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四章 唐明皇4
热门推荐:
疯了!全球被华夏流卡牌疯狂种草
玄仙命书:家族修仙
谁是文仙
京圈太子很狂?老婆一亲就红温了
这个散仙也很强
摊牌了,我才是娱乐圈资本
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
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
我有一百个分身
?? 李隆基深知时候未到,所以他从不对这些人谈什么政治企图之类的事,只是详细了解每个人的性情、背景等。頂點小說,x.而且李隆基出手阔绰,所以没多久他的周围也形成了一个圈子,除了刘幽求已经是他的心腹外,包挂了前面所提的薛从简、钟绍京,以及尚衣奉御(宫廷总管府织造官)王崇晔,利仁府折冲(征兵府司令)麻嗣宗等。
这些中级官员是比较不安分而且比较活跃的,李隆基也特别注意观察这些人是否对韦后及武三思一党有所不满,但为了避免走漏消息,除了刘幽求外,李隆基并未对其它人说明自己的打算。
转眼一年过去,这一年已经是景龙四年(公元710年),6月4日,朝廷正式发布皇帝中宗李显的急病去世的消息,太子李重茂登基,韦后临朝摄政,相王李旦当太尉,而韦后兄长韦温当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控制了所有的军权。
javascript:;
突然有此大变,李隆基不禁有些不知所措,于是马上找心腹刘幽求来商议下一步要怎么走。刘幽求建议李隆基多派心腹全力打探消息,了解内外状况后再行定夺,李隆基同意了。
几天后,经过多方打听,李隆基掌握了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根据消息显示,皇帝死因十分可疑,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传出急症死亡,而死亡当天是6月2日但,韦后却封锁消息。且在6月3日日召集各宰相进宫,并动员府兵5万人进京师戒备。由韦氏家族子弟当将军,带领禁军(含万骑卫士)及新征召的府兵。另外相王府外围也有驻军。相王的一举一动全被监视。
李隆基的表兄薛从简也到府上来,他气愤的对李隆基说,本来太平公主跟昭容上官婉儿商议起草中宗的遗诏,最初的内容是,立温王李重茂当太子,分封其它皇子,命韦皇后听政,相王一同参政,以辅佐幼主。不料韦氏党羽宗楚客竟跳出来说:“相王是叔叔。皇后是嫂嫂,古礼叔嫂不可说话,如果一同辅政,不合礼节,建议取消相王辅政这一条。”而韦温也要求免除相王辅政,各宰相恐惧,只好同意了。
李隆基听到这些消息后,对于是否采取动作,有些犹豫。一方面相王失权,虽无立即危险,但必受制于人,前景堪虑。而一方面韦氏子弟已经掌握军权,如立即动手,把握度不高。所以李隆基还不敢马上下决定。
就在李隆基犹豫不决时,两件事发生了。第一件事逼他不得不起来夺权,第二件事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
首先是。原韦后一党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找宝昌寺和尚普润来联络李隆基,表示愿意效劳,并向李隆基透漏,韦氏一党在宗楚客的建议下,已经阴谋对付相王与太平公主。李隆基听到这消息后,不太敢确认崔日用是真心投靠还是来借此来试探他的,毕竟到目前为止,整个行动都是很低调的,除了刘幽求等几个心腹,誰也不知道,那崔日用是如何得知的?李隆基马上找刘幽求一起来商量,并向普润和尚询问,据普润和尚说,崔日用认为韦后一党成员太杂,且各怀有私心,在现今政权不稳的情况下,不去想如何先稳定朝局,却又节外生枝,想要除掉相王与太平公主,崔日用看这群人这样搞下去,很可能会失败,因此愿意弃暗投明。至于崔日用为何会找上李隆基?普润和尚道:“崔日用在兵部,对禁军动向十分关注,发现临淄王与禁军军官多有来往,因此料定临淄王必有图谋,所以派普润前来联络。”李隆基跟刘幽求一听,吓出一身冷汗,他们自以为做的很隐秘,没有想到韦后那边早就有人在观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要是崔日用不倒戈相助,那他们就倒霉了。李隆基不禁觉得自己有几分好运,底气也更足了,对崔日用的机智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崔日用的投靠,让李隆基对韦后一党的动向,有了更清楚地消息管道,但也表明,时间所剩不多了,如不先发制人,韦后一党的阴谋一施展,想要再发动就很难了。李隆基主意已定,就派刘幽求前往禁军找葛福顺、陈玄礼等了解情况,并伺机行动。刘幽求了解这趟行动很困难,因为平常跟这些将领虽有交情,但发动政变是大事,且禁军的主力万骑、飞骑的首领都已经换上韦后的人马,其中武延秀是韦后的女婿,安乐公主的夫婿,其它三位将领也都是韦氏子弟,在这种情况下,葛福顺、陈玄礼是否愿意冒险响应,刘幽求也没什么把握,但此时的局势已经很危急,再拖下去,一旦消息走漏,则局面不可收拾,刘幽求也只有硬着头皮前去了。
韦氏出昏招
刘幽求找人约了葛福顺、陈玄礼在酒楼的厢房碰面,这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刘幽求坐在厢房里,推敲一下要怎样引入话题比较好,不料等了好一阵子,人还没来,刘幽求有些犯疑,想说禁军除了常规的操练及皇上出京要随侍外,一般是没有什么任务的,所以葛、陈两人平常都是一邀而至,今天却这么久还没来,莫非有什么问题不成?就在刘幽求苦苦思索,心情不定的情况下,传来了巨大的脚步声,门一开,只见葛福顺、陈玄礼到了,还带了另一位也是万骑中的军官叫李仙鳧的一起进来。刘幽求见三人脸均有不虞之色,就说:“诸位将军辛苦了,想是近日军中事忙,是以各位到的迟了,我先敬各位一杯!干!”
三位军官将酒一饮而尽,葛福顺说:“忙个鸟!根本没什么事,还不是新来的韦播这小子,仗着自己是皇后的侄儿。从来没当过兵,抓了权就瞎指挥。这么热的天气。叫我们万骑整队实兵演练,搞的好几个人受伤。我看不过说了几句,这小子竟然说我抗命,说要打我四十大板,幸好是陈兄、李兄等下跪求情,才先记下不打,这小子,懂得什么狗屁,竟敢这样作威作福,那天老子不爽。就把他给干了,看他还能不能再摆谱!”
李仙鳧听了,也说,“要说现在这万骑,真是没法干了;我们是护卫皇上的亲军,高嵩(韦氏新派到万骑的领军将领)的这小子,竟然叫我们去做苦工,协助修建安乐公主府邸,真是把脸面都丢进了。再这样下去,老子也不想干了,干脆走人算了。”
三个军官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发了好一顿牢骚,刘幽求听了一阵后才知道原来武延秀及韦氏子弟几人到任后。因为不曾带领过军队,怕下面军官不听话,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没事就找这些军官的麻烦,动辄就威胁要军法处置。而且知道禁军一向桀骜不逊,就让他们去做苦工想要磨一下他们的锐气。认为这样军队才会好带,不料适得其反,反而惹得天怒人怨,这可是个好机会。刘幽求听了一会儿后计上心来,就说,各位的处境我很同情,但我人微言轻,不能帮上各位什么忙,但我们可以找临淄王,他素来豪爽热心,与各位也熟识,请各位明日到临淄王府一趟,我请王爷帮大家想想办法,可好?“
这三人都是在气愤难忍又莫可耐何的情况下,一听这个建议,都轰然叫好,于是说好明天上王府见李隆基。
刘幽求回到王府,把情况跟李隆基一谈,两人都很兴奋,因为原本担心葛、陈等人不愿冒险,要说动他们起来参加夺权很困难,现在天赐良机,正好趁这些人不满时,火上加油一番,则大事可成。
第二天,葛福顺、陈玄礼、李仙鳧三人到了王府,李隆基跟刘幽求早令人备好酒席,众人就座后,这三人又跟李隆基诉苦了一通后,李隆基问三人道,“如今请况如此,诸位有何打算!”
三人道,“还请王爷指点一条明路”
李隆基笑而不答,看了一眼刘幽求,刘幽求会意,说,“诸位将军,韦氏掌权,万骑是禁军的核心,韦氏必要牢牢掌握这支军队,诸位将军乃是万骑的老军官,得到军中弟兄拥戴,韦氏族人必对将军等不放心,先换了领军将领后,接下来必开始逐步调整都尉、果毅等中阶将领,将军等人的位置恐将不保,临淄王有意指引各位将军一条明路,就不知大家敢不敢!”
三人近日来已经郁闷了一段时日,此时几杯黄汤下肚,又被刘幽求一激,血气上涌,葛福顺大叫:“大丈夫何事不敢?王爷有何指示尽管说,我葛福顺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它两人也表示一定跟随王爷。
李隆基站起来,对大家作了一揖,说道:“大唐天下,危如累卵,韦氏谋害先皇(中宗李旦),假传遗诏,罪不可赦。我李隆基身为太宗、高宗皇帝子孙,决意起兵拨乱反正,各位将军,自古富贵险中求,更何况我们今天是为大唐江山而战,天必佑之!我李隆基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我们一起共诛韦氏,匡复大唐!“
刘幽求、葛福顺、陈玄礼、李仙鳧等举杯摔地,大喊,“共诛韦氏,匡复大唐!“
然后刘幽求跟大家说明整个行动计划,为了避免时间拖太久夜长梦多,就把日期定在后天,即六月二十日起事,约好碰面时间地点后,三位万骑军官离开了。李隆基、刘幽求又去联络其它参与的官员,即薛从简、钟绍京、王崇晔、麻嗣宗等人,而太平公主处,李隆基也自己去联络了,太平公主也赞同并愿意协助。有人提出是否应该把行动告知相王,李隆基说,“我们举事,是为了大唐天下,事成,则大福归相王,事不成,我们只有一死。现在报告相王,如果获得同意,是使他参与危险的行动,如果他不同意,会破坏大计,不如不报告!”众人同意李隆基的分析,遂不报告。
万骑夺宫
六月二十日,李隆基跟刘幽求带领亲信准备前往禁苑时,发现家奴王毛仲已经逃走,李隆基大怒,但事已至此,只好带着李宜德及亲信,跟刘幽求一起前往。中午过后,李隆基、刘幽求等到达禁苑,立即换服装潜入,到达禁苑门口时,刘幽求敲门请钟绍京开门接应,本来这是约定好的,不料钟绍京事到临头竟然害怕了起来,后悔了而不愿去开门,李隆基顿时紧张了起来,又使李宜德去敲门。钟绍京的妻子是个有智慧的女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对钟绍京说:“舍身救国,上天必然保佑,而且你一向跟临淄王有来往,又密谋行动,今天就算不响应,一旦事情败露,难道就能逃过一死?”钟绍京这才开门出来拜见,李隆基见钟绍京出来,一颗悬了大半的心才放下来,大家一起进官舍,等待其它人来会合。
夜色降临不久后,葛福顺、李仙鳧、陈玄礼等三人前来会合,大家请李隆基发号令行事,李隆基说:“二更举事,请葛将军等进入玄武门羽林军大营,诛杀韦氏派来的几位将领,然后率兵前来会合,分头攻进皇城,在凌烟阁会师!”
二更时分,葛顺福等闯进羽林军大营,因将领俱已熟睡,顺利的斩杀了韦氏一党派来的韦濬、韦播、高嵩,砍下人头,拿给大家观看,并宣告说:“韦皇后阴谋害死先帝,韦氏党羽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今天,我们羽林军要诛杀韦氏家族,拥立相王李旦为帝,如有敢不从者,这三人就是榜样。“众军士一来因事发突然下吓呆了,二来葛福顺平日的兄弟帮衬,带头支持起哄,三来韦濬等三人新来,非旦无恩于将士,反倒作威作福,弄得天怒人怨,因此大家异口同声,都愿意听从指挥。(未完待续。。)
这些中级官员是比较不安分而且比较活跃的,李隆基也特别注意观察这些人是否对韦后及武三思一党有所不满,但为了避免走漏消息,除了刘幽求外,李隆基并未对其它人说明自己的打算。
转眼一年过去,这一年已经是景龙四年(公元710年),6月4日,朝廷正式发布皇帝中宗李显的急病去世的消息,太子李重茂登基,韦后临朝摄政,相王李旦当太尉,而韦后兄长韦温当总知内外守捉兵马事,控制了所有的军权。
javascript:;
突然有此大变,李隆基不禁有些不知所措,于是马上找心腹刘幽求来商议下一步要怎么走。刘幽求建议李隆基多派心腹全力打探消息,了解内外状况后再行定夺,李隆基同意了。
几天后,经过多方打听,李隆基掌握了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根据消息显示,皇帝死因十分可疑,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传出急症死亡,而死亡当天是6月2日但,韦后却封锁消息。且在6月3日日召集各宰相进宫,并动员府兵5万人进京师戒备。由韦氏家族子弟当将军,带领禁军(含万骑卫士)及新征召的府兵。另外相王府外围也有驻军。相王的一举一动全被监视。
李隆基的表兄薛从简也到府上来,他气愤的对李隆基说,本来太平公主跟昭容上官婉儿商议起草中宗的遗诏,最初的内容是,立温王李重茂当太子,分封其它皇子,命韦皇后听政,相王一同参政,以辅佐幼主。不料韦氏党羽宗楚客竟跳出来说:“相王是叔叔。皇后是嫂嫂,古礼叔嫂不可说话,如果一同辅政,不合礼节,建议取消相王辅政这一条。”而韦温也要求免除相王辅政,各宰相恐惧,只好同意了。
李隆基听到这些消息后,对于是否采取动作,有些犹豫。一方面相王失权,虽无立即危险,但必受制于人,前景堪虑。而一方面韦氏子弟已经掌握军权,如立即动手,把握度不高。所以李隆基还不敢马上下决定。
就在李隆基犹豫不决时,两件事发生了。第一件事逼他不得不起来夺权,第二件事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
首先是。原韦后一党的兵部侍郎崔日用,找宝昌寺和尚普润来联络李隆基,表示愿意效劳,并向李隆基透漏,韦氏一党在宗楚客的建议下,已经阴谋对付相王与太平公主。李隆基听到这消息后,不太敢确认崔日用是真心投靠还是来借此来试探他的,毕竟到目前为止,整个行动都是很低调的,除了刘幽求等几个心腹,誰也不知道,那崔日用是如何得知的?李隆基马上找刘幽求一起来商量,并向普润和尚询问,据普润和尚说,崔日用认为韦后一党成员太杂,且各怀有私心,在现今政权不稳的情况下,不去想如何先稳定朝局,却又节外生枝,想要除掉相王与太平公主,崔日用看这群人这样搞下去,很可能会失败,因此愿意弃暗投明。至于崔日用为何会找上李隆基?普润和尚道:“崔日用在兵部,对禁军动向十分关注,发现临淄王与禁军军官多有来往,因此料定临淄王必有图谋,所以派普润前来联络。”李隆基跟刘幽求一听,吓出一身冷汗,他们自以为做的很隐秘,没有想到韦后那边早就有人在观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要是崔日用不倒戈相助,那他们就倒霉了。李隆基不禁觉得自己有几分好运,底气也更足了,对崔日用的机智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崔日用的投靠,让李隆基对韦后一党的动向,有了更清楚地消息管道,但也表明,时间所剩不多了,如不先发制人,韦后一党的阴谋一施展,想要再发动就很难了。李隆基主意已定,就派刘幽求前往禁军找葛福顺、陈玄礼等了解情况,并伺机行动。刘幽求了解这趟行动很困难,因为平常跟这些将领虽有交情,但发动政变是大事,且禁军的主力万骑、飞骑的首领都已经换上韦后的人马,其中武延秀是韦后的女婿,安乐公主的夫婿,其它三位将领也都是韦氏子弟,在这种情况下,葛福顺、陈玄礼是否愿意冒险响应,刘幽求也没什么把握,但此时的局势已经很危急,再拖下去,一旦消息走漏,则局面不可收拾,刘幽求也只有硬着头皮前去了。
韦氏出昏招
刘幽求找人约了葛福顺、陈玄礼在酒楼的厢房碰面,这是他们常去的地方,刘幽求坐在厢房里,推敲一下要怎样引入话题比较好,不料等了好一阵子,人还没来,刘幽求有些犯疑,想说禁军除了常规的操练及皇上出京要随侍外,一般是没有什么任务的,所以葛、陈两人平常都是一邀而至,今天却这么久还没来,莫非有什么问题不成?就在刘幽求苦苦思索,心情不定的情况下,传来了巨大的脚步声,门一开,只见葛福顺、陈玄礼到了,还带了另一位也是万骑中的军官叫李仙鳧的一起进来。刘幽求见三人脸均有不虞之色,就说:“诸位将军辛苦了,想是近日军中事忙,是以各位到的迟了,我先敬各位一杯!干!”
三位军官将酒一饮而尽,葛福顺说:“忙个鸟!根本没什么事,还不是新来的韦播这小子,仗着自己是皇后的侄儿。从来没当过兵,抓了权就瞎指挥。这么热的天气。叫我们万骑整队实兵演练,搞的好几个人受伤。我看不过说了几句,这小子竟然说我抗命,说要打我四十大板,幸好是陈兄、李兄等下跪求情,才先记下不打,这小子,懂得什么狗屁,竟敢这样作威作福,那天老子不爽。就把他给干了,看他还能不能再摆谱!”
李仙鳧听了,也说,“要说现在这万骑,真是没法干了;我们是护卫皇上的亲军,高嵩(韦氏新派到万骑的领军将领)的这小子,竟然叫我们去做苦工,协助修建安乐公主府邸,真是把脸面都丢进了。再这样下去,老子也不想干了,干脆走人算了。”
三个军官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发了好一顿牢骚,刘幽求听了一阵后才知道原来武延秀及韦氏子弟几人到任后。因为不曾带领过军队,怕下面军官不听话,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没事就找这些军官的麻烦,动辄就威胁要军法处置。而且知道禁军一向桀骜不逊,就让他们去做苦工想要磨一下他们的锐气。认为这样军队才会好带,不料适得其反,反而惹得天怒人怨,这可是个好机会。刘幽求听了一会儿后计上心来,就说,各位的处境我很同情,但我人微言轻,不能帮上各位什么忙,但我们可以找临淄王,他素来豪爽热心,与各位也熟识,请各位明日到临淄王府一趟,我请王爷帮大家想想办法,可好?“
这三人都是在气愤难忍又莫可耐何的情况下,一听这个建议,都轰然叫好,于是说好明天上王府见李隆基。
刘幽求回到王府,把情况跟李隆基一谈,两人都很兴奋,因为原本担心葛、陈等人不愿冒险,要说动他们起来参加夺权很困难,现在天赐良机,正好趁这些人不满时,火上加油一番,则大事可成。
第二天,葛福顺、陈玄礼、李仙鳧三人到了王府,李隆基跟刘幽求早令人备好酒席,众人就座后,这三人又跟李隆基诉苦了一通后,李隆基问三人道,“如今请况如此,诸位有何打算!”
三人道,“还请王爷指点一条明路”
李隆基笑而不答,看了一眼刘幽求,刘幽求会意,说,“诸位将军,韦氏掌权,万骑是禁军的核心,韦氏必要牢牢掌握这支军队,诸位将军乃是万骑的老军官,得到军中弟兄拥戴,韦氏族人必对将军等不放心,先换了领军将领后,接下来必开始逐步调整都尉、果毅等中阶将领,将军等人的位置恐将不保,临淄王有意指引各位将军一条明路,就不知大家敢不敢!”
三人近日来已经郁闷了一段时日,此时几杯黄汤下肚,又被刘幽求一激,血气上涌,葛福顺大叫:“大丈夫何事不敢?王爷有何指示尽管说,我葛福顺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它两人也表示一定跟随王爷。
李隆基站起来,对大家作了一揖,说道:“大唐天下,危如累卵,韦氏谋害先皇(中宗李旦),假传遗诏,罪不可赦。我李隆基身为太宗、高宗皇帝子孙,决意起兵拨乱反正,各位将军,自古富贵险中求,更何况我们今天是为大唐江山而战,天必佑之!我李隆基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我们一起共诛韦氏,匡复大唐!“
刘幽求、葛福顺、陈玄礼、李仙鳧等举杯摔地,大喊,“共诛韦氏,匡复大唐!“
然后刘幽求跟大家说明整个行动计划,为了避免时间拖太久夜长梦多,就把日期定在后天,即六月二十日起事,约好碰面时间地点后,三位万骑军官离开了。李隆基、刘幽求又去联络其它参与的官员,即薛从简、钟绍京、王崇晔、麻嗣宗等人,而太平公主处,李隆基也自己去联络了,太平公主也赞同并愿意协助。有人提出是否应该把行动告知相王,李隆基说,“我们举事,是为了大唐天下,事成,则大福归相王,事不成,我们只有一死。现在报告相王,如果获得同意,是使他参与危险的行动,如果他不同意,会破坏大计,不如不报告!”众人同意李隆基的分析,遂不报告。
万骑夺宫
六月二十日,李隆基跟刘幽求带领亲信准备前往禁苑时,发现家奴王毛仲已经逃走,李隆基大怒,但事已至此,只好带着李宜德及亲信,跟刘幽求一起前往。中午过后,李隆基、刘幽求等到达禁苑,立即换服装潜入,到达禁苑门口时,刘幽求敲门请钟绍京开门接应,本来这是约定好的,不料钟绍京事到临头竟然害怕了起来,后悔了而不愿去开门,李隆基顿时紧张了起来,又使李宜德去敲门。钟绍京的妻子是个有智慧的女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对钟绍京说:“舍身救国,上天必然保佑,而且你一向跟临淄王有来往,又密谋行动,今天就算不响应,一旦事情败露,难道就能逃过一死?”钟绍京这才开门出来拜见,李隆基见钟绍京出来,一颗悬了大半的心才放下来,大家一起进官舍,等待其它人来会合。
夜色降临不久后,葛福顺、李仙鳧、陈玄礼等三人前来会合,大家请李隆基发号令行事,李隆基说:“二更举事,请葛将军等进入玄武门羽林军大营,诛杀韦氏派来的几位将领,然后率兵前来会合,分头攻进皇城,在凌烟阁会师!”
二更时分,葛顺福等闯进羽林军大营,因将领俱已熟睡,顺利的斩杀了韦氏一党派来的韦濬、韦播、高嵩,砍下人头,拿给大家观看,并宣告说:“韦皇后阴谋害死先帝,韦氏党羽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今天,我们羽林军要诛杀韦氏家族,拥立相王李旦为帝,如有敢不从者,这三人就是榜样。“众军士一来因事发突然下吓呆了,二来葛福顺平日的兄弟帮衬,带头支持起哄,三来韦濬等三人新来,非旦无恩于将士,反倒作威作福,弄得天怒人怨,因此大家异口同声,都愿意听从指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