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穿越大秦,始皇封我为国师 第154章 始皇之怒
傅业清的预感果然没有错,秦始皇车驾一进入荥阳城,荥阳百姓纷纷跪地叩首,三呼万岁,这些淳朴善良的百姓这一跪拜都是发自内心。
统一这几年,他们能感受到大秦律法并没有传闻中那么严苛,而且他们现在过的生活,甚至比还是魏国的时候过得好,不但一日三餐,而且还是白花花的稻米饭,家中每一位亲人都能分到田地,甚至家里有婴儿降生,官府还会发放奖励,现在又开办免费学馆,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
人心都是肉长的,秦始皇这一系列举动,百姓们怎么能不感动,怎么可能不发自内心拥护,可以这样说,现场但凡有一位敢当面骂秦始皇,不等秦始皇发落,百姓都能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这就是民心所向。
秦始皇一脸威严端坐立车之上,他双目如炬看着荥阳百姓跪地三呼万岁这一幕,在他威严外表下,心中也升起几分动容。
去过西安观看过兵马俑的朋友,应该知道这“立车”长什么样?
说白了,就是大秦版敞篷跑车,车身通长225cm,高为152cm,车舆四面围棂,后部辟门。舆内竖立一顶高杠盖,伞盖内里密布彩绘云纹,显得精美绝伦。
秦始皇虽然心中有几分动容,但这还不至于让一个帝王失去他该有的威仪,他并没有与百姓互动,而是依然端坐立车之上,目光扫视着四周。
秦始皇偏头看了一眼走在立车旁的赵高,沉声开口。
“去把扶苏叫来。”
“诺!”赵高躬身应诺,随即下去传唤扶苏。
须臾,扶苏小跑到秦始皇身边,气喘吁吁道。
“儿,儿臣参见父皇。”
秦始皇双眉一蹙,随即训斥,“身为朕之长子,凡事不要失了威仪。”
扶苏一边跟随立车前行,一边小声嘟囔。
“儿臣还不是想父皇了,跑得有些急了。”
“你在那儿嘟嘟囔囔什么?说大声些。”
扶苏躬身一礼,“父皇训斥得对,儿臣有失皇家威严,儿臣知错。”
秦始皇点头,再次询问:“先生何在?”
“回父皇,师傅在洼子村监督建造学馆,一时抽不开身。”
一想到这事,秦始皇气就不打一处来,他随即冷哼一声,沉声开口。
“荥阳县令何在?”
扶苏一愣,他不知道自己父皇为什么会想起荥阳县令,但还是躬身回答:“回父皇,荥阳县令还在城门口。”
“嗯,回行宫后,让荥阳县令来见朕。”
“诺!”扶苏行了一礼,下去通知荥阳县令。
扶苏一路风风火火赶至荥阳城门口,才答应秦始皇要注意皇家威仪,转眼就给忘得一干二净。
荥阳县令看着扶苏气喘吁吁返回,一脸疑惑。
“公子,你不是跟着陛下回行宫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本公子还正想问你呢?你到底做了什么?回行宫后,父皇第一个要见的居然是你。”
荥阳县令一脸懵逼,“我什么也没做啊?本本分分的,陛下明发的诏书也是完成得一丝不苟。”
“喔,可能父皇是念及你的功绩,要亲自擢升你吧。”
因为这是扶苏能想到,秦始皇召见县令的唯一理由。
县令闻言一喜,有些激动道:“当真吗?公子不会忽悠臣吧。”
扶苏双眼一瞪,“本公子用得着骗你吗?这是唯一可能,你就放心去行宫走一遭。”
县令也觉着自己兢兢业业,没有做过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就算秦始皇不给他升官,勉励几句还是可以的吧。
荥阳县,行宫。
荥阳县令畏畏缩缩来到秦始皇寝宫门口。
赵高斜睨了一眼,用极其尖锐的声音说道:“来者何人?”
赵高躬身一礼,“下官荥阳县令,参见中车府令。”
“你就是荥阳县令?”
赵高声音冰冷至极,一双冷眸在荥阳县令身上来回打量。
荥阳县令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常,还以为咸阳达官显贵就是这样呢!
“是,下官就是荥阳县令。”
“嗯,进去吧。”话音一落,赵高给小宦官使了一个眼色。
“吱呀”一声,小宦官推开秦始皇寝宫大门,随即躬身寺立,等荥阳县令进入寝宫后,小宦官再次轻轻关闭寝宫大门。
荥阳县令畏畏缩缩进入寝宫,走进龙案下方,他不敢看龙案旁端坐的秦始皇,而是纳头便拜。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始皇冷哼一声,“万岁?有尔等在大秦为官,朕岂能活到万岁。”
荥阳县令一听不对劲。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荥阳县令此刻跪伏于地,在秦始皇的威压下,额头汗珠一滴滴落下,他已经慌了神,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回话?
“是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敢不遵朕之诏令。”
县令闻言,也不顾礼仪了,一边猛烈磕头,一边撕心裂肺喊道。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哼,冤枉,朕下发诏书让各县督办免费学馆之事,你有去办吗?你就算有遵守诏令去办,也犯了渎职之罪。”
“如果你办事得力,国师还能久留荥阳,亲自督办学馆之事?”
“这……”荥阳县令一时,竟然找不到反驳之言。
秦始皇确实说得没错啊!毕竟谁也不知道傅业清心中想法,除非这事傅业清亲自来解释,不然荥阳县令死定了。
荥阳县令心中那个急啊!这诏书上没有说办一所什么规格的学馆,他就按照县里财政情况,随便在村里开办一所学馆,有些村还没有开办。
“来人。”秦始皇朝寝宫门口大喊一声。
随即寝宫门口尉军应声而进,抱拳一礼,“参见陛下。”
“把他给朕押下去立即车裂,让满朝文武现场观摩,还有把他罪名昭告天下,以后要是还有县令办不好学馆之事,郡守也一并问罪,谁要是开办学馆不力,一律按重罪执行。”
秦始皇他有自己的考量,他在咸阳察觉到开办学馆之事有阻碍,有些官吏在阳奉阴违,所以他就借这事杀鸡儆猴。
经过这一事,如果某些官吏还是阳奉阴违,那就不要怪他不顾及君臣之情,事先打了招呼。
统一这几年,他们能感受到大秦律法并没有传闻中那么严苛,而且他们现在过的生活,甚至比还是魏国的时候过得好,不但一日三餐,而且还是白花花的稻米饭,家中每一位亲人都能分到田地,甚至家里有婴儿降生,官府还会发放奖励,现在又开办免费学馆,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
人心都是肉长的,秦始皇这一系列举动,百姓们怎么能不感动,怎么可能不发自内心拥护,可以这样说,现场但凡有一位敢当面骂秦始皇,不等秦始皇发落,百姓都能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这就是民心所向。
秦始皇一脸威严端坐立车之上,他双目如炬看着荥阳百姓跪地三呼万岁这一幕,在他威严外表下,心中也升起几分动容。
去过西安观看过兵马俑的朋友,应该知道这“立车”长什么样?
说白了,就是大秦版敞篷跑车,车身通长225cm,高为152cm,车舆四面围棂,后部辟门。舆内竖立一顶高杠盖,伞盖内里密布彩绘云纹,显得精美绝伦。
秦始皇虽然心中有几分动容,但这还不至于让一个帝王失去他该有的威仪,他并没有与百姓互动,而是依然端坐立车之上,目光扫视着四周。
秦始皇偏头看了一眼走在立车旁的赵高,沉声开口。
“去把扶苏叫来。”
“诺!”赵高躬身应诺,随即下去传唤扶苏。
须臾,扶苏小跑到秦始皇身边,气喘吁吁道。
“儿,儿臣参见父皇。”
秦始皇双眉一蹙,随即训斥,“身为朕之长子,凡事不要失了威仪。”
扶苏一边跟随立车前行,一边小声嘟囔。
“儿臣还不是想父皇了,跑得有些急了。”
“你在那儿嘟嘟囔囔什么?说大声些。”
扶苏躬身一礼,“父皇训斥得对,儿臣有失皇家威严,儿臣知错。”
秦始皇点头,再次询问:“先生何在?”
“回父皇,师傅在洼子村监督建造学馆,一时抽不开身。”
一想到这事,秦始皇气就不打一处来,他随即冷哼一声,沉声开口。
“荥阳县令何在?”
扶苏一愣,他不知道自己父皇为什么会想起荥阳县令,但还是躬身回答:“回父皇,荥阳县令还在城门口。”
“嗯,回行宫后,让荥阳县令来见朕。”
“诺!”扶苏行了一礼,下去通知荥阳县令。
扶苏一路风风火火赶至荥阳城门口,才答应秦始皇要注意皇家威仪,转眼就给忘得一干二净。
荥阳县令看着扶苏气喘吁吁返回,一脸疑惑。
“公子,你不是跟着陛下回行宫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本公子还正想问你呢?你到底做了什么?回行宫后,父皇第一个要见的居然是你。”
荥阳县令一脸懵逼,“我什么也没做啊?本本分分的,陛下明发的诏书也是完成得一丝不苟。”
“喔,可能父皇是念及你的功绩,要亲自擢升你吧。”
因为这是扶苏能想到,秦始皇召见县令的唯一理由。
县令闻言一喜,有些激动道:“当真吗?公子不会忽悠臣吧。”
扶苏双眼一瞪,“本公子用得着骗你吗?这是唯一可能,你就放心去行宫走一遭。”
县令也觉着自己兢兢业业,没有做过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就算秦始皇不给他升官,勉励几句还是可以的吧。
荥阳县,行宫。
荥阳县令畏畏缩缩来到秦始皇寝宫门口。
赵高斜睨了一眼,用极其尖锐的声音说道:“来者何人?”
赵高躬身一礼,“下官荥阳县令,参见中车府令。”
“你就是荥阳县令?”
赵高声音冰冷至极,一双冷眸在荥阳县令身上来回打量。
荥阳县令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常,还以为咸阳达官显贵就是这样呢!
“是,下官就是荥阳县令。”
“嗯,进去吧。”话音一落,赵高给小宦官使了一个眼色。
“吱呀”一声,小宦官推开秦始皇寝宫大门,随即躬身寺立,等荥阳县令进入寝宫后,小宦官再次轻轻关闭寝宫大门。
荥阳县令畏畏缩缩进入寝宫,走进龙案下方,他不敢看龙案旁端坐的秦始皇,而是纳头便拜。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始皇冷哼一声,“万岁?有尔等在大秦为官,朕岂能活到万岁。”
荥阳县令一听不对劲。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荥阳县令此刻跪伏于地,在秦始皇的威压下,额头汗珠一滴滴落下,他已经慌了神,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回话?
“是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敢不遵朕之诏令。”
县令闻言,也不顾礼仪了,一边猛烈磕头,一边撕心裂肺喊道。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哼,冤枉,朕下发诏书让各县督办免费学馆之事,你有去办吗?你就算有遵守诏令去办,也犯了渎职之罪。”
“如果你办事得力,国师还能久留荥阳,亲自督办学馆之事?”
“这……”荥阳县令一时,竟然找不到反驳之言。
秦始皇确实说得没错啊!毕竟谁也不知道傅业清心中想法,除非这事傅业清亲自来解释,不然荥阳县令死定了。
荥阳县令心中那个急啊!这诏书上没有说办一所什么规格的学馆,他就按照县里财政情况,随便在村里开办一所学馆,有些村还没有开办。
“来人。”秦始皇朝寝宫门口大喊一声。
随即寝宫门口尉军应声而进,抱拳一礼,“参见陛下。”
“把他给朕押下去立即车裂,让满朝文武现场观摩,还有把他罪名昭告天下,以后要是还有县令办不好学馆之事,郡守也一并问罪,谁要是开办学馆不力,一律按重罪执行。”
秦始皇他有自己的考量,他在咸阳察觉到开办学馆之事有阻碍,有些官吏在阳奉阴违,所以他就借这事杀鸡儆猴。
经过这一事,如果某些官吏还是阳奉阴违,那就不要怪他不顾及君臣之情,事先打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