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二章 安史之乱2
热门推荐:
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
掀翻凤棺,将门弃妃杀疯了
农家小青梅
美人棺
港综:我,交通执行及管制组?
闪婚后,宋太太她身价千万躺赢
报告陛下,世子殿下又在作死了
人道大圣陆叶唐遗风
陆叶唐遗风
??
《汉书.五行志下》明确记载:“(秦朝)复起阿房,未成而亡。”《史记》也有这样的记载:“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这都说明阿房宫其实根本就没有建成,自然也就不会被项羽焚毁。
尽管如此,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赋》仍旧堪称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阿房宫赋》让当年的主考官崔郾惊叹不已。
吴武陵趁机说:“请侍郎大人点杜牧为状元”
“不好意思,已经有人了!”
“第三名也行!”
“不好意思,也已经有人了!”
“实在不行就第五名!”
崔郾陷入无尽的沉默之中。
“如果第五名都不行,那就请比试一下赋吧!看看到底谁更有才华!”
吴武陵的言外之意是以杜牧独步天下的文采考取第五名其实是屈尊的。
这句最后通牒般的话使得崔郾最终答应了吴武陵的请求。
在吴武陵的积极争取下,才华横溢的杜牧仅仅取得一个第五名。
暗中的博弈早在开考之前便已经开始了。考试只不过走个形式而已,因为在考试之前很多名次就已经排定了!
在科举诸科目中,进士科最受唐代士子的钟爱。进士科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五十岁进士及第仍可称为“少进士”,足见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
对于极少数成功抵达胜利彼岸的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进士甲等及第者授予从九品上阶的出身,而绝大多数乙等及第者仅仅授予从九品下阶的出身。
唐代贡举考试与后世最大的区别是只给予行政级别而不直接给予官职,要想真正当上官必须通过吏部组织的铨选。当然也可参加科目选或者不定期举行的制举,不过这两条路更难走。
铨选不仅仅依据个人才能。更主要的是依靠社会关系和个人背景。
由于僧多粥少,所以进士及第者往往要等许多年才会得到一官半职,当然也有人一辈子也没有等到当官的机会。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进士及第后“三举于吏部。卒不成”。韩愈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呢?
对于没有什么背景的寒族及第者而言。他们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眼前一片光明但却找不到出路。
与科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门荫。李隆基得知宠臣王毛仲喜得贵子后当即赐予其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五品官。
唐朝正常的迁转途径是四考即四年进一阶,尽管当然这项制度从来也没有认真执行过。
破坏规则的人往往是规则的制定者或者与之关系亲密的人,因为这些人破坏规则后一般不易受到规则的处罚。
唐代的官员可不是终身制,任期届满后要等待朝廷重新分配工作。
循资格实行后,官员任期届满后需要停选一段时间,也就是下岗等待重新分配工作。是不是真的停选以及何时重新上岗还得看领导对你的态度。
即使不考虑循资格的影响,按照四年进一阶的升迁速度。如果一个从九品下阶的进士及第者要想达到王毛仲幼子的行政级别需要六十年的时间。
当然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华、出众的政绩或者过硬的背景,根本无法逾越正六品上阶这道坎。
荐举无疑是一条快速步入仕途的捷径。许多隐居在终南山中的隐士们一旦被荐举便可以迅速完成从民到官的华丽蜕变,可是要想走这条“终南捷径”,荐举人显得至关重要。
玄宗李隆基曾经下诏:“五品以上清官及军将都督刺史,各举一人。”
循资格实行后,官员任期届满后需要停选一段时间,也就是下岗等待重新分配工作。是不是真的停选以及何时重新上岗还得看领导对你的态度。
即使不考虑循资格的影响,按照四年进一阶的升迁速度,如果一个从九品下阶的进士及第者要想达到王毛仲幼子的行政级别需要六十年的时间。
当然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华、出众的政绩或者过硬的背景,根本无法逾越正六品上阶这道坎。
荐举无疑是一条快速步入仕途的捷径。许多隐居在终南山中的隐士们一旦被荐举便可以迅速完成从民到官的华丽蜕变,可是要想走这条“终南捷径”。荐举人显得至关重要。
玄宗李隆基曾经下诏:“五品以上清官及军将都督刺史,各举一人。”
荐举人必须是五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而且必须是清官。唐代官员有“清官”与“浊官”之分。清官就是领导重视、升迁便捷、前途远大的热门职位,类似于今天办公厅、组织部等单位的领导干部。
安禄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胡人别说得到这些高官的赏识就是与这些人见一面都困难。
这些掌握着荐举权力的官员们也要受到名额的限制,虽然每次荐举未必都像这道诏书中那样只许举荐一个人,但是名额有限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对于自己手中的荐举权的使用慎之又慎,被荐举的人要么是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要么是感天动地的道德模范。
安禄山既没有学贯古今的才华,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模范事迹。而且他还是一个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胡人,所以这条捷径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条绝路。
相比较科举、门荫和荐举而言。“入流”无疑是广大寒族子弟入仕最现实、最艰辛但也是最无奈的路。
依靠自己的才能或者关系,先在衙门里谋一个差事。这些处于衙门最底层的没有品级的人构成了庞大的胥吏阶层。这些胥吏最大的理想就是最终谋取一官半职。从而完成从“流外”到“流内”的蜕变。
这些胥吏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看领导脸色,仰领导鼻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累弯了腰,熬白了头也未必能够如愿。如果胥吏能够幸运地获得从九品下阶(大致相当于副科级)这样的小官,肯定会感激涕零。
这些通过“入流”进入仕途的胥吏们很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因为他们在官僚体系中缺乏话语权,所以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个九品官!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作为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卑贱胡人,依靠军功入仕无疑是安禄山最佳的仕途选择。安禄山不仅歪打正着地选对了人生道路,更关键的是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如果安禄山生活在太宗朝也许终其一生也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官。安禄山之所以扶摇直上是因为幸运地赶上了盛产战斗英雄的“乱世”。
很多人会觉得开元盛世怎么会乱呢?这是因为内地的稳定与繁盛掩盖了边疆的动荡与混乱。
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建立羁縻都督府和羁縻州。大部落的酋长授予羁縻都督府都督职务,小部落的首领授予羁縻州刺史,而且这些职务由酋长家族世袭担任。
这种“一国两制”的政策既没有改变原来的部落管理模式又将归附的少数民族置于唐帝国的管辖范围之内。
唐太宗李世民利用的自己的政治智慧使得边疆形势日趋稳定,而他也被各民族拥戴为“天可汗”。
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韦皇后以及太平公主三个政治女强人的干政使得唐朝政局持续动荡。曾经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部落相继叛变。唐太宗呕心沥血建立的羁縻府州制度日趋没落。
随着边疆局势渐趋紧张,原有的政治军事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政治军事斗争新形势的需要。
放权与收权一直是摆在皇帝面前的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放权可以办事。但也会生事;收权可以平事,但难以办事。
帝国边疆常设军事机构都督府或者都护府虽然拥有直属部队并且承担稳定地区局势的职能,但他无法全权调动并自由指挥辖区内所有军队。
每遇到重大战事,朝廷均设置行军大总管或者行军总管统一调度。战事一结束,行军大总管或者总管便回朝赴任,可随着边疆军事斗争日益激烈化和复杂化,战争变得愈加旷日持久,所以本来属于临时差遣性质的行军大总管或者行军总管迟迟无法结束使命回朝复命。诸如工资发放、社保转移接续、夫妻两地生活以及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便凸现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节度使应运而生。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四月,贺拔延嗣担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朝廷授予节度使节制调度辖区内所有军队的权力,可以根据斗争形势“便宜行事”。节度使的广泛设立无疑使得帝国边疆政策由太宗朝确立的政治安抚为主、军事征讨为辅彻底转变为军事征讨为主、政治安抚为辅。
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李世民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谛,而除了参加宫廷政变外没有什么真正的战争经验的李隆基却热衷于武力征服。他好大喜功的性格无疑给边镇将帅们带来错误的政策导向。也使帝国陷入无法自拔的战争泥潭,但连绵不断的战争却给将帅的升迁打开了方便之门。与此同时,节度使在中下级军官升迁方面具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虽然安禄山歪打正着地选对了道路,赶对了时候,但他的从军之路却依旧曲折坎坷,险象环生。
惊心动魄的宦海沉浮
安禄山幸运地成为张守珪手下的一名捉生将,主要职责就是捉俘虏。“北漂”生涯无疑掀开了他人生历程中的崭新一页。
幽州节度使(又称河北节度使)的驻地在幽州。幽州的治所位于蓟县(今北京西城区)。唐幽州城基本上位于今天北京市二环之内。这可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
弃商从军的安禄山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不用为户口发愁,不用为房子发愁。不用为车子发愁,不用为票子发愁。更不用为夫妻两地分居发愁,因为只要好好打仗。一切都会有的!
对于安禄山在这段时间内的军事生涯,史书中仅仅留下寥寥数笔。
仅仅说骁勇善战的安禄山曾经率领五个骑兵生擒数十名契丹骑兵。欣喜不已的张守珪不断增加安禄山手下的军士数量,而安禄山也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来回报领导的信赖。
纵观史书的相关记载,仿佛安禄山早期军事生涯中并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战绩,只是参加过几场战斗,抓过几个俘虏,后来依靠溜须拍马和大肆行贿而步步升迁。难道安禄山的军事生涯中真就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吗?
肯定有!只是史官故意将他的英雄事迹抹去了,因为历史的话语权永远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
这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因为“改变”历史的人往往也是“改编”历史的人。历史犹如任人打扮而又敢怒不敢言的小姑娘。历史的胜利者往往将自己的政治对手描绘成残暴无道或者懦弱无能的形象。
历史可以被掩盖但难以被抹杀,安禄山之所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便脱颖而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成长为帝国高级将领,肯定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张守珪在任期间取得的一系列军事大捷中一定少不了安禄山的身影,只是史书中没有记载而已!
张守珪到任时正值东北边疆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候。契丹族军官可突干就像一个可怕的幽灵一样始终困扰着大唐帝国。
骁勇善战而又富有谋略的可突干是契丹族中呼风唤雨的人物,甚至可以左右部落酋长的废立。
张守珪的前任们对于可突干的军事挑衅行为一直束手无策,甚至还曾被他打得落花流水。胆大妄为的可突干终于遇到了他的终结者张守珪!
久经沙场的张守珪的到来并没有使得可突干有所收敛,因为此时的他还不曾想到他的末日正在一步步到来。
张守珪“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在这一次次的大捷中,安禄山纵情施展着自己的军事才华,为自己日后的升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完待续)
《汉书.五行志下》明确记载:“(秦朝)复起阿房,未成而亡。”《史记》也有这样的记载:“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这都说明阿房宫其实根本就没有建成,自然也就不会被项羽焚毁。
尽管如此,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赋》仍旧堪称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阿房宫赋》让当年的主考官崔郾惊叹不已。
吴武陵趁机说:“请侍郎大人点杜牧为状元”
“不好意思,已经有人了!”
“第三名也行!”
“不好意思,也已经有人了!”
“实在不行就第五名!”
崔郾陷入无尽的沉默之中。
“如果第五名都不行,那就请比试一下赋吧!看看到底谁更有才华!”
吴武陵的言外之意是以杜牧独步天下的文采考取第五名其实是屈尊的。
这句最后通牒般的话使得崔郾最终答应了吴武陵的请求。
在吴武陵的积极争取下,才华横溢的杜牧仅仅取得一个第五名。
暗中的博弈早在开考之前便已经开始了。考试只不过走个形式而已,因为在考试之前很多名次就已经排定了!
在科举诸科目中,进士科最受唐代士子的钟爱。进士科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五十岁进士及第仍可称为“少进士”,足见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
对于极少数成功抵达胜利彼岸的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进士甲等及第者授予从九品上阶的出身,而绝大多数乙等及第者仅仅授予从九品下阶的出身。
唐代贡举考试与后世最大的区别是只给予行政级别而不直接给予官职,要想真正当上官必须通过吏部组织的铨选。当然也可参加科目选或者不定期举行的制举,不过这两条路更难走。
铨选不仅仅依据个人才能。更主要的是依靠社会关系和个人背景。
由于僧多粥少,所以进士及第者往往要等许多年才会得到一官半职,当然也有人一辈子也没有等到当官的机会。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进士及第后“三举于吏部。卒不成”。韩愈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呢?
对于没有什么背景的寒族及第者而言。他们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一样,眼前一片光明但却找不到出路。
与科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门荫。李隆基得知宠臣王毛仲喜得贵子后当即赐予其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五品官。
唐朝正常的迁转途径是四考即四年进一阶,尽管当然这项制度从来也没有认真执行过。
破坏规则的人往往是规则的制定者或者与之关系亲密的人,因为这些人破坏规则后一般不易受到规则的处罚。
唐代的官员可不是终身制,任期届满后要等待朝廷重新分配工作。
循资格实行后,官员任期届满后需要停选一段时间,也就是下岗等待重新分配工作。是不是真的停选以及何时重新上岗还得看领导对你的态度。
即使不考虑循资格的影响,按照四年进一阶的升迁速度。如果一个从九品下阶的进士及第者要想达到王毛仲幼子的行政级别需要六十年的时间。
当然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华、出众的政绩或者过硬的背景,根本无法逾越正六品上阶这道坎。
荐举无疑是一条快速步入仕途的捷径。许多隐居在终南山中的隐士们一旦被荐举便可以迅速完成从民到官的华丽蜕变,可是要想走这条“终南捷径”,荐举人显得至关重要。
玄宗李隆基曾经下诏:“五品以上清官及军将都督刺史,各举一人。”
循资格实行后,官员任期届满后需要停选一段时间,也就是下岗等待重新分配工作。是不是真的停选以及何时重新上岗还得看领导对你的态度。
即使不考虑循资格的影响,按照四年进一阶的升迁速度,如果一个从九品下阶的进士及第者要想达到王毛仲幼子的行政级别需要六十年的时间。
当然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如果没有过人的才华、出众的政绩或者过硬的背景,根本无法逾越正六品上阶这道坎。
荐举无疑是一条快速步入仕途的捷径。许多隐居在终南山中的隐士们一旦被荐举便可以迅速完成从民到官的华丽蜕变,可是要想走这条“终南捷径”。荐举人显得至关重要。
玄宗李隆基曾经下诏:“五品以上清官及军将都督刺史,各举一人。”
荐举人必须是五品以上的中高级官员,而且必须是清官。唐代官员有“清官”与“浊官”之分。清官就是领导重视、升迁便捷、前途远大的热门职位,类似于今天办公厅、组织部等单位的领导干部。
安禄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胡人别说得到这些高官的赏识就是与这些人见一面都困难。
这些掌握着荐举权力的官员们也要受到名额的限制,虽然每次荐举未必都像这道诏书中那样只许举荐一个人,但是名额有限却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对于自己手中的荐举权的使用慎之又慎,被荐举的人要么是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要么是感天动地的道德模范。
安禄山既没有学贯古今的才华,也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模范事迹。而且他还是一个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胡人,所以这条捷径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条绝路。
相比较科举、门荫和荐举而言。“入流”无疑是广大寒族子弟入仕最现实、最艰辛但也是最无奈的路。
依靠自己的才能或者关系,先在衙门里谋一个差事。这些处于衙门最底层的没有品级的人构成了庞大的胥吏阶层。这些胥吏最大的理想就是最终谋取一官半职。从而完成从“流外”到“流内”的蜕变。
这些胥吏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看领导脸色,仰领导鼻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累弯了腰,熬白了头也未必能够如愿。如果胥吏能够幸运地获得从九品下阶(大致相当于副科级)这样的小官,肯定会感激涕零。
这些通过“入流”进入仕途的胥吏们很难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因为他们在官僚体系中缺乏话语权,所以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个九品官!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作为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卑贱胡人,依靠军功入仕无疑是安禄山最佳的仕途选择。安禄山不仅歪打正着地选对了人生道路,更关键的是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如果安禄山生活在太宗朝也许终其一生也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官。安禄山之所以扶摇直上是因为幸运地赶上了盛产战斗英雄的“乱世”。
很多人会觉得开元盛世怎么会乱呢?这是因为内地的稳定与繁盛掩盖了边疆的动荡与混乱。
唐太宗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建立羁縻都督府和羁縻州。大部落的酋长授予羁縻都督府都督职务,小部落的首领授予羁縻州刺史,而且这些职务由酋长家族世袭担任。
这种“一国两制”的政策既没有改变原来的部落管理模式又将归附的少数民族置于唐帝国的管辖范围之内。
唐太宗李世民利用的自己的政治智慧使得边疆形势日趋稳定,而他也被各民族拥戴为“天可汗”。
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韦皇后以及太平公主三个政治女强人的干政使得唐朝政局持续动荡。曾经归附唐朝的少数民族部落相继叛变。唐太宗呕心沥血建立的羁縻府州制度日趋没落。
随着边疆局势渐趋紧张,原有的政治军事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政治军事斗争新形势的需要。
放权与收权一直是摆在皇帝面前的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放权可以办事。但也会生事;收权可以平事,但难以办事。
帝国边疆常设军事机构都督府或者都护府虽然拥有直属部队并且承担稳定地区局势的职能,但他无法全权调动并自由指挥辖区内所有军队。
每遇到重大战事,朝廷均设置行军大总管或者行军总管统一调度。战事一结束,行军大总管或者总管便回朝赴任,可随着边疆军事斗争日益激烈化和复杂化,战争变得愈加旷日持久,所以本来属于临时差遣性质的行军大总管或者行军总管迟迟无法结束使命回朝复命。诸如工资发放、社保转移接续、夫妻两地生活以及子女入学等一系列问题便凸现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节度使应运而生。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四月,贺拔延嗣担任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朝廷授予节度使节制调度辖区内所有军队的权力,可以根据斗争形势“便宜行事”。节度使的广泛设立无疑使得帝国边疆政策由太宗朝确立的政治安抚为主、军事征讨为辅彻底转变为军事征讨为主、政治安抚为辅。
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李世民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真谛,而除了参加宫廷政变外没有什么真正的战争经验的李隆基却热衷于武力征服。他好大喜功的性格无疑给边镇将帅们带来错误的政策导向。也使帝国陷入无法自拔的战争泥潭,但连绵不断的战争却给将帅的升迁打开了方便之门。与此同时,节度使在中下级军官升迁方面具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虽然安禄山歪打正着地选对了道路,赶对了时候,但他的从军之路却依旧曲折坎坷,险象环生。
惊心动魄的宦海沉浮
安禄山幸运地成为张守珪手下的一名捉生将,主要职责就是捉俘虏。“北漂”生涯无疑掀开了他人生历程中的崭新一页。
幽州节度使(又称河北节度使)的驻地在幽州。幽州的治所位于蓟县(今北京西城区)。唐幽州城基本上位于今天北京市二环之内。这可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
弃商从军的安禄山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不用为户口发愁,不用为房子发愁。不用为车子发愁,不用为票子发愁。更不用为夫妻两地分居发愁,因为只要好好打仗。一切都会有的!
对于安禄山在这段时间内的军事生涯,史书中仅仅留下寥寥数笔。
仅仅说骁勇善战的安禄山曾经率领五个骑兵生擒数十名契丹骑兵。欣喜不已的张守珪不断增加安禄山手下的军士数量,而安禄山也用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来回报领导的信赖。
纵观史书的相关记载,仿佛安禄山早期军事生涯中并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战绩,只是参加过几场战斗,抓过几个俘虏,后来依靠溜须拍马和大肆行贿而步步升迁。难道安禄山的军事生涯中真就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吗?
肯定有!只是史官故意将他的英雄事迹抹去了,因为历史的话语权永远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
这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因为“改变”历史的人往往也是“改编”历史的人。历史犹如任人打扮而又敢怒不敢言的小姑娘。历史的胜利者往往将自己的政治对手描绘成残暴无道或者懦弱无能的形象。
历史可以被掩盖但难以被抹杀,安禄山之所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便脱颖而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成长为帝国高级将领,肯定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张守珪在任期间取得的一系列军事大捷中一定少不了安禄山的身影,只是史书中没有记载而已!
张守珪到任时正值东北边疆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候。契丹族军官可突干就像一个可怕的幽灵一样始终困扰着大唐帝国。
骁勇善战而又富有谋略的可突干是契丹族中呼风唤雨的人物,甚至可以左右部落酋长的废立。
张守珪的前任们对于可突干的军事挑衅行为一直束手无策,甚至还曾被他打得落花流水。胆大妄为的可突干终于遇到了他的终结者张守珪!
久经沙场的张守珪的到来并没有使得可突干有所收敛,因为此时的他还不曾想到他的末日正在一步步到来。
张守珪“频出击之,每战皆捷。”在这一次次的大捷中,安禄山纵情施展着自己的军事才华,为自己日后的升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