷阵的将军,和平时他是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他可以是百炼钢,他可以是绕指柔,他不会象一些为所欲为的将领,战时解救危难,
战后成为祸害,因为他的意志足以控制他的妄念,这可以说是文化的力量,这可以说是文明的熏陶,使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成为我们永远的怀念和梦想。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了。
公元684年9月,英国公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大杀其亲戚同党。程务挺牵连在内,在边关驻地被杀,武则天“籍没其家”。
王方翼与程务挺素有交情,武则天找到了借口,将王方翼逮捕下狱,然后将其流放崖州(今海南琼山),王方翼走到半路就病逝了,一代名将,客死他乡。
以武则天杀害亲子的狠毒,斩草除根的惯用手段,能够放过王方翼的家人子女,已经是非常少见了,可见王方翼的人格魅力,即使女皇站在敌对立场,也不可能做到视若罔闻。后来王方翼的儿子通过科举入朝,武则天也没有蓄意加害。神龙初年,唐中宗恢复了太原郡公的爵位,给去世十年的名将送去了一份迟到的安慰。
惊才绝艳的人物宛如流星飞逝,再也见不到他灿烂的光华,军事贵族随着大唐帝国的灭亡而悄然隐没,科举制度的兴盛,使从此以后的中国只有文化概念上的贵族,书生们由童生到秀才,由秀才到举人,由举人到进士,由进士到状元,在千篇一律的古文中渡过了索然无味的一生,当年的金戈铁马仿佛是别人国度发生过的事情,与今生今世产生不了任何关联。
当我阅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乔治.布什的传记时,竟然吃惊地发现了大唐军事贵族的影子。约翰.肯尼迪出身麻萨诸塞州的富豪之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二战时,他报名入伍,因为以前效力橄榄球队时留下了背伤,遭到军队的拒绝,他再三努力,才进入了美国海军,参加过多次战役。
1943年8月,肯尼迪上尉指挥的PT—109鱼雷快艇被日本驱逐舰打成了两段,肯尼迪身受重伤,依然全力帮助战友们脱险,他用牙齿咬住一个伤员的救生带,在冰冷的海水里游了3英里,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才一起虎口逃生。他成了二战的英雄,获得美国的紫心勋章,而他的哥哥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乔治.布什是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远房表兄,是位虔诚的圣公会教徒。出生于富豪和参议员家庭的乔治.布什,在二战时期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小青年,他完全可以在美国国内谋一份平平安安的工作,却毅然加入美国海军,成为一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
1944年他驾驶的飞机被日本军队击落,他跳伞后遇到美国潜艇,才化险为夷,他的几位年轻同僚,在飞机中弹后跳伞逃生,不幸被日军俘虏,变成了残暴敌人的口中餐。
乔治.布什成了年轻的二战英雄,青春焕发的美国富家子弟们,满怀理想,舍身许国,他们是美国的光荣和梦想,他们是几代青年的楷模和榜样,他们不当总统谁能当总统?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理想、他们追求、他们的奋斗,托起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伟大国家,如果我们能摆脱“肉食者鄙”的思维定势,摆脱“黄巢”们灌给我们的yankuai汤,我们一定能看到他们对世界的伟大奉献和牺牲,“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是大唐军人的豪言壮语,也是美国精英的实际表现。
黑齿常之
他英姿飒爽,他勇冠三军,他先是大唐的敌人,后为大唐的将军,他的结局又是如此的凄惨,由于武则天的猜忌和酷吏的逼供,他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黑齿常之,这位生于百济的大唐名将,他的一生都是波澜壮阔的铁血传奇。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燕国公黑齿常之因谋反罪被拘捕下狱,在狱中被来俊臣一颗颗地敲掉牙齿,来俊臣说,“听说你的牙齿是黑的”,黑齿常之是战阵中的虎将,生性刚毅,
他拒绝酷吏进一步的侮辱,毅然用绳子勒死了自己,一代将星凋零在大狱之中,时人无不为之叹息,从此北方边祸连连,突厥入侵不断,直到出了名将张仁愿,在黄河北岸筑了三座受降城,才扭转了被动局面。(未完待续。)xh118
但王方翼显然不是同安大长公主的嫡出,所以他的父亲王仁表刚刚去世,他就和母亲一起被公主赶到王家的凤泉别业。(幸亏是富贵人家,不然岂不是要赶到街上做乞丐?)
年幼的王方翼成了当家的小小男人,他与仆人们一起劳动,开垦田地,种植树木,“既完墙屋,燎松丸墨”,成为一方富户。
后来他担任夏州都督的时候,发明了人力耕地机械,代替牛耕,世称耕架代牛,力省而见功多,很快推广开来,百姓在没有耕牛的情况下,不至于抛荒土地,导致饥寒交迫,这实在是添砖加瓦的善举,对于百姓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王方翼当然不会置身于隋唐时期贵族子弟浓厚的尚武风气之外,他勤练骑射,很快脱颖而出。同安大长公主去世后,他和母亲回到了长安。一次夜里出行,看见一个身高丈余的怪物,他不慌不忙,拉开弓箭,射中了怪物,走近一看,原来只是一副配木。
唐太宗听说了这件事,提拔他为朝廷的右千牛,王方翼从此开始了建功立业的漫长历程。
唐高宗永徽年间,王方翼的母亲去世了,
子欲养而亲不在,令王方翼十分伤心,竟至病倒,高宗知道后,专门派御医为他治疗,虽然高宗当时的皇后王氏是王方翼的远房堂妹,
但唐高宗未必是因为这个原因对王方翼格外亲善。后来武则天以掐死自己女儿为代价,夺走了王氏的后位,随即杀害了王氏和萧氏,
王方翼作为废后的亲戚。终高宗一生,官位不断升迁,应该说是高宗极力维护的后果,高宗在武则天的教唆下可以害死自己亲舅舅长孙无忌,
对王方翼却格外青眼。除了拉拢豪门士族的功利性目的以外,高宗对王方翼本人应该是非常喜爱和信任的,事实证明,王方翼完全当得起这种信任。
显庆四年,凉州长吏赵持满因为与长孙无忌有亲戚关系,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被陷害下狱,严刑拷打后死在狱中,尸体被扔到了城西,他的亲戚六眷中没有一个前去给他收尸。
王方翼收敛了他的遗体。按照礼节把他埋葬了。当时自然有人向上打了小报告,唐高宗深受感动,不让别人据此追究王方翼。
“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王方翼这种坚守信念的名门子弟在那个时代能够尽展其才,实在要感谢奋发向上的大唐社会没有泯灭人性的光辉,无论是君主还是百姓,在心田的某个角落。依然能够保留善良和侠义的情怀。
“忠君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它体现在具体的行动当中。王方翼任肃州(今甘肃酒泉)刺史时,为这个词语写下了完美的注脚。
当时的肃州,“州城荒毁。又无壕堑”,经常被突厥骑兵骚扰。王方翼按照兵书的要求,带领士兵修筑城墙,设置烽火,深挖沟渠,引水环城。构成护城河。
这些建设性的工作当然不如战场上的拼杀来得刺激,但正是这些坚固的工事减少了多少边镇士兵的伤亡,避免了“可怜无定河边骨”的命运。
仪凤元年,河西走廊一带发生了非常严重的蝗灾,饥民遍地,很多人投向了王方翼治下的肃州,王方翼来者不拒,他开仓放赈,修建了数百间房屋给饥民居住,竭尽所能,使饥民免于饿死。
当时,其他州县的饥民饿死的不在少数,而留在肃州的饥民大多数都渡过了饥荒,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官,救了多少平民百姓。政治的清明,让多少人受惠,而政治的yankuai,让多少人遭殃。如果别的受灾州县能象王方翼这样作为,又何至于有这么多百姓饿死?
权利是上面所赐,官员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实在是封建制度最大的弊端之一,王方翼凭着良心和责任为百姓做事,实在配得上当地百姓为他书写的颂德碑文。
永淳元年(682年),西突厥十个部落跟随阿史那车薄举兵反唐,围困了西北边陲的弓月城。王方翼率军出征,在伊丽河与西突厥军队遭遇,唐军势不可挡,一次斩首千余级。
西突厥伙同咽曲三姓,拥兵十万直扑过来,王方翼率军撤退到碎叶城附近的热海,在这里,与敌人展开了风云变色的血战。
敌人的流箭射进了他的手臂,他马上用佩刀削去,以免自己的受伤影响军心士气。
激战间隙,他获悉了一个重要情报,部下的七千胡人士兵打算绑架他,去投奔阿史那车薄。
王方翼临危不乱,假装发放军资,把这些人召到军中,依次绑起来斩首,当时狂风呼啸,军中乘风振鼓,迅速处决了这些内奸,避免了临阵倒戈的可怕局面(后来的怛罗斯战役就是如此)。
随后,王方翼委派副将分道袭击,几路重拳之下,敌军“皆惊溃,乌鹘引兵遁去”,唐军抓住突骑施等酋长300人,把西突厥军打得七零八落,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当年大唐帝国的健儿是何等的英风飒爽啊,他们是天底下最勇武最坚毅的男人,到了今天似乎已经成为绝唱。
西域平定后的第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召王方翼回京议事。在奉天宫,皇帝招待自己喜爱的臣子一起吃饭。高宗看见王方翼的衣服上有血迹渗出,连忙追问其故,王方翼讲述了热海苦战的情况,高宗卷起他的衣袖,仔细察看他的伤口,感动不已。他动情地说,“方翼是我的亲人呐”(仅仅以血源而论,他俩隔了八竿子之远)。
太平的日子总是十分短暂,外患才除。内忧又至。绥州的白铁余通过邪教起家,自称光明圣皇帝,组织信众,攻县城,杀官吏。朝野振动。王方翼和程务挺率兵进剿,“火其栅”,一举荡平了乌合之众,俘虏了装神弄鬼的白铁余(少数民族)。王方翼进封太原郡公,这时,他已经达成了那个时代男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他文武双全,是名重当世的书法家,与魏叔琬齐名,即使在和平年代,作为文臣。他也应该非常出色,出将入相,在汉唐时代虽然颇为常见,那个时代的男人,也颇有意兴飞扬的豪迈,但出众如王方翼者,又有几人?
到了宋代,重文抑武,文人坐在轿子里指挥士兵打仗,屡战屡败。送银送绢,宋人能在游牧民族的攻势面前苦撑那么久,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重文的最终后果没有让汉人更文明。反而让汉人更野蛮,而且是那种令人不耻的野蛮,猎猎唐风,已经成为后人遥远的梦想。
王方翼的最后一次出征是进攻犯边的阿史那元珍,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府库中没有完整的铠甲,王方翼“断六板,画虎文,钩联解合”,
敌人马匹蓦然一见,受惊狂奔,阵势顿时大乱,唐军一鼓作气,俘获敌人两员大将,桑乾、舍利两个部落被迫投降。塞外的落日照着唐军胜利的大旗,见证了一位大唐将军每战必胜的光荣业绩,这一刻
,他已经不朽,他的人格与他的战绩一起光耀千秋,战争时他是冲锋陷阵的将军,和平时他是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他可以是百炼钢,他可以是绕指柔,他不会象一些为所欲为的将领,战时解救危难,
战后成为祸害,因为他的意志足以控制他的妄念,这可以说是文化的力量,这可以说是文明的熏陶,使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成为我们永远的怀念和梦想。
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了。
公元684年9月,英国公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武则天大杀其亲戚同党。程务挺牵连在内,在边关驻地被杀,武则天“籍没其家”。
王方翼与程务挺素有交情,武则天找到了借口,将王方翼逮捕下狱,然后将其流放崖州(今海南琼山),王方翼走到半路就病逝了,一代名将,客死他乡。
以武则天杀害亲子的狠毒,斩草除根的惯用手段,能够放过王方翼的家人子女,已经是非常少见了,可见王方翼的人格魅力,即使女皇站在敌对立场,也不可能做到视若罔闻。后来王方翼的儿子通过科举入朝,武则天也没有蓄意加害。神龙初年,唐中宗恢复了太原郡公的爵位,给去世十年的名将送去了一份迟到的安慰。
惊才绝艳的人物宛如流星飞逝,再也见不到他灿烂的光华,军事贵族随着大唐帝国的灭亡而悄然隐没,科举制度的兴盛,使从此以后的中国只有文化概念上的贵族,书生们由童生到秀才,由秀才到举人,由举人到进士,由进士到状元,在千篇一律的古文中渡过了索然无味的一生,当年的金戈铁马仿佛是别人国度发生过的事情,与今生今世产生不了任何关联。
当我阅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乔治.布什的传记时,竟然吃惊地发现了大唐军事贵族的影子。约翰.肯尼迪出身麻萨诸塞州的富豪之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二战时,他报名入伍,因为以前效力橄榄球队时留下了背伤,遭到军队的拒绝,他再三努力,才进入了美国海军,参加过多次战役。
1943年8月,肯尼迪上尉指挥的PT—109鱼雷快艇被日本驱逐舰打成了两段,肯尼迪身受重伤,依然全力帮助战友们脱险,他用牙齿咬住一个伤员的救生带,在冰冷的海水里游了3英里,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才一起虎口逃生。他成了二战的英雄,获得美国的紫心勋章,而他的哥哥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失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乔治.布什是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远房表兄,是位虔诚的圣公会教徒。出生于富豪和参议员家庭的乔治.布什,在二战时期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小青年,他完全可以在美国国内谋一份平平安安的工作,却毅然加入美国海军,成为一位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
1944年他驾驶的飞机被日本军队击落,他跳伞后遇到美国潜艇,才化险为夷,他的几位年轻同僚,在飞机中弹后跳伞逃生,不幸被日军俘虏,变成了残暴敌人的口中餐。
乔治.布什成了年轻的二战英雄,青春焕发的美国富家子弟们,满怀理想,舍身许国,他们是美国的光荣和梦想,他们是几代青年的楷模和榜样,他们不当总统谁能当总统?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理想、他们追求、他们的奋斗,托起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伟大国家,如果我们能摆脱“肉食者鄙”的思维定势,摆脱“黄巢”们灌给我们的yankuai汤,我们一定能看到他们对世界的伟大奉献和牺牲,“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这是大唐军人的豪言壮语,也是美国精英的实际表现。
黑齿常之
他英姿飒爽,他勇冠三军,他先是大唐的敌人,后为大唐的将军,他的结局又是如此的凄惨,由于武则天的猜忌和酷吏的逼供,他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黑齿常之,这位生于百济的大唐名将,他的一生都是波澜壮阔的铁血传奇。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燕国公黑齿常之因谋反罪被拘捕下狱,在狱中被来俊臣一颗颗地敲掉牙齿,来俊臣说,“听说你的牙齿是黑的”,黑齿常之是战阵中的虎将,生性刚毅,
他拒绝酷吏进一步的侮辱,毅然用绳子勒死了自己,一代将星凋零在大狱之中,时人无不为之叹息,从此北方边祸连连,突厥入侵不断,直到出了名将张仁愿,在黄河北岸筑了三座受降城,才扭转了被动局面。(未完待续。)xh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