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 第74章 去一个新地方
热门推荐:
穿到荒年不逃荒,我带全村占地为王
背剑之人,独断万古
四合院之来了,老弟!
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
我穿越的平行世界居然有诡
蘑菇屋:黄小厨,你的豆角没炖熟
至尊战王
镇国医圣
四合院:修仙到一半,系统跑路
昨天夜里,虽然和白树春说了好长时间的话,毕竟是在烛光下,光线太暗,看不真切。现在才看清,这个老白其实是有福之人,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胖子,肚大腰圆,走路外八字,显得很笨。
年龄比昨夜看起来要小,也就四十多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
这时候,广场上又响起牛角号的声音。在号角中,人们开始排列队形,自动站成了五个小队。在五个头目的带领下,开始集体操练。
一队练刀,一队练枪,有一支队伍甚至在对练。整个广场上杀声震天,甚是热闹。
老白没有进入操练者队伍,他把手中垂下来的绳子拴在树干上,便进了屋。
“起床啦?被人吵醒了不是?没办法,我们这些人,天天要操练,这是职责,少一天也不行。”
“把他们都训练成武艺高强的人,正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这样不但他们在战场上能以一挡十,还可以依靠战功,出人头地,”看着那些人生龙活虎的样子,于虎说道。
“天天如此,吵的很。你住在这儿,可能不习惯。”
“慢慢适应吧。这些人都住那儿,周围那些房屋里吗?”
“对的,在这儿大家都一样,几个人挤一个房间。吃饭在一块,操练在一块,有时候还一块参加劳动。很友好,不分彼此。相信这这样的生活,你慢慢地也会喜欢的。”
就在这时候,外边又进来一个人,是这儿的副寨,他是来和老白商量事情的。
看到于虎后,笑了一下,便把老白拉到了一旁。
“老许已经走了十来天了,那地方还没安排人值守,这有点不合乎章程。上边知道了是要怪罪的,应当尽快把这一漏洞堵上。”
“我也着急,安排了许多人,大家不是这原因,就是那原因,都不愿去。主要是那地方处于荒野之中,以至到现在也没人愿意去。”
“这不是昨天刚来了一个人吗?你问他可愿意去。自古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待遇给他提高一点,或许人家还挺乐意呢。”
老白一拍大腿:“你不提醒,我倒忘了。好,我去问问他。”
他们的谈话,被隔壁的于虎听了个清清楚楚,他也不知道二人说的啥意思,便耐心地等待着老白。
过了一会儿,老白走过来,说有一件为难事,希望于虎帮他一把。
“说吧,哥,只要兄弟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好,痛快,大哥就喜欢你这样直爽的人。”
老白把于虎好一顿夸,之后便讲起使他为难的事来。
原来,老白管理的这个寨子,叫六营。从这个名字就不难猜出,这是一个屯兵的地方。营代表基地,兵站,六是编号。
其上还有一营二营。
其后有八营九营,编号越大,代表这儿所养的武装越多。
每个寨子五百人,即为一营,分散驻扎。
在以前,六营的四周,各个高地,各个险要关口,都住有防守士兵,即人们所说的哨卡。
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这些哨位大部分裁撤了。
虽然有些给予了保留,但减免了人数,由多人值岗变成了一个人留守。
在六营的东面,有一个湖泊,因为湖形状的原因,人们把此湖称为月亮湖。
湖的北岸,就有一个哨卡,有主房,配房两栋建筑组成。
每栋建筑,又各分三间,所以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个哨卡称为六间房。
六间房从建好至今,一直是作为哨卡使用的,功能从未作过改变。
这个哨卡建的较早,甚至比六营的历史都早。
据说在六间房附近,曾安置过一个重要基地,是整个卧龙山地区的行政中心。
这个寨子十分富有,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即使山上什么也不生产,那些财富也可以供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若干年。
卧龙山的一些关键人物,都住在这个寨里。
这个寨最初建在月亮湖东岸的一个坡上,离六间三里多路。
六间房因此成了护卫这个寨子的关键屏障。
建这个寨子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几年前。
一伙神秘人士,赶着十几辆大车,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这里。他们太累了,许多人不愿意再往前走了,而且月亮湖水质清澈,食之甘甜,十分宜居,他们一致同意在这儿暂时安营扎寨。
那时山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没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像这营那营的还都不存在。为了安全,这些前辈们就在寨子周围,多设置哨卡,以保护寨子的安全。
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处更宜居的地方,便把寨子搬走了。
这些因总寨而兴起的众多哨卡,不少都关闭了。
而且,随着山上实力的强大,在各个山头,地势险要的地方,陆续建成了许多兵营。月亮湖就由前线变成了核心区域,哨卡更没存在的必要了。
但六间房由于紧挨湖边,还是被保存下来,只不过由多人守卫,变成了一人。
管辖权也由总寨,下放到了六营。
六间房原来的值守人,是卧龙山北簏人。老父亲病了,回去尽孝去了。原说过几天就回来,可是最近又传来口信,说老父亲病的厉害,可能一时回不了山,叫老白再安排一个人,以免坏了寨上大事。
于是老白就想在寨上重新安排一个人,以代替原来的那个人。
六间房紧挨湖边,环境优美。留守这儿的人,没人管束,十分自由,按理说,应该不缺人才对。
可硬是派不到人。
大家不去的原因,说法比较一致,就是在大集体过惯了,如果猛然间一个人去荒山野岭中生活,会很不适应,很不习惯,纷纷拒绝。
老白也不好意思强人所难,这事就这样挂在了那儿,已经好几天了。
老白的意思,希望于虎能把这个差事接下,这样,他就少了一件心事。
这当然是于虎求之不得的,他爽快地答应了。
老白的难心事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怕对方反悔,吃过早饭后,便让手下弄来了一驾马车,往车上装东西。
吃的住的,一应俱全,装了满满一车。
就这样,还没来得及欣赏小山村美景的于虎,又面临着另一次搬迁。
装好车后,他们就出发了。
除了于虎处,寨方又去了三个人,老白,一个车夫,一个打杂的。
几个人挤在车上,迎着太阳,在山路上吱扭吱扭地行进着,由于路况的原因,走的很慢。
走了十多里路,过了一个山口,前边豁然开朗。
两边都是密林。
在密林中又行了几里,周边的环境在发生着变化。
左边的林木越发茂盛。
右边的林木在逐渐退去,并出现了大片水域。
随着越走越近,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出现在他们面前。
年龄比昨夜看起来要小,也就四十多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
这时候,广场上又响起牛角号的声音。在号角中,人们开始排列队形,自动站成了五个小队。在五个头目的带领下,开始集体操练。
一队练刀,一队练枪,有一支队伍甚至在对练。整个广场上杀声震天,甚是热闹。
老白没有进入操练者队伍,他把手中垂下来的绳子拴在树干上,便进了屋。
“起床啦?被人吵醒了不是?没办法,我们这些人,天天要操练,这是职责,少一天也不行。”
“把他们都训练成武艺高强的人,正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这样不但他们在战场上能以一挡十,还可以依靠战功,出人头地,”看着那些人生龙活虎的样子,于虎说道。
“天天如此,吵的很。你住在这儿,可能不习惯。”
“慢慢适应吧。这些人都住那儿,周围那些房屋里吗?”
“对的,在这儿大家都一样,几个人挤一个房间。吃饭在一块,操练在一块,有时候还一块参加劳动。很友好,不分彼此。相信这这样的生活,你慢慢地也会喜欢的。”
就在这时候,外边又进来一个人,是这儿的副寨,他是来和老白商量事情的。
看到于虎后,笑了一下,便把老白拉到了一旁。
“老许已经走了十来天了,那地方还没安排人值守,这有点不合乎章程。上边知道了是要怪罪的,应当尽快把这一漏洞堵上。”
“我也着急,安排了许多人,大家不是这原因,就是那原因,都不愿去。主要是那地方处于荒野之中,以至到现在也没人愿意去。”
“这不是昨天刚来了一个人吗?你问他可愿意去。自古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待遇给他提高一点,或许人家还挺乐意呢。”
老白一拍大腿:“你不提醒,我倒忘了。好,我去问问他。”
他们的谈话,被隔壁的于虎听了个清清楚楚,他也不知道二人说的啥意思,便耐心地等待着老白。
过了一会儿,老白走过来,说有一件为难事,希望于虎帮他一把。
“说吧,哥,只要兄弟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好,痛快,大哥就喜欢你这样直爽的人。”
老白把于虎好一顿夸,之后便讲起使他为难的事来。
原来,老白管理的这个寨子,叫六营。从这个名字就不难猜出,这是一个屯兵的地方。营代表基地,兵站,六是编号。
其上还有一营二营。
其后有八营九营,编号越大,代表这儿所养的武装越多。
每个寨子五百人,即为一营,分散驻扎。
在以前,六营的四周,各个高地,各个险要关口,都住有防守士兵,即人们所说的哨卡。
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这些哨位大部分裁撤了。
虽然有些给予了保留,但减免了人数,由多人值岗变成了一个人留守。
在六营的东面,有一个湖泊,因为湖形状的原因,人们把此湖称为月亮湖。
湖的北岸,就有一个哨卡,有主房,配房两栋建筑组成。
每栋建筑,又各分三间,所以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个哨卡称为六间房。
六间房从建好至今,一直是作为哨卡使用的,功能从未作过改变。
这个哨卡建的较早,甚至比六营的历史都早。
据说在六间房附近,曾安置过一个重要基地,是整个卧龙山地区的行政中心。
这个寨子十分富有,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即使山上什么也不生产,那些财富也可以供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若干年。
卧龙山的一些关键人物,都住在这个寨里。
这个寨最初建在月亮湖东岸的一个坡上,离六间三里多路。
六间房因此成了护卫这个寨子的关键屏障。
建这个寨子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几年前。
一伙神秘人士,赶着十几辆大车,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这里。他们太累了,许多人不愿意再往前走了,而且月亮湖水质清澈,食之甘甜,十分宜居,他们一致同意在这儿暂时安营扎寨。
那时山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还没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像这营那营的还都不存在。为了安全,这些前辈们就在寨子周围,多设置哨卡,以保护寨子的安全。
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处更宜居的地方,便把寨子搬走了。
这些因总寨而兴起的众多哨卡,不少都关闭了。
而且,随着山上实力的强大,在各个山头,地势险要的地方,陆续建成了许多兵营。月亮湖就由前线变成了核心区域,哨卡更没存在的必要了。
但六间房由于紧挨湖边,还是被保存下来,只不过由多人守卫,变成了一人。
管辖权也由总寨,下放到了六营。
六间房原来的值守人,是卧龙山北簏人。老父亲病了,回去尽孝去了。原说过几天就回来,可是最近又传来口信,说老父亲病的厉害,可能一时回不了山,叫老白再安排一个人,以免坏了寨上大事。
于是老白就想在寨上重新安排一个人,以代替原来的那个人。
六间房紧挨湖边,环境优美。留守这儿的人,没人管束,十分自由,按理说,应该不缺人才对。
可硬是派不到人。
大家不去的原因,说法比较一致,就是在大集体过惯了,如果猛然间一个人去荒山野岭中生活,会很不适应,很不习惯,纷纷拒绝。
老白也不好意思强人所难,这事就这样挂在了那儿,已经好几天了。
老白的意思,希望于虎能把这个差事接下,这样,他就少了一件心事。
这当然是于虎求之不得的,他爽快地答应了。
老白的难心事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怕对方反悔,吃过早饭后,便让手下弄来了一驾马车,往车上装东西。
吃的住的,一应俱全,装了满满一车。
就这样,还没来得及欣赏小山村美景的于虎,又面临着另一次搬迁。
装好车后,他们就出发了。
除了于虎处,寨方又去了三个人,老白,一个车夫,一个打杂的。
几个人挤在车上,迎着太阳,在山路上吱扭吱扭地行进着,由于路况的原因,走的很慢。
走了十多里路,过了一个山口,前边豁然开朗。
两边都是密林。
在密林中又行了几里,周边的环境在发生着变化。
左边的林木越发茂盛。
右边的林木在逐渐退去,并出现了大片水域。
随着越走越近,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出现在他们面前。