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第28章 暴风骤雨6
热门推荐:
开局军火库,我让女帝跪舔
霸道总裁去相亲
母龙是我的作弊手段,我无敌
什么病娇,我家姐姐只是太爱我
日照沐雪
亡灵巫师的低调人生
美女师娘太漂亮,只好退婚未婚妻
小财主招上门女婿
综影视凰歌
?? readx; 要么有极其有力的证人证言,证实“李倓害兄”事态的严重。但张良娣和李辅国,都是空口白话,有什么力度呢?那么,最有力的证人证言莫过于涉案当事人自己——李豫!
人命关天,李亨找到所谓的“被害人”李豫了解情况是最起码的。假如李豫竭力为弟弟辩白,即便父亲将信将疑,也最多训斥李倓一通而已,何至于要虎毒食子呢?
所以,李豫和父亲的一番话,便成为李倓之死的关键细节了。
从结果看,李豫的“证言”,极有可能做实了张、李二人的揭发,对李倓做了最后的致命一击。即使他没有落井下石,至少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地促成父亲痛下杀手!
李豫和谋害三弟的李辅国微妙,也能说明他在这一冤案中的嫌疑。以嫡长身份、凭军功得宠的李豫,为什么一直对李辅国畏之如虎、尊为“尚父”,并且在将其暗杀后还尊其为老师(太傅)。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
极有可能当年有很大的把柄握在李辅国手中。这样的把柄能是什么呢?李豫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角色,其机心之深,超过父亲。他能屈能伸、善忍善伏,手腕灵活、足智多谋,是刘备一类以柔克刚人物。中唐“四大权奸恶人”(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元载)都先后为其所用,又都无一例外地被他以不同手段一一收拾,其智谋不言自明。
李豫、李倓虽非一母同胞,却一直兄弟情深。即位后的他,很快为弟弟平反、追封,但这于事何补?
显然,九五之尊的吸引力,使得父子、兄弟相残,李豫也没能例外!
平心而论,后来的李豫并不算个坏皇帝,让人难生恨意。但在建宁王李倓之死中。多条线索都将矛头指向了他。即使他并非主谋元凶,至少也是个从犯。
人情世故,箭在弦上,这也是无法可想之事。谁让安史之乱之时。也是人性大爆发之时呢?
试问,要是李豫即位时李倓还活着,他能对三弟那么“好“吗?对此,我们深表怀疑。
其四,李倓政治经验不足
马嵬之变后。正是在李倓的分析和劝诫下,李亨一行才决定舍甘肃(河西陇右)而去宁夏(朔方)。
一路上他身先士卒、战功卓著,在军队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敌军对他闻风丧胆。李亨渡渭河时,李倓每天身经上百场战斗,勇不可挡。
每当父亲到了吃饭的时间还饿着肚子时,他都心疼得直哭,李亨非常感动。
李倓的这些忠孝行为,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表面的作秀。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为他既获取了父亲的信任,又也赢得了将士的爱戴。在这种情况下,李亨对于接班人的问题,就不可能没有犹豫过。因此到灵武之后,李亨曾有意让他做武装部队司令。
要不是有李泌这位奇人,这两兄弟差一点就走了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老路。但代价竟然是李倓身死,为兄长让路。
李豫是长子,其地位轻易无法动摇(长子就有这点儿优势,唐朝虽然宫廷斗争频繁,但是每次要动长子都会有一番风波)。而支持他的李泌又很得李亨的敬重。
正直而富有才干的李倓,政治经验不足,对于即将到来的阴谋没有警惕。
于是,当他成了众多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时。危机四伏而不自知。
遭逢乱世的李倓,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但历史给他表现的机会实在不多。
首先他没做成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其次他没过多久就死了,最终没能等到回长安。
如果他能活下来,也许后来还会有一番作为的。李倓所欠缺的。实际就是野心、政治谋略和人脉。
李倓没有野心(或者野心不明显),在不涉及权力时和兄长李豫感情深厚。
不过唐朝弟弟谋害哥哥的事太多,李亨这么绝情恐怕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以英武优秀又像极了年轻时李世民、李隆基的李倓,显然能力和口碑都在有些“庸懦”的李豫之上。
按常理推断,值此乱世李倓要是有心,夺位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加上年轻气盛的他口不择言,很可能说过一些心高气傲没太把兄长放在眼里的话。
于是,再经“有心人”(张良娣、李辅国)一番“加工”,就变成了“他恨自己没能掌兵,就常在半夜阴谋加害兄长”了。
其五,李亨的软弱与多疑
李亨既是父亲又是皇帝,作为最高决策者赐死第3子的命令是他签发的。他是李倓生命权保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他要是意志坚定、头脑清醒、不轻信谣言,怎么会处死自己最有作为的一个儿子?
在李倓和李豫的权力争夺中,后者得到了来自李泌、李辅国等人强有力的支持。
从有限的史料中,我们隐约感觉到李亨当初放弃以李倓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些许无奈。
这种无奈,源于自己的皇位尚未稳固。总司令一职的人选,原本不过是一次人事任命而已,然而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的人事任命,却埋下了后来赐死建宁李倓的伏笔(李倓逐渐被排斥在接班人之外,进而成了李豫顺利过渡的障碍)。
赐死李倓,是李亨又一次迫不得已的忍痛割爱。
这次迫不得已,主要源于张良娣、李辅国等人的压力。皇室内部,政治利益总是高于脉脉亲情。在两个儿
儿子、两股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李亨在反复权衡后,迎合当时实力派的要求,无奈地选择赐死李倓,这才造成了李倓最终的惨淡结局。
总而言之,建宁王李倓之死绝非史书记载的那么简单。李辅国和张良娣的几句诬陷之词并不足以致他于死地,他真正的死因是和长兄李豫权力之争的失败。
从才干来说,李豫不如李倓。但由于集团利益的强大,在兄弟之间的权力争夺过程中,李豫是从始至终的受益人,李倓则是地地道道的输家。
当皇位稳固、李倓之死已成为往事之后。李豫也许是心中的亲情发作,也许是为了减轻内心深处的歉疚,当然更有可能是为了笼络人心,便一次次高规格地追封三弟李倓。
至于史书中的曲折隐晦。不过是传统上“为尊者讳”(修史者面对政治压力,往往只能从胜利者的要求出发而小心掩盖事情的真相)的延续。
所以,我们往往只看到李豫追封兄弟的“手足情深”,却很难看出其中权力争夺的残酷。
然而,历史无情亦有情,只手终究难以尽掩天下万千之耳和悠悠众口。
因此。后世有人写诗叹道:
《无题》
信谗杀其子,作源自上皇。
肃宗心忍父,可怜建宁王。
不记在东宫,时恐罹祸殃。
何个循故辙,谗口任翕张。
君子听不聪,佳儿被摧戕。
遗恨彼妇寺,寸牒宁足偿!
随着平叛局势逐渐明了,唐朝宗室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人心也是哇凉哇凉的。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还遇打头风。这起悲剧刚告一段落。那边李亨和他的兄弟间矛盾又激化了。
李白站错队了
这个乱子涉及李亨地位的巩固和平叛大局,又因为把“诗仙”牵涉进来了,所以不得不提。
永王李璘(?-757年),李隆基的第16子,李亨同父异母的弟弟。其母郭顺仪(李隆基开元初年,在惠妃、丽妃、华妃之下置“六仪”: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
顺仪,正二品)早逝,他由三哥李亨抚养成人。所谓“长兄如父”,
李亨在他小时候经常抱他。李璘自小聪敏好学,但长相丑陋。少年时便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开元十三年(725年),他被封为永王,兼任名义的荆州军政长官(遥领荆州大都督)。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璘被父亲任命兼任山南东路(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岭南(治所在今广东广州)、黔中(治所在今四川彭水)、江南西路(治所在今江西南昌)4个地区的节度使。
镇守江陵(今湖北荆州),并派工程部部长(少府监)窦昭给他做副手。
当时,江淮间每年可征收到超过亿万的的田租、赋税,财富堆积如山。
李璘在宫中长大,“对于世事并不通晓,见到这么富庶的地方。便有了割据的意图。”他那一帮目光短浅的谋士薛镠、李台卿、蔡垧(shǎng)、韦子春、刘巨鳞等,也都劝他割据(这些险恶小人,实际上是自己想弄个开国功臣当一当)。
于是,李璘就在这里用唐朝的赋税,招募了几万军队,并随意任命军政官员(郎官、御史等,按正常程序须报经中央批准),准备对抗父兄的朝廷。
平定叛乱正在用钱之际,他却下令截留江淮租赋,自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每日花费不可胜数(破用巨亿)。
即位后的李亨,听说李璘的行为极为可疑,便下令让他即日回到蜀中的太上皇身边,但李璘没有理会。
不仅如此,李璘的儿子、有勇无谋的襄阳王李玚(yáng),也劝他立刻起兵、攻取金陵(今江苏南京)。
李亨对可能发生的变局,也在积极应对。756年十二月,他委任高适为淮南节度使、来瑱(tián)为淮南西道节度使、韦陟为江东节度使,牵制李璘。
刚好吴郡长兼军政长官(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郡治在今江苏苏州)李希言,以平级的身份给李璘发出了一份文牒(平牒,是古代职衔相等的藩镇平等的互通文牒。李璘身为宗室亲王,感到受了下级官员侮辱)。李
璘大怒道:“我是太上皇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弟弟,地位尊贵。
现今李希言按平级行文来对侮辱我,这是为什么?”于是他趁机起兵,这起事件因此被称为“平牒事件”。
李璘的造反行为,根本原因在其野心。他想浑水摸鱼,实现自己割据一方,甚至是推翻李亨朝廷的图谋。所谓“平牒事件”,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李璘未经批准擅自带领兵马战船“东巡”。并派部将浑惟明进攻李希言,季广琛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攻击采访使李成式。
李希言一方面将李璘来袭的消息火速报告给皇帝朝廷,另一方面命令部将元景曜和丹阳郡长(太守,郡治在今江苏南京)阎敬之率兵抵抗。不久,阎敬之战败被杀,元景曜、李承庆等将领投降。
李希言无奈抛弃苏州,转而与掌管全国财政赋税统计、支取、调度的度支郎中刘晏共同镇守余杭(今浙江杭州),抵抗李璘叛军。一时江淮大震,“永王之乱”达到**。
为了遏制这支叛军的气焰,高适、来瑱、韦陟会师于安陆(今湖北安陆),决定讨伐李璘。
>
李璘则模仿刘备三顾茅庐,3次派人到当涂(今安徽当涂),请李白出山相助(其实他也就是看中李白的名气,不知道他清楚不清楚:李白根本没有治国或领兵的本事。
李白的加盟,除了给他写几首大气磅礴的诗,在失败时和他一起挤几滴眼泪,再因他被判个刑,别的实际工作什么都做不了的)。
李白想一展平生抱负,因而出山做了李璘的幕僚。他以为自己将要从事的是光荣的平叛大业,岂知却是谋反和趁火打劫的勾当。
但是上了这艘贼船,再想下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由于政治立场失误,李白一生最大的败笔就要出现了。
李白(右二)见永王(左二)
意气风发的李白,按捺不住欣喜若狂的心情,此时文如泉涌(请注意他此时还是在搞文学创作,而不是在做战略谋划,关键是他也没有那个本事啊。他坚守了文豪的本分,愧对幕僚的职责啊)。
于是,他给有“知遇之恩”的永王李磷一口气写了11首七言绝句《永王东巡歌》的组诗。这组诗记录了永王军队东下的情况,赞颂了其“丰功伟绩”,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给这支叛军做足了反动宣传。
李白可能真的不清楚这支军队和人物的性质,他的这些诗将成为他参与谋反的铁证!
我们不放节选几首分析一下:(未完待续。)
...
人命关天,李亨找到所谓的“被害人”李豫了解情况是最起码的。假如李豫竭力为弟弟辩白,即便父亲将信将疑,也最多训斥李倓一通而已,何至于要虎毒食子呢?
所以,李豫和父亲的一番话,便成为李倓之死的关键细节了。
从结果看,李豫的“证言”,极有可能做实了张、李二人的揭发,对李倓做了最后的致命一击。即使他没有落井下石,至少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地促成父亲痛下杀手!
李豫和谋害三弟的李辅国微妙,也能说明他在这一冤案中的嫌疑。以嫡长身份、凭军功得宠的李豫,为什么一直对李辅国畏之如虎、尊为“尚父”,并且在将其暗杀后还尊其为老师(太傅)。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他
极有可能当年有很大的把柄握在李辅国手中。这样的把柄能是什么呢?李豫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角色,其机心之深,超过父亲。他能屈能伸、善忍善伏,手腕灵活、足智多谋,是刘备一类以柔克刚人物。中唐“四大权奸恶人”(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元载)都先后为其所用,又都无一例外地被他以不同手段一一收拾,其智谋不言自明。
李豫、李倓虽非一母同胞,却一直兄弟情深。即位后的他,很快为弟弟平反、追封,但这于事何补?
显然,九五之尊的吸引力,使得父子、兄弟相残,李豫也没能例外!
平心而论,后来的李豫并不算个坏皇帝,让人难生恨意。但在建宁王李倓之死中。多条线索都将矛头指向了他。即使他并非主谋元凶,至少也是个从犯。
人情世故,箭在弦上,这也是无法可想之事。谁让安史之乱之时。也是人性大爆发之时呢?
试问,要是李豫即位时李倓还活着,他能对三弟那么“好“吗?对此,我们深表怀疑。
其四,李倓政治经验不足
马嵬之变后。正是在李倓的分析和劝诫下,李亨一行才决定舍甘肃(河西陇右)而去宁夏(朔方)。
一路上他身先士卒、战功卓著,在军队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敌军对他闻风丧胆。李亨渡渭河时,李倓每天身经上百场战斗,勇不可挡。
每当父亲到了吃饭的时间还饿着肚子时,他都心疼得直哭,李亨非常感动。
李倓的这些忠孝行为,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表面的作秀。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为他既获取了父亲的信任,又也赢得了将士的爱戴。在这种情况下,李亨对于接班人的问题,就不可能没有犹豫过。因此到灵武之后,李亨曾有意让他做武装部队司令。
要不是有李泌这位奇人,这两兄弟差一点就走了李建成、李世民兄弟的老路。但代价竟然是李倓身死,为兄长让路。
李豫是长子,其地位轻易无法动摇(长子就有这点儿优势,唐朝虽然宫廷斗争频繁,但是每次要动长子都会有一番风波)。而支持他的李泌又很得李亨的敬重。
正直而富有才干的李倓,政治经验不足,对于即将到来的阴谋没有警惕。
于是,当他成了众多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时。危机四伏而不自知。
遭逢乱世的李倓,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但历史给他表现的机会实在不多。
首先他没做成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其次他没过多久就死了,最终没能等到回长安。
如果他能活下来,也许后来还会有一番作为的。李倓所欠缺的。实际就是野心、政治谋略和人脉。
李倓没有野心(或者野心不明显),在不涉及权力时和兄长李豫感情深厚。
不过唐朝弟弟谋害哥哥的事太多,李亨这么绝情恐怕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以英武优秀又像极了年轻时李世民、李隆基的李倓,显然能力和口碑都在有些“庸懦”的李豫之上。
按常理推断,值此乱世李倓要是有心,夺位的可能性确实很大。加上年轻气盛的他口不择言,很可能说过一些心高气傲没太把兄长放在眼里的话。
于是,再经“有心人”(张良娣、李辅国)一番“加工”,就变成了“他恨自己没能掌兵,就常在半夜阴谋加害兄长”了。
其五,李亨的软弱与多疑
李亨既是父亲又是皇帝,作为最高决策者赐死第3子的命令是他签发的。他是李倓生命权保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他要是意志坚定、头脑清醒、不轻信谣言,怎么会处死自己最有作为的一个儿子?
在李倓和李豫的权力争夺中,后者得到了来自李泌、李辅国等人强有力的支持。
从有限的史料中,我们隐约感觉到李亨当初放弃以李倓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有些许无奈。
这种无奈,源于自己的皇位尚未稳固。总司令一职的人选,原本不过是一次人事任命而已,然而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的人事任命,却埋下了后来赐死建宁李倓的伏笔(李倓逐渐被排斥在接班人之外,进而成了李豫顺利过渡的障碍)。
赐死李倓,是李亨又一次迫不得已的忍痛割爱。
这次迫不得已,主要源于张良娣、李辅国等人的压力。皇室内部,政治利益总是高于脉脉亲情。在两个儿
儿子、两股政治势力的斗争中,李亨在反复权衡后,迎合当时实力派的要求,无奈地选择赐死李倓,这才造成了李倓最终的惨淡结局。
总而言之,建宁王李倓之死绝非史书记载的那么简单。李辅国和张良娣的几句诬陷之词并不足以致他于死地,他真正的死因是和长兄李豫权力之争的失败。
从才干来说,李豫不如李倓。但由于集团利益的强大,在兄弟之间的权力争夺过程中,李豫是从始至终的受益人,李倓则是地地道道的输家。
当皇位稳固、李倓之死已成为往事之后。李豫也许是心中的亲情发作,也许是为了减轻内心深处的歉疚,当然更有可能是为了笼络人心,便一次次高规格地追封三弟李倓。
至于史书中的曲折隐晦。不过是传统上“为尊者讳”(修史者面对政治压力,往往只能从胜利者的要求出发而小心掩盖事情的真相)的延续。
所以,我们往往只看到李豫追封兄弟的“手足情深”,却很难看出其中权力争夺的残酷。
然而,历史无情亦有情,只手终究难以尽掩天下万千之耳和悠悠众口。
因此。后世有人写诗叹道:
《无题》
信谗杀其子,作源自上皇。
肃宗心忍父,可怜建宁王。
不记在东宫,时恐罹祸殃。
何个循故辙,谗口任翕张。
君子听不聪,佳儿被摧戕。
遗恨彼妇寺,寸牒宁足偿!
随着平叛局势逐渐明了,唐朝宗室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人心也是哇凉哇凉的。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还遇打头风。这起悲剧刚告一段落。那边李亨和他的兄弟间矛盾又激化了。
李白站错队了
这个乱子涉及李亨地位的巩固和平叛大局,又因为把“诗仙”牵涉进来了,所以不得不提。
永王李璘(?-757年),李隆基的第16子,李亨同父异母的弟弟。其母郭顺仪(李隆基开元初年,在惠妃、丽妃、华妃之下置“六仪”: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
顺仪,正二品)早逝,他由三哥李亨抚养成人。所谓“长兄如父”,
李亨在他小时候经常抱他。李璘自小聪敏好学,但长相丑陋。少年时便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开元十三年(725年),他被封为永王,兼任名义的荆州军政长官(遥领荆州大都督)。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璘被父亲任命兼任山南东路(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岭南(治所在今广东广州)、黔中(治所在今四川彭水)、江南西路(治所在今江西南昌)4个地区的节度使。
镇守江陵(今湖北荆州),并派工程部部长(少府监)窦昭给他做副手。
当时,江淮间每年可征收到超过亿万的的田租、赋税,财富堆积如山。
李璘在宫中长大,“对于世事并不通晓,见到这么富庶的地方。便有了割据的意图。”他那一帮目光短浅的谋士薛镠、李台卿、蔡垧(shǎng)、韦子春、刘巨鳞等,也都劝他割据(这些险恶小人,实际上是自己想弄个开国功臣当一当)。
于是,李璘就在这里用唐朝的赋税,招募了几万军队,并随意任命军政官员(郎官、御史等,按正常程序须报经中央批准),准备对抗父兄的朝廷。
平定叛乱正在用钱之际,他却下令截留江淮租赋,自己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每日花费不可胜数(破用巨亿)。
即位后的李亨,听说李璘的行为极为可疑,便下令让他即日回到蜀中的太上皇身边,但李璘没有理会。
不仅如此,李璘的儿子、有勇无谋的襄阳王李玚(yáng),也劝他立刻起兵、攻取金陵(今江苏南京)。
李亨对可能发生的变局,也在积极应对。756年十二月,他委任高适为淮南节度使、来瑱(tián)为淮南西道节度使、韦陟为江东节度使,牵制李璘。
刚好吴郡长兼军政长官(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郡治在今江苏苏州)李希言,以平级的身份给李璘发出了一份文牒(平牒,是古代职衔相等的藩镇平等的互通文牒。李璘身为宗室亲王,感到受了下级官员侮辱)。李
璘大怒道:“我是太上皇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弟弟,地位尊贵。
现今李希言按平级行文来对侮辱我,这是为什么?”于是他趁机起兵,这起事件因此被称为“平牒事件”。
李璘的造反行为,根本原因在其野心。他想浑水摸鱼,实现自己割据一方,甚至是推翻李亨朝廷的图谋。所谓“平牒事件”,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十二月二十五日,李璘未经批准擅自带领兵马战船“东巡”。并派部将浑惟明进攻李希言,季广琛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攻击采访使李成式。
李希言一方面将李璘来袭的消息火速报告给皇帝朝廷,另一方面命令部将元景曜和丹阳郡长(太守,郡治在今江苏南京)阎敬之率兵抵抗。不久,阎敬之战败被杀,元景曜、李承庆等将领投降。
李希言无奈抛弃苏州,转而与掌管全国财政赋税统计、支取、调度的度支郎中刘晏共同镇守余杭(今浙江杭州),抵抗李璘叛军。一时江淮大震,“永王之乱”达到**。
为了遏制这支叛军的气焰,高适、来瑱、韦陟会师于安陆(今湖北安陆),决定讨伐李璘。
>
李璘则模仿刘备三顾茅庐,3次派人到当涂(今安徽当涂),请李白出山相助(其实他也就是看中李白的名气,不知道他清楚不清楚:李白根本没有治国或领兵的本事。
李白的加盟,除了给他写几首大气磅礴的诗,在失败时和他一起挤几滴眼泪,再因他被判个刑,别的实际工作什么都做不了的)。
李白想一展平生抱负,因而出山做了李璘的幕僚。他以为自己将要从事的是光荣的平叛大业,岂知却是谋反和趁火打劫的勾当。
但是上了这艘贼船,再想下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由于政治立场失误,李白一生最大的败笔就要出现了。
李白(右二)见永王(左二)
意气风发的李白,按捺不住欣喜若狂的心情,此时文如泉涌(请注意他此时还是在搞文学创作,而不是在做战略谋划,关键是他也没有那个本事啊。他坚守了文豪的本分,愧对幕僚的职责啊)。
于是,他给有“知遇之恩”的永王李磷一口气写了11首七言绝句《永王东巡歌》的组诗。这组诗记录了永王军队东下的情况,赞颂了其“丰功伟绩”,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给这支叛军做足了反动宣传。
李白可能真的不清楚这支军队和人物的性质,他的这些诗将成为他参与谋反的铁证!
我们不放节选几首分析一下:(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